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古代人端午只吃粽子吗?其实比现代人丰富多了

古代人端午只吃粽子吗?其实比现代人丰富多了

时间:2020-04-29 18:13:05

相关推荐

古代人端午只吃粽子吗?其实比现代人丰富多了

现代人过端午只有三天假期和粽子,有些地方还有龙舟比赛看。古代人可不止。

首先,何谓端午!

端,即为“开端”。

午,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的意思。

端午,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

一旦过了端午,太阳就会一天比一天更加炎热。

端午节是一年里阳气最旺的时间。往后的日子,气温逐渐炎热,湿气也越来越重,易致心悸胸闷和烦躁等状况。端午时节养生,不仅要吃得好,还要辅之运动,让全身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得以调和。

再加上临近夏至,正是蚊虫肆虐,传染病盛行的时候,古代人觉得这是妖邪作怪,就想尽办法来辟邪。慢慢的,逐渐形成插艾叶、菖蒲,喝蒲酒,用雄黄酒画额,栓五色丝线、沐兰汤、佩香囊等民风民俗。

吃“五黄”或“五红”

古代端午有吃“五黄”或“五红”的习俗。随着人们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很多风俗习惯都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现代不少南方地区还保留着这些习俗。

古代人们吃“五黄”是为了驱邪避五毒(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这“五黄”包括黄鳝、黄鱼、鸭蛋黄、黄瓜以及雄黄酒。

而“五红”,一般指苋菜、茄子、胡萝卜、西红柿和虾子。到现代又演变成“烤鸭、苋菜、红油鸭蛋、小龙虾、黄鳝”。

古代人认为端午节吃了这“五黄”或“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艾叶菖蒲——驱毒除瘟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每家每户都要将艾条、菖蒲插于门楣,悬于堂中。

艾叶(艾蒿):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芳香化浊,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

菖蒲: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根茎可制香味料。亦称为尧韭。

现代研究表明,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的确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艾叶、菖蒲还有驱蚊的作用,慢慢燃烧艾叶驱蚊效果更好。

挂香囊——化湿癖秽

端午节挂香囊作为一种预防传染病的习俗也由来已久。将多味中药研磨成粉,放在精心缝制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选用的多种中药多为芳香化湿、辛凉清热之品。还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制作香囊的材料主要有苍术、山奈、白芷、菖蒲、藿香、佩兰、川芎、香附、薄荷、香橼、辛夷、艾叶,另加冰片,还可以适当加入苏合香、益智仁、高良姜、陈皮、零陵香等药材。

吃粽子,伴鸭蛋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江西德安义峰羽绒厂在这个县宝塔乡杨桥村向阳山修建水塔时,意外发现一座宋墓。据墓志铭记载:墓主周氏为宁国府通判国史溪园先生周应合之女,今武宁人,葬于公元1274年,丈夫为新太平州通判吴畴,今德安县车桥人。墓主人右手持拿一根长近半米的桃枝,桃枝上吊有两个棱形粽子。专家介绍,早期粽子有祭奠之意,放入棺木中以示亲属的哀悼。据考,此为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

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当然,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也有很多门道,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则常用竹叶或箬叶,这些叶子也有很好的药效。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清心利尿,箬叶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之功效。但要注意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较大,多食容易消化不良,不可贪多。

吃粽子,鸭蛋也是不可少的。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过去,端午节吃的蛋一般为咸鸭蛋,之所以吃咸鸭蛋,也有一番说法。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夏季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痢等病症。直至现代,人们为丰富口味,才开始煮起了鲜蛋和茶叶蛋。

在现代,端午节是欢乐的节日,但在旧时也是贫苦人家的难关。旧社会,债主在三节(端午、中秋、春节)登门要账乃是惯例。《都门杂咏》有一首打油诗说:“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债主怕灵符。”诗近戏谑,但却流露了因怕债主讨债,高悬灵符,企望能拒之门外的“过关”心情。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各种习俗,我们要传承延续的同时,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可全盘接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