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梓潼阁不能写作“梓童阁”——兼述宣州水阳镇梓潼阁的历史与传说

梓潼阁不能写作“梓童阁”——兼述宣州水阳镇梓潼阁的历史与传说

时间:2023-12-23 09:01:47

相关推荐

梓潼阁不能写作“梓童阁”——兼述宣州水阳镇梓潼阁的历史与传说

袁晓明

第674期

庚子新年已过,新冠肺炎的强力防控渐见成效,沉寂一时的水阳镇开始有序的复工复产,春晖里的街巷活泛起些许的生气,人们的心情也舒朗了起来。

此时,传来梓潼阁复建工程已付诸实施。我深感这是地方政府展现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建设文化水阳的硬核之举。深信梓潼阁的复建,必将载入水阳地方人文史册而彪炳后世。

3月4日,官方《今日宣州》微信平台发布了《水阳镇:梓童阁复建项目破土动工》一文,看到这则消息,甚为振奋,高兴之余,也产生了一个疑问:梓潼阁何以被写作了“梓童阁”?

据我多年学习、钩沉,水阳西镇南,临河而建的这个阁楼应叫梓潼阁,而非“梓童阁”。二者虽一字之差,然谬误甚远。

众所周知,皖南宣城北乡水阳镇,是一个有着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古镇,历史人文古迹众多,史料记载的就有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二年的龙溪古塔、宋代设立的官署水阳巡检司和水阳驿、明宣德七年兴建的水兑仓、水阳社仓和义仓等,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古镇水阳早在唐宋年间就有东、西两条街,史称水阳东镇和水阳西镇。中间经年流淌着明亮清澈的水阳江,古称龙溪。东镇南有龙溪塔,西镇南有梓潼阁,龙溪塔的历史已基本定论,梓潼阁的历史目前仅止于传说,我没有看到令人叹服的考证,所以梓潼阁的历史,尚待水阳历史文化研究者们研究、考证。

梓潼阁是水阳镇众多古建筑之一,它气势恢宏,华美俊俏,是水阳地方人文地标之一。这个古建筑端立于水阳江畔,承载了水阳人对家乡往昔的记忆,见证了水阳深厚历史底蕴,说它是水阳人的乡愁,一点也不为过。

遗憾的是2002年1月7日的一场大火,将这个古建筑化为了灰烬。

这之后,民间吁请复建梓潼阁的呼声从未停止,各类回忆梓潼阁寄托乡愁的文章频发于网络平台。围绕着这个古建筑的由来、建造年代、称谓等的探究,人们各抒己见,不一而足。

和大家一样,我也对梓潼阁的历史兴趣盎然,所以,多年来,我查找了相关史料,仔细阅读,悉心学习,也走访了许多地方老人,在这个基础上,曾写有《晨辉夕照映乡愁》一文,发表于《中国作家在线》微刊平台,向全国读者推介。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童达清先生看到此文,给予了肯定,并在《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微信平台进行了发布。

写作此文的目的,是想把自己多年来学习、走访的心得,奉献给家乡父老,就教于水阳历史文化研究者们,为搞清梓潼阁和龙溪塔的来龙去脉,尽一点桑梓之情。

在这篇文章里,我结合史料、传说,以及五十多年生活工作于水阳的耳闻目睹,将梓潼阁与河对岸龙溪塔的历史和传说,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我认为,梓潼阁不能写作“梓童阁”。

“梓潼”一词与“梓潼郡”这个地名有关。史传,晋朝时,越隽人张亚子居梓潼郡七曲山(今属四川省梓潼县),后因抗击前秦苻坚战死,死后人们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庙,命名为“清虚观”,并于碑上刻上“梓潼君”,奉其为“梓潼神”,供人祭拜。到了唐朝,唐玄宗、僖宗逃到四川期间,曾利用这种信仰,封梓潼神为左丞相、济顺王。得力于唐朝帝王的大力推崇,梓潼神就从一个地方神成为全国范围的大神,各地纷纷建造梓潼阁。所以,水阳建有梓潼阁当缘于这个原因,而且,梓潼不能写成“梓童”,这当是一个历史常识。

我阅读光绪《宣城县志》数遍,分明记得,在县志卷四《山川》中有记载:“水阳镇,西岸有龙溪铺、水兑仓、义仓、文昌阁、孝子坊;东岸有巡检司廨、古塔、水碧桥。”县志的记载,显然是把文昌阁作为古迹、胜景来看待的,而且和龙溪古塔并列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的文昌阁就是我们的梓潼阁。

但是水阳人只知梓潼阁,不知文昌阁之所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就又要回到史料里寻找答案。

原来,元朝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把梓潼神敕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到了这个时期,全国开始纷纷建造文昌阁、文昌宫、文昌殿。文昌阁供奉文昌星君,文昌星又称“文曲星”,是掌管文运和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据传,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在晋朝时,其化身就是张亚子。可见民间传说里,文昌帝君和梓童神君张亚子就是一个神。从此,梓潼神君和文昌帝君完全合二为一。由此可知,光绪《宣城县志》所记水阳文昌阁其实就是梓潼阁,只不过是官方记载和民间习惯在叫法上不同而已。所以,水阳人只知梓潼阁,不知文昌阁,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在水阳为什么有人把“梓潼”误写作“梓童”?我揣测,可能和流传于水阳民间的一个传说有关。

据传,三国时东吴五路总兵丁奉筑成金宝圩后,孙权携娘娘驾幸金宝圩,丁奉为恭迎孙权和娘娘的驾幸,便建造了一个阁楼,迎接孙权和娘娘的到来。梓童,一作“子童”,是古代皇帝或国王对皇后的称呼。因此,可能有人一厢情愿地把“梓童”一词冠在了这个楼阁上,这不过是为了要把梓潼阁的建造年代想象的更为久远。那么如此想象符合义理吗?

我们不妨也来想象一下,一千七百多年前,金宝圩刚刚建成之时,这里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至于移民来迁,则是唐代以后逐渐才有。据方志记载,宋代才在水阳东镇设立巡检司,水阳驿还设在水阳东镇一位叫王给舍的人的家里。而水阳铺的真正形成,则是宋代及以后,明代有了一定规模,到了清代及民国才逐渐繁华起来。所以,三国时代,东吴要在远离宣城府治以北七十里的荒芜的水边,修建如梓潼阁这么华美的建筑,应当没有可能。由此可见,“梓童阁”一说显然是对历史的误解。

梓潼阁称谓的由来大概已经说清楚了。那么,梓潼阁建于何时?这其实也是萦绕在水阳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

相传,近代水阳的梓潼阁为袁姓家族所建。袁姓家族早在南宋时就落户宣城水阳,明代时就有袁鹤声的诗文流传于世。开枝散叶到了明、清两代,已经成为水阳的大家族,清末已然成为宣城北乡巨富。宏大的袁家祠堂面街背水,蔚为壮观。该建筑解放后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我目睹了这个宏大的建筑由原宣州市博物馆拆除,所有建材运到了宣州市博物馆存放。

袁家祠堂正东北方向的河对岸上,就是龙溪塔。相传龙溪塔顶上的宝刹犹如一把利剑,正对着西南方向上的袁家祠堂,袁氏族人对此心有芥蒂。所以,为风水计,袁姓家族就在祠堂和龙溪塔之间的轴线上兴建了梓潼阁,以挡住来自东北方向上的这把利剑。梓潼阁建成后,崇尚耕读的袁姓家族,在其上供奉了梓潼帝君神位,供人祭拜。每到端午时节,四乡八邻在大河里赛龙舟。众人合力,击水中流,鼓声震天,人声鼎沸。当是时,袁氏族人待字闺中的千金要登上梓潼阁,梳妆打扮,观看龙舟,祈求消灾辟邪,岁月无恙。

我曾走访了93岁高龄的袁定有老先生,他出生于水阳老街,一辈子工作、生活在水阳老街上。还走访了87岁高龄的刘汉波老先生,他也是水阳根生土养的老人,解放之初自今,一辈子在水阳镇地方政府工作。解放之年,二位老人正当风华正茂的青年,对解放前的老镇记忆犹新。走访中,两位老人告诉我,他们从小所听到的关于梓潼阁的来历,就是袁姓家族建造了这个梓潼阁。而且,解放前后,他们都到过梓潼阁。据两位老人描述,那时的梓潼阁四周围有竹片扎成的围栏,一二两层是空的,三楼供有普通人家常用的大小和形状如竹扁样的神位。

地方传说和我的走访,互为印证,那就是梓潼阁可能建造于明代,或宋代。这一推测,也有事实及史料佐证。

,我曾参与了复建梓潼阁前期勘察和设计的有关工作,当时安徽省文物局古建筑设计师在清理梓潼阁地基时,看了地下柱础、条石基础后,认为这个建筑应是明代风格。

另外,清朝初年宣城画家梅清有《龙溪水阳》画作存世,此画作目前收藏于瑞士莱特博格博物馆。梅清的这幅《龙溪水阳》,描绘了水阳沿河两岸的自然风光,画中梓潼阁和龙溪塔分立在河的东西两岸,塔与阁的周边,树木相拥,郁郁苍苍;平静的河面上,云帆高挂,影影绰绰。画作描绘的情景,与现实中阁、塔隔河相望的实景别无二致。《龙溪水阳》作于清康熙十八年,即公元1679年。由此可见,水阳梓潼阁于清初、或明代就已经存世了。

我曾阅读嘉庆《宁国府志》多年,想在其中寻找家乡水阳的历史信息,梓潼阁的建造年代当然是我关注的重点。但其中我没有找到梓潼阁的任何信息记载。由此,可得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在康熙十八年到嘉庆年间,这大约1间,梓潼阁要么罹患了洪水的洗劫,要么因火灾而被焚毁。而在嘉庆年之后,光绪年之前,梓潼阁是有重新复建的。

写到这里就要搁笔了,我终于停了下来,抽上一颗烟,稍作一下休息。此刻,思绪忽然飘渺起来。梓潼阁历经风雨沧桑,罹患洪水洗劫、烈火焚身的一幕幕,仿佛如写真的画面在眼前闪现。我在这片刻的穿越之中,感受到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历史的真实从未走远,真实就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真切地站立着,而且仿佛就在我们的前方,笑吟吟地等待着我们走近,我们还能再与之失之交臂吗?

当飘渺的思绪回到现实,记忆里梓潼阁华美俊俏的形象又俨然端立于眼前,而且我们期盼已久的梓潼阁就要涅槃重生了。此时此刻,我竟感到无比的爽快和轻松,因为,这个时候大伙儿为了梓潼阁的真实身份作着这样有趣的探究,更显现了水阳人对这个古建筑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的。

至此,我想叫“梓潼阁”,还是叫“梓童阁”,好像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相信,每一位读到此处的人,他的心中一定有答案了。

水阳西镇河岸边的梓潼阁,即将华丽亮相于水阳江畔,它承载了我们水阳人祈愿神灵佑护的愿景,寄托了水阳里人崇文厚德、寄望后代学有所成的重望,也为水阳人咏赞水阳风物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我们还有什么不能释怀呢!

3月5日于侠客

作者简介

袁晓明,1964年生,安徽宣城水阳人,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有散文、诗歌发表在《宣城日报》《今日宣州》和《中国作家在线》《今日作家》《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网络平台,最大的愿望是用文字呈现家乡的风土人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