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模板15篇)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模板15篇)

时间:2021-01-05 18:49:32

相关推荐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模板15篇)

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

当我们面临复杂的情况时,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总结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总结提供一些参考。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一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前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当然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2.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2.1现状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致于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同时,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1科学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提高,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通过体育运动,可使身体正常发育,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是推动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满足学习的运动项目需要。比如,在足球比赛中,带球进攻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注意的范围就比较广,既要高速带球又要防止被对方拦截,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力。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的感情。而就一般的心理水平来说根本满足不了上述的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需要。但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所进行的运动可以使原来的心理水平漫漫地得到提高。即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3体育运动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

3.4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际关系好的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的很愉快;人际关系不好的常常是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运动可以改变这一现象。体育活动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3.5体育运动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了人的情绪,改善了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去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人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

3.6体育运动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和自信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特点。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所以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3.7体育运动能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通过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喜欢体育锻炼并从中得到乐趣。项目的选择以学生感兴趣的球类、健美操、游泳等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量以中等强度为宜,心率控制在110—150次/分,并能做到持之以恒。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体育运动有利于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属于体育治疗手段的游戏法是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方法之一,尤其是在团体辅导中更为常用。学校体育可以利用不同强度和速度来消除患者的心理的心理导向。

4.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学校的薄弱环节,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给予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以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

4.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可让他们多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对腼腆、胆怯的学生可选择武术、体操(单杠、双杠、跳马等)、以及篮球、足球等项目的锻炼;对急噪、易怒的学生适宜选择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以及游泳等项目;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特别是足篮排项目;对自负、逞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如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项目。

4.3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富于变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多样性是需要通过多选择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这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4.4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从运动类型来说,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回避人际竞争运动,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从运动强度来讲,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而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60—90分钟也会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

5.结论。

5.1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

5.2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5.3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5.4体育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二

1.认识自己身体各部位的不同作用,尝试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

2.积极探索新的动作,独立或合作设计完成动作,发展创新技能。

3.在活动中体验身体游戏的乐趣,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

1.音乐磁带。

2.课件图片。

一、准备活动

1.热身运动“健康快乐动起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运动吗?和我一起来做运动吧!”

幼儿随着音乐,在老师语言提示下,创编动作:

“游泳,跳绳,拍球,拳击,走路,举重,跳高,跑步,射击,艺术体操等动作。”

2.交流活动“运动的累了吧,走成圆圈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问:“刚才我们都用了身体哪些部位,做了什么动作?”

幼儿个别交流并作示范。

二、探索活动

(一)自由探索移动方法

1、“我们身体的各部位还可以做很多动作,你们平时走路是什么样的呢?”

2.“如果不用小脚走,你可以用其他部位的动作来代替小脚走吗?”请个别幼儿示范。

3、“现在请你们做一个和平时走路不同的动作在我数到3之前把你们的身体移到老师身边来,大家试试看,比比谁的办法多。”

鼓励幼儿独立尝试或自由选择同伴合作。

(二)相互学习移动方法

1.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你是怎样移动身体的?”个别上台交流并演示自己的动作后,集体跟学,教师数数,控制时间。

2师幼之间相互学习“老师也想到了几种好办法,一起来看看吧!”教师示范。

“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

集体尝试,边看边模仿动作。

(三)游戏:奇妙的方法上小学

1、以神秘的口吻激发兴趣:“今天我要用特别的走法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看,那是什么地方?”(看课件)“小学里要学很多知识想去看看吗?”

2、“可是去小学要经过草地、小桥、石子路。一路上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通过呢?”师幼讨论通过的方法,选择比较合适的动作。

3、幼儿自由尝试想象各种动作通过各个场地。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选择合适的动作经过各个道路。

4、用各种方法到达小学,欢呼胜利,并欣赏各类数字。“我们终于到小学了,看看里面有什么知识。”全体随机读数字。

三、放松活动

1.放松游戏“数字造型”:“小学里有数学知识,那我们的身体能变成数字吗?”幼儿单独或相互合作,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数字造型。

2.请个别幼儿示范全体学习。

3.小结:“我们的身体真灵巧,会做那么多有趣的动作,还能脚不沾地做高难度动作走路,所以我们要爱护身体的每一部位,平时多锻炼,有了健康的身体你想变什么就有什么。我们的身体也累了,该休息了,现在回家吧。”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走回活动室)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三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政策,以“健康第一,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体质为目标,以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课改精神,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培养学生情操,注重学生个性教育、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四

1、组建我校篮球运动队,迎接当阳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学生篮球赛。

2、组建毽球队,为明年的中学生毽球赛做准备。

3、添置部分体育器材。

4、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5、进行新操的培训、教学工作,达到人人会做。

1、召开全体体育教师会议。

2、学校组织进行上体育公开课。

3、选拔优秀田径苗子,进行冬季集训。

4、制定冬训计划,逐步进行实施。

5、学校组织开展秋季田径运动会。

6、运动会总结。

1、学校组织全校的巴山舞和韵律操的比赛活动,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

2、进行校内体育与健康达标课。

班级篮球赛的开展。

xx年一月:

1、长跑比赛。

2、学校体育工作总结。

3、冬训小结。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五

1、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排队,并灵活地根据口令形成有纪律、有组织的良好行为。

2.使学生掌握50米、200米、800米、立定跳远、深蹲跳远、实心球、跳绳、跳高等基本素质练习的技术要领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身体素质。

3.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锻炼,发展个体运动,不断巩固、提高、创新。

4.进一步增强身体素质,尤其是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6.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了解身心发展的关系(身体健康变化时的心理感受,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培养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7.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六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单臂匍匐及平衡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幼儿协作配合的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单臂匍匐及平衡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难点:能大胆尝试、克服游戏中遇到的困难。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跳跃的能力。

2、物质准备:小蚂蚁头饰,沙包若干;塑料筐若干;拱门四个;地垫、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天,天气晴朗。小蚂蚁出去找食吃。突然,小蚂蚁发现,在蚂蚁洞不远处,有一大堆面包粉,小蚂蚁高兴坏了,急忙跑过去看。它数了数,1、2、3、4...太多了,我要回去找小朋友帮忙。教师:宝贝们,你们愿意帮助蚂蚁吗?(愿意)教师:宝贝们,要帮小蚂蚁运粮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哦,他们会遇到很多障碍的,你们能战胜困难吗?引导幼儿说出:我不怕困难教师:好吧,小朋友要想帮助小蚂蚁运粮食就要练好本领。下面我们来练习手膝着地爬。

二、学习手膝着地爬。

教师示范爬的动作:蚂蚁妈妈手膝着地,抬头,眼睛看着前方,慢慢的爬,幼儿跟着学。幼儿自由爬:幼儿自由爬五分钟,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爬得方法,及时指导纠正不正确的爬姿,讲解一些爬的动作要领。(有的孩子用手脚着地的方法爬行;有的孩子用“匍匐前进”的方法爬行;有的孩子用手膝着地的方法爬行,)。

三、游戏“蚂蚁运粮”

小朋友练好本领了,我们一起去帮小蚂蚁搬粮食。教师:“这里又有很多粮食,我们把粮食运回家吧!”1、小朋友们头戴小蚂蚁头饰,分成两队,一队小朋友手膝着地学小蚂蚁爬,另一对小朋友负责把沙包放在他背上,并用手扶着,以防沙包掉下来。2、两个小朋友行进速度一致,两个人互相配合,团结协作,把“粮食”运回家。教师:宝贝们,刚才你们在帮小蚂蚁运粮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引导宝贝们说出:有山洞要钻过去。教师:宝贝们真厉害,遇到困难了也不后退缩,帮助蚂蚁运了很多粮食呢!

四、整理活动。

蚂蚁宝宝们真聪明,真能干,而且还特别团结,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好了,小蚂蚁干了一天的活也累了,让我们也放松放松、休息休息吧!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七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喷嚏唾沫中有很多细菌,易于传染疾病,给他人健康带来危害。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喷嚏唾沫不乱飞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从小养成喷嚏唾沫不乱飞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能把喷嚏唾沫不乱飞的道理将给你的朋友和家人听,能对不礼貌的乱吐氮乱打喷嚏及时给予指出并纠正。

教学用具:媒体、黑板。

教学资料及过程:

一、说说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乱吐氮乱打喷嚏的现象。

1、我们生活的学校、小区、马路、公园等场所,你碰到过乱吐氮乱打喷嚏的事情吗?

2、这样的行为对吗?我们应当怎样?

二、了解乱吐氮乱打喷嚏的坏处。

1、氮、喷嚏唾沫中有很多细菌,易于传染疾病,给他人健康带来危害。

2、随地吐氮、乱打喷嚏是一个人不礼貌的标志,也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三、落实行动。

1、我们小学生该如何做?

异常是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咳氮需要用手绢或卫生纸掩住口、鼻,不能冲着别人。

如有氮吐出,能够上卫生间,或者把氮吐在纸里包好,再扔进垃圾箱里。

2、请你把喷嚏唾沫不乱飞的道理将给你的朋友和家人听,能对不礼貌的乱吐氮乱打喷嚏及时给予指出并纠正。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八

1、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并能向前跳过70—80厘米的距离。

2、锻炼弹跳能力,肢体协调性,灵敏性。

3、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户外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能向前跳过70—80厘米的距离。

2、难点:能大胆尝试、克服游戏中遇到的困难。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跳跃的能力。

2、物质准备:青蛙妈妈头饰、害虫图片、体能环、单元砖、平衡木、体能条、桌子、小板凳、钻圈、轮胎、口哨、毛巾、水杯、水杯架。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天气越来越热了,青蛙妈妈的池塘里长满了害虫,你们愿意帮她捉害虫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活动一下身体”。

播放小跳蛙音乐热身。

二、幼儿自由练习、探索。

1、你们看,是谁来了?(青蛙叫的声音,青蛙妈妈出场)。

青蛙妈妈:“小朋友好,我是青蛙妈妈,天气太热了,我的池塘里有很多害虫,我要着急去捉害虫,你们要和老师学好本领,快来帮我捉害虫吧。”

2、幼儿自由探索双脚跳的方法。

师:“青蛙妈妈是怎样捉害虫的?我们也来学一学青蛙妈妈跳的本领!”

师:“请小朋友们四散开向外跳,在跳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落地时要平稳,不能撞到别人。”。

3、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引导。

师:“在刚在练习的时候,我发现这位小朋友跳的很远,你能说说你是怎么跳的吗?”

师:“谁能比他跳的更远呢?”

4、教师小结,立定跳远的方法(双脚用力往前跳,胳膊前后用力摆,身体前倾,落地时屈膝缓冲,保持平稳,双脚同时落地。)。

5、现在请小朋友按着老师的示范,听着音乐来学小青蛙跳一跳,跳的时候注意安全,不到撞到别人(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三、游戏:捉害虫。

1、幼儿自由练习。

师:“我们已经学好了本领,快帮青蛙妈妈捉害虫吧!

青蛙妈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帮我捉害虫”。

师:“那我们开始吧!”

2、幼儿自由探索、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师:“在捉害虫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到了水里,有的小朋友没有用我们刚学到的本领,有的小朋友和别的小朋友撞在了一起,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捉到更多的害虫?”(幼儿自由回答)。

师:“那用我们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再来试一试!。”

师:“小朋友你们捉了这么多害虫,这都是你们的劳动成果。

青蛙妈妈:“小朋友你们辛苦了,帮我捉了这么多害虫,快来休息一下吧!

师:“现在请小朋友休息一会,擦擦汗,喝喝水,补充点能量。”

四、游戏:池塘大冒险。

1、教师介绍材料,幼儿分组讨论。

师:“小朋友,你们能帮青蛙妈妈修建2条通往池塘的小路吗?(幼儿自由回答)在修建好的小路上通过时,我们要用到钻、爬、平衡还有立定跳远的本领。

师:“请小朋友们分成两组进行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搭建的?

3、幼儿分组游戏。

3、青蛙妈妈:“你们把池塘里的害虫都捉完了,谢谢你们,你们真是我的好帮手,是个环保小卫士”。

4、教师小结:“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你们帮助了青蛙妈妈自己还学会了一项新本领,我们一起欢呼起来吧!

五、放松身体,游戏结束。

师:“请小朋友今天辛苦了,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身体。”(播放轻音乐)。

教师示范放松动作,重点放松腿部与脚部。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九

通过测试和平时的练习采取教师或生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分优、良好、还需努力三个层次。

1)学习态度与行为:是否能够以端正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的学习中去。

2)体能与技能:动作的掌握与运用情况。

3)交往与合作精神:能否正确处理好与同伴的合作关系。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十

面对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发重视,而中职体育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中职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关系。因此,本文将以当前中职体育教学入手,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探讨中职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提出中职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解决的意见。

0引言。

面对现代人们日益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中职体育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中职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应当重视中职体育的教学,找到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1]。因此本文将针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系统的分析,指出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且给予其教学的意见。望给实际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分析中职学生心理。

1.中职学生特点。

首先,中职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在小学和初中因为学习方法不明确导致学习信心不足是中职学生所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2]。因此,进入职校以后,学生在心理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

其次,在学生交往之间会出现特殊的“小帮派”现象。职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并且大部分经历相同,使他们在能够得到很好地沟通。因此,很容易形成“小团体”的现象,这种现象如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会导致整个班集体出现不良现象,不利于教师对班级的管理。

再次,职中学生对自我的意识不够健全。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问题,不能够正确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不能正确公平的剖析自己,面对困难和错误以逃避为主。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正确的评价。

最后他们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根据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都具有较强的虚荣心和表现欲望。通过表现自己,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而受到应有的重视。得到心理方面的满足。

2.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心理学方面广义来说:心理健康就是一种高效并且让自己感到持续的愉悦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基本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保持一致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能够与他人和社会保持一致。并且现在大部分中职学生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3]。

(1)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中职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种矛盾,学生特别需要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疏导。因此中职学生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和家长注意其心理健康的建设。

(2)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社会教育的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等不平衡状态。导致学生在关键时期出现心理亚健康等不好的状态,影响学生的学习。

(3)教师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传授者,许多的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出现在青春期和小学时期。教师的行为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二、中职体育教育。

1.中职体育课程性质。

其课程是以身体的练习为主要手段,游记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两门学科的相关的内容,促进中职学生的体质和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的综合类学科[4]。是实施素质型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

因此为中等职业技术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式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包括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学生体质素养,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中职体育教育的改革。

传统中职体育教育主要注重对于体育技术和身体训练的的教授,而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振聪传统的功能向发展性的功能进行转化,利用对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对能力和情感体验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社会性,有利于学生在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并且通过老师在活动课上的传授,具有自主功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一致的。通过体育可以树立良好的健康社会行为,并且可以作为生活和学习压力的解放。

其次,体育教育都遵循一个健康三维观,是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培养综合人才的重要课程。并且在体育课程中又是以“活动课程”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已达到从从内到外的教育效果。

通过对体育课程中对身体健康的训练,达到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实习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的健康理念。以身体训练为主要的渠道,将其转化为提高自身的能力,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了解与体育相关的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提高抗挫能力。缓解性格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并且通过体育运动的竞争意识,领悟积极进取的稳定心理状态的重要意义。

最后,能够学会有意识的通过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进行心理调节。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和合作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协调沟通能力。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和特点,掌握中职体育教学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系,最后结合现实教学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重要的教学意见。给予作为一个未来职高教师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十一

青少年处于人生的生命准备时期,做好这一代人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使他们从小理解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构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潜力,预防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乃至成人病,能够为他们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影响终身健康。青少年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是理解潜力最强、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也是构成各种行为模式的时期。这种行为模式一经构成,就不容易改变。

1、整体性原则。

学校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服务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状况的活动,是整个学校卫生规划不可缺少的部分。包括学生生长发育监测、健康检查、牙齿检查、视听检查、免疫接种和传染病管理、常见病预防和身体缺陷纠正、突发性疾病紧急服务、意外事故应急措施、心理咨询以及为伤残学生带给必要的服务等。

2、延伸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以科学思想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做到,但是度渲染,不有意夸大事实,不造成学生的恐惧感(最新街道年度工作计划)。

4、实践性原则。

中学生喜欢钻研科学原理,爱动手做实验。可在教育过程中增加讨论和行学小实验等资料。青春早期,男女少年都爱结交同性小伙伴。可利用伙伴活动进行教育。教育方式要生动活泼,引导兴趣。无论哪个年龄,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是那些采取生动教育方法的知识资料。

1、提高学生卫生科学知识水平透过课堂内外的教育方式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将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2、提高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与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膳食服务、体育教育(包括体育课、设备和课外活动)以及学校卫生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均可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3、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潜力及对某些致病微生物的免疫潜力较差,往往由于不良的学习生活条件及某些不利的因素影响,易患一些常见的疾病。

4、透过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发展学生智力和个性品质。

5、透过学习卫生知识及周围环境影响而逐步构成的,一旦构成要想改变就比较困难。为此务必抓紧生命早期这一有利时期,让学生运用卫生科学知识,逐步构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

6、培养学生自我保健潜力。透过健康教育促使学生产生和构成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人类的健康行为,抑制各种不健康的行为,增强自我保健的潜力。

(一)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邱景波。

副组长:杨萍、王树森。

成员:程武、马光明、王健雄、赵亮、胡单鑫、郑飞、汤洪燕、杨宇、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

(二)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邱景波:全面负责全校健康教育工作;

王树森:负责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过程的领导、检查和协调;

汤洪燕:负责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全校学生健康教育的具体落实、检查和指导;指导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资料的收集建档工作。

赵亮:负责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对健康教育硬件项目带给保障;对健康教育的校内外环境以及家属院环境进行优化。

王健雄:负责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

马光明:为健康教育带给音像资料的保证;有计划的播放健康教育(法制、安全、禁毒、预防艾滋病、青春期教育等)专题影片;为健康教育讲座和活动带给课时保证;并选派教师配合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作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

程武:引导师生关注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探讨学校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方式方法,为健康教育活动带给科研支持;为教师总结健康教育成果带给有力的支持。

杨宇:负责师生生理健康、疾病预防、控烟、禁毒等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及材料的整理,为宣传带给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十二

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其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五个领域的目标之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体育一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益,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科自身的发展。下面,结合自身的成长体验,下面我浅析一下在高中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希望能和广大同仁共同探讨,互相进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学科角度来说,高中体育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高中体育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见体育教学对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体现了高中体育课程的价值。

此外,高中体育课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些简单的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运动将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健体、审美、生活、创造,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首先,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情绪。情绪是人的某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体验,而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标志是情绪状态。学生生活在学校这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小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比如说高中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而产生焦虑反应,体育锻炼可以转移学生不愉快的情绪和行为,使学生摆脱烦恼和痛苦,也可使学生的焦虑降低。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需要克服身心疲劳,消除消极情绪,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肉紧张等,这都是对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严峻考验,也是学生培养和形成坚强意志品质的过程。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克服各种困难的积极情绪,坚持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时间久了,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就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去。特别是高三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很大,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极不利于高考复习。正在此时,可以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多活动筋骨,将体育活动中养成的意志品质带到学习中去,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心理健康。

再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目前高中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对家庭有强烈的依赖心理。面对集体生活,很多孩子表现出束手无策,不善于与人交往,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既需要交往与合作,又存在相互竞争的现象,大多数体育项目只能在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条件下方可进行,在体育活动环境中,学生可以以更直接、生动、集中的方式接触,体验近似于社会上所能遭遇到的各种情景,比如竟、冲突、分享、合作、共处、避让、包容、角色转换等,学生在常期的体育活动中适应了相互之间的竞争,理解了交往与合作的重要性,因而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活动。

最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力。高中阶段的体育活动与人生其他阶段的体育活动相比,更多地表现在不断遭遇障碍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和提高方面,现行的高中体育课程中设立了社会适应学习领域,体育教师们也更加注意改进教学,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探索、创新精神,提高抗挫折能力。有不少高中生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的抑郁症、焦虑症,通过体育锻炼大多得以缓解或消除。

教学效果是由多个方面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那么要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第一,体育教师要营造宽松的体育课堂心理环境。宽松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课堂气氛。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不是不爱练习,而且不喜欢枯燥、压抑的练习环境。

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式决定体育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体育教师如何减轻或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呢?首先,体育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以幽默的神态、诙谐的语言营造出宽松的课堂心理环境,这样学生就可以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情绪,以轻松的心态参与到课堂练习中去,这就使学习活动充满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善于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对于学生技术练习要给予充分肯定,尤其对体质差、弱或动作运动能力偏差的学生应多鼓励少挑剔,这样可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最后,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二,体育老师要创设以形激情的教学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能力最初是通过打开视觉这扇“窗户”来发展和提高的。因此,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激励的话、一个动作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学生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希望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暗示,这样在他们心中也会升腾起一种特殊的感受――自信。由此,课堂上会出现一种追求新的满足的情感氛围。由于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各种身体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这更需要教师动作的示范和语言的鼓励。有些教师却忽视这份信息的传递。非但自己不身体力行,而且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一声命令,一句否定,把整个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扫而光,就会引起学生心理烦躁、紧张,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妨碍了学生轻松自如地掌握技术动作和接受知识。反之教师准确优美的示范,亲切和蔼的态度,会使学生产生许多联想。

第三,需要体育教师要营造平等的环境。平等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都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体育老师的管束。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课堂内的平等。怎样营造平等的课堂环境?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其次,教学过程要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主体积极性才能彼此尊重,互敬互爱,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从你赞美的目光,赏识的注视,肯定的点头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信任。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体育课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团结合作、互助互学的心理环境。可以在体育教学中组建合作小组“兴趣小组”,采取“集体讨论”“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步。

第四,需要体育老师灵活运用教材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不同的教学内容所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着重点是不同的。比如艰苦性的运动项目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个体意志行动中稳定的,各种具体的品质特点,是人们克服困难、完成各种实践活动的重要的心理条件。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中长跑教学,由于枯燥单调,且十分艰苦,故大部分学生对这项运动教学十分畏惧,甚至找理由逃避练习。但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中长跑运动最能磨练人的意志和毅力,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德的最佳手段。因此,在进行中长跑教学前,体育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锻炼的目的、意义、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解除其思想顾虑。当练习中出现呼吸不畅或“极点”时要及时鼓励,使其坚持下来,直至跑到终点等。

第五,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如品德修养、思想修养、学习修养、艺术修养等,并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实践证明,一个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教学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避免产生压抑心理。教师良好的个人修养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十三

摘要: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体育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做出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21世纪充满人才竞争,每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过硬的文化知识,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坚韧不拔的心性、吃苦耐劳的毅力。要做到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慢过程。因此应该从小就注重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青春期的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身体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教育者要根据这些特点,把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每个人都会有心理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肯定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问题,作为老师就要主动帮助他们。但是很多体育老师就曲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认为心理有问题或者障碍的学生才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这就会导致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不能够落实到位。

2.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情绪。

有的学生讨厌运动,感觉没意思,有的女生因生理原因拒绝运动,有的学生只对某种运动感兴趣,这些都会影响到体育教学。体育老师有必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制订可行的教学内容,提高大家的兴趣。

3.心理健康教育有理论化、德育化的趋势。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有实际的行动。

很多体育老师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并没有结合实际行动,让学生理解得不透彻。其实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不能相互代替。前者注重道德,后者注重人格的`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绝不可以混淆。

1.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课是室外课,学生脱离了教室的束缚,可以暂时放下作业,轻松一下。作为体育老师,要能够精心设计好每一节的活动内容,和学生一起运动,相互沟通,倾听学生内心的运动想法,要善于观察和帮助运动有困难的学生,为他们制订合适的运动项目,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解除学生对体育课的恐惧,鼓励他们多多运动。这样才能有助于体育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掌握学生的心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强健的体魄,才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追求。在体育课中,老师要主动和学生交流,特别是沉默寡言、不爱运动的学生,掌握了学生的心态,就可以为制订教学内容提供依据。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锻炼不同的运动项目,并不时地进行鼓励和引导。除了给学生讲解体育技能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多讲些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有趣的事情、运动员背后的运动精神等,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能够吃苦,有坚强的毅力。并向学生传达坚持运动对身体及生活的好处,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意识。

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很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要想在社会上获得肯定,有一定的地位,得到大家的尊重,必须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在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想方设法把体育锻炼与学生的人格形成结合起来。例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总喜欢一个人独处,老师就该让他们参加一些团体项目(拔河、接力赛等)培养与人相处的能力,对那些胆小、精神容易紧张的学生,就鼓励他们参与足球、篮球等运动,锻炼他们在紧张的情况下仍保持大脑清醒,增强应变的能力。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相结合,学生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更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更好地接受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向新。浅析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07):161.

[2]王梅。浅析新课程下利用体育课的特点向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信息,(12):237.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吴起高级中学)。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十四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第一”成为体育的指导思想和理念。然而,目前中学生群体仍存在诸多健康问题,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以问题为导向探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第一”成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念。然而,目前中学生群体仍存在诸多健康问题,近视、肥胖和心理亚健康等发生率较高,缺乏运动、低头久坐和过度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普遍存在,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以问题为导向探讨体育教育与健康的关系,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疾患和亚健康人数增加。青海省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近视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农村学生体现出自我封闭性较强、交流主动性较差等问题,并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学生超重和肥胖患有率不断升高。

(二)健康教育不足,学生缺乏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改变以科学知识和认知态度转变为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教学重视技能训练,忽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使学生未能深入理解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未能掌握基本的运动理论和创伤预防知识。知识缺乏与运动准备不足、运动创伤发生等有一定的关系,进而影响运动积极性等。

(三)体育教学模式相对滞后,学生缺乏积极性。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社会甚至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尚不足,加之教学模式转变期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器材和场地以及学生健康认知缺陷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体育教学未能激发起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学生普遍缺乏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倾向于以应付达标为主。

体育是一门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课程,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改革体育教学方式和内容,在培训运动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积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思想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加快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积极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将实践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更多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教师普遍具有较好的运动技能传授经验,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健康知识,存在知识面狭窄等局限性,已不适应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应通过网络和现场培训等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提升其业务技能、健康素养和理论水平,引导教师重视知识普及,积极探索创新,根据学生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健全和完善体育课程体系。体育课是一门参与性、互动性极强的.课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明显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应根据总体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学生特点、教学资源拥有情况,将技能训练与发展个性、增强体质、培养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并重,健全和完善体育课程体系。

1.体育教学内容。在传统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应增加理论知识讲授、健康知识传授和心理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避免单一化、教条化,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坚持全面训练、重点培养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培养形成一至两项可终身开展的运动项目,使体育真正服务于终身健康。

2.建立全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既往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学生技能达标得分为唯一依据,严重制约了体育课改革和教师创新意识。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新健康观和新课程目标的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纳入技能达标、健康理念、理论知识、健康状况为一体的评价体系,以全新全面的评价方式促进改革,引导课程体系建设和观念转变。

(四)加大投入,改善运动条件,使教学内容多样化。探索建立以学校特色体育项目为特征的全面发展的教学体系,通过特色项目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运动条件,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活动机会,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体验运动带来的益处,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五)加强普及宣传和监督管理。

开展教师课件大赛、学生健康知识竞赛、趣味性和竞赛性运动比赛、知名运动员讲座等活动,积极发展特色项目并参与高级别竞赛,营造全校师生重视体育、关注健康的良好氛围。认真贯彻落实以“健康第一”为理念的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树立改革意识,同时推进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协同发展,逐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体育健康教育教学论文篇十五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政策,以“健康第一,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体能为目标,以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把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