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降压药不能吃吃停停 高血压无症状也要吃药

降压药不能吃吃停停 高血压无症状也要吃药

时间:2021-09-10 13:29:37

相关推荐

降压药不能吃吃停停 高血压无症状也要吃药

人的血压每日都在不停地波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能否控制良好不光依赖于选择适宜的药物,给药时间也同样不容忽视,一般依据自身血压变化规律进行给药。1、血压昼高夜低的患者:白天血压高、夜晚血压偏低的患

1服用降压药时间选择很重要 治疗用药常见误区四误区

人的血压每日都在不停地波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能否控制良好不光依赖于选择适宜的药物,给药时间也同样不容忽视,一般依据自身血压变化规律进行给药。

1、血压昼高夜低的患者:白天血压高、夜晚血压偏低的患者长效降压药物一般每日吃1次即可,清晨醒后服用,每日两次的药物一般8点、16点吃,每日三次的药物一般7点、12点半、18点吃。

2、血压持续较高的患者:高血压时间较长或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常持续处于较高状态,给药时间应平均,每日一次的药一般清晨服用,每日两次的药物一般早8点、晚8点吃,每日三次的药物6点、14点、22点吃,以保持血药浓度稳定。

3、凌晨6、7点钟达血压高峰的患者:凌晨6、7点钟达血压高峰的患者应在醒后立即服用降压药物,不宜等到洗漱完或吃完饭后服用。

4、凌晨4、5点钟就达血压高峰的患者:凌晨4、5点钟就达血压高峰的患者半夜起夜时就应该吃药,以防凌晨血压骤高所致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的治疗用药常见误区

误区之一:用药一段时间后,血压平稳,就觉得没事了。实际上,除了继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治好的,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原发性的,必须终身用药才能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一旦中途擅自停药或减药,病情发生反复,血压突然升高,将造成靶器官更大的损害,使得高血压的治疗更为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之二:血压控制不好自行加大高血压的治疗药物用量,或者血压有点改善就减少用量。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对的。用药时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安排,否则不但没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误区之三:根据单次血压计的结果改变用药量。高血压病人基本上人手一台血压计,很多人血压高就加药,血压低就减药。这种人为、较快的剂量调整会影响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使血压更加不稳定。

误区之四:选择药物只看价钱,不看药物的含量。比如有些药房卖的降压药很便宜,但药物中有效成分剂量却不同。如果光顾着便宜,达不到一定的用药剂量,就很难把血压控制好。

以上就是常见的高血压的治疗用药中一些误区,是很多人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一直无法稳定病情的原因之一。对于这些高血压的治疗用药注意点,是需要每位患者及其家人引起足够的重视的。

2服降压药时间要选对 高血压选药考虑三因素

血压在一天中会不断波动,什么时候用降压药更能平稳降压,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选对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先要关注其能发挥效果时间的长短。

短效降压药: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维拉帕米等。硝苯地平维持降压约5小时,卡托普利约6小时,所以一天必须服用3次,否则不能保证全天血压平稳。这类药建议每隔6小时服用一次,最好早上6点,中午12点左右和傍晚19点各一次。

中效降压药:常用的有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等。它们在血液中维持的时间为10~12小时左右。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服用后能维持最低的有效血液中药物浓度在12小时以上,尼群地平也可以维持6~15小时,依那普利则可达11小时左右。这类药一天服两次。建议患者在早上6~7点和下午16~17点服用。

长效降压药:常用的有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和沙坦类降压药等。维持降压疗效在24小时以上。这些药达到稳定的降压作用时间也较长,一般需4~7天。长效药一天只需要用1次。为有效的控制24小时的血压,一般可选在早上6~7点服用。

高血压选药考虑三因素

选高血压药:

平稳降压+心脑肾器官保护

有些高血压药物带来副作用,让患者在服药期间容易水肿、心悸、颜面潮红,轻者有碍观瞻,重者生活质量下降,有的还会损害心、脑、肾器官。因此,日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钱卫明主任医师指出,选择降压药物有三大考量因素:一、是否能有效平稳降压;二、该药物是否兼具心、脑、肾等靶器官保护作用;三、副作用是否影响生活质量,患者是否耐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曾群英教授对记者指出,选用降压药时须着重考虑是否能够强效平稳降压,同时具备靶器官保护作用。他指出,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会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与死亡的总体危险,最终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越来越多的药物在减少副作用方面进行改良。钱卫明称,以往的CCB(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有水肿、头痛、心悸、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不少患者就是因为这些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导致疗效反复。他指出,一些新研制出来的CCB药物则减少了很多不良反应,如新型CCB药贝尼地平在水肿、头痛、心悸、颜面潮红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同类CCB。

单一用药还是联合用药因人而异

我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只有30%的病人仅用一种药物可使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而70%的病人需要联合应用两种或更多药物才能使血压获得理想控制。而不久前美国发布的高血压指南建议,在初治高血压的治疗上首选单一用药。到底单一用药更应推崇,还是联合用药更合适中国人?

“一般来说,高血压轻者单一用药,中度以上联合用药。”钱卫明称,二级或者二级以上的患者,在用药以后,如果血压还高出目标值10-20毫米/汞柱时,还是主张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有一个协同的作用,药物的疗效可以加强,副作用可以互相抵消。”

“50%-60%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用药。”曾群英指出,高血压用药应综合考虑降压、靶器官保护和调节糖脂代谢等,正确的联合用药可达到这种1+1>2的效果。他举例称,CCB+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联合方案在降压治疗及保护心、脑、肾器官损害上有着明确的优势。“对国外的指南要两看,有的指南的确有借鉴意义,但有的指南美国同意,但欧洲、我国不同意,很多研究中没有亚裔人的研究,看中国人自己的研究和指南更靠谱。”

日常血压监测助选最佳服药时段

“天气变化多端时,更要注意做好家庭血压的测定。”曾群英称,气侯跟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高血压患者可做户外运动,但要注意天气,注意保暖。

他还强调,有条件的病人要做家庭血压的测定,没有条件关注自身症状。“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在冷天如果血压升高,会出现头晕、头胀等反应,这时要及时就医,请医生调整降压的药物。”他指出,调整降压的药物不只是品种的调整,还可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发现血压是白天高还是晚上高,确定哪一个时段服药更好。降压药要长期服用,随着天气渐暖,降压药剂量可以小一点,但是一定不能停药,要坚持吃药,甚至调整剂量、品种。

专家建议

高血压患者必须戒烟,可少量喝酒

曾群英指出,烟草会恶化肾脏的功能,会对药物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国家卫生部、计生委要求,心血管医生在给高血压病人开处方前一定要问患者有没有抽烟。有人讲抽烟可预防老年人的痴呆,这是暂时的,从全世界的流行病研究结果来说,抽烟对心脑血管的坏处是主要的。喝少点的酒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喝多了不行。

3降血压不能一味求快 高血压头昏不要乱服降压药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高发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数量迅速增长,高血压人群还在不断增加。根据最新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与前相比,35岁~74岁年龄段的高血压患病率达27.2%,也就是说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达1.3亿人。因此关注高血压患者健康成为刻不容缓的话题。

然而目前大多数人对高血压认识不足,有些人认为把血压降下来就行了,于是四处找猛药下狠药,一味求快,一降到底,殊不知这样才是最危险的。

快速降血压,容易引起脑血栓

老人降血压不宜过快,降血压要以有效、平稳为重要原则。有些老人发现血压突然升高便自行用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血压升高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如果血压不是太高,无需紧急降压,否则人为的一味把血压降低,会对脑血管造成一种低灌注状态,容易引起脑血栓,威胁生命健康。

高血压高发期不可随便停药

冬季是高血压疾病的高发期,很容易为中风留下危险因子。因此专家建议应该每天进行血压监测。有些人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难免会有错误,容易造成内脏器官的损害。

此外,有些老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了,就立即停药,殊不知这样很容易引起“停药综合征””或诱发严重的心、脑、肾、血管疾患。其实,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不能停药,否则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特别是冬季,气温低,血管呈收缩状态,血液流动比较缓慢,高血压患者也不宜在此时随便换药,以免发生意外。

高血压头昏不要乱服降压药

殷婆婆78岁,患高血压几十年,血压不稳定时,经常出现头痛、头昏。后来,她感觉头昏比以前更厉害,她赶紧去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升高了。殷婆婆以为是高血压复发,就自己加量服用降压药。谁知服药后血压有了明显下降,头昏症状却加重了,双手不停地抖动,最后几乎不能起床。为什么会这样呢?

头昏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但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不是所有的头昏都是高血压引起。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昏,是因高血压、高血脂等原因造成颈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导致脑缺血而引起。

大量研究也证实,近1/3脑缺血的发生与颈动脉的阻塞性病变,尤其是各种病因所致的颈动脉狭窄有关。

颈动脉位于脖子两旁,两条动脉直通颅内大脑,是供给大脑血液的主干,其供血占整个大脑需要量的70%~80%,可以说颈动脉是脑血管的大门,一旦发生血管狭窄或堵塞轻则出现单眼发黑、头晕、发作性晕厥等症状,重则造成缺血性脑卒中。

殷婆婆就是因为双侧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头昏,检查发现殷婆婆颈动脉狭窄程度已经达到75%。

因颈动脉狭窄造成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昏,机体通过升高血压来增加脑血流灌注,弥补颈动脉狭窄造成的脑供血不足,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此时盲目降压只会进一步加重脑缺血,出现全脑供血不足,引发中风。

殷婆婆停止服用降压药使血压升高,头昏症状明显改善,生活也能够自理了。但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同样会引发中风。因此患有颈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治疗颈动脉狭窄。目前比较可靠的治疗方法为药物和支架置入术。

温馨提醒:

高血压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使用量。如果服用降压药物后不适症状加重,要马上停止服用降压药,并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4降压药不能吃吃停停 高血压无症状也要吃药

血压高时就吃药,血压降下来药就停,这是不少高血压患者的惯性做法,不过医生表示,降压药吃吃停停,会给心脑血管造成很大负担。

沈阳60岁的吴大爷患有高血压多年,降压药成为家中必备的药品。可每当血压降下来,不良的症状缓解后,他就不再坚持吃药了,平日里血压平稳时也想不起来吃降压药。

近期,吴大爷出现血压升高后又服用降压药控制病情,之后又停了药。可是,血压恢复到平稳后,吴大爷因家里琐事跟家人吵了一架,随后就出现气喘,到医院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经过抢救吴大爷的病情平稳了下来。

专家介绍,吴大爷突发心衰与降压药吃吃停停有很大的关系,“血压降下来就停止服药,这样容易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对血管造成压力。”

参与活动的几十名居民中超过一半的人都有高血压,很多居民都是降压药吃吃停停。

“降压药吃吃停停,也可能在遇到情绪波动、感冒、劳累等外界刺激时,造成血压的骤然升高,引起脑出血、心衰等急症。”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最好每日都要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

高血压无症状也要吃药

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长期性,且不以有无症状而决定是否用药。也就是说,一旦确诊为高血压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病,不论有无临床症状都要长期坚持降压药物治疗,不可将有无症状作为是否用药的依据。

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经过的心血管病,其最大的临床特点就是症状的隐匿性。相当多的患者发病后并无明显的症状, 即使少数患者在发病后有头痛、头晕症状,也因为一方面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另一方面因症状轻微而易被忽略。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病情却仍在悄然进展之中,久而久之将引起一系列的器官损害,例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高血压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变甚至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增加患者病死率, 因而高血压病通常被称为“无声杀手”。

目前,在高血压病的控制中依然存在着“三率”即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低下的突出问题,由此造成心血管事件有增无减,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据调查,约有26%-33%的患者错误地认为无症状时就可不必服药,27%-40%的患者错误地认为血压降下来后即可停药。

5高血压治疗用药把握九技巧 患者用药需躲避五大误区

高血压治疗用药很有讲究,高血压患者不能随意用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时要注意以下这些:

1、禁忌人群警惕服药

选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如充分考虑妊娠、心绞痛、肾功能不全、禁忌证等因素。

2、使用长效降压药

提倡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每日服用1~2次,保证24小时血压平稳,减少血压的波动。

3、降压标准个体化

对于仅患有高血压而无并发症者,应降压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血压应降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

4、联合降压

中等危险或低危险度患者可只用一种药物,而高危险度和极高危险度患者则应同时联合几种药物降压。

5、降压不能太快

对有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降压不可过快过猛。

6、对症选择降压药

老年人降压多以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为主,年轻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但血肌酐≥265微摩尔/升时慎用;合并冠心病时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合并心衰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并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要缓慢降压,应首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幅度不超过治疗前血压的20%。脑出血后或者收缩压长期≥180毫米汞柱时,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当收缩压控制到160毫米汞柱以下再考虑使用。

7、不要随意换药、停药

降压药物只要有效,不必经常换药,更不要随意停用。合理治疗方案的制订,可能需要数周甚至1~2个月的摸索。长效的降压药物需要几天或1~2周才能发挥最好的降压效果,因此,在调整方案时不要着急。收缩压<100毫米汞柱时,应咨询医师是否继续用药。如需换药,最好不要突然停药,尤其是普萘洛尔、美洛托尔等β受体阻滞剂,应缓慢停药,以免血压反弹。

8、多数人睡前不宜服降压药

忌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因其极易导致血栓形成,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具体用药请咨询医生。

9、顽固性高血压需住院同时服用3种及以上降压药物

血压仍在目标水平(140/90毫米汞柱)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者,属于顽固性高血压,建议住院详细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用药5大误区

误区1、用药跟着感觉走

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凭着自己的感觉来用药,感觉不舒服才会服药,一旦有好转就减量或不服降压药。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恶化,诱发其它心脑血管疾病。

误区2、用药断断续续

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药,结果没过多久血压再度升高。这样不仅加重病情,还容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甚至引起“高血压危象”等急症。如长期服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甚至猝死。

误区3、没有症状停止服药

有的高血压患者虽然血压很高,却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并不表示不需要用药。其实,即使是无症状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也会使病情加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误区4、自己加大剂量

大剂量用药虽然可使血压下降得多一点,但药物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所以,对于慢性血压升高者,不必急于使其血压降至正常,应逐步使其接近正常,以免意外发生。

误区5、睡前服药

人在睡眠后,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极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