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无能为力的陈寅恪 面对孱弱的妻子赠以联语

无能为力的陈寅恪 面对孱弱的妻子赠以联语

时间:2023-03-21 23:33:51

相关推荐

无能为力的陈寅恪 面对孱弱的妻子赠以联语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年的陈寅恪,已经是油干灯枯,知其自将不久于人世。看着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夫人唐筼,他只能从眼角渗出泪水,无能为力。

年轻时的唐筼

唐筼的祖父唐景崧曾任台湾巡抚,唐筼30岁时才得以和38岁的陈寅恪缔结百年之好,其后40年的相濡以沫,多是苦难和磨难,几乎少见什么欢喜的事情。

大女儿出生的时候,唐筼就差点去见了阎王爷。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的两个月,陈寅恪的左眼失明;抗战结束后之前的一年,陈寅恪的右眼失明,原因就是视网膜脱落。从此唐筼就成了自己的双目和拐杖。

按照中医理论,悲伤胃,怒伤肝,肝火郁积都不利于眼睛。想想陈寅恪所处的时代,烽烟四起,偌大的中国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这让本身就已经让一千度高度重视,读书时只能将书本贴近眼睛的陈寅恪雪上加霜。

陈寅恪视学问为生命,他不在乎那些虚头巴脑的头衔。陈寅恪13岁留学日本,有着的欧美游学经历,后来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大学。他具备熟练阅读英、法、德、日、波斯、突厥等13种文字书籍的能力,尤其是鲜有人知道的梵文和巴利文。

35岁的陈寅恪就被聘请为清华大学教授,他从小就勤于读书,那时没有点灯,怕家人发现,又没有蜡烛,只能用小油灯藏入被褥之中,外面放下蚊帐,因此早早就成了高度近视。

中山大学曾经请陈寅恪的学生季羡林帮忙整理乃师留德的笔记本,竟然有64个。

国破家亡,令陈寅恪夫妇痛心疾首,他为两个女儿取名流求、小彭,那就是为纪念被日本人强占的琉球,和无奈被割让的澎湖列岛。

陈寅恪被称之为“教授中的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傅斯年称之为“三百年中的第一人”

陈寅恪家族有着一种卓然不群的风格,有着一种浓厚的家国情怀。祖父陈宝箴对维新变法特别钟情,父亲陈三立听说日本人占领上海闸北,梦中大呼“杀日本人”。七七事变爆发后,陈三立老人五天五夜不吃不喝,绝食而亡。

1967年,夫人唐筼因心脏病堪堪毙命,陈寅恪自制联语,以赠甘苦备尝的夫人。

涕泣对牛衣 卌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 九泉稍待眼枯人

上联中涕泣对牛衣,比喻夫妻共守贫困,卌音xi四十的意思。对着夫人的衣服哭啼。四十年的生活,都成了我断肠的历史。

下联中的豹隐,比喻洁身自好隐居不仕。看着残疾的身体,难以摆脱世事纷纭,九泉之下的夫人,请稍候我这个哭瞎了眼的老头子吧。

世事无常,1962年6月10日,73岁高龄的陈寅恪已经双目失明,在入浴时不慎落入浴缸,右腿股骨跌断。

1969年年初,陈寅恪一家被迫从校园内所居住的二层小楼迁居至中大校园西南区五十号一所四面透风、摇摇欲坠的平房。此时的陈寅恪已经口不能言,只是泪水汩汩,凄然无助,夫妻对泣。

1969年10月7日凌晨5时三分,陈寅恪溘然长逝。一个月之后的11月21日,唐筼也撒手人寰,追随陈寅恪而去。

陈寅恪最后的著作既然是《柳如是别传》,这也是先生酝酿最久、写作时间最长、篇幅最大、体例最完备的一部著作。陈寅恪对柳如是常常“感泣不能自已”,在谈起写这部书的缘起时,老先生以七言二十八字概括“平生所学惟余骨,晚岁为诗欠砍头。幸得梅花同一笑,岭南已是八年留 ”

这部书是在老先生双目失明、双腿跌断的情况下口授完成的,开始于1953年,竣稿于1964年夏,直到1980年方得出版。

而今惊蛰刚过,在键盘上敲出如是文字,表达对老先生的景仰之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