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菏泽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菏泽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时间:2023-08-15 22:21:13

相关推荐

菏泽市—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的关键应该是“批评”,也就是一种判断力。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直觉和建筑其上的审美判断力,那批评工作就无从开始。因为文学批评也是一种价值判断。现在,文学批评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就是缺乏判断力,或者不愿或不敢进行有价值的判断。

文学批评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按照北京大学教授叶朗的说法,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曾说,精神科学的对象是“价值”,而非“事实”,是一种“意义性”。文学批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也就是引导人们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就需要文艺批评家有更高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并且敢于做一种价值判断。对那些艺术质量差、价值观有问题的作品,敢于批评,敢于亮剑。

文学史上那些优秀的批评家之所以优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敢于裁断,敢于批评。作为真正的批评家,他们走在公众前面,对公众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苏联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敢于维护高标准。果戈理是他高度评价的作家,但当果戈理写出《与友人书简选》,他公开批评,毫不留情。当然,他也善于肯定伟大作家的伟大,如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的显赫声名,就来自于他的精准批评。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捏克拉索夫等新人的大力提携和天才的预见,也显示了他个人的才识、超人的艺术敏感和价值判断力。

当代文学批评为什么缺乏公信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缺少价值判断。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批评家本身就没有价值判断的能力。由于学养有限,趣味不高,视野狭隘,很少阅读国内外文学经典,所以,一看当下作品,满眼都是经典,处处都是大师。更有甚者,价值错位,思想混乱,没有基本的审美趣味,无法承担起引领健康阅读的职责。二是批评家陷于人情伦理,甚至金钱伦理的漩涡而无法自拔。他们明明知道作品很差,但由于人情的因素,或者有了金钱介入,就违心地唱赞歌。这类批评家,确实是需要反省的。一个批评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对作品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总之,没有评价和批评,就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文学艺术研究。作为一位文学艺术批评家,如果没有价值判断,应该说,就不是合格的批评家。

(摘编自杨光祖《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文学批评》)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一点亦可被提倡为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对评论者而言,这份以人民为中心的评论初心,如与文学批评的民间立场结合,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文学批评认知视域的“再文化化”。认知视域的“再文化化”是指一种将大小文化传统兼容并蓄的“视域融合”,持有民间立场的文学批评要求评论者能够将文化小传统的体系、视角与视野引入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之中,着力探讨文艺创作在反映民间文化方面的成效。

其次,文学批评审美意识的“在地化”。这里的“在地化”不仅指文学批评要贴近而非简单美化作品所反映的民间生活,熟悉土风、亲情和乡俗,才能做出中肯的评价,更是指一种"实事求是"的批评态度,一种真的秉持学者治学的实证主义精神,不立姿态、不掉书袋、不玩术语、不过度修饰,而是深入广阔丰富的民间生活之中,从切身的体验和批评实践出发,判断文艺作品的民众基础。

第三,文学批评价值观判断的集体主义向度。评论者所持有的民间立场使得评论者能够更敏锐地分辨出文艺作品创作中的集体主义精神来,并能赋予具有群体活动模式、集体主义情感的作品人物更高的道德肯定,这无疑是社会主义文艺批评最可贵的伦理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理解、认同、尊崇新冠疫情席卷之下,那些秉持集体主义精神,辛苦服务社区的志愿者、跨省驰援者、驻村工作者和无数因公忘私、转身回护病人的普通医护人员的言行,以及反映他们言行的抗疫、驻村、支教的文艺作品,而不会简单将其抽象为一种单纯的人道主义精神。

最后,文学批评实践中的“烟火气息”。顾名思义,就是说文学批评一方面要能够品鉴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的普通民众的俚俗之趣、世俗之乐来,另一方面文学批评语言自身也需要简白素朴,雅俗融汇,善于用老百姓感兴趣的言语形式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品读,会打比方,会举例子。

总之,就像李梦阳说的“真诗乃在民间”一样,评论家只有持有民间立场,才能发现文艺作品中真正符合时代潮流、更值得被大力宏扬的人文精神,才能提醒自己时刻不忘“为人民而歌”的批评初心。

(摘编自王敏《把握好文学批评的民间立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文学批评的关键应是“批评”;进行文学批评,需具备一定的艺术直觉和审美判断力。

B.敢于批评那些艺术质量差、价值观有问题的作品,要求美学素质和人文修养较高,并且审美能力优秀。

C.批评家欠缺价值判断能力,或困于人情伦理甚至金钱伦理之中无法自拔,导致当代文学批评缺乏公信力。

D.深入民间生活,从切身体验和批评实践出发,判断文艺作品的民众基础,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批评态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批评家如果都能够维护高标准,毫不留情对文学作品进行公开批评,就能造就出果戈理那样声名显赫的作家。

B.敢于坚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并能严谨细致地分析作品,是一位批评家对作品做出精准批评的前提条件。

C.文学创作应该充分考虑人民的需要,弘扬符合时代潮流的人文精神,文学批评也应以此为初心,“为民而歌”。

D.文学批评倘若缺乏民间立场,则极有可能将文艺作品所体现的集体主义精神简单地抽象为单纯的人道主义精神。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为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的反映,社会要受到文学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郭沫若)

B。真正的艺术品包含自己的美学理论,并提出让人们藉以判断其优劣的标准。(歌德)

C。批评没有能力达到艺术的高度,除了艺术自己,其他表现形式都无法企及。(查普曼)

D.批评家的任务是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精选和评估伟大作品,从而确立准则。(韦勒克)

4.材料二采用了哪些论证结构?请简要说明。(4分)

5.两则材料的论述重点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挂在故乡的钥匙

欧阳明

吃过早饭,老栓取下挂在床头墙上的那串钥匙出门了。

钥匙总数36把,老栓记得清清楚楚。钥匙是湾里26户人家委托给他的。

湾里一共27户人,现在家里还住着人的,就老栓一家了。说是一家,其实就老栓一个人。老伴两年前患肝癌走了。老栓想不通,农村山清水秀的,吃的菜和粮食,从没打过农药,咋也会像城里人一样,害个病就是癌症。

老伴儿走后,儿子和女儿劝老栓进城去一起住。老栓想去。毕竟一个人待在偌大一个湾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太闷。但他走不了,那串钥匙拴着他。

老栓觉得,做人,必须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哪怕是磨眼儿,也得穿过去。就对儿子说,等哪天大家把钥匙都拿回去了,我就进城。

26户人家,最初是年轻人去外面打工,后来挣了钱,在城里买了房,就把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接走了。每年清明和春节才回来。26户的房子都是砖房,有的才建成几年,最少的花了七八万。最多的花了几百万。人走了,房子却搬不走,里面的家具,样式老旧,搬进城也没地方放。送人吧。没人要,烧了又太可惜,毕竟都是钱买的哩。最好是留在老家,请个人看着。请谁呢?只有老栓。那时老栓老伴儿还在,两口子都不想进城,说城里喝口水都要钱,空气也没乡下好。

最初给老栓钥匙的不多,就几户人家,后来越来越多,不得不用一根长长的铁丝串起来。每天老栓都要把那些房子巡查一遍。

大家觉得给老栓添了麻烦,说每年给他点儿钱。他不收,说,钱,我不缺。老栓说的是实话,儿子女儿给他的钱,他都不知道干啥用。

大家过意不去,就送他烟酒。老栓还是拒绝。说,医生说我不能再抽再喝了。叫他拿送人。他说,送谁呀?我又不求人办事。你这样我们过意不去呀!大家说。

一点小事,有什么过意不去的?放心,房子我会给你们看好的!

昨晚下了点儿小雨,路很湿滑,老栓走得左摇右晃的。他从邻居老杨头家开始查看。先看大门的锁有没有动过的痕迹,然后再开门进去,每间房每间房地看掉没掉什么东西。

一连看了25户,都没有异样,老栓心里踏实多了。但他还不敢彻底放心,还有最后一家。最后一家的房子是三楼一底,有车库,花园,比城里有些别墅还豪华气派。

房子是江娃子的。为了回家方便,江娃子花两百万,把村里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天晴落雨,都能过车,大家都说他好。江家最值钱的还不是房子,是房子里的那些家具,据说全是红木的,一把椅子就几十万。每次查看,老栓都丝毫不敢大意。

江娃子从小调皮捣蛋。八岁那年,他和生产队长儿子打架,输了,居然一把火把队长家的房子烧去一大半,把他爹活活气死了。初中还没毕业,他便出去了,从此生死不知,直到三十年后才回来。回来已是省城什么公司的大老板,屁股后面跟了一群人,里面居然还有本县的县长。

江娃子家除了院门和大门,屋里每间房也装了门,共十道门,全是防盗门,都得用钥匙开,每次查看都得花上半个多小时。

老栓每把锁每把锁地看了,无异样,再每间屋每间屋看了,也无异样,心才彻底安稳。从江娃子家里出来,已近中午。老栓开始回家,手里的钥匙,一路上发出哗哗的响声,仿佛在和他说着什么。

以前,出去的人清明和春节都会回来,近几年,不知什么原因,有些不回来了,连过年都不回来。有几把钥匙,几年都没拿去用过了。怕钥匙生锈,老栓每月都要用猪油擦一次。

江娃子自从修了房子后,年年清明和春节都要回来。每次回来,天天都要请老栓过去吃饭,每顿都安排他坐上位。老栓先是推辞,江娃子不依,说,您年纪最大,辈分最高,您不坐谁敢坐呀?

都说从小偷油,长大偷牛,人,从小就能看到大。可老栓做梦都没想到,江娃子居然会比自己上过大学的儿女这么出息。老栓觉得自己的确是看走眼了。

转眼就到了4月。一天,老栓查看完房子,前脚刚进院坝,后面就来辆小车。小车里下来的,居然是江娃子。栓叔,我来拿钥匙,江娃子说。

你怎么回来了?还不到清明呀!老栓有些奇怪。回来办点儿事。江娃子说。

江娃子回了趟家就走了,走时居然没把钥匙送回来。老栓很纳闷。两天后,江娃子又回来了。

见面,老栓就问他,你是不放心我给你看屋子了么?

江娃子呵呵一笑,说,栓叔,您误会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为啥?老栓很惊讶。

春节吃饭时,您不是说,湾里的那些地都撂荒了,太可惜,要是有人来承包就好了吗?我这次回来,就是要搞个农业开发公司,把地全租下来,让大家回来一起挣钱。

真的?

现在国家不是提倡要振兴乡村嘛,这两天,我找了县长,说国家有政策支持。

你娃做了件好事啊!老栓笑着翘起了大拇指,抬头朝田野望去,他仿佛看见漫山遍野的杂草,一下子变成了绿油油的庄稼。再回头看了看手中的那串钥匙,心里嘀咕道,你们很快就可以物归原主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湾里只有老栓一人居住的现状,典型地反映出了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空心化”严重的社会现实。

B.小说写老栓面对乡亲们为感谢他而送来的钱物一律拒收,表现了老栓真诚淳朴、善良热心的美好品格。

C.小说写江娃子从小调皮捣蛋、学历低下,暗示了他后来成为省城公司老板并非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

D.“手上的钥匙,一路发出哗哗的响声,仿佛在和他说着什么”,写出了老栓巡查后的安稳与高兴心理。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老栓带着钥匙巡查房子为主要情节,穿插了钥匙的来由、村民的感谢和江娃子的过往,现实与过去交织,有助于丰富主题。

B.小说写老栓巡查房子的过程时,详写江娃子家而略写其他家,这主要是为了突出江娃子家的富裕,表现江娃子穷人乍富的俗气。

C.小说中“咋”“害个病”“磨眼儿”“撂荒”“你娃”等词语口语化特征鲜明,它们在文中的出现使小说更有乡村生活的气息。

D.小说结尾与前文形成对比,升华了主题,又借老栓的想象和低头看钥匙时“嘀咕”的话语,预示了乡村的未来,言有尽而意无穷。

8.小说中的老栓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根据作者对老栓言行和心理的描写简要分析。(4分)

9.小说通过一些具体的人与事,反映了我国农村当今的变化。请结合作品,从社会状况和村民的情感观念两方面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映堤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牌,而歌呼鸣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李斯《谏逐客书》)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包:吞并,囊括

B.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 杜:堵塞,关闭

C.而陛下说之,何也说:通“悦”,喜欢

D.却宾客以业诸侯 业:霸业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3分)

A.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B.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C.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D.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响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历数秦国先君起用的客卿们对秦国的贡献,针锋相对地直接批驳秦王的“逐客”之策。

B.第二段以秦王之所好来类比,从秦国统一大业的高度,指出了秦王逐客的本质错误和危害。

C.第三段对比分析“用客治国”和“逐客资敌”两种策略,从正反两个方面驳“逐客”之策。

D.尾段总结全文,进一步论证“逐客”的危害,言简意赅,宏阔有力,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4分)

(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4分)

14.作者认为秦王逐客的本质错误和危害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落叶送陈羽

韩愈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暂”字表明两人偶然相遇但马上又要分别的境况。

B.“悄悄深夜语”写出了两人友情的深厚、交谈的热烈。

C.“悠悠寒月辉”寓情于景,以月之寒冷衬托出情之深切。

D.尾联描写了两人泪眼相对、依依惜别的场景,给人以画面感。

16.诗中“落叶”和“断蓬”的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用“,” 揭示了写作目的和文章主旨,委婉地给统治者以讽喻。

(2)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 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随着非现金支付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数字人民币。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有国家信用保障的法定货币,是数字形式的人民币。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0%左右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非但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在可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和纸币将长期共存。

数字人民币比目前移动支付工具的先进之处在于它具有“离线”支付功能。在无网或弱网条件下,用户进行交易时不后台系统,而是在数字钱包中验证用户身份、确认交易信息并进行支付,这能大大提升用户的支付体验。

目前,数字人民币在深圳、苏州、成都等地进行试点测试,今年2月,成都举行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抽奖活动,约有20万幸运儿分得4000万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这只是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的,但也意味着数字人民币开始进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应运而生 预见 连接 冰山一角

B.水到渠成 预见 链接 九牛一毛

C.水到渠成 预料 连接 冰山一角

D.应运而生 预料 链接 九牛一毛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目前我国约有10%左右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非但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B.目前我国约有10%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C.目前我国约有10%左右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D.目前我国约有10%的居民主要通过现金支付,发行数字人民币非但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替代一部分现金。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离线”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B.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有时候也可以“做减法”。

C.郭沫若先生的话剧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D.2月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开启火星探测新篇章。

(二)阅读下面的图示和文字,完成21~22题。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三个圈子之中:关注圈、影响圈以及控制圈。其中,关注圈要比影响圈大,① 。关注圈是每个人关注东西的总和,包含着可以评论但无法改变的部分。影响圈是可以通过影响他人而改变的部分,而控制圈是②的部分,所以控制圈也叫行动图。人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过多花在自己无法改变的事物上,就意味着影响圈和控制圈变小。人生的好坏在于对这三个圈子的区分与经营。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影响圈特别是放在控制圈当中,让影响圈和控制圈越来越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讲的“君子求诸已”,其实质也就是③ 。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概括上述文段的主要意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01年(辛丑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列强强迫清政府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要求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全国人均一两,以示侮辱。

(辛丑年)3月,中美外交高层阿拉斯加战略对话,面对美方的傲慢施压和无端指责,国务委员杨洁篪掷地有声地反击:“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

3月19日,“两个辛丑年的对比话题”刷屏。“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却不是那个中国了!”“令美方无法居高临下的资格,是中国人自己挣来的”的评论成为高赞评论;有不少网友认为,“中方代表的话语背后,是14亿人民几十年来拼搏奋斗,为自己赢得的尊重”,“是无数志士仁人奉献、牺牲,奋斗出来的,这条路,中国人民走了1”;也有网友表示“中国时代已经到来,努力奋斗,更美的还在后面!”

校团委拟举行以“铭记历史,勇担使命”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参加此次活动,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B(曲解文意)

2.(3分)A(条件不一定产生结果)

3.(3分)D(A项强调的是创作而非评论;B项强调“真正的艺术品包含自己的美学理论”;C项强调“批评没有能力达到艺术的高度”;D项强调艺术批评的准则。故选D)

4.①总体是总分结构。开头提出问题,中间分点论述,结尾总结观点。②主体采用并列结构。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文学批评的民间立场。(4分。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同:都讨论“文学批评”的话题。异:①材料一侧重讨论价值判断对文学批评的重要性;②材料二强调文学批评的民间立场及其意义。(6分。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C(“暗示了他后来成为省城公司老板并非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错)

7.(3分)B(“表现江娃子穷人乍富的俗气”错,应是“为下文江娃子回村办公司埋伏笔,同时表现老栓的善良热心”)

8.①热爱农村,不离不弃。老栓觉得农村山清水秀生态好,对于江娃子回乡搞农业充满了喜悦,这些心理描写展现了老栓热爱农村、不离不弃的形象。②善良热心,不求回报。老栓不辞辛苦帮大家照看房子,乡亲们要给他钱物表示感谢,他予以拒绝。③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老栓照看房子,每天要把所有房子巡查一遍,每间房每把锁地看。④讲究信用,力践诺言。老栓觉得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困难都得做到,因此要等大家都把钥匙拿回去了再进城。(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中形象特点概括1分,相应言语、行为或心理描写分析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1)社会状况:①老栓所保管的一串钥匙的由来与未来去向,反映了农村逐渐“空心化”、再由“空心化”到乡村振兴的变化;②湾里26户人家房子的建设情况,反映了农村经济水平的变化。(2)情感观念:①每逢清明、春节,外出的村民从都会回来到有些不再回来,反映了村民对乡村由依恋到疏离的情感变化;②江娃子的人生轨迹,反映了农村人从入城发展到回村发展的观念变化。(6分。社会状况3分,情感观念3分。每个方面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10.(3分)D(业,动词,使成霸业)

11.(3分)B(原文标点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2.(3分)A(“针锋相对地直接批驳”错)

13.(1)既然这样,那么您所看重的只在于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您所轻视的,却是百姓。(4分。“然则”“重”“轻”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4分。“让”“择”“就”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本质错误:重物轻人(或:“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危害:削弱自己国家而壮大敌国,与诸侯结怨(或:“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3分。本质错误1分,危害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5.(3分)D(尾联的意思是谁说年轻人的分别都是泪眼相对、依依难舍呢,表达出的是分别时的旷达)

16.①诗人以“落叶”和“断蓬”比喻自己和陈羽二人漂泊不定的境况,②形象地描写了两人同为游子漂泊无依的境遇,③传达出彼此之间惺惺相惜的友情。(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3)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6分。每空1分,出现错、漏、别、添字等现象,则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3分)A(应运而生: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预见: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预料:事前推测、料想,也指事前作出的推测。连接:互相衔接;相连。链接:利用技术手段将网址、文字、图片等相应的网页联系起来。冰山一角: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九牛一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19.(3分)B(A前句语意重复,后句是并列关系,应为“不是……而是……”;C前句语意重复;D后句是并列关系,应为“不是……而是……”)

20.(3分)(B项与原句都是表示特定含义;A项表示讽刺;C项表示引用;D项表示特定称谓)

21.①影响圈比控制圈大②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改变③增强对控制圈的控制力(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人生活在关注圈、影响圈和控制圈三个圈子中,只有后两者可以改变,(3分)成功人士把更多精力放在影响圈特别是控制圈。(2分)

四、写作(60分)

23.参照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以44分为基准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侍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如今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宫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

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人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功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那么您所看重的只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您所轻视的,却是百姓。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侍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