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尊崇古法 科举取士”-论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尊崇古法 科举取士”-论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01-24 01:26:22

相关推荐

“尊崇古法 科举取士”-论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于维系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自太祖赵匡胤开始,非常重视科举取士,在招贤纳才方面一改以往的僵化形式,更加注重实用性与合理性的结合。

宋代科举制度的革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同处教育领域的官学教育影响更甚,在宋初三朝,官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惨淡景象。下面,本文就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述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一、宋初——重科举而轻官学

在古代,科举考试的唯一目的,就是集天下之英才,选拔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各级官员。对于广大士大夫而言,在数千年儒家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下,投身于政治活动是他们寒窗苦读的终极目标,更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1.渊源——以文治国政策下科举的重要地位

⑴尊崇古法,科举取士

宋朝是科举制承前启后的朝代,也是臻于成熟的朝代。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后,吸取唐末和五代十国战火连绵、政权更迭的惨痛教训,为了避免地方军阀手握重兵权倾一方,陷入藩镇割据与混战不休的泥潭,维护宋王朝政权的长治久安,建国后赵匡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信文人士大夫,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大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文人治国的基本国策,甚至还立下了"不杀士大夫"的祖训。终宋一代,"崇文轻武"的文治思想都被统治者作为治国之本。正因如此,宋朝统治者开始重用读书人,并十分重视科举考试。

⑵周期性长:官学教育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北宋王朝政权是在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状态下建立起来的,统治者迫切需要大批能够治国理政的政治人才,但由于官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较长的周期性,决定了其无法及时充分地满足朝廷对人才的急切需要,统治者不得不寻求一种更为快速便捷的方法。能够在短期之内选拔出可用之才,补吏员之不足的科举制在此时就显得成熟而又有效了。

2.体现——官学势微,生徒至寡

宋初三朝,官学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十分萧条。据杨亿在《武溪新集》的记述,太宗年间"学舍虽存,殊为湫隘;生徒至寡,仅至陵夷",足可见当时中央官学发展的滞后。而这种势微与当时科举制度的发展不无关系。可以说正是由于朝廷和读书人对科举的看重,才导致学校地位相对衰微这种情况的出现。

首先,自太宗朝起,朝廷便取消了科举考试中对门第的限制,广大有学识的寒门士子不必再受身份的地位的限制,皆可凭借真才实学入仕为官,到景德元年,还取消了请托行卷,废除了举荐制度的残余,此后,真宗一朝又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至此,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科举制度日臻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读书人在统治者的因势利导下纷纷投入到科举考试之中。

二、内容——以应付科举为执教要义

科举考试与学习教育相辅相成,科举取士人数的不断增多,会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发展。科举时代,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官学的学生都期望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因而科举考试便自然而然成为了当时学校教育强有力的指挥棒,极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操纵着中央与地方学校的发展方向。两宋学校教育尤其发达,书院遍布天下,"取士不问家世"的社会风气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天下士子入学读书,科举出仕的积极性。

1.无法与考试紧密衔接,"仅一二十人听讲"

官学作为作为最正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构,所教授的内容基本上以传统儒家经典为主,即学生们主要学习的是"四书五经",但这与当时科举考试所考查的要点并不能做到十足的贴合。就以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为例,据《宋史》的介绍,为"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在全部试题中,起首要决定性作用当属诗赋,更有甚者如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认为当时是"以诗赋进退,不考文论",可见当时诗赋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

但与此同时,只教学生"分习五经"的官学学习内容就显得与科举考试格格不入,对于众多读书人而言,官学教育从功利的角度而言意义不大,因而他们到学校进行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则"无一二十人听讲者",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官学教育的影响由此便可见一斑。

2.兴学变革——从经术课程到诗赋策论

太祖时期,天下初定,取士人数相对较少,到了太宗时期,社会趋于稳定,朝廷急需能够帮助其治理国家的人才,因而统治者不断扩大科举取士规模,鼓励士人读书仕进,积极赞助文教,公私各方面踊跃办学。《宋史·选举志》记载太宗即位后下的一道诏书中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得政治之具亦"。

到了庆历年间,为了培养更多的有道之士,范仲淹向朝廷提出发展教育的主张,同时,还指出官学教育应"敦之以诗书礼乐,辨之以文行忠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兴学改革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序幕。在范仲淹看来,科举的题中之义本应是"使人不专辞藻,必明理道",但在发展过程中,科举考试因自身固有的弊端而对教育、培养和选拔人才有着许多的局限性,因而为了顺应教育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朝廷改革科举科目的设置与考试要求的行动刻不容缓。

就这样,北宋政府开始大力推行官学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兴办官学,不仅如此,还将官学的中及第率与官员的考课挂钩,科举及第人数的多少成为评价办学成效与官员工作的重要指标。由此一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级官学,都纷纷一改以前单一刻板的经术课程,转而开始教授学生对诗赋策论方面内容的学习。就这样,朝廷介入后的官学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如《司马光奏议》中所言,自庆历四年兴办官学以来,"隅缴塞四方百里之外,莫不皆有学"。

三、宋中后期——官学地位得到提高

1.客观上:相关硬性规定帮助生源重回官学

为了进一步巩固、振兴官学教育,宋代范仲淹对参加科举考试作出了许多条件性的补充。据《文献通考·选举考四》的记载,在当时士子们要想参加科举考试,"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赋,旧尝充赋者,百日而止",也就是说士子必须要学满三百日才能应举,至于应过试的,亦须再进入官学学习一百天方可应试。这一举措,将在官学学习的时间作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先决条件,能够为中央与地方官学的生源提供保障,客观上有利于宋代官学教育的发展。

2.物质上:规模扩大,福利优厚

《宋史·选举三》中有载,公元1104年,即宋徽宗崇宁三年,朝廷下令"始定诸路增养县学弟子员,大县五十人,中县四十人,小县三十人。"可见徽宗年间,为了学校职能的更好发挥,所有的州县不仅一律可以设置学校,其规模亦有所扩大。同年十月,又下令在京城南门外营建了一所可以容纳3000名学生的"外学",用以招待四方汇聚于此的求学之士。

徽宗一朝对官学改革的贡献绝不仅限于对官学建制与规模有所扩大,更为重要的是在政治上与经济上提高太学生的待遇。就经济待遇而言,有"养士费"的设立,简言之就是由公家供给学习费用,再如对凡参加过公、私复试的州县学生一概免除其户役。在诸如此类福利政策的推动作用下,徽宗年间太学学生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3800余人,甚至超过了盛唐时期。

3.鼎盛时期:短暂的取而代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此时官学教育的地位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科举的决定性地位仍未发生改变,诸多读书人仍以科举为重,并不专于学习。

为了改变这种社会风气,促进官学教育目的的实现,宋徽宗又下诏"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并罢",自此,官学考试开始取代科举考试,至崇宁五年,随着"三舍法"的全面推行,官学教育很好的将养士与取士相结合,学校考试完全取代了科举考试。尽管科举只被取消了很短一段时间,但从士人教育的角度来看,对影响到了升学体系的健康发展,整个官学教育再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大致了解了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即在宋初,受到统治者以文治国思想的影响,重科举而轻官学的思想在整个社会大行其道。到了宋中期,随着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朝廷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科举制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与此同时,为了能更好的适应考试的需要,宋朝廷开始对官学教育的内容进行改革,加入了与现实相关的诗赋与策论。

正是对官学教育一次次的变革,使得官学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焕发生机,甚至还短暂的将科举取而代之。科举制对官学教育的影响绝不是单方面的,他们二者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宋史》

2.《文献通考》

3.《武溪新集》

4.《范仲淹全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