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9种你可能不知道的古代礼制知识 建议给孩子们收藏

9种你可能不知道的古代礼制知识 建议给孩子们收藏

时间:2019-09-06 23:17:40

相关推荐

9种你可能不知道的古代礼制知识 建议给孩子们收藏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中最核心的传统价值之一。《礼记·中庸》有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作为华夏子孙,我们不仅要做到知礼、懂礼,还要做到守礼仪规范、传承礼仪,让礼节规范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面是小编花费了一个星期帮您整理出来的9种古代礼制知识,建议你给孩子们收藏着,帮助孩子们成为一个仪礼得体的人。

01

相见礼

在古代,相见礼是人们日常相见时的礼仪,也称为宾礼。在春秋以前,有“礼不下庶人”,所以当时的相见礼只适用于贵族之间。

在《礼仪》中关于士相见礼中有记载,秦国的士大夫相见的时候或者上面拜访的时候是不能空着手的,士上门拜访时用野鸡,下大夫上门拜访时用雁,上大夫用羔。

因此,沿袭至今,我们到别人家拜访他人时,一般也是不能空着手去的,建议最好带上一份随手礼。

再则,在古代的相见礼中,和对方说话时,眼睛是不能随便乱看的。要先看对方的面部,接着看肩膀,再接着看面部。其他地方是不能随意看的。

在相见礼中,对于被拜访者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对于如何迎接客人、安排座次、饮茶、送客等都有严格的详细的规定的。

02

座次安排礼

在古代,座次的安排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尊卑之分的,特别的在吃饭的宴席上,最尊贵的座次是坐西面向东,其次是坐北面向南,然后是坐南面向北,最卑的是坐东面向西。相邻而坐的时候,通常是右者为尊。

03

待客宴饮礼

在古代,宴饮宾客,是有严格的程序的,你想要邀请别人来家里作客,是要发请柬的。等宾客到来之际,到在家门口等候迎接。把客人接到家里后,要先给客人敬茶水、点心和烟,寒暄聊天,互道问候。

然后,在吃饭的时候,也是有严格的讲究的,按照尊卑座次依次就座后。主人要给客人敬酒让菜。上菜要先上冷菜再上热菜,尊贵的宾客一般会安排有全鸡、全鸭、全鱼等重头菜

斟酒敬酒以八分满为宜,先敬长者和主宾。给长者和主宾敬酒时要离开坐席向对方拜而受之。如果长者举杯一饮并未喝完杯中酒,少者是不得先干的。你可得记好了,并不是先干为敬哦。

吃完饭后,不能马上送客,要把客人留下来,一起在客厅小坐,喝杯茶,交谈一会再送客。

04

成年礼

在古代,成年礼分为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jī)礼。成年礼的意思是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了,从而给他们举行宣告成年的仪式。

男子的冠礼是在男子20岁的时候举行,行礼那天,一般是由男性家长或男子的父亲会为男子戴三次帽子,并且还要对男子叮嘱:

“从今天起,你将告别童稚,步入成年了,作为成年人,今后你要担负起责任,保持优良的道德情操,为社会多做贡献,祝你前程似锦。”

在传统的冠礼中,父亲或者长辈还要给男子名字,或者取新的字号,这样男子从此就有了新的名字。这就是为什么古人既有姓名,又有字和号的原因了。

女子的笄(jī)礼是在15岁举行,一般是由女性家长或女子的母亲为其举行仪式,主要是把头发挽起,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结婚嫁人了。

举行成年礼的地址一般会选在宗庙,并择黄道吉日邀请亲朋好友来观礼见证。

05

婚礼

婚礼是人们结婚时的礼仪

在古代,婚礼是人们的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礼仪,关于婚礼的要求是有比较严格的礼制规范的,仪式与礼俗比较多,自成一整套完备的仪式。

在《仪礼》中有记载,婚礼包括有“三书六礼”、拜堂、拜见公婆、回门(归宁)等一整套礼制和礼俗。

三书六礼中的“三书”是指聘书、礼书及迎亲书,“六礼”是指完婚的六大具体步骤,分别是纳彩(说媒、送礼)、问名(互问生辰八字)、纳吉(请人测算八字合不合)、纳征(下聘礼)、请期(确定迎亲日期)、迎娶。

接下来就是拜堂,然后在拜堂的第二天要拜见公公婆婆,婚后的第三天要回娘家回门,也叫归宁,到归宁结束后,整个婚礼才算完全结束。

06

百日礼

在古代,百日礼又叫过百天或百岁礼。一般指的是婴儿出生100天的时候,家里给小孩举行的一个重要的仪式。在这一天,家里往往会举行隆重的仪式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庆祝。

在这一天,小孩子要穿上百家衣、戴上百岁锁、纳来百家福

百家衣一般是用各种色彩不同、布料各异的小布块等来拼接成,或是捡别人家大孩子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穿。

百岁锁一般是外婆或舅舅送的戴在脖子上的金链子或银链子。

纳百家福则是接受来自各位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在参加百日礼 亲朋好友,一般会祝小孩健康成长、聪明伶俐、长命百岁、富贵平安等。

而作为孩子的父母,一般会准备好一些白米、红枣、茶叶、栗子等象征吉祥如意的食品装到红纸袋,分发给来参加百日礼的亲朋好友带回家,或者亲自送到亲戚朋友家。一般是至少要送一百包以上。

07

跪拜礼

人们在古代一般是席地而坐,而跪拜礼也因此而来。据史料记载,在汉代以前,是没有专门的椅子和凳子之类的,人们坐的时候是双膝着席子,屁股压在脚后跟上面。

以这种方式就座的话,遇到需要向宾客表示敬意或者感谢的时候,就将屁股抬起来,这样看起来就很像是跪拜的姿态,然后再俯身向下。这便是最初的跪拜礼。

当跪拜礼发展成为一种正式的礼仪的时候,便有了九叩拜的礼制规范。

在《周礼》中有记载:辩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08

丧礼

在古代的诸多礼仪中,丧礼是产生得最早的礼仪。安葬并悼念死者的礼仪称为丧礼。

《论语·为政》中记载:“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跟他的学生教导说丧礼是孝的体现,所以古人是非常重视丧礼的。而丧礼也有严格的步骤与过程,分为报丧、入殓、出殡、守丧等四个流程。整个丧礼的过程,会请专业的丧礼主持人来负责操持。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礼制与礼节都发生了诸多的变化,而至今,丧礼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保留得最完好的一种礼仪了。现在的丧礼和古代的丧礼相似度是最高的其中一种。

09

葬礼

葬礼是指安葬死者的礼仪。最早期是一般是实行土葬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安葬方式,大抵可以分为土葬、水葬、火葬、天葬、鸟葬等方式。

关于土葬,在《礼记·祭义》有记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土。”而采取土葬方式的多为古汉人,讲究的是人死后要入土为安。

关于水葬,一般是生活在河边或海边的民族,他们在人死后,习惯于把死者放在竹筏上,任其漂流,以水作为一个人最后的归宿。

关于火葬,在《墨子》中有记载:“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古代一般是西北的少数民族习惯以这种方式安葬死者,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可以让死者升天脱离苦海。

关于天葬和鸟葬,这两种葬礼是比较相似的。就是在人死后,把他们的尸体运到指定的地点,在做完法事后,任秃鹫或者鸟啄食。一般是藏族、蒙古族等牧猎民族流行这种葬礼方式。

点亮在看,并关注邻里家的知慧姐姐,愿你我都能成为仪礼得体的社交达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