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诗歌 是诗人生命的流淌

诗歌 是诗人生命的流淌

时间:2019-04-03 03:54:31

相关推荐

诗歌 是诗人生命的流淌

昨天聊了《喜宝》,那片儿的确是足够烂,在我看来,如果没有郭采洁,它可能连宣发的点都没有。

当然,也不是说郭采洁演的有多好,只是有她在,起码你能看个低配版《小时代》。

今天呢,我们来聊我昨天看的另外一部电影。

掬水月在手

Like the Dyers Hand

《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是导演陈传兴《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的一部新作。在今年北影节上影节都有做展映。这次走到院线上映,其实我个人非常期待。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艺术还是文学,都是一种表达的方式。

看书、看展还是看电影,都是我们通过作品与创作者的一次神交。

快捷的信息服务压榨了碎片化的时间,改变了很多人的阅读习惯。我们现在希望通过更短的时间去获得更多的信息,别说看书了,视频都希望越短越好。

所以现在看书似乎成了一件很装X的事,我之前在朋友圈写打油诗,胡狗(这个人应该只有老粉丝认识她了,不重要的一个人)还给我说,我逐渐变成了一个她最讨厌的中老年人。

但...

我总认为其实这都是一回事,只是大多数人的习惯已经被改变。

《掬水月在手》作为一部讲述文学大师的纪录片,我认为恰好是能够让更大众,更多普通观众去感受文化氛围,去与大师沟通的一次机会。

网红带货直播你都能看,为啥不愿意和一些更有趣更有思想的人进行一次交流呢?

纪录片和讲座不同,讲座中的大师是师长,她自带光环,她甚至可能有点“阳春白雪”。

纪录片会有更多生活化的东西,更容易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面对《掬水月在手》,我就是抱着一种去接近,去感受的想法去看的。

首先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个“活的”叶嘉莹先生。再者我希望能通过这部电影去感受先生想要去表达的一些东西。

但我昨天也说了,这部电影并没有满足我的心理预期,甚至让我觉得有点苍白。

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其实是颇有传奇色彩的。

生于乱世,一生颠沛流离,她自己也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来形容自己。家里祖父是进士,之后鬼子进了京城,随父远嫁台湾,在台湾又经历了白色恐怖之后去加拿大、美国教书,现在回归故土,在南开大学当教授。

别说她在诗词上有着过人的造诣,即便是一个普通人,这样厚重的经历也是值得一谈的。

可这部电影,很多东西都只是浮于表面了。

电影里叶嘉莹先生,身边另外一位较为年轻的教授,有提到。

说在大陆,叶嘉莹出来,都是做讲座,大家都把她当“神”。

可是在加拿大,大家只把叶嘉莹当人,所以叶嘉莹先生会因为与人争论而不开心,但也会和他们一起去度假,整个人更加轻松自然。

很明显《掬水月在手》就是把叶嘉莹封神了。

电影采用了非常多的空镜头和专门设计的配乐,希望将观众带入到“诗歌”的世界中。

也采用了分段落的方式,想要告诉观众这是一个线性叙事的故事。

我能感受到创作团队的用心,但能明显的感觉到电影是浮于表面,没有章法的。

给了我一种,刚刚开始学做文献综述时,那种面对庞大的信息数据,杂乱无章的迷茫感。

我认同,诗歌是感性的东西,艺术也可以感性。

可是我认为,如果用较为理性的方式来进行资料整理,组织信息,可能能够好的让自己明白理解叶嘉莹先生,这样也才更好的将自己的理解传达出来。

比如说叶先生在北平的经历,电影里如同浮光掠影一般,一笔带过。

在台湾和留洋的时候,通过找寻叶先生原来的一些学生和合作过的机构人员,才慢慢的有了点叙事节奏。

给我一种,明明访谈就行了,主创团队自己因为资料找的不够,理解不够,就只好加一些空镜头和念诗片段来填充时间的感觉。

放弃传统的叙事结构,希望通过诗歌的格律来编排影视结构,有点弄巧成拙,有些部分的确是让人很困,一想到叶先生已经九十几岁了,可能是最后一部个人纪录片,这么拍,真的如同沧海只掬一抔水,就觉得挺可惜的。

也许比我懂诗歌的人会更能理解这样编排的用心,但在我看来,这么拍,至少是会隐性的拒绝普通观众了。

那么,我们抛开不好的地方,来看看叶嘉莹本人呢。

电影里提到了,先生有“弱德”之美,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是依旧温润如玉,翩翩君子,无论是大喜还是大悲都用“平淡化”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用着统一的方式处理着生活中的诸多事宜。

我没有多么了解叶先生,所以我不解“弱德”。

但这种平淡化处理事情的心境我可能略懂。

所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叶先生颠沛一生,不仅经历战乱,也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如梦,世情变幻,叶先生走进诗歌,找到了平淡的处理喜怒哀乐的平衡点。

越是通透,越是处事不惊。

电影中,叶先生有谈李商隐。李义山的诗美,所以我们很难理性的理解,只能感性的体会,所以每个人的解读都不不一样。

我觉得这也可以引在叶嘉莹身上,她身上的平淡,她身上的“弱德”之美,就是这种不可描述之美,它不比《信条》这种电影,我只能主观的解读理解,再告诉大家,可我这么做,只是把自己的主观想法施加于大家,都是会影响大家理解的东西。

我不认为《掬水月在手》拍的很好,但的确如同片名一般,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掬水,见叶嘉莹先生之一斑。

给了观众,去继续了解叶嘉莹先生的动机。

而了解叶先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读她的诗歌。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

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

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

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流淌。

吟诵一首诗,是让诗人的情感、灵魂通过你的口传达出来。

朱自清在《朗读论》里所说我深以为然:“现在多数学生不能欣赏古文旧诗、词等,又不能写作文言,不会吟也不屑吟恐怕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其实去品味艺术、体会文化,是主观的事,也应当是如吃饭喝水一般必须又普通的事。

我们现在最可悲的,不是不会做,不会体会。而是不屑做,不屑去体会。

就像很多人明知道《喜宝》很烂还要去看,但根本不会考虑去《掬水月在手》一样。

当然,现在有那么多的选择,人人又很自由,人们很自然的会选择更简单的情绪,更简单的理解方式。

但我想说的是,其实学着去体会,也并非难事,如果你愿意试试,也许你会发现原来脚下的土地,曾经流淌着如此伟大的生命,那种充实的幸福感,比起简单的快乐,又是一种不一样的美妙体验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