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回国教育40载 95岁的叶嘉莹先生:让世界知道中国诗词!

回国教育40载 95岁的叶嘉莹先生:让世界知道中国诗词!

时间:2018-08-17 17:46:11

相关推荐

回国教育40载 95岁的叶嘉莹先生:让世界知道中国诗词!

9月10号,是中国的教师节,叶嘉莹教授已经从事教育事业70多年。她曾在国内外多所知名院校讲课,比如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学生遍布全球。这一次叶嘉莹教授举办回国40周年庆典,也是中华古典诗歌国际研讨会,吸引了许多海内外热爱诗词的学者和叶先生遍布全球的学生。

在会议中,95岁的叶先生精神饱满,举止优雅,岁月似乎在她身上没有留下太多痕迹。叶先生回国之后,一直在南开大学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她先后两次在南开大学捐款,两次合计捐赠了3000多万元,相比明星赚钱的容易,这是叶先生的毕生积蓄,大师风骨不过如此。

叶先生表示,她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可以报效国家,这也算是完成了她多年的心愿。

叶嘉莹1924年出生在北京,她的父亲当时毕业于北大英文系,从事航空领域的翻译工作,母亲是一名教师。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叶嘉莹从小学习认字和背诗,4岁的时候她已经阅读了论语、四书,对古典文学和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以后,年幼的叶嘉莹和古诗词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了她一生的追求。不幸的是,1937年,小叶嘉莹简单又平静的生活被打破,父亲在混乱中失去了音讯,不久之后,母亲也去世了。而那时候,叶嘉莹才仅仅17岁。

1948年,叶嘉莹跟随丈夫到了台湾。但是命运弄人,到台不久,叶嘉莹丈夫陡然被判入狱,叶先生的生活顿时陷入了黑暗。国家混乱,亲人离去,不断的打击令叶嘉莹喘不过气来,在她最艰难的时候,是诗词给了她无尽的勇气和力量,让她一直坚持努力生活,不断学习,变得更加勇敢。她说,我自己经历的艰难悲苦,不算什么,诗词中的意境和人格给了我无限的光明。

从古至今,伟大的诗词作家都会经历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和苦难,但是他们会在诗词中找到力量,从而创造出更有影响力的作品。

1974年,叶嘉莹成功申请了回国探亲,她看到了祖国的崭新面貌,无比激动,回去之后,她马上执笔写了诗歌《祖国行》,诗中蕴含了叶嘉莹先生无尽的思乡怀念之情。

1976年,叶嘉莹的女儿和女婿在无情的车祸中意外双双离世,受到巨大打击叶嘉莹终日伤心不已,但是很快,她就有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她要回国教书,她想要把自己的所得所学,全部奉献给国家。于是她开始向中国申请回国教学。

1979年,她终于收到了批准她回国的信件。

自此,叶嘉莹开始在南开大学担任教授。刚回到国内,叶嘉莹在几百人的大教室里讲课,窗台上,台阶上,都坐满了听课的学生。对能在这里给学生们讲课,叶嘉莹感觉到非常的幸福,她讲课引经据典,思维发散,想到哪里就讲会到哪里,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这也使得她的每一堂课都座无虚席。

为了能让更多人的人了解诗词,她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讲学。叶嘉莹先生想要把诗词的魅力展现给更多的人,让不懂诗词的人也接触到古典诗词的意义和美好。一直到现在,叶嘉莹先生依然坚持着站着讲课,每次讲起诗词的时候,这位近百岁的老人依然精神焕发。

1993年,叶嘉莹成为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的所长,她捐出了大约九十万人民币,这相当于自己一半的退休金,她用这些捐款设立了奖学金,激励学生,鼓励他们多学习诗词文化。

,叶先生定居在南开大学,虽然已经年迈,但是她坚持每周都要给学生上课,不仅如此,她还要亲自帮学生批改作业,甚至是指导论文。这时候她的听力已经不如从前,每次学生发言的时候,她都要走到学生的身边,认真倾听。虽然叶先生已经90多岁,但是每次上课讲起诗词,她仍然笑的宛如少女,丝毫看不出来她生命中曾经经历过的的挫折和磨难。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课中,她始终站着,为了能够用语言加上肢体,全方位地为学生展现出她古典诗词的理解。

“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仍然要教古典诗词”,叶嘉莹先生在自己90岁的生日上许下心愿。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诗词可能只是语文课本上的文字,而真正能深入研究,理解其中的含义和语境,甚至是把诗词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的,实在是极少数,但是叶嘉莹先生做到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