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儒家文化应该批判继承 而绝不能照单全收

儒家文化应该批判继承 而绝不能照单全收

时间:2022-03-08 07:25:50

相关推荐

儒家文化应该批判继承 而绝不能照单全收

儒家文化应该批判继承,而绝不能照单全收

儒家文化,贯穿于几乎整个中国古代史,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从孔子《论语》成书,再到后来的孟子、荀子对儒家文化内涵的丰富,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绝对的统治地位,从此之后,儒家学说便一直指导着封建王朝的统治,引领着时代潮流。

既然儒家学说一直代表着封建王朝思想的顶峰,引领古代文化潮流,那著名的易中天教授又为什么说儒家文化阻碍科技发展?尽管这样的观点有些过激,但也不是毫无道理。想要搞明白这个问题,还得深度解析儒家文化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成为中国古代代表文化的。

一、儒学的底层逻辑

我们都知道,儒家学说是孔子提出,其最根本的目的,总结下来就是让人受教育,用这些知识来改变当时的社会情况。为什么说这是当时儒学的根本目的?因为时代。

孔子的时代是一个纷乱的时代,春秋大国割据一方,人民承受负担,流离失所,原本的社会秩序可以说是荡然无存,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孔子创立儒学的初衷便是恢复社会秩序,通过思想教化来使社会回归。这便是儒学得以传播的原因,也是儒学成立的初衷。

后来的孟子、荀子也大都继承了孔子的意志,提出施仁政于民等观点。说白了就是用礼义教化,使社会稳定。其本质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使国君更好地统治一方的同时,减少人民的苦难。

二、儒学的进一步发展

儒学初期,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采用,统治者仍然陷于争霸。直到汉朝,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真正确立了统治地位。但这个时期的儒学,经过一系列的丰富,已经和孔子时期的儒学大不一样了。

到了董仲舒时期,儒学更多不再是简单的学术思想,而是成为封建社会传播教化的工具。其内涵更加丰富,且围绕着封建帝王家天下的统治思想展开。提出天命论、天子论等等,帝王乃是上天选出的、做了不好的事情要遭报应等等。

到了宋明时期,其演变更甚。儒学被发展成“理学”,一些大儒如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等思想,儒学至此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的思想,更对女性地位造成了很大伤害。

三、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儒学

说了这么多,总结下来就是,儒学作为中国古代的主导思想,曾经引领过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走向辉煌,但其指导思想,在今天看来,是要一分为二的。可以批判继承,而绝不能照单全收。著名学者柏杨先生也说,儒家文化经历了两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太多的污垢,从一潭活水变成了一个酱缸。精华与糟粕,是必须要区分的。

儒家文化发展至今,有其包容开放的一面,但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保守和排外,而科技发展,更多需要的是活力,需要的是敢于质疑经典的勇气和不断开放自己。这是应该注意的。

儒家文化是一个广义的定义,指的是两千多年发展下来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而不是一概而论的现代对儒学的补充发展等等。传统中国儒家文化,其底层逻辑,便是通过思想教化,进一步巩固社会稳定。

但其发展到后期,也出现了一些糟粕。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等,更有“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些在今天看来,十分陈旧、不合人情、不合常理的东西。这里面的一些愚忠愚孝文化,也与当今社会价值观相悖。

现在流行复兴,更需要注意精华与糟粕的分辨取舍。

而今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思想上就需要打破禁锢,打破传统观点的束缚,从“酱缸”里走出来。进一步开放自己,包容外来,才是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当今科技发展,最重要的便是人才。而人才,最重要的便是一身本事和一个更开放进取的头脑。

但也要注意,易老师说的儒家文化,是广义上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并非反对所有儒学的观点。儒家文化传承两千年不灭,自有其闪光的地方值得每一代人学习!我们要摒弃非此即彼的论调,全面地吸收和评价别人的观点,方能做到知行合一,不失偏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