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历史选择伟大起点心得体会怎么写 伟大历史转折心得体会(三篇)

历史选择伟大起点心得体会怎么写 伟大历史转折心得体会(三篇)

时间:2019-10-06 11:35:47

相关推荐

历史选择伟大起点心得体会怎么写 伟大历史转折心得体会(三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历史选择伟大起点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我主要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历史教学问题;另一个是班级管理问题(其中谈谈尖子生培养问题)

工作四年了,这两年学校对我确实委以重任,连续两年带高三毕业班。下面对高三这两年历史教学进行一下总结。

通过连续两年高考,我认识到,若想赢在高考,在整个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就必须要做到熟悉性、连续性、制度性、整合性。

首先是熟悉:包括课本和学生的熟悉。课本指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要十分的熟悉,应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这一点我是能够做到的,但通过去年高三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既是我们对学生很不熟悉,不知道他们刚上高中时掌握到什么水平。我们总是抱怨学生笨、学不明白,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讲明白(排除学生上课不听的因素)我们对学生没有比较彻底的了解,没有给学生仔细解释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严重点说,从高一入学时我们就落后了,高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弥补基础上,这样对知识的整合、处理,提高解题能力等这些关乎高考最终分数的训练便无从谈起了。

连续性是今年高考后,我认识到的。现在的高考可以说完全脱离了书本,今年37分的大题,完全考察的是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以及解题能力,完全不是以前的高中生考察模式,倒像是大学的考试题;而选修更是书本上根本没有学过,死记硬背根本没用。而选择题中至少有2道题(总共12题)跟历史知识无关,只是考察理解材料、解析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另外还有2—3道题是历史基本素养、历史素质类题,高三的三轮复习根本不会涵盖到此类型题。上面说的这一切都应该是从高一抓起,在每节历史课,每次历史考试过程中不断去灌输,这就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既高一时以教材整体布局为基架,填补完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素质,高二时重点掌握知识点,解读并逐渐培养做题思路及方法,高三抓重点,抓思路,抓大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高考文综的藩篱,达到一个高的程度。

制度性:去年高三“走出去”比较多,去了二十、二中、抚顺二中、辽师附中、三十一等学校听课,我自己假期的时候还去了鞍山一中了解学习,并通过同学了解了一下锦州中学、辽阳一高的做法。总体来说,一个感受,这些学校的历史成绩之所以好,主要好在了制度性。历史教学非常的系统而制度化。

首先是教材被系统整合,以教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工整合,对教材进行在加工,使得学生更能够理解教材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是基本固定的(经过多次试验的最好的一套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既不会出现失误,又能够不断的增加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不仅如此,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试题伴随,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试题也分成不同层次(鞍山一中、抚顺二中),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设置尖刀班,班型在30人以内,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做到全批全改,密切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心态及学习的变化,以保证成绩的绝对突出。

整合性:既是历史内部的学科整合,又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首先历史内部的整合,教材是经过整理、编写的,高一注重知识的基本框架、高二注重知识的具体内容、高三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解题技巧。不仅如此,与之配套的题也很有针对性,都是精挑细选,按照不同阶段做不同程度的联系,用他们话讲“没有一套题是白做的,要有效果,要解决问题。”另外各学科之间也要整合,这尤其在高三表现尤为突出。学校严格控制高三各科的作业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及课时分配,来规定不同学科的作业量,并严格规定自习时间,绝不可以随意占用,一定要保证学生自己学习时间(符合文科特点)。而且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绝对不可以随便乱发卷子(尤其数学、地理等摧毁学生的科目),每套题在要求学生做之前,老师必须首先熟悉,并清楚每套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卷子的讲解绝对不可以推着来,必须是有总结,有对比,达到训练效果。

历史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 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 | 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历史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 历史教师年终工作总结 | 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描写历史选择伟大起点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大家好,今天我想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跟大家交流,即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要树立正确党史观”的要求,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行总体性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指导性、科学性,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行宏观概括的一个重要文献。为什么要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必然要求”:“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怎样看待建党百年之际的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历史经验,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站在建党百年历史节点回顾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为什么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怎样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及怎样有效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等问题作出了统筹安排;并作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重大判断。今天,我就围绕这一重大判断来跟大家交流。

“正确党史观”实际上是唯物史观在正确看待党史中的运用,即用唯物史观来正确看待党的百年历史,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总结。回顾党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为何会在19诞生;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怎样一以贯之地贯穿在百年历程中;党的主线和主流是什么;党史的本质是什么;党在下一个百年将会如何践行初心和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一言以蔽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我认为这就是百年党史的主线,或者说主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百年中,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取得了辉煌的伟大成就。如果把党的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大链条中看,从成立初期只有几十个党员发展为现在有九千多万党员的全世界最大的、执政七十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2月25日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回首过去,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今天,我们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总体看,可以讲以下几个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我们要到哪里去。所以第一个问题,我想给大家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要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去理解把握,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它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历史结果;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它是人类探求理想社会的过程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的历史回响。

(一)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不是凭空诞生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初,需要这样一个政党出现。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在人类历史上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到了近代,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让中华民族从封建王朝衰落期进入了近代沉沦期。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发展做出伟大贡献,但当西方资本主义掀起工业革命,在全球不断扩张,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时,中华民族在迈入近代门槛时落伍了。

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破中国过去的封闭局面。他们想用所谓的文明和社会模式来改造中华民族,其目的并不是让中国从一个传统的封建国家演变为一个正常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想靠枪炮让中国从一个独立的、主权的封建王朝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1840年开始到19中国共产党诞生,短短八十多年时间,西方列强轮番来到中国,迫使我们签订了无数个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被迫割地、赔款,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屈辱。已具有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从来不甘心沉沦,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到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抗击外国侵略、反对封建王朝;到清政府的一批开明官员想通过“中体西用”实现自强;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希望通过变法让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再到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通过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在中国建立一个能够独立自主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些探索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都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屈辱地位。

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力量,任何一个阶级能完成中华民族独立、人民翻身解放的任务。也就是说,中国历史的发展要求中国社会出现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它能够代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够改变中国沉沦的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人民翻身解放。中国共产党就在这种历史发展的链条中应运而生。所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任何主观意识的产物,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近代中国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党的烙印和基因一开始就跟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命运牢牢结合在一起。

(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是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

中华民族在近代落伍、沉沦是由于没有把握好人类社会向近代迈进的历史机遇和契机。由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在一段时间内存在闭关自守的问题,对外部世界不了解也不关心,没有关注人类发展的大势,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没有回响,这就造成了近代中国的悲惨命运。

实际上,自地理大发现以来,资本主义兴起之后,人类社会就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局面,从分散走向了整体,这个进程到今天仍然在持续。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资本主义存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直到今天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过程。为了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无数进步人士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不断探求,这才有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在全世界的传播。从资本主义来到人间到空想社会主义诞生,再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都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探索。科学社会主义旨在改变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让人类走上理想社会的坦途。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全球的传播,列宁创立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实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矛盾的集中爆发让中国人再次意识到中国近代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作为苏联的近邻,中国有了新的选择,学习十月革命所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结果,是人类对比资本主义更理想的社会形态探索在中国的一种实现形式。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人类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适应了近代中国从沉沦走向独立的需要、中国人民从封建统治下解放出来到站起来的需要。这种历史发展的必然需要推动了党的诞生。

(三)总结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从诞生开始,我们党就是一个具有强大历史使命、人类使命的政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世界追求进步的力量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也代表了世界进步力量。

从党诞生的国内国际背景看,中国共产党跟中国近代其他政党不一样,跟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政党也不一样。党的事业从一开始就是伟大的、进步的,既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也为人类走向理想社会努力。肩负着这样的使命,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交集中应运而生,在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链条中诞生。虽然刚开始只有几十个人,但我们的事业是进步的事业,代表了中国近代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大势,所以才会由小到大,形成今天这种恢宏的局面,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执政时间超过七十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之所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我们党肩负的是影响中华民族命运、人类发展方向的事业,是代表人类进步趋势的事业。(作者:龚云)

描写历史选择伟大起点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二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能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一、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他们挺乐意的,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采用课堂笔记本和历史作业本合二为一,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由于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用红笔或彩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后进生和调皮的学生勾划课本。

临近期末,九门学科进入都进入大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三、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初三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尤其是从开始,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工作总结《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再把考点逐题改编为小问答,让学生当堂训练,熟悉中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练习一遍,同样一张小问答,我一般让学生训练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对考点由陌生逐渐熟悉。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

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仅仅训练小问答是远远不够的。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四、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主要进行专项复习,把近三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按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项进行分类,再按世界近代时间段进行整理,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感到往年的中考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要难一些。这是二轮复习了,我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学生闭卷完成选择题,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学们跃跃欲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这种做法。

历年中考题经常涉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这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没有相关资料,自己动手,上网查询、结合考纲,整理、编写"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等七个综合性专题,再配以相关的练习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日渐疲惫、松懈,学习状况大不如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采用多写字,少读书的方法。现在我只能改变方法,让学生少写字而多读书了。历史学科处处都有综合题。我通过查询、收集、整理,自编出中考综合题复习资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世界历史所涉及的综合题。专题复习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五、注后进生的成长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他们屡教不改,让老师头疼、甚至想到放弃,但欲罢不能。《士兵突击》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是"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每个人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应该轻言放弃。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等。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会出现动摇、反复,老师不能轻易放弃,而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每次考试后,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交流,共同寻找考试失败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期中考试后,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加强基础题的训练。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初三学生所用的复习资料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整理、编写的,工作量虽然很大,却很实用,而且在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扎实、细致、到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在今年中招考试中考出优异成绩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