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国际汉语教师讲解端午节 必备这4个知识点

国际汉语教师讲解端午节 必备这4个知识点

时间:2021-06-01 10:00:34

相关推荐

国际汉语教师讲解端午节 必备这4个知识点

端午节真是个招人喜欢的节日。

爱吃的人吃粽子,爱酒的人喝雄黄酒,爱玩的人参加赛龙舟,但,这都不是重点,端午最让人喜欢的原因是——这个节日可以放假。

在海外的国际汉语教师,如果没能有假期,不妨通过对外汉语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远程感受一下端午吧。

今年的端午尤为特别,因为这是百年来第二次最晚端午节,这是由闰四月导致的,由此催算,上一次是2001年,下一次将在2058年。

闰四月也有很多民俗,比如送父母鞋子、娘家送女儿雨伞、蕉扇等,如果课堂时间宽裕,国际汉语教师们也可以简单普及一下。

端午节作为一个已经过了千年的节日,尽管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人说是为了消灾祈福,但回溯历史,会发现端午只是披着节日的外衣,实则有着“龙”影响的内里。

6月25日是端午节了,很多国际汉语教师都会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历史,不妨从这4个角度来讲解。

龙图腾崇拜

“龙”由古至今都是中华的信仰图腾。五月初五的特别之处,就来自于上古时代龙图腾的祭祀。

外国人都知道中国的龙崇拜,对于国际汉语教师而言,从这个角度介绍端午节,学生是很容易理解的。

古代人研究天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二十八星宿”。据《春秋命历序》记载,星宿组成一个完整龙时,称为苍龙七宿,仲夏五月初五,苍龙七宿正高悬于正南中天,《易经·乾卦》中称其为“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中国的星宿和国外的星座,有相似之处,如果学生对星宿如容易理解,国际汉语教师们可以对比讲解。

五月初五,举行盛大的图腾祭,起源于战国之前江浙地区的吴越民族。也是在祭龙仪式中,其中有一项活动,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最终演变为如今的划龙舟习俗,成为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划龙舟习俗的由来,国际汉语教师们可以重点普及。

由此可知,端午是为纪念屈原之说,站不住脚,因为早在屈原的时代以前,端午节已经存在。

屈原说盛行已久,国际汉语教师们可以就此纠正这个看法。

热爱赛龙舟的皇帝们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介绍端午节,肯定少不了赛龙舟习俗的讲解,除了让学生们知道赛龙舟活动的由来,从历史皇帝们的角度讲解,可以让学生们更了解它为什么流行。

端午“龙”的影响,除了图腾,还包括历史中的皇帝们,毕竟他们都被称为“真龙天子”。如今的龙舟活动盛行于南方,就要得益于他们的热衷——

福建的端午龙舟竞渡,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闽王王延钧所倡导的“龙舟竞渡”;

广州的扒龙舟,可追溯到南汉时期,南汉后主刘龚在广州城西疏浚“玉液池”,举行扒龙舟;

广西桂林龙舟活动的“十年一大划,五年一小划,每年自由划”,史载最早见于唐朝。古代龙舟竞渡,也是在唐宋时最为盛行。

有很多历史典籍都有很详尽的龙舟比赛情节描写,如果对外汉语课堂上时间宽裕,不妨给学生们详细介绍一下那时的盛况。

北京端午的赛龙舟,始于明代盛于清朝,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在端午节期间,顺治、乾隆,乃至道光初年,皇上均有龙舟竞渡之举。

对外汉语教师们,还可以借此给学生们讲解一些这些皇帝的趣事,增加课堂的丰富性。

端五更名端午

对外汉语的讲解,离不开字词的意义,端午这两个字也不例外。

五月初五,最开始定为“端五”。据晋周处《风土记》解释:“端者,初也。”——端五也即初五。

后因唐玄宗的生日为八月初五,,当时的宰相宋豫为了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于是把“端五”改为“端午”,一直沿用至今。

国家汉语教师们在讲解端午时,可以通过改名事件,让学生们深入理解“端”和“午”的意义。

端午赠扇

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老师经常普及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端午赠扇也是一个有趣的民俗,国际汉语教师们不妨讲解一下。

端午结婚赠扇给父母的习俗,来自于唐太宗。相传,唐太宗曾于端午之日,送绢扇给“爱卿”长孙无忌和杨师道。

流传至今,在福建,儿媳妇要送扇给公婆;浙江地带,学生给老师送粽子、馒头,老师以扇子作为还礼,所以浙江的端午节又名“敬师节”;甘肃有“蒸面扇”的习俗。

除此之外,新婚夫妇在端午给父母长辈送扇子,寓意祈福、避邪赈灾。

如果想在端午节和学生们做一些活动,国际汉语教师们可以参考浙江送扇子的习俗,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赠送学生一些中国传统的扇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