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传承红色文化 打造诗意校园 著名诗人李发模一行走进赤水一中

传承红色文化 打造诗意校园 著名诗人李发模一行走进赤水一中

时间:2019-11-21 06:00:30

相关推荐

传承红色文化 打造诗意校园 著名诗人李发模一行走进赤水一中

传承红色文化,打造诗意校园。

6月11日,著名诗人李发模,书法家徐晓军、尹开桂、蔡聪森等一行走进赤水市第一中学,为该校师生开展诗词品读与创作专题指导活动。

“赤水这个地方,是个‘热’字,丹霞地貌,加上红色文化,赤水又很‘红’……”在分享会上,李发模分享了自己对赤水的认识,他表示,自己走过国内外的许多风景名胜,回过头来,赤水才是真正的美,“赤水是千瀑之市,加上远古桫椤,还有竹海,赤水市绿色的,真美难得,真情不易!”

李发模还分享了自己在写诗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他告诉同学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途中的迷失与奋起追逐又起于平淡中坚持自己的梦想,宁静中思考升降的高低,艰辛道路上追求梦想的现实,“农民抡锄问天,与屈原的问天有所差异,山民拥抱收获与李白的抱月也有几分异趣……”台下,师生们若有所思,听得津津有味。

活动中,李发模一行还参观了赤水一中校史馆,对该校办学历史、学校发展、荣誉等情况进行了解,到场名家们还留赠墨宝并合影。

据了解,赤水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27年,时名贵州省立第二中学,1942年改名为贵州省赤水完全中学,1950年,更名为赤水市第一中学,,被评为贵州省省级示范性高中(二类),是贵州最早的名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赤水一中还和千里之外的华东师范大学有着历史渊源。

1937年,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为躲避日寇战火,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被迫内迁。先后迁往江西庐山、贵阳等地;1944年冬,日军侵犯黔南独山,贵阳危急,大夏大学三迁赤水。

据《大夏大学与赤水》一书介绍,1945年3月至1946年5月,大夏大学在赤水办学期间,赤水人民以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精神,给予了大夏大学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赤水各界人士与教育界同仁让出赤水文昌宫大庙作为大夏大学校本部,贵州省立赤水中学(今赤水一中)、私立博文中学、县立女子中学也分别借出一部分校舍并安置好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办公室等,为大夏大学师生提供当时最好的教学环境和居住条件。

近年来,赤水市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双方在文化教育、人才交流、旅游发展等方面展开合作,往来频繁。华东师范大学每年为赤水市提供教师培训学习机会,帮扶赤水教育事业,授予赤水市“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实践基地”“华东师范大学档案校史实践研究基地”等称号,还将共同在赤水建立大夏大学陈列馆、纪念馆、课题研究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柳

编辑 潘树涛

编审 陈富强 王其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