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磨牙或暗示心理压力大 减轻心理压力很重要

磨牙或暗示心理压力大 减轻心理压力很重要

时间:2020-10-13 10:22:51

相关推荐

磨牙或暗示心理压力大 减轻心理压力很重要

“怀孕头3个月怕流产,怀孕7~8个月的时候又怕胎动不正常、胎死腹中,还怕有了宝宝影响升职,我老公都说我有孕期焦虑症了,我认识的那些孕妇也是这样。”怀孕4个多月的小C这样对记者说。心理学专家指出,八成孕

1职场孕妇心理压力大最焦虑

“怀孕头3个月怕流产,怀孕7~8个月的时候又怕胎动不正常、胎死腹中,还怕有了宝宝影响升职,我老公都说我有孕期焦虑症了,我认识的那些孕妇也是这样。”怀孕4个多月的小C这样对记者说。心理学专家指出,八成孕妇有心理焦虑和抑郁,尤其是“杜拉拉”式职场孕妇。要先调节心情再处理事情,保持乐观对孕妇和宝宝都有好处。

80%的孕妇心理焦虑抑郁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对记者称,她接触过上海某媒体一位高职女领导,她说她怀孕后每天都担心孩子。凡是可以想到将来有可能发生在宝宝身上的事情她都想到了,例如孩子会否有兔唇、将来会不会生活不开心,甚至因小学生跳楼事件而担心孩子长大后会否跳楼?她常因为这些担心而睡不着觉。怀孕还让她错过了升迁机会。她在待产时就常常在半夜哭泣,把老公拉起来大吵大叫。她说自己有产前抑郁症,但又怕吃药影响宝宝健康,这就产生了更多的心理负担。

“80%的孕妇都会出现心理焦虑和抑郁的状况,其中很多是‘杜拉拉’式的职场孕妇。”张怡筠在“智灵通孕妇关爱计划”启动仪式上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做了孕妇的“杜拉拉”们,比一般孕妇更易有心理问题,这是身体生理情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面对工作上额外的压力和挑战时所产生的。

职场孕妇常见四大心理压力

“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职场孕妇主要有四大心理问题。”张怡筠对新快报记者称,职场孕妇中最普遍的心理压力是担心宝宝是否会健康;第二常见的心理压力是发生在高龄职场孕妇中,她们过了30岁以后怀孕,因此很担心以自己的生理状况能否生一个健康宝宝;第三常见的担心是害怕怀孕对职场生涯的改变;排第四的心理压力是怕产后身材变形。

她称,正常来说,升迁、换工作都会让你心里面产生一些不同的感受,产生轻微焦虑和压力是正常的,但如果这些焦虑和压力严重到影响生活作息(如经常失眠和缺乏食欲)和人际交往(如觉得自己每天心慌慌、不知所措,跟周遭人的相处有障碍了,或者老是想跟老公、别人吵架,经常自怨自艾等),就说明自己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已经到达了病态程度,需要正视自己的心理困扰并积极进行干预和治疗。

“杜拉拉”式职场孕妇舒压法则:

一、“孕事”不宜对领导隐瞒

隐瞒怀孕的事情,到遮掩不住时才承认怀孕。这种做法未必聪明,反而会破坏你跟领导间的信任关系。建议怀孕3个月较稳定确定怀孕成功后,就要主动跟领导和同事说,并用报告好消息的幽默形式说:“报告领导,大好消息,我为这个团队带来了一个生力军!”

二、孕妇开博

心理学上处理情绪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写作。因为我们绝大部分的焦虑来自于慌乱的想法,写作就能梳理和整理想法,抒发情绪,让焦虑感下降。写博客还可以达到社会支持的效果,孕妇间得到情绪支持,这对情绪有很大波动的孕妇来说很有正面意义。

三、每隔2小时为大脑舒压

建议孕妇每隔1.5~2小时花5分钟时间做一个大脑舒压的呼吸放松法,可大幅降低体内压力。推荐1︰4︰2呼吸法,即1拍吸气,4拍吞气,2拍吐气,更好的做法是3︰12︰6。深呼吸同时什么都不去想,可以把焦虑的状况调回正常。

2心理压力大女性难生娃 不孕妇女焦虑发生率为67%

张女士来到广东省不孕不育科研基地不孕不育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记者王燕 摄 广州近两成育龄妇女患不孕症 业内称六成不孕不育与心理压力密切相关

心理压力过大的女性不孕患者,多数在生活中有自卑、失落、愧疚、精神紧张、焦躁多虑、社交减少、对生活缺乏兴趣等表现,她们忌讳和他人交谈生育方面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文化水平偏低的不孕症患者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其中,高神经质、高精神质、性格内向的患者所表现的心理压力尤其明显,病程也较长。许多女性随着婚龄的延长、年龄的增大,心理上的压力就会更加沉重,在失去治愈信心的同时,“造人”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来自父母的压力、来自工作的压力以及初期不孕治疗失败的压力是最严重的三种压力。

结婚多年迟迟怀不上宝宝,怀疑老公有外遇,身体暴瘦……张女士昨天向记者哭诉,生育压力几乎压垮了她,最近时不时不想活了。记者了解到,随着社会压力加大,不孕不育患者占比日益增高,由改革开放初期不到2%~3%,猛增到目前的10%,广州等大城市更是达到了15%~20%。业内指出,“越想怀孕越难怀孕”,超95%的不孕女性存在心理压力问题,六成的不孕不育与心理压力密切相关,更有一成不孕不育是完全由心理疾病引起的。通过“身心同治”可有效提高受孕率。

“迟迟怀不上 有时不想活了”

瘦骨嶙峋、脸色憔悴的小张看上去不像只有29岁,结婚5年一直都没有怀上孕,偌大的压力几乎压垮了她。“婆婆有时当着我的面跟别人说:‘连个仔都没得生’。我吃不下、睡不着,通宵失眠,最近老是觉得活着没意思,老想‘不如就这么走了算了’。”小张一开口,眼泪就落了下来。“老是突然就悲从中来,觉得世界很灰暗,半夜醒了也会大哭一场。”

张女士夫家是汕头的,虽然两口子已经扎根广州多年,但传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依然深深影响着她。最近一年,急切想抱孙子的公公婆婆对她的态度大变,对她不冷不热的,并且和邻居在背后说三道四,让小张觉得“丑事出家门”。

不孕妇女焦虑发生率为67%

“压力山大”好多人将这句口头禅挂在嘴边。据悉,随着社会压力加大,不孕不育患者占比日益增高,改革开放初期不到2%~3%,猛增到目前的10%。广东优生优育协会会长冯鎏祥告诉记者,广州等大城市更是达到了15%~20%,已经变成了一个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在我国育龄女性中,约有10%的人患有不孕症。来自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压力往往让不孕症女性患者陷入心理危机,其中96.6%的不孕女性感到有心理压力。而又有报道显示,不孕妇女的焦虑发生率为67%,抑郁发生率为24.9%。

“像小张这样奔忙于盲目治疗的女性,处于焦虑、忧郁高压状态的占了大半部分。”广州某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王玉琴表示,六成的不孕不育与心理压力密切相关,更有一成不孕不育是完全由心理疾病引起的。对于这部分女性,当务之急就是要进行心理干预。如果在治疗不孕不育的同时,再配合上心理咨询及治疗,将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据了解,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之下,大脑皮层会抑制下丘脑以及垂体的功能,甚至抑制卵巢的功能,形成了“越想怀孕越难怀孕”的状况。王玉琴认为,如果男女双方生殖功能都很正常,甚至生殖能力旺盛,精神压力大、紧张等不良精神心理刺激可能并不影响受孕。但如果本身生殖功能不强,心理压力就成了怀孕的杀手。

三大压力或致精神崩溃

我国有超过8%的女性因为不孕症而遭到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歧视,再加上来自生活和工作各方面的压力,导致内分泌失常、排卵混乱,使得部分原本能够自行生育的女性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专家尤红介绍说,在众多压力中,来自于父母的压力是最大的。老年人年岁已高,抱孙心切,往往都会不断地催促子女生育。

其次是来自工作的压力,不少职业女性精神压力很大,生活节奏太紧张,容易产生抑郁、失眠多梦等状况。

第三是初期不孕治疗失败,压力升级。初期治疗的不成功、社会的歧视和亲朋好友的不理解,往往使得这部分女性的悲痛、压抑、震惊、否认、孤独等不良情绪进一步加重,甚至在这种沉重打击下精神完全崩溃。

建议:“身心同治” 可提高受孕率

现实生活中,对于“不能生育”这样一个话题,患者大多选择秘而不宣,鲜少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其实,专业的心理医生可以通过语言、应用心理学等方法,来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身心同治”能提高怀孕率。

一些患者通过缓解心理压力突然自然怀孕。有一对夫妇在多年治疗不孕不育未果后,领养了一个孩子,卸去了生育的压力,结果领养后没多久就自然怀孕了。

尤红表示,由于心理紧张而造成的不孕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而改善的,只要用分散注意力等办法,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例如多参加自己爱好的文体活动,可以帮助她们放松精神。在治疗不孕不育的同时,配合专业的心理咨询及治疗,将有助于不孕者尽快怀孕。

据广州某医院院长李君琳介绍,心理咨询一般会先让患者做一份心理测试,然后直接转借给心理医生,医生通过测试结果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同时他呼吁:社会和家人要多关心不孕不育患者,给他们多点关爱和理解,这样更有助于他们走出不孕不育的阴霾,尽快实现生儿育女的美好梦想。

3心理压力大口腔易溃疡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最容易患的疾病,其发病率在口腔疾病中仅次于龋齿和牙周病,占第三位。大家都知道口腔溃疡与维生素B、C、铁质和叶酸缺乏有关,但在目前饮食极大丰富的生活状态下,其已经不再是主要原因。

医学心理科医生发现,焦虑、紧张和压力过大易引发溃疡。某医院调查了例口腔溃疡患者,经过心理量表测试,发现其中有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变化。由于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免疫功能,从而产生了自体免疫病变,出现溃疡。

口腔溃疡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确实很令人痛苦。所以,除了要多吃蔬菜、水果外,还要把自己的生活节奏稍微放慢一些,减轻紧张、焦虑的情绪,以减少口腔溃疡的诱因。

4职场压力大要缓解焦虑感觉

据悉,全球每4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而在我国,自杀未遂者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69.46%,其中近四成为患焦虑症的人群。研究称,在不同职业中,教师的焦虑感最强,公务员最低。由于面对全新的环境,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也成为焦虑症的高危人群。

社交焦虑症平均病程可达

焦虑症,又称焦虑障碍,是一组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等。“我们普通人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例如自身角色的转换和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常常会让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感到压力和紧张,”北京回龙观医院的杨甫德教授指出,“出现偶尔的焦虑无伤大雅,但是,如果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客观事件或处境不相称,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在大多数人不会紧张的情况下突然感到强烈恐惧,就可能是焦虑症的征兆了,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精神专科就医。”例如,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惶惶不可终日会严重损害患者的日常社会功能;而社交焦虑症的平均病程更是达到,严重影响青少年心理行为发育、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导致社会隔离。

住房、工作、婚姻成为焦虑主要诱因

近年来我国报告的焦虑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02年焦虑症患者已达到1992年的4倍。住房、工作、婚姻成为引起城市居民焦虑的主要诱因。对浙江省两个城市2331名居民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工作时间长于8小时、非再婚状态、人均住房面积小于20平方米为引起焦虑的危险因素。就职业来看,教师的焦虑感最强,公务员最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所有专业中压力最大,有焦虑情绪人数占37.67%。数据显示,80%~90%的焦虑症患者35岁以前发病,其中,又以10~25岁是发病的高峰期。

男人一生有3个焦虑期

美好的性生活让人留恋回味,但偶尔也会遭遇险情。近日,国外一份性学研究报告指出,70%的男人有时会拒绝爱人,因为性爱让他们焦虑不安。事实上,男性一生当中,有3个阶段会受到性爱的困扰,只有学会正确面对这三个危险期,才能更加长久地享受性生活。

新婚期

新婚燕尔正是享受夫妻甜蜜的美好时光,但一些人的性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男性,极易遭遇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郭军指出,此时男人很容易出现射精过快、勃起不充分、性生活后不适等问题。轻则短期内影响性和谐,重则会造成长期不和、使婚姻破裂。

只要具备一定的性知识,有健全的性心理,遇事不慌、坦然处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休息,新婚期的性不和谐就会解决。男人要明白,完美性爱不会一蹴而就,性技巧的掌握和性满足的获得,需要彼此充分的身心交流。

七年之痒期

结婚六七年,每天朝夕相处,面对的都是油盐酱醋、孩子生病等琐事,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性就成了一杯白开水,双方难免审美疲劳和性欲下降。此时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发生出轨、夫妻性冷淡等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宏军指出,这一情况在男性身上更常见。此时应多尝试新方法,如改变性爱的时间、地点、动作等;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性技巧;夫妻还要学会主动制造一些惊喜,如玩玩角色扮演,穿上性感内衣。

45岁左右

40岁后,男性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性能力会走下坡路。阴茎因供血量减少而勃起不坚,很多人会性欲缺失,还伴有体力、耐力、精力、记忆力下降,出现抑郁、暴躁、焦虑等负面情绪。性爱成了记忆中“遥远的事情”。

“这一阶段常被称为男性绝经期。”郭军说。若能善加利用,这些变化反而有助于增进夫妻性和谐。进入中年后,男人的性节奏由快变慢,需要更多时间才能体会性快感。这样一来,男女性节奏趋于一致。对妻子来说,能和丈夫“同步”,其性反应会更热烈。中年男性还应该多些触觉刺激,如相互依偎、接吻、抚摸。

职场压力大 更要缓解焦虑感觉

当情绪焦虑时,该怎样处理?来学学SWAP心理口诀吧,让它给焦虑心理来个急刹车,让坏情绪顿时消失。

SWAP是英文单词STOP(停一停)、WAIT(缓一缓)、ABSORB(想一想)和PROCEDING(接着干)开头的字母组合。每个单词里都蕴藏着一个缓解焦虑的小方法,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停一停。如果焦虑发作,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停下来。比如正在开车的话,要找个安全的地方停靠。如果恐高而焦虑的话,要从高处走下来,暂时离开让你焦虑的那个环境。有些人反应强烈还会感到出汗、胸闷或心跳加速等,这时“停下来”也能缓解自己的这种不适反应。

缓一缓。要想办法让自己的情绪缓和下来。比如做个深呼吸,安静地休息一段时间,此时最不适宜做决定,在焦虑情绪下的决定是缺乏冷静思考的,极易出错。

想一想。情绪平稳后,还要让注意力转移一下,想点儿有意思的事。比如看场电影,做做运动,或玩把游戏,最好是做些能让自己感到开心放松的事,来让情绪平复。

接着干。通过以上三点方法将焦虑赶走后,再回到原来引起焦虑的事情上。调整好情绪再回头看问题,也许会有不同的视角和发现。

5医生群体心理压力大 需警惕健康状况

在很多人看来,心血管科大夫掌握着大量的医学知识,本该是“最健康的人”。但事实却不容我们乐观。一项针对心内科医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尤其在女医生中,β受体功能亢进的发生率非常高。这说明其体内β肾上腺素能受体过度兴奋或敏感,可能与生理、心理及植物神经功能不稳有关。

此外,过度劳累、高度紧张、精神创伤、病后等,更容易诱发β受体功能亢进。其症状多种多样,以心悸、头晕、乏力最多见。休息时,其心率可能(整理)超过每分钟90—100次,且常随体位、情绪激动而变化。

虽然β受体功能亢进是一种功能性改变,但它说明医生长期处在一个高压状态下。而国内外的多项研究都表明,压力大会损伤心脏健康,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

医生的压力来自多方面。持续更新医学知识,处理复杂的医患关系,以及身兼科研、诊疗数职面对诸多工作,负荷也越来越重。

除了压力,现代人还面临着诸多健康隐患。从呱呱坠地开始,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余下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过去几十年,医学界认同,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年龄成正比:年纪越大,危险系数越高。这一点在女性身上尤为明显。

我们虽然改变不了遗传、年龄等因素,但肥胖、高血压、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戒烟,限酒,积极运动,减肥,控制血压、血脂,少吃或不吃快餐等高脂食物,都是简单易行的好习惯。而且,我很提倡定期体检。除了常规的心电图、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测,若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如经常感到心慌、胸闷,劳累时心前区或左臂部放射性疼痛,应该做一下平板运动试验及冠脉CT,以确定是否冠状血管狭窄和斑块的性质,预防猝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