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登高》何以力压《黄鹤楼》成为古今第一律诗 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登高》何以力压《黄鹤楼》成为古今第一律诗 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时间:2023-02-23 22:43:49

相关推荐

《登高》何以力压《黄鹤楼》成为古今第一律诗 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南宋著名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而明朝的胡应麟在《诗薮》中则认为杜甫的《登高》: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后人为此而纠结,小编在网上也看不少关于“第一律诗到底是《黄鹤楼》还是《登高》?”这样的疑问。小编倒认为,这个其实真的没什么好纠结的。注意上面两位的原话,前者的前提条件是“唐人七言律诗”,而后者的前提条件是“古今七律”。他们分别提到了两个时间概念,即唐代和古今,虽然“古今”的时间概念其外延远比“唐人”更宽更远,但实质上这两个概念对于赏析这两首诗来说,不是很紧要,毕竟杜甫也是“唐人”。紧要的是他们共同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体裁概念,即七律。而崔颢的《黄鹤楼》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律诗。

崔颢《黄鹤楼》原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半古半律,前四句完全不合律诗格律。后四句虽在韵律上勉强符合律诗要求,但颔联的对仗又显不工,比如“鹦鹉洲”对“汉阳树”,前者是一个名词,而后者则是组合词,即“汉阳的树”。后人评此诗,完全是由于确实写得好,有很深厚的美学意蕴,以气象胜,所以也就接受并认可了这首奇怪的“律诗”。认可归认可,以古代文人的较真劲儿,问题还是要指出来的。《瀛奎律髓》评价说: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唐诗广选》中李宾之说:崔颢此诗乃律间出古,要自不厌。《删订唐诗解》也说: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历代诗法》中说:此如十九首《古诗》。此类评价还有很多。

近现代又有些人把律诗分为广义和狭义,把《黄鹤楼》归到广义律诗,这是极不严谨的。从宋、明两代的评价就能看出,《黄鹤楼》就是半古半律。又有人说,大概那个时候律诗还是可以宽松的吧,这也是不对的,律诗发祥于南朝,发展于初唐,到武则天的周时,沈佺期、宋之问等已经将律诗定型。

据说《黄鹤楼》此诗的盛名,得益于“李白搁笔”的典故。相传李白登上黄鹤楼后,想挥毫题诗,但当他看到崔颢所题《黄鹤楼》后,表示叹服,把笔搁下,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人考证,李白搁笔是真的,但那两句诗却真的不是出自李白。清代湖北学者陈诗考证后指出:“李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诗,叹服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原是借此一事设词,非太白诗也。流传之久,信以为真。”后世为赞颂李白的谦虚和才华还专门在黄鹤楼一侧建了个搁笔亭,清朝江夏县令曾衍东为此撰联“楼未起时先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

而李白在黄鹤楼搁笔后,在金陵凤凰台拟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世人皆知李白作诗向来不拘于格律,他这首《登金陵凤凰台》的律诗,虽也有一些不合格律之处,但远没有崔颢的《黄鹤楼》那么离谱。而且后世普遍喜欢把《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来作比较,结果基本上各有千秋。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周敬说:读此诗,知太白眼空法界,以感生愁,勍敌《黄鹤楼》。一结实胜之。《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中说:若论作法,则崔之妙在凌驾,李之妙在安顿,岂相碍乎?

因此,如果把崔颢的《黄鹤楼》奉为“第一律诗”确实有些勉强。

小编的看法是(虽然小编不是名人,但谈谈看法总是可以的),杜甫的《登高》被奉为“第一律诗”,方是名至实归。原因有二:一是在《登高》格律上完胜崔颢《黄鹤楼》。不仅字字句句都合律,且全诗四联,每联都对仗工整。杜甫格律上的造诣,非众诗家可比,在唐代,如果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比如他还有一首世人传诵的名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同样也是句句工对。二是《登高》在气象上并不输于崔颢《黄鹤楼》,后面小编会有小篇幅的赏析。

杜甫《登高》原文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登高:农历九月初九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猿啸: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当地民谣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句。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万里:指远离故乡。

作客:客居,长年在外地,远离故乡。

百年:常用来比喻人的一生,这里喻指晚年。

繁:形容词动用,增多。

新停:新近停止。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赏析】

杜甫,世人皆知。前段时间有个恶搞杜甫的表情包叫“杜甫很忙”,风行一时。这个确实有点唐突古人了,何况人家杜甫是位个性比较严肃的诗人。杜甫生于官宦世家,其祖上杜预是西晋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是灭孙吴,完成西晋统一大业的统帅之一。祖父杜审言也是唐代大大的诗人,杜甫曾说:“吾祖诗冠古。”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形成与发展,有很大贡献。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杜甫的父亲名头就一般了,叫杜闲,官至朝议大夫兖州司马。因此杜甫不仅有家学渊源,而且家底应该不薄,否则他不可能在长年东西流离,没有多少收入的情况下,不但活得挺好,而且还有闲情逸致吟诗、作画、写字。史载杜甫的画和书法俱佳,从他咏过不少与书法有关的诗就能看出端倪。

《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那时杜甫正在夔州,已经五十六岁了。当时安史之乱已在四年前结束,但是各地方军阀没闲着,趁势争夺地盘。而此时杜甫本在严武幕府,却因严武病逝而失去依靠,只好南下,想直达夔门,不想病魔缠身,所以又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这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远眺,百感交集。于是,就有了这首《登高》。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此诗亦如此。开篇即是历代传诵的佳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多个意象,自然成对,构成一幅悲凉的江天背景。字字精当,不可替代,彰显诗人文字提炼艺术高超。颔联更是大气盘旋,雄浑遒劲。景中有情,“无边”和“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苍凉、深远,传达出“逝者如斯乎”般的千古感慨,以及壮志难酬的叹息。前人把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千年传唱。颈联开始抒发感情,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入手,由客居日久,飘泊经年,写到晚年体弱多病,孤苦无依,悲戚之感油然而生,诗意也更为深沉;尾联以对偶结,写因时世艰难,而白发日多,自己又穷困潦倒,因病断酒,忧愁倍添。时世的艰难和个人的穷困,归根结蒂是国家的悲哀,这是诗中要表达的忧国伤时这种深层次思想,也因此,杜甫自身的高尚情操就跃然纸上了。

【名家点评】

宋人杨万里《诚斋诗话》:“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一联蜂腰,后一联鹤膝。

宋人刘克庄《后村诗话》:此两联(按指“无边落木”四句)不用故事,自然高妙,在樊川《齐山九日》七言之上。

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说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元人凭此诗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亦有识者。

清人杨伦《杜诗镜铨》: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笔势雄骏奔放,若天马之不可羁,则他人不及。

清人曾国藩《十八家诗钞》:张云:此孙仅(小编注:孙仅,北宋状元,大儒)所谓“夐邈高耸,若凿太虚而号万窍”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