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诗酒趁年华 这才是最美的清明诗词 遗憾的是几乎被所有人忽略了

诗酒趁年华 这才是最美的清明诗词 遗憾的是几乎被所有人忽略了

时间:2019-08-20 05:24:04

相关推荐

诗酒趁年华 这才是最美的清明诗词 遗憾的是几乎被所有人忽略了

清明节是一个有着深厚悠久的文化传统的节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在这一天,人们缅怀先人,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所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历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关于清明节的丰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去发扬。关于清明节的诗词很多,尤其是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脍炙人口,妇孺皆知,连小学生都耳熟能详。其实,除了杜牧等人的清明诗词,还有一首别具特色的清明词,思想含蓄深沉,语言清新自然,历来为人赞赏,它应该是最美的清明诗词,只是被人们忽略了。它就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首词大意为: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公元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清明节之际,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词豪迈与婉约相兼,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词人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词人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豁达超脱的襟怀。全词含蓄深沉,短小玲珑,以诗为词,独树一帜,连珠妙语似随意而出,清新自然,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清明时节,春已暮而未老,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接下来二句,写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上阕以“烟雨暗千家”作结,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词人居高临下,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词人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词人登高赏景所触发的思想感情。“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这里进一步点明登临的时间。寒食,在清明前二日,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词人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词人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一句,词人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大好时光,而春暖花开,春已暮而未老正是大好时光的体现。词人在寒食清明之际登临超然台,全词所写,也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写到此处,也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即“诗酒趁年华”。今天又有几人能够像苏轼这样,做到:诗酒趁年华。其实,除了扫墓踏青,“诗酒趁年华”才是最美的打开清明的方式。

这首词写于清明时节,寄寓了词人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但是,词人却能够借酒自娱,忘却烦恼,一股卓立于人间的“超然”掩盖了惆怅与无奈,故千百年来这首词成为了“超然”心境的代表作,反而没有人把它看成清明时节的作品。其实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词中情由景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词人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在清明时节炽烈的思乡之情。这正是该词应有之义。

这首词表达的思想含蓄深沉,语言清新自然,“超然”豁达的心境为人赞叹,故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而“诗酒趁年华”一句超然物外,创造了一种诗意的理想,成为了很多人的追求目标,使这首词平添无限魅力,更成为流传不朽的名句。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