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苏轼的一首感谢诗 《湖州谢上表》 竟然是引发乌台诗案的导火索

苏轼的一首感谢诗 《湖州谢上表》 竟然是引发乌台诗案的导火索

时间:2018-12-19 23:59:16

相关推荐

苏轼的一首感谢诗 《湖州谢上表》 竟然是引发乌台诗案的导火索

最近读了一篇报道,说要建议取消小学课本的一首诗《小池》,原因是因为有家长认为“小荷才露尖尖角”含有不好的意思。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有一年,杨万里江南任职,这里景色优美,山川秀丽。诗人在晴朗的天气里游走在郊外的田野上,看见一股清澈的泉水,无声无息;有几棵杨柳在微风里拂动着腰肢,倒映在池水里,一片柔美;荷叶的嫩芽,刚刚冒出来;几只蜻蜓却已经调皮地站在它上面。

这是很美好的一副自然风光的场景,可以算写景抒情。但是怎么读出来“小荷”那句不妥的?

如果按此逻辑的话,苏轼的诗句里,大多是不能入选课本的,更不用说可能会被关进小黑屋,比如下面这首:

菩萨蛮·落花闲院春衫薄苏轼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这是一首回文诗,可回环往复成诵。上片写暮春时节到来,而少妇空守庭院不见郎君,“恨”那时日太长。下片,梦幻与现实交织,带信的人询问呢,也是羞于见人。本来苏轼是擅长于利用这里的信息,写出这样一个闺中怨妇的情景;但是反正现在的一些人眼里就成了挑句子里不合适的词,不仅仅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要“创造”他们所认为的解释。

幸而,他的诗词都很多,豪情万丈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逍遥自在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神宗年间重用王安石变法,称为新派;变法失败后,又开始改制。在这期间,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是保守派,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文字里触及到新法,为了杀鸡儆猴,苏轼被抓进乌台。《湖州谢上表》就成为了导火索,全文如下:

臣轼言。蒙恩就移前件差遣,已于今月二十日到任上讫者。风俗阜安,在东南号为无事;山水清远,本朝廷所以优贤。顾惟何人,亦与兹选。臣轼中谢。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议论阔疏,文学浅陋。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荷先帝之误恩,擢置三馆;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而才分所局,有过无功;法令具存,虽勤何补。罪固多矣,臣犹知之。夫何越次之名邦,更许借资而显受。顾惟无状,岂不知恩。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而臣顷在钱塘,乐其风土。鱼鸟之性,既能自得于江湖;吴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敢不奉法勤职,息讼平刑。上以广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臣无任。

此表为本来是为了谢恩而写“蒙恩就移前件差遣”,“臣轼中谢”。当然在致谢感恩之后,又提到了自己才疏学浅,毫无所长,还屡屡犯错,“臣独无寸长”,“有过无功”。当然要感谢皇帝嘛,“海涵万族”,宽容不求全,给了苏轼做官的机会。

可是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就摘取苏轼的这篇《湖州谢上表》中语句“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以诽谤新政的名义抓捕了他。

正常情况下,他发几句牢骚说我自己愚昧,跟不少潮流,可能不受影响;可是恰逢“新政”改制关键时期,苏轼就成了“靶子”。而在当时社会上流传的《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也给御史台人提供了材料。

毕竟,一篇文章里面,要“创造”新的解释,可是不难的;不然也不会现代千百人读《红楼梦》能讲商业、诗词、美学、社会、阶层、饰品、园林——因为每个人都只是谈求他关注的那一部分。

御史关注的,当然就是从文字里找出那些映衬苏轼“抑郁不得志或者诽谤”的文字。他们上疏弹劾,甚至声称应该斩首。这个时候一些曾经抄过他的诗句的所谓的“朋友”也献出了手抄稿,更加深了他的“罪证”。往往这个时候也是最考验人的,是“人”是“鬼”就露出了真面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