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皮肤可以看出糖尿病肾病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皮肤可以看出糖尿病肾病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时间:2019-04-02 22:38:44

相关推荐

皮肤可以看出糖尿病肾病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慢性高血糖会带来全身多系统并发症,其中包括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其中糖尿病肾病就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据悉,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糖尿病肾病衰竭的常见原因,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

1糖友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慢性高血糖会带来全身多系统并发症,其中包括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其中糖尿病肾病就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据悉,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糖尿病肾病衰竭的常见原因,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尿中泡沫增多———微量白蛋白尿,早期肾损伤的标志。对于早期糖肾,推荐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这是目前公认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最有效的筛查方法。患者需空腹采集清晨首次尿标本。避免在剧烈运动、感染、发热、怀孕、心力衰竭、超高血糖或血压、尿路感染等条件下行尿蛋白检测。随着尿蛋白量增多,患者可能会出现尿中泡沫增多、眼睑及双下肢水肿等症状,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化验尿液。此外,对于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也应每年进行尿蛋白的筛查检测,以期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

检查肾小管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异常,血肌酐升高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无尿白蛋白异常,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表现为肾功能异常。肌酐、尿素氮等检测指标可部分反映肾脏功能,但受影响因素较多,如剧烈运动、饮食、肌肉容积等。应用血清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评估肾功能最好的方法。

肾小管功能受损近年研究发现,肾小管损伤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可出现,可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等。通过检查肾小管功能,也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戒酒、戒烟、控制体重,均有利于减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保护肾功能。研究证明控制多种危险因素(降糖、降脂、降压并注意生活干预后)糖尿病肾病发展致肾功能衰竭的比例明显下降,生存率明显增加。

其次,医学营养治疗。医学营养治疗应强调饮食结构合理,包括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钠、钾、磷等营养素的管理。所谓优质低蛋白质饮食,以牛奶、鸡蛋等禽类蛋白是最好的,其次是鱼类蛋白、瘦肉蛋白,少食植物蛋白比如豆制品、干果等。还应注意高钙低磷。高钙的东西往往也高磷,像动物内脏、排骨、虾皮等不宜多吃。适当补充纤维素、维生素等也很重要。所以多吃玉米等粗粮以及蔬菜、水果等有益食品。

第三,运动。长期规律的运动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耐量,减轻体重,改善脂质代谢,改善内皮功能,控制血糖、血压,减缓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最后,积极控制血压。血压升高不仅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患者心血管病预后的主要风险因素。

2糖尿病肾病要当心 糖友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下面赶紧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系多因素参与,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以及部分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病。

1、遗传因素

男性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比例较女性为高;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非洲及墨西哥裔较白人易发生糖尿病肾病;同一种族中,某些家族易患糖尿病肾病,凡此种种均提示遗传因素存在。1型糖尿病中40%~50%发生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在观察期间也仅有20%~30%发生糖尿病肾病,均提示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

2、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可观察到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为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且增加蛋白摄入后升高的程度更显著。

3、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

血糖过高主要通过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代谢异常引致肾脏损害,其中代谢异常导致肾脏损害的机制主要包括:①肾组织局部糖代谢紊乱,可通过非酶糖基化形成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AGES);②多元醇通路的激活;③二酰基甘油-蛋白激酶c途径的激活;④已糖胺通路代谢异常。上述代谢异常除参与早期高滤过,更为重要的是促进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细胞外基质蓄积;增加肾小球毛

4、高血压

几乎任何糖尿病肾病均伴有高血压,在1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平行发生,而在2型中则常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前出现。血压控制情况与糖尿病肾病发展密切相关。

5、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异常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异常。其中包括RAS,内皮素、前列腺素族和生长因子等代谢异常。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本病的早期预防十分重要,常见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①所有的糖尿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②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

③如果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18.7/12kPa,就应积极降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还应强调低盐,低蛋白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佳。

诊断和鉴别诊断

糖尿病病人临床上出现肾脏损害应考虑糖尿病肾病,家族中有肾脏病者、明显高血压、胰岛素抵抗,GFR明显过高或伴严重高血压者为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标志。微量白蛋白尿指UAE持续升高20~200μg/min,或尿白蛋白30~300mg/24h或尿白蛋白:尿肌酐为30~300μg/mg。

由于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线索,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对于1型糖尿病病人,起病5年后就要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筛查;而对于2型糖尿病则在确诊糖尿病时应同时检查。但一次检查阳性,还不能确诊为持续微量白蛋白尿,需要在3~6月内复查,如果3次检查中2次阳性,则可确诊;如为阴性,则应每年检查一次。

微量白蛋白尿还与糖尿病的其他多种并发症有关,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不一定就代表发生了糖尿病肾病,其出现以后是否必然进展到明显蛋白尿进而慢性肾衰退尚存在争议。在几个较大系列的长期观察中发现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中仅有30%~45%转为临床显性蛋白尿,另有30%微量白蛋白尿消失,这在2型糖尿病中更明显。因此应多次检查、连续随访才可判定。

明显蛋白尿(>500mg/d)或肾病综合征等均提示肾脏病变明显,在1型糖尿病中,凡有蛋白尿同时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青春期后的病人,几乎可以确定为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伴有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之前必须仔细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尤其对于不能明确发病时间的2型糖尿病病人。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糖尿病合并了其他肾脏病:①有明显蛋白尿但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②急性肾损伤;③肾炎性血尿,尿沉渣以畸形红细胞为主或有红细胞管型;④不伴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⑤短期内蛋白尿明显增加等。出现上述情况应考虑肾活检以除外其他原因的肾小球病。

3糖尿病肾病的症状是什么?防糖尿病肾病8点须知

糖尿病这是(整理)种复杂的综合性疾病,而且它引发的并发症,更是常常会使人截肢,失明等症状的主要因素,而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也是引发肾衰竭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那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呢?

如何预防糖尿病肾

一级预防:患者一经诊断为糖尿病或发现糖耐量减低(IGT),就应积极治疗,纠正体内IGT状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二级预防:糖尿病病人定期作尿白蛋白、肾功能(肌酐清除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眼底检标查,特别是尿白蛋白检查,有利于尽早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得以诊断。DN早期出现的微量白蛋白尿经积极治疗后部分患者是可以逆转的。该阶段的治疗干预可以减少和延缓大量蛋白尿的发生。早期积极控制血糖,可使肾脏肥大恢复和升高的GFR降至正常;对于糖尿病肾病Ⅲ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强化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高血压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可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减少尿白蛋白。

1、调整饮食。糖尿病肾病者应用低盐饮食,以减轻浮肿和高血压。

2、长期有效地控制糖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影响毛细血管基底膜,使其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出现增厚及渗透性能改变,引起糖尿病肾病。因此,积极控制高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前提。

3、控制高血压。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肾脏损害,后者反过来又加重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都应积极控制。

4、尽量避免肾毒性药物。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应尽量避免使用,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5、改善肾脏微血管病变。给予扩血管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活血化淤药,如前列地尔、疏血通、潘生丁、黄芪、丹参酮等。

三级预防: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为肾脏不可逆的标志。但控制糖代谢有利于减少糖尿病的合并症(如心血管、神经、视网膜病变和感染),可能在某种程度对减缓慢肾脏病变发展进度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预防糖尿病肾病8点须知

第一,即多饮水,这里说的多饮水是指每天保持饮水量在1500ml到2000ml左右。

第二,在生活中应该适当限制蛋白质和钾的摄入量,有些人以为多吃蛋白质和钾是好事,其实不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节制含钾饮料、含钾水果的摄入。蛋白质最好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每天,且以易消化的瘦肉和鱼类为佳。

第三,应该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要食用的食物要尽量淡点,食盐摄入量应在每天6克以内。

第四,严格控制血糖。其关键一是严格限制热量摄入,二是坚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三是避免情绪激动、感染等引起血糖波动的各种因素。

第五,控制血压必须严格,应该尽力使血压控制在130到80mmHg以下。

第六,有些患者之所以患病是因为使用了有肾毒性的药物,因此在平时我们必须注意这些药物的使用。

第七,摄入充足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和锌、钙、维生素B、铁等,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第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吸烟,因为吸烟是加重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4皮肤可以看出糖尿病肾病?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从皮肤上可以看出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了,根据专家们总结的经验,皮肤可以反映出肾病的症状和阶段。因为皮肤和肾脏同属新陈代谢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对于诊断糖尿病来说,可以从皮肤上开始。

皮肤可以反应出现患者最近体内的一些状况,对我们的身体具有保护的作用,同时通过它的某些反映也可以知道我们人体的某些疾病,比如皮肤的某些症状就可以告诉我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情况,可以让我们在出现这些糖尿病肾病症状时能及早就医。

通过皮肤可以看出糖尿病肾病?

1、皮肤红斑

对于很多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出现一些灼伤性水泡。壁极薄,里面含有透明状浆液,泡的周围无红晕。一般情况下红斑长在指、趾、手足的背部或底部边缘,可呈单个或多个出现,一般在数星期内可以自愈

2、皮肤瘙痒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发生全身或局部的皮肤脱皮,从而导致瘙痒,其中女性患者又以阴道瘙痒更为多见。

3、颈部毛囊炎

对于一些患者来讲,可在后颈枕部出现脓头痱子样的炎症,有触痛感,并可发展为疖子或者蜂窝织炎。脓液排出后可自愈,但时隔不久又会复发。

日常生活中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有哪些?

1、应预防与治疗尿路的感染

糖尿病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减退,易合并肾盂肾炎,加重肾脏损害。但临床表现可不典型,无严重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仅有轻度排尿不适感和腰痛。可进行尿细菌培养进行诊断,并用抗生素治疗。

2、控制好血压

在一部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会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会引起肾脏损害,后者反过来又加重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论是什么原因而引起的高血压,都应积极控制。

3、调整自我饮食

糖尿病肾病者应用低盐饮食,以减轻浮肿和高血压。如已有肾功能障碍,应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不仅对肾功能不全有利,而且有助于减少尿蛋白排出量。通常来说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30至40克,宜选用高生物效价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肉类,豆制品应限制。

4、控制好血糖

糖代谢紊乱影响毛细血管基底膜,使其组成成分发生改变,出现增厚及渗透性能改变,引起糖尿病肾病。因此,积极控制高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前提。对哪些已发生糖尿病肾病的人,用糖适平控制血糖较为理想。病情严重者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糖尿病肾病几种护疗法?

控制血糖达标

既然发现患了糖尿病,就必须治疗,治疗必须达标,不达标等于没有治。

控制血压到正常水平

糖尿病患者多伴发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所以,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应该注重血压的控制,一定要保持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25~130/75~8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发展。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尿蛋白和血压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可及时发现糖尿病肾脏病变。

合理饮食

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的血流量和压力,加重肾脏负担,没有尿蛋白的病人要求蛋白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8克,有尿蛋白的病人要求蛋白摄入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6克,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另外,减少各种高热量油炸食物和粗蛋白的摄入,有利于保护肾脏。

减少钠盐摄入

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超重、肥胖,食量大,摄盐较多。钠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摄入钠盐量过高会促使肾脏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肾脏功能。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另外,摄入钠盐过多的人易患高血压,高血压会加重肾脏负担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摄盐过低也不利于机体代谢,应以适量为宜。

5预防糖尿病肾病,从确诊糖尿病开始

作者:李津、丁鹤林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王大妈最近经常感到口渴、小便增多,人也瘦了十多斤,在儿女们的一再劝说下,终于来到医院检查,发现空腹血糖为9.2毫摩尔/升,主诊医生诊断为糖尿病。医生对王大妈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后,得知王大妈的姐姐多年前也患了1型糖尿病,现在的尿蛋白是3~4个加号。于是,医生郑重地要求王大妈注意预防糖尿病肾病。王大妈感到很不解:糖尿病不就是血糖增高吗,它和肾脏又有什么关系呢?

医生向王大妈解释道,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心血管、神经等器官及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糖尿病肾病是重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常见于病史超过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性仅次于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在西方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是引起肾衰的最重要原因。

遗传和环境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遗传方面,糖尿病肾病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即如果一个家族中有几个糖尿病患者,其中有一个已发生糖尿病肾病,那么,其他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机会就很大。研究证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同胞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概率,比同胞无肾病者高出近三倍。像王大妈的姐姐是在多年1型糖尿病的基础上出现尿蛋白阳性的,如果同时有高血压和其他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就很有可能是并发了糖尿病肾病,因而王大妈患糖尿病肾病的概率大大增高。血糖长期增高与糖尿病肾病发生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高血糖会引起肾脏的许多病理变化,这些变化最终会导致肾病。除了高血糖外,其他环境因素还有高血脂、高血压、蛋白摄入()过多和吸烟等。

一般将1型糖尿病伴发的肾病分为五期(2型糖尿病伴发者也可参考):第一期仅出现肾脏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临床上无法常规进行检测;第二期是在运动后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休息后即消失;第三期是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期;第四期出现临床肾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压等;第五期发展为肾衰竭。在第三期之前经过有效治疗,可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应积极治疗;但第四期后,则只能设法延缓肾功能恶化了。

医生的一番解释,使王大妈明白了糖尿病肾病的严重性,她向医生问道:“既然我这么容易得糖尿病肾病,那么怎样预防呢?有没有什么特效药物?”

医生告诉王大妈:“预防糖尿病肾病,应该纠正其发病环节中的一些环境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血糖,需将血糖严格控制到接近正常范围,但不能认为严格控制血糖就能完全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高血压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患者应该经常监测血压情况,力争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定期检查尿蛋白也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常用的指标是尿白蛋白排泄率,如果在不同时间测定,每分钟均在20~200微克,就表明有微量白蛋白尿,需要适当处理。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卡托普利类和缬沙坦类药物用于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不仅能降血压,还能减轻微量白蛋白尿。

“此外,除严重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外,患者还应注意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有患者以为蛋白从尿中丢失,想通过增加饮食中的蛋白含量来弥补,其实这样非但不能增加血中蛋白含量,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衰竭。一般来说,尿蛋白正常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可为每千克体重1.0~1.2克。例如:体重为50千克,尿蛋白正常时,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为50~60克(1市两多),微量白蛋白尿者控制在每千克体重0.8~1.0克,大量蛋白尿者控制在每千克体重0.6~0.8克,肾功能衰竭者则要控制在每千克体重0.6克以下。蛋白质种类应尽量选择动物蛋白(优质蛋白),以白肉(鱼类、鸡肉等)及蛋类较佳,避免植物蛋白。这样,既可减轻肾功能的负担,又不至使体内摄入的蛋白质过少。最后还要纠正存在的脂代谢紊乱,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当然,这些防治措施都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遵循个体化原则。”

经过医生的耐心说明,王大妈终于明白了糖尿病肾病早期防治的重要性。她表示今后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学会自我检测,定期来医院复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