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视角」《诗意中国》走进美丽乡村邓家窑

「视角」《诗意中国》走进美丽乡村邓家窑

时间:2021-11-29 14:59:39

相关推荐

「视角」《诗意中国》走进美丽乡村邓家窑

近日,“放歌新时代 昂首奔小康——诗意中国走进美丽乡村邓家窑”大型公益晚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永顺镇邓家窑村运河剧院精彩上演。

这台公益晚会由农民日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北京物资学院、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农业农村局、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等单位联合主办。

昂扬的格调,欢快的旋律,生活化内容、多样性剧目……殷之光、李元华、朱琳、王余昌、齐克建、陈俊杰、张华敏、胡月、刘迅甫、张宏、非也、王彤、曹随风、毛岩岩、李进军、张力夫、安娜姗姗等知名艺术家和邓家窑的村民们一道,用饱满的激情歌颂祖国、礼赞生活、讴歌时代、颂扬英雄,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美丽乡村的丰收喜悦、万众一心昂首奔小康的时代风采。

▲剧院现场

▲通州区永顺镇党委副书记于军致辞

▲中国教育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宏(左)、张莉(右)主持

▲开场舞《欢天喜地庆丰收》

开场舞《欢天喜地庆丰收》激情彭拜,挥洒着丰收的喜庆;音乐情景小品《回家》表现美丽乡村生态优先,文化传承,让人耳目一新。

选自著名诗人、百姓艺术家刘迅甫纪实诗报告《农民工之歌》的《月下心语》、《十八罗汉回故乡》,继人民大会堂公演之后,在国庆月、农民丰收节这个特定的时间,再现了中国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贡献。他们的奉献与担当,折射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城乡社会的沧桑巨变,不愧是“劳动的礼赞、时代的图腾、民族的歌谣”。

诗词歌曲《通州八景》,作为鲜明的地方文化符号,在历史的底片上敷设时代色彩,把传统文化元素创新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深接地气,贴近生活,展现了通州的前世今生与前程似锦的未来。

歌曲《中华美》、《南泥湾》,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女声独唱《我热恋的故乡》等经典曲目精彩纷呈;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今夜星光灿烂》、《英雄归来》、《伟业颂》、《如果老了》,放歌壮吟、激情豪迈;舞蹈《放河灯》,相声《为丰收喝彩》,口技《欢庆锣鼓》,唢呐演奏国乐经典等节目,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演出现场,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最后,晚会在一曲经典的《我和我的祖国》歌舞表演中圆满落幕。

▲朱琳 诗朗诵农民工之歌《月下心语》

▲李元华 演唱《中华美》《南泥湾》

▲王彤、曹随风 表演相声《为丰收喝彩》

▲邓家窑村民舞蹈队 表演微喜剧《回家》

▲胡月 演唱《我热恋的故乡》

▲大厂评剧歌舞团 情景诗表演《十八罗汉归故乡》

“太幸福了!这么多名家大腕,把这么好的节目送到家门口。作为邓家窑人,我很自豪!看节目时,我手都拍疼了。”邓家窑村民刘大爷道出了全村人的感受和心声。

邓家窑村党支部书记刘万平介绍,邓家窑村位于京杭大运河北部源头,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然而,伴随城市化进程中村民向市民的转变,如何提升综合素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在富起来、闲下来以后,保持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为此,村党支部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和北京物资学院、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等单位开展文化共建,把高端人才资源、高雅文化艺术引进邓家窑,融入群众生活。这场晚会,让人们在高品位的艺术享受中,受到鼓舞、受到激励、受到熏陶,满足了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这是一场艺术的盛典,时代的壮歌。”活动发起人、总策划刘迅甫说:这场晚会以祖国、人民,英雄、奋斗,劳动、创造,丰收、喜悦为歌颂对象与主题内容,运用诗词朗诵、歌曲演唱、戏曲、舞蹈、小品、口技、器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乡村生活实际,反映人民奋斗进取,共创共享幸福生活的豪迈与光荣,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征程,充满时代感与正能量,是邓家窑版乡村生活的诗意表达。

本场晚会由中国教育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宏、张莉主持。大厂评剧歌舞团、北京物资学院大学生艺术舞蹈团倾情演出。

内容: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周涵维

视频制作:刘菁

监制:李飞;编辑:李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