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第四届成都国际诗歌周·论坛|诗人何房子:成渝诗人融合了诗歌的“轻”与“重”

第四届成都国际诗歌周·论坛|诗人何房子:成渝诗人融合了诗歌的“轻”与“重”

时间:2019-12-30 04:21:54

相关推荐

第四届成都国际诗歌周·论坛|诗人何房子:成渝诗人融合了诗歌的“轻”与“重”

成博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摄影 向宇 杨瑞青

12月9日举行的·第四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诗歌表达”主题访谈活动上,80年代末期从湖北到重庆念书,并从此进入川渝诗歌圈的诗人何房子,对成渝诗歌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他看来,此次诗歌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下讨论的成渝诗歌,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文化话题,“本质上讲,成渝两地完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家人”。

何房子说,通过对两地作家笔下错位的视角发现,两地文化中确实存在非常鲜明的异质的东西,他将重庆诗人和诗歌的特质概括为“重”,成都是“轻”,“诗歌写作的轻与重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成渝诗人很好地融合了轻与重的关系”。

何房子认为,80年代以来成渝两地在中国诗歌中的突出表现,与巴蜀自古远离中原文明、远离儒家文化有关,这种边缘性使这里的文化具有野蛮生长的能力,“80年代的成渝诗歌是在野蛮生长中发展起来的。80年代至今成渝诗人的写作,主题非常鲜明,就是人的解放,从某种意义上正好承接了五四新文化的传统,这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大量诗歌佐证,由此确立了成渝在当代中国诗歌的地位。”何房子说。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战略被提出来,标志着成渝地区已经从边缘走向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两地的诗歌写作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何房子说,成都国际诗歌周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非常好的平台,为川渝诗歌在全球化时代下继续提升提供了途径。同时,在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川渝诗人还能找到什么新的写作资源,对中国诗歌做更大贡献,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何房子认为,在双圈背景下,“诗歌的功能不是带货,经济永远是向前发展的,而诗歌有时候却是向后的,这种前后的矛盾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

本届诗歌周由四川省作协、四川省文联、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等支持,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文广旅局、五粮液集团公司主办,成都市文联《草堂》诗刊社等承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