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有哪些孕期糖尿病应如何检测

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有哪些孕期糖尿病应如何检测

时间:2024-05-25 10:11:52

相关推荐

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有哪些孕期糖尿病应如何检测

“怎么办?血糖12.6,医生说是得了妊娠期糖尿病。”近日,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碰到了挺着大肚子的刘女士,她正手拿化验单跟丈夫商量,夫妻俩显得非常焦虑。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许多孕妇在怀孕期间总是会遭遇到两

1大补“补出” 孕期糖尿病

“怎么办?血糖12.6,医生说是得了妊娠期糖尿病。”近日,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碰到了挺着大肚子的刘女士,她正手拿化验单跟丈夫商量,夫妻俩显得非常焦虑。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许多孕妇在怀孕期间总是会遭遇到两种困境:怕宝宝营养不够而盲目进补,导致营养过剩得了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等并发症;为了避免孕期营养过剩而控制饮食,却导致胎儿发育不良。“宝宝,想说爱你并不容易”成了孕妇们共同的心声。

刘女士指着化验单告诉记者,孕妇空腹正常的血糖值应该在3.9~5.6之间,而自己空腹的血糖值高出了正常值一倍还多。医生告诉她,回家后要严格控制饮食,如果下次检查仍然居高不下,那就得注射胰岛素了。“怀孕期间,我不想用任何药物,担心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刘女士对孕期用药显得非常抵触。

令刘女士感到纳闷的是,“平时在家,无论是父母还是亲戚朋友都劝我多吃多喝,这样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好处,没听说过会患上孕期糖尿病啊?”原来,刘女士怀孕后两家的父母都非常高兴,因她身体较为瘦弱,所以非常重视给她补充营养,除每日三顿大餐外,还要进食燕窝、冬虫夏草、枸杞等很多补品。没想到这样一来却“补”过了头,患上了孕期糖尿病。

控制饮食

“控出”钙不足

“啊?医生让你控制饮食?”坐在一边的孕妇朱女士显得非常惊讶。她告诉刘女士,她怀孕已经8个月了,最近经常抽筋,而且夜里睡不好,经常从梦中醒来。到医院来检查,医生告诉她B超检查结果显示胎儿发育不足,“半个月长了1厘米,明显是缺钙的症状,以后要丰富饮食种类,并适量吃点钙片。”

听了刘女士的话,朱女士有点不知所措了。因为她听说过度的补充营养不但没有必要,而且容易引发孕期高血压、高血糖等并发症。宝宝发育所需的营养通过正常的饮食完全可以满足。“最近一段时间我饿得快,但除了一日三餐外,基本不敢吃太多,担心吃多了宝宝长得快,不利于生产,不曾想到会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

妇儿专家:

重饮食,轻补品

交流完之后,两位孕妇面面相觑,到底是该补还是不该补?她们心里都有疑问。带着她们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市妇幼保健医院的程芳医生。

程医生告诉记者,妇女在怀孕期间的确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除了遗传病之外,大部分都是由于饮食不合理造成的。在胎儿发育期补充营养是必须的,这些营养主要应该从饮食中获得。要遵循少吃多餐原则,每餐不宜过饱,七八成饱为佳,细粮、粗粮混合食用;荤素搭配,肉制品以鱼虾最佳,日摄入量不超过150克,蔬菜中宜食苦瓜、冬瓜、洋葱、芹菜、韭菜等,日摄入量不要超过500克。如果到妊娠后期,仍然出现缺钙症状,可辅之钙片等补钙剂,同时适当沐浴阳光,有利于钙质吸收。如果不是身体过于虚弱,不建议服用鱼翅、燕窝、冬虫夏草等滋补品。

在用药方面,程医生建议:在妊娠期,特别是妊娠早期,孕妇应尽量避免用药,可用可不用的药坚决不用。确因有病必须服药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因为孕妇用药不当,不仅对自己有害,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妇儿专家建议,准妈妈在妊娠期,要遵循“重饮食、轻补品、慎用药”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度过妊娠期。

2准妈妈孕期“大补”容易补出孕期糖尿病

由于孕期活动量少,如果孕妇进食过多高糖分食物和高能量食物,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病。专家提醒,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和胎儿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准妈妈们应提早重视。

近年来,在糖尿病病例中,妊娠期糖尿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根据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对怀孕妈妈的前期糖尿病筛查情况来看,大概有3%-6%的怀孕妈妈患上了孕期糖尿病,这与怀孕妈妈们的生活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妊娠期糖尿病分为两种,一种是妊娠前已经患有糖尿病,一种是怀孕后才出现或发现患有糖尿病。第二种糖尿病患者,虽然多数在分娩后能恢复正常,但以后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会大为增加。

专家认为,造成妊娠期糖尿病高发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与孕妇进食过多高糖分食物和高能量食物以及孕期活动量明显减少有直接关系,这些不恰当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会影响到妊娠期的代谢,诱发妊娠期糖尿病。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张桂欣表示,“妊娠期糖尿病无论是对母体还是新生儿都有很大危害。对母体会造成血糖异常、铜酸中毒,另外还有巨大儿的出现,导致孕期痛苦和胎膜早破,新生儿难产增加。”

专家建议,怀孕期间,孕妇的体重增加最好控制在12.5公斤左右,孕妇应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高糖食品,少食多餐,多食蔬菜、富含纤维素食品,注重维生素、铁和钙的补充,在孕期不要随意摄入保健品,药物更要慎用。

张桂欣说:“孕妇也要合理运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怀孕24周到26周时,建议做糖尿病的筛查。”

3什么是孕期糖尿病?孕期糖尿病的分类

孕期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呢?孕期糖尿病是准妈妈需要预防的疾病之一,下面先来看看什么是孕期糖尿病吧。

一、什么是孕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某些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一类糖尿病,这是怀孕期间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有2%~7%的孕妇会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每次进食后,你的消化系统会把摄入的食物分解成一种叫做“葡萄糖”的糖成分。葡萄糖会进入你的血液,然后在胰岛素(一种胰腺分泌的荷尔蒙)的帮助下,为你体内的细胞提供能量。妊娠期糖尿病和1型、2型糖尿病一样,都会使葡萄糖存留在你的血液里,而不是进入细胞中被转化为能量。但为什么你会在怀孕的时候发生这些变化呢?

这是因为在怀孕期间,胎盘产生的许多激素都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因此,胰腺需要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满足需要。对于多数孕妇来说,这并不是问题,因为胰岛素的需要增加了,你的胰腺就会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但当你的胰腺功能不能满足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时,你的血糖水平就会升得很高(),结果导致妊娠期糖尿病。

在宝宝生出后,大多数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们血糖都会暂时恢复正常。但如果你一旦得过妊娠期糖尿病,再次怀孕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和你年龄更大时发生Ⅱ型糖尿病的风险都会明显增加。

孕期糖尿病的分类是有很多种的哦。

二、孕期糖尿病的分类

1、显性糖尿病

孕妇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糖耐量减低。其中部分孕妇在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经治疗后受孕。部分孕妇则在妊娠后才发现患有糖尿病,分娩后糖尿病继续存在。

2、潜在糖尿病

此类孕妇妊娠前后均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但糖耐量异常,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能发展成显性(临床)糖尿病。

3、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前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代谢功能正常。妊娠后出现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部分孕妇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胎儿、死胎及死产等),但在分娩后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均逐渐消失,在以后的妊娠中又出现,分娩后又恢复。这部分患者在数年后可发展为显性(临床)糖尿病。

4、糖尿病前期

这类孕妇有糖尿病的家族史,但孕妇则无明显糖代谢紊乱,可在妊娠后出现类似糖尿病孕妇的并发症(巨大胎儿、畸形儿及羊水过多等)。若干年后多数将出现显性(临床)糖尿病。

以上小编介绍了什么是孕期糖尿病和分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孕期糖尿病对孕妇婴儿皆影响大 及时发现是关键

孕期糖尿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孕妇作为家里的头等保护对象,身体健康是家里人尤其关注的,那孕期糖尿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准妈妈为宝宝做的准备越来越充分。准妈妈心里想的全是将来宝宝的健康、活泼、机灵,所以就不断地给自己增加各种营养,可结果却并非如准妈妈所愿,经常会导致准妈妈面临血糖偏高的尴尬情形,但是孕期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孕期糖尿病却对孕妇婴儿影响都很大,必须谨慎对待,妊娠糖尿病是临时形成的糖尿病,是怀孕期间体内不能产生足够水平的胰岛素而使血糖升高的现象。赶紧和家庭医生一起来了解孕期糖尿病的具体情况吧。

孕期糖尿病的简介

妊娠糖尿病是临时形成的糖尿病,是怀孕期间体内不能产生足够水平的胰岛素而使血糖升高的现象。孕妇的妊娠糖尿病发生在孕期的第28周左右,因为此时胚胎开始生长,大量激素可以抵抗胰岛素的分泌等。这种形式的糖尿病在大龄孕妇中更普遍,大多数在分娩后就消失。

有的孕妇在怀孕前就患有糖尿病,有的孕妇是怀孕后才出现糖尿病的,糖尿病不论在怀孕时还是怀孕后发生,只要被良好的控制血糖,对于胎儿和母体都是没有危险的。但如果血糖得不到好的控制,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母体血糖过高,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周围的环境中,对于母体和胎儿均有潜在的危险。对于妊娠糖尿病不进行控制的孕妇,会有生出过大宝宝的风险,也会发展成孕期高血压。

对孕妇的影响:

(1)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率高。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增加。

(3)感染发生率较高。如外阴、阴道炎症、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症、产褥感染及乳腺炎。

(4)羊水过多发生率高。

(5)因巨大儿发生率增高,使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几率增高而产程延长易发生产后出血。

(6)再次妊娠,糖尿病复发率高,远期自身发展为Ⅱ型糖尿病的机会很大。

对胎儿的影响:

(1)巨大儿发生率高——胎儿过大。

(2)胎儿发育受限——胎儿过小。

(3)易发生流产、早产。

(4)畸形率高。

孕期血糖偏高≠糖尿病

准妈妈孕期血糖偏高,其实并没有发展到糖尿病,只要准妈妈注意控制饮食,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就不会发展成为糖尿病。

孕期血糖偏高其实与真正的糖尿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吃得多、喝水多但是身体却不断消瘦,并且总觉得疲乏;糖尿病一般是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的相互作用引发的病症。它通常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尿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引起更多身体系统的损害,危及生命健康。

孕期血糖偏高一般在妊娠前没有任何症状,糖代谢功都很能正常。在孕期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才逐渐出现,部分准妈妈还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宝宝等,但在分娩后这些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在以后的妊娠过程中又会出现,分娩以后又恢复。所以这种情况的准妈妈并不是真正的糖尿病,只有这种情况在不注意保养的环境下,孕期血糖偏高在多年之后才有可能转化为显性的糖尿病。

孕期血糖为什么会偏高?

原因一:激素阻碍分泌

孕期准妈妈的胎盘会分泌一些能够对抗胰岛素产生的激素,胰岛素分泌的减少,很容易造成准妈妈孕期血糖偏高,危害宝宝健康。

原因二:饮食结构不合理

病从口入,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也会造成孕期准妈妈血糖的偏高。孕期高糖、高脂食品的大量摄人,食品的刺激使胰岛素的分泌增多。而当胰岛的功能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胰岛素的分泌不能满足准妈妈身体的需求时,就会引起准妈妈孕期血糖偏高。

原因三:体重超标

体重超标的准妈妈的胰岛素降血糖活力会严重降低,所以即使是相同的饮食量,也要比正常体重的准妈妈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维持整个身体血糖平衡。在孕期胎盘又会分泌激素来抵抗胰岛素的分泌,互相作用,导致肥胖准妈妈出现孕期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增加。

原因四: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

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准妈妈,就更应该注意了。有家族遗传史的准妈妈可能携带着诱发糖尿病的基因,这样准妈妈更应多多注意平时的生活饮食习惯,稍不注意,潜藏的基因就会激发准妈妈孕期血糖偏高,并还有可能转化为显性糖尿病。

原因五:孕龄大

如果准妈妈的年龄超过30岁,身体各方面的功能就会有所下降,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准妈妈遇到突发疾病时没有办法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来抵抗,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准妈妈很有可能产生并发症。下。

5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有哪些?孕期糖尿病应如何检测

孕期,准妈妈能为自己和胎宝宝找出各种理由增加()“营养”。主食、点心、水果、饮料等等。准妈妈往往吃起来总是肆无忌惮。殊不知,盲目的吃,暴饮暴食,让孕期营养过剩的同时还直接导致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即准妈妈孕前没有糖尿病,怀孕后才发病的糖尿病分型。

妊娠糖尿病症状

1、饥饿感:这个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和皮肤瘙痒一样。很容易被忽视。孕妇是一个人的嘴巴,两个人的饭量。所以很容易感到饥饿。

2、口渴:当孕妇时不时就口渴,而且是没有理由的。那孕妇就要开始仔细观察有没有别的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出现。/n

3、皮肤瘙痒:这个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特别容易被忽视。冬天,皮肤干燥会瘙痒。夏天蚊虫叮咬也会瘙痒。所以,很多孕妇都不把瘙痒当回事儿。

4、容易感到疲乏:疲乏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也可能是劳累导致的。这个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不可以单独使用。而是需要结合其他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状一起使用。

5、尿频:因为口渴导致饮水量的增多,所以上厕所的次数自然也会跟着增加。

6、头晕: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血糖低的症状。有的孕妇会头晕,甚至晕倒。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去医院验血糖了。

孕期糖尿病应如何检测

糖筛查试验时间:由于胎盘分泌的各种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在妊娠24-28周时快速升高,在妊娠32-34周时达到高峰,所以在这一阶段最容易筛查出血糖异常。但如果孕妇本身具有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那么还应该在妊娠早期就开始进行糖筛查试验。

糖筛查试验方法:采取50克糖筛查法,即早上空腹或吃早饭后1小时,服50克葡萄糖水,于1小时后测血糖水平。如果血糖小于140mg/dl为正常;如果血糖值在140mg/dl-189mg/dl之间,应该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OGTT)检查;如果血糖值大于或等于190mg/dl,应该先去查一下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105mg/dl,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化验检查:在进行血糖检查的前3天保持正常饮食,禁食8-14小时后先查空腹血糖,然后再服75克葡萄糖水。从服糖水开始计时,在第1、2、3小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查血糖水平。正常值为空腹血糖105mg/dl;1小时血糖190mg/dl;2小时血糖165mg/dl;3小时血糖145mg/dl。如果其中有2项超过正常值,即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诊断时的水平可以推测近3个月的血糖水平,帮助判断妊娠期糖尿病的类型和程度,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更有参考价值。在孕期中每1-2个月重复进行测定,可以帮助判断治疗效果。

动态血糖监测:特别提倡的是,孕妇在家里自行进行血糖监测,其效果要比间断的门诊监测要好。虽然尿糖监测对妊娠期糖尿病没有多少意义,但在治疗中要注意对尿酮体进行监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