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文章中英文对照如何写 怎么看懂英文文章(6篇)

文章中英文对照如何写 怎么看懂英文文章(6篇)

时间:2020-06-28 20:13:32

相关推荐

文章中英文对照如何写 怎么看懂英文文章(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文章中英文对照如何写一

阅读理解五级的目标部分描述如下: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上海的要求更高一些,30万词以上)所谓阅读能力是指视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对所读材料的评价能力。

阅读理解考查的项目大多是根据这三种能力的要求设计的。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时,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造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慌,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文章中英文对照如何写二

就要开学了,我看了《红岩》这本书,在温暖的房间看这本书是最好的了,这本书佷厚,封面大多是红色,还有一颗长在悬崖上的松树,就好像革命的精神。

罗广武1920xx年出生,1967年去世,一生写过许多文章,也写过《在烈火中永生》,和杨益言合作的《红岩》。杨益言,1920xx年出生,1966年去世,他从小就参加许多反美反蒋的活动,虽然被捉了,但还是一心为国。

这是一本革命小说,才看了几行,我就喜欢上了。

小说主人公有很多,比如说刘思扬,徐新江,许云峰,成岗......他们都是爱党的好人。

当他们被坏人抓去牢里时,他们也不会忘记自己身负重任,使每个在牢里爱党的人,团结一心,有时,把特务吓得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

他们在牢里可以想出很多办法和别人联系,女牢的女人出来晒衣服时就把纸条放在衣服口袋里,过一会儿,男牢出来晒衣服时,就可以把纸条拿走了,这个办法真不错,特务也看不出来。

他们会被捉来,全是因为叛徒甫志高,他把一切秘密都说了出来,因为有人骂了他一下,心中的那点恨,就出卖了党,出卖了所有的人。

但邪恶不可能战胜正义,就算被关在大牢里也会努力,得到胜利,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光明正大,不能见不得人。

文章中英文对照如何写三

做为一名客运驾驶员,保证安全驾驶是一名职业司机就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可是如何保证安全驾驶,的确是一件说来简单做来不易的事情。就我个人而言就应说到目前为止,与许多教师傅比起来,我还只是一名小学生,不敢妄谈什么经验,只是在这几年的行车过程中有了一些小小的体会,在那里与大家一同讨论。

保证安全驾驶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学习,那里谈到的学习,不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是要认真的学习,真正的学习。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习公交礼貌驾驶规定、学习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学习驾驶技能、学习老司机员的行车经验、学习处理紧急状况的方法和处理简单事故等等。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就是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这不仅仅仅是一名司机员就应具备的素质,并且是做为一名公民应尽的义务。学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明确自我的权利和义务,在自我的工作中,才能活学活用。

这不仅仅要求我们学好法律法规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学习。不但包括条文本身,还包括法律条文的灵活运用。比如在生活中,我比较喜欢看一些法制方面的书籍、报刊和电视节目。这中间,我能够学习许多法律条文中较难理解的东西。比如,我曾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在高速路上发生的一齐追尾事故。一辆在高速路上正常行驶的农用车被一辆违章并线的轿车追尾。按我们常人的理解,追尾肯定是后车的全责,也就是轿车的职责。

可是交管部门在处理问题是却定为双方同等职责。当时我对此产生了疑问,但节目中却明确指出前车,也就是农用车也有同等的职责,因为高速公路上禁止农用车行驶。

由于农用车没有路权,即使不发生事故,农用车在高速路上行驶也是违法的行为。由此可见,“路权”意识是多么的重要。由这个例子我们能够看出安全驾驶不仅仅仅是要求司机员保证驾驶的安全,“各行其道”更为重要。“正常行驶”的真正好处还包含了驾驶员对“路权”意识的理解和认识,所以说一名真正合格的驾驶员,必须要明确自驾车的类型是否与行驶道路相吻合,忽视了这一点,也不是一名合格的驾驶员。

说到礼貌驾驶,这不仅仅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问题,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礼貌进程。礼貌驾驶包括许多,有车让人,车让车。车让人很好理解,机动车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因为后者是弱者。相对而言,机动车作为强者就应无条件的谦让弱者。

在保证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更好的体现了社会礼貌的进程,体现了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原则。而谈到车让车,又是就很难让人理解,都是机动车,无所谓谁强谁弱,谁占道谁占理,本无可厚非。

可是在当前的交通环境状况下“路堵大于事故”为保让道路的畅通,遵章车避让违章车,不仅仅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更是体现了驾驶员自身的礼貌素质。这有时很难做到,但如果我们记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古训时,许多的不愉快就都烟消云散了。在礼貌驾驶中,我十分想提的一句是,驾驶员本身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在行车中,经常会看到有

的车辆左右并线,在几条行车道内出出进进,不断的变更车道,并且十分顺利,并没有发生事故,我们会很佩服他们,实质是欣赏他们。但我想说,作为驾驶员,他们也许是无可挑剔的,驾驶技术也是十分娴熟的,可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说,他们是不成熟的,在自我方便的时候,忽视了别人,给他人带来了不便,这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驾驶车辆的时候,就应做到,在没有特殊状况时,减少变更车道的次数。这不可是礼貌驾驶的表现,更能较少事故发生的几率。是安全驾驶的因素之一。

对于学习驾驶技能这一点,我也很想谈一点自我的体会。作为一名司机员来讲,就应说有必须的驾驶技能,但我想强调的是,并不能认为把车开起来就说明驾驶技术娴熟,我们所说的技能技术,不仅仅仅是把车开动,而是很好的控制自我驾驶的车辆。在道路条件良好的状况下。车速要控制适当,时刻提防突然事件的发生,在紧急状况下,是否能够控制住自我驾驶的车辆,也就是说人要支配车,而不能让车支配人。因为我们是客运司机,不仅仅要保证车辆前后的安全还要做到车内人员没有摔伤磕碰。

这需要良好的驾驶技能,最高的境界就是“人车合一”,这就要求我们有较高的“预见性”。所谓“预见性”就是要在状况发生前,提前预防。我们要在驾驶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和提高。行车中精神集中至关重要,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许多事故是侥幸麻痹造成的。

尤其是在行驶条件良好的状况下,最容易放松和怠慢。所以,“预见性”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所有驾驶员一生追求的境界。

学习别人的经验,对于一名驾驶员来讲,也是受益匪浅的。在那里,我很想谈一谈,我的师傅告诉我的一条经验。在我的带班师傅王景杭就告诉我,每一天下班后,在放松的同时,把自我一天的经历回想一下,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尝试着做了,发现果然很见效,每一天回想一下自我当天行车中所经历的事情,看有什么状况时能够避免的,有什么是能够继续持续或是发扬的。想想为什么,细细的梳理一下,真的是受益匪颇多。这样做不仅仅提高自我的技术,更能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危险。这几年我一向坚持,从中收获不小,几年来,我没有在相同的地点发生过相同的问题。比如刹头、刮蹭以及紧急状况。有时我还会做一些记录,不时的看一看,回味一下。就应说这条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帮忙。使我受益终生。由此可见,教师傅的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把我自我这短短5年的驾驶工作进行一下小结,谈不上什么经验和体会。只是自我的一点点心得,说来与大家分享,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见谅。因为我毕竟只是一名新司机,只想把自我的本职工作做好,也只是想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安全驾驶员,为首都的道路交通安全做一点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文章中英文对照如何写四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第三件事: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激励、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这是篇值得所有家长阅读与思考的文章,它向一盏明灯指明了我们教育下一代的前进方向,读了此文后,我深有感触,也在不断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会在这盏明灯的指引下,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

文章中英文对照如何写五

青春宣言

朋友们,看吧!那黄河如万马奔腾、如万人攒动,热情、奔放、不带束缚地咆哮着,呼啸着冲向天际——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题记

青春之诗

青春是一首诗,一首浪漫的诗。

年轻得我们总爱幻想:幻想自己最能成白雪公主,幻想自己能中100万大奖;幻想自己有一双走遍天涯也不会疲惫的……

富有激情的音乐家舒伯特曾说过:“让我们的青春再多几个幻想的音符吧!”然而,年轻得我们更富有理想。我们要站在科学的颠峰,做科学家;我们要主宰文学的世界,做作家;我们要拿奥运会冠军,作运动员……

青春赋予我们诗的灵气、诗的热情、诗的活力。年轻的我们总会偶尔偷个小懒,幻想一番,但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不总朝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前进吗?青春是一首诲人的诗,时刻在我们耳边吟哦:前进吧,年轻的生命总带着希望,理想就在远方!

青春之剑

青春是一把剑,一把经千锤百炼才得以铸成的剑。

年轻的我们总会遇上磨难:前天的数学考试不及格;昨天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今天与同学大吵了一番;明天又要考最不擅长的跳远……

世界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来吧,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加猛烈些吧!”年轻的心总为磨难而痛,为磨难而伤,然而从不屈服。今天我们会恶补数学;明天我们会向老师道歉;后天我们会于同学和好;大后天我们会苦练跳远……

青春给了我们铸剑时的苦难,但更给了我们宝剑铸成后的锋利、闪亮和光辉。年轻的我们总会为磨难而流几滴眼泪,但眼泪干凅后,我们不是总会不顾艰辛、千方百计地去战胜困难吗?青春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剑,时刻拍打我们的胸膛高喊,前进吧,年轻的生命总充满力量,在锐利的荆棘,再湍急的流水也阻挡不了我们的步伐!

青春之烛

青春是一支蜡烛,一支生命短暂的蜡烛。

姥姥临终前老泪纵横地对我说:“孩子呀,把握青春啊,现在的姥姥已看不清书本上的文字了。读书!读书!”想起走过的日子,我们浪费了多少光阴啊!我们跑去捉蝉,去玩电脑游戏,去玩“木头人”,可年轻的心竟不知道大好的青春正如点燃的蜡烛逐渐消逝!夏至雨洒,红的是凤凰花,白的是少年头!

青春是一支明亮短小而充满活力的蜡烛,时刻在前方为我们引路:前进吧,年轻的生命要抓紧分秒,有限的光明照不亮无穷的路!啊,我就是青春,是诗,是剑,是蜡烛,更是那奔腾不息的黄河,誓死到达太阳的那一端!

美丽青春

年轻,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美丽的本钱,而青春的美丽却需要我们用心去勤奋地创造。 有句格言是不能忘记的,“向余年稚,今已壮矣。毋自信聪明,怨无知遇。毋徒知收获,不问耕耘。”我相信,我们年轻人有志气能够让今天比昨天更好,我们年轻人有信心让今天的进步比昨天更好。

我想,我们年轻人应该做一个医生,因为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本的知识,所以在社会上就得靠我们自己不断地配方和用药,提高本领,以此来进修我们人生的医术。那种自我妥协,不思进取的思想,这是年轻生命的大不敬。

我想,我们年轻人需要建一座灯塔。因为我们的父母赠给了我们的生命,所以在人生中就得靠我们自己不断地积累汗水和材料提升构想,以此来组建我们人生的灯光。那种自私自利,不问世事的行为,怎能成为为国家让青春放射美丽的光芒呢?

我祝福每一个热情的年轻人,都应当在心底向青春许下美丽的宏愿。来日方长,青春不长。花朵美丽,青春更应美丽。可惜有些人忘记了,忘记了残酷的时间,忘记了短暂的生命。我们不能忘记啊。青春是永远难以报答的父母的养育恩情;我们不能忘记啊。美丽是 永远难以复生的人生果实。

时间是一棵不枯萎的大树,带着对我们难离难舍的挂恋。青春是一片可凋零的树叶,遗留给我们刻骨铭心的懊悔。也许是我们太年轻,当我们在该美丽青春的时候,却不懂得创造美丽;当我们懂的该美丽青春的时候,又不再有年轻的青春。嗨,这世界,我们失去了 身边的东西可以重新去买回。嗨,这青春,我们失去的年轻的青春却永远无法弥补。年轻的青春是稍纵即逝的眷恋,美丽的青春则是记 忆长河的幸福。比能美丽的青春只能成为我们千古恨的往事,大放美丽的青春才是我们闪光生命的荣耀。

赶快为我们的青春尽一份美丽的热心。赶快为我们的青春编一束美丽的花环。那美丽,也许是一张青春的奖状;那美丽,也许是一面青春的锦旗;那美丽,也许是一句青春的口碑;那美丽,也许是一顶青春的博士帽;那美丽,也许是一篇青春的文章;那美丽……

在人生的天平上,我们应当让年轻的生命和美丽的青春等价值。我们应当让美丽的青春和繁荣的国家同意义。我希望天下的年轻人,一定要抓住年轻的时光,用我们的责任和努力来美丽我们的青春吧!

文章中英文对照如何写六

是我要走的时候了。

是我离开德国的时候了。

是我离开哥廷根的时候了。

我在这座小城里已经住了整整十年了。

中国古代俗语说:千里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的一生就是这个样子。当年佛祖规定,浮屠不三宿桑下。害怕和尚在一棵桑树下连住三宿,就会产生留恋之情。这对和尚的修行不利。我在哥廷根住了不是三宿,而是三宿的一千二百倍。留恋之情,焉能免掉?好在我是一个俗人,从来也没有想当和尚,不想修仙学道,不想涅磐,西天无分,东土有根。留恋就让它留恋吧!但是留恋毕竟是有限期的。我是一个有国有家有父母有妻子的人,是我要走的时候了。

回忆十年前我初来时,如果有人告诉我:你必须在这里住上五年,我一定会跳起来的:五年还了得呀!五年是一千八百多天呀!然而现在,不但过了五年,而且是五年的两倍。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了不得。正如我在本书开头时说的那样,宛如一场缥缈的春梦,十年就飞去了。现在,如果有人告诉我:你必须在这里再住上十年。我不但不会跳起来,而且会愉快地接受下来的。

然而我必须走了。

是我要走的时候了。

当时要想从德国回国,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瑞士,那里有国min党政府的公使馆。张维和我于是就到处打听到瑞士去的办法。经多方探询,听说哥廷根有一家瑞士人。我们连忙专程拜访,是一位家庭妇女模样的中年妇人,人非常和气。但是,她告诉我们,入境签证她管不了;要办,只能到汉诺威(hannover)去。张维和我于是又搭乘公共汽车,长驱百余公里,赶到了这一地区的首府汉诺威。

汉诺威是附近最大最古的历史名城。我久仰大名,只是从没有来过。今天来到这里,我真正大吃一惊:这还算是一座城市吗?尽管从远处看,仍然是高楼林立;但是,走近一看,却只见废墟。剩下没有倒的一些断壁颓垣,看上去就像是古罗马留下来的斗兽场。马路还是有的,不过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弹坑。汽车有的已经恢复了行驶.不过数目也不是太多。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马路两旁人行道上的情况。德国高楼建筑的格局,各大城市几乎都是一模一样:不管楼高多少层,最下面总有一个地下室,是名副其实地建筑在地下的。这里不能住人。住在楼上的人每家分得一二间,在里面贮存德国人每天必吃的土豆,以及苹果、瓶装的草莓酱、煤球、劈柴之类的东西。从来没有想到还会有别的用途的。战争一爆发,最初德国老百姓轻信法西斯头子的吹嘘,认为英美飞机都是纸糊的,决不能飞越德国国境线这个雷池一步。大城市里根本没有修建真正的防空壕洞。后来,大出人们的意料,敌人纸糊的飞机变成钢铁的了,法西斯头子们的吹嘘变成了肥皂泡了。英美的炸弹就在自己头上爆炸,不得已就逃入地下室躲避空袭。这当然无济于事。英美的重磅炸弹有时候能穿透楼层,在地下室中向上爆炸。其结果可想而知。有时候分量稍轻的炸弹,在上面炸穿了一层两层或多一点层的楼房,就地爆炸。地下室幸免于难,然而结果却更可怕。上面的被炸的楼房倒塌下来,把地下室严密盖住。活在里面的人,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是什么滋味,我没有亲身经历,不愿瞎说。然而谁想到这一点,会不不寒而栗呢?最初大概还会有自己的亲人费上九牛二虎的力量,费上不知多少天的努力,把地下室中受难者亲属的尸体挖掘出来,弄到墓地里去埋掉。可是时间一久,轰炸一频繁,原来在外面的亲属说不定自己也被埋在什么地方的地下室,等待别人去挖尸体了。他们哪有可能来挖别人的尸体呢?但是,到了上坟的日子,幸存下来的少数人又不甘不给亲人扫墓,而亲人的墓地就是地下室。于是马路两旁高楼断壁之下的地下室外垃圾堆旁,就摆满了原来应该摆在墓地上的花圈。我们来到汉诺威看到的`就是这些花圈,这种景象在哥廷根是看不到的。最初我是大惑不解。了解了原因以后,我又感到十分吃惊,感到可怕,感到悲哀。据说地窖里的老鼠,由于饱餐人肉,营养过分丰富,长到一尺多长。德国这样一个优秀伟大的民族,竟落到这个下场。我心里酸甜苦辣。万感交集,真想到什么地方去痛哭一场。

汉诺威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这当然是狂轰滥炸时"铺地毯"的结果。但是,即使是地毯,也难免有点空隙。在这样的空隙中还幸存下少数大楼,里面还有房间勉强可以办公。于是在城里无房可住的人,晚上回到城外乡镇中的临时住处,白天就进城来办公。瑞士的驻汉诺威的代办处也设在这样一座楼房里。我们穿过无数的断壁残垣,找到办事处。因为我没有收到瑞士方面的正式邀请和批准,办事处说无法给我签发入境证。我算是空跑一趟。然而我却不但不后悔,而且还有点高兴;我于无意中得到一个机会,亲眼看一看所谓轰炸究竟真实情况如何。不然的话,我白白在德国住了十年,也自命经历过轰炸。哥廷根那一点轰炸,同汉诺威比起来,真如小巫见大巫。如没能看到真正的轰炸,将会抱恨终生了。

汉诺威是这样,其他比汉诺威更大的城市,比如柏林之类,被炸倒情况略可推知。我后来听说,在柏林,一座大楼上面几层被炸倒以后,塌了下来,把地下室严严实实地埋了起来。地下室中有人在黑暗中赤手扒碎砖石,走运扒通了墙壁,爬到邻居的尚没有被炸的地下室中,钻了出来,重见天日。然而十个指头的上半截都已磨掉,血肉模糊了。没有这样走运的,则是扒而无成,只有呼叫。外面的人明明听到叫声,然而堆积如山的砖瓦碎石,一时无法清除。只能忍心听下去,最初叫声还高,后来则逐渐微弱,几天之后,一片寂静,结果可知。亲人们心里是什么滋味,他们是受到什么折磨,人们能想下去吗?有过这样一场经历,不入疯人院,则入医院。这样惨绝人寰的悲剧是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自己亲手酿成的。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听到这些情况以后,我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原来的柏林,十年前和三年前我到过的柏林。十年前不必说了,就是在三年前,柏林是个什么样子呀!当时战争虽然已经爆发,柏林也已有过空袭,但是还没有被"铺地毯",市面上仍然是繁华的,人们熙攘往来,还颇有一点劲头。然而转瞬之间,就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这变化真是太大了。现在让我来描述这一个今昔对比的变化,我本非江郎,谈不到才尽,不过现在更加窘迫而已。在苦思冥想之余,我想出了一个偷巧的办法。我想借用中国古代词赋大家的文章,从中选出两段,一表盛,一表衰,来作今昔对比。时隔将近两千年,地距超过数万里,情况当然是完全不一样的。然而气氛则是完全一致的,我现在迫切需要的正是描述这种气氛。借古人的生花妙笔,抒我今日盛衰之感怀。能想出这样移花接木的绝妙好法,我自己非常得意,不知是哪一路神仙在冥中点化,使我获得"顿悟",我真想五体投地虔诚膜拜了。是否有文抄公的嫌疑呢?不,决不。我是付出了劳动的,是我把旧酒装在新瓶中的,我是偷之无愧的。

下面先抄一段左太冲《蜀都赋》:

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都人士女,玹服靓妆。贾贸墆鬻,舛错纵横。异物崛诡,奇于八方。上面列举了一些奇货。从这短短的几句引文里,也可以看出蜀都的繁华。这样繁华的气氛,同柏林留给我的印象是完全符合的。

我再从鲍明远的《芜城赋》里引一段:

观基扃之固护,将万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泽葵依井,荒葛途。坛罗虺蜮,阶斗鼯。……通池既已夷,峻隅又已颓。直视千里外,惟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

这里写的是一座芜城,实际上鲍照是有所寄托的。被炸得一塌糊涂的柏林,从表面上来看,与此大不相同。然而人们从中得到的感受又何其相似!法西斯头子们何尝不想"万祀而一君"。然而结果如何呢?所谓"第三帝国"被"瓜剖而豆分"了。现在人们在柏林看到的是断壁颓垣,"直视千里外,惟见起黄埃"了。据德国朋友告诉我,不用说重建,就是清除现在的垃圾也要用上五十年的时间。德国人"凝思寂听,心伤已摧",不是非常自然的吗?我自己在德国住了这么多年,看到眼前这种情况,我心里是什么滋味,也就概可想见了。 散文精选

然而是我要走的时候了。

是我离开德国的时候了。

是我离开哥廷根的时候了。

我的真正的故乡向我这游子招手了。

一想到要走,我的离情别绪立刻就逗上心头。我常对人说,哥廷根仿佛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住了十年,时间之长,仅次于济南和北京。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甚至一草一木,十年来和我同甘共苦,共同度过了将近四千个日日夜夜。我本来就喜欢它们的,现在一旦要离别,更觉得它们可亲可爱了。哥廷根是个小城,全城每一个角落似乎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仿佛踩过每一粒石头子,不知道有多少商店我曾出出进进过。看到街上的每一个人都似曾相识。古城墙上高大的橡树、席勒草坪中芊绵的绿草、俾斯麦塔高耸入云的尖顶、大森林中惊逃的小鹿、初春从雪中探头出来的雪钟、晚秋群山顶上斑烂的红叶,等等,这许许多多纷然杂陈的东西,无不牵动我的情思。至于那一所古老的大学和我那一些尊敬的老师,更让我觉得难舍难分。最后但不是最小,还有我的女房东,现在也只得分手了。十年相处,多少风晨月夕,多少难以忘怀的往事,"当时只道是寻常",现在却是可想而不可即,非常非常不寻常了。

然而我必须走了。

我那真正的故乡向我招手了。

我忽然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皂的《旅次朔方》那一首诗:

客舍并州数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度桑乾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别了,我的第二故乡哥廷根!

别了,德国!

什么时候我再能见到你们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