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青岛空巢独居老人增多

青岛空巢独居老人增多

时间:2022-11-09 17:30:26

相关推荐

青岛空巢独居老人增多

社区期待“老年人餐厅”

天气转冷,家住延吉路社区的独居老人张老连日来有了烦心事,由于身体不好,很少走到离家一站路远的超市转悠,天气暖和的时候还可以去菜市场买点菜,可转眼到了冬天,腿脚不灵便的张老为一日

三餐犯了愁,有时只好到楼下的包子铺买点包子凑合一顿午餐。

助老餐桌需要规模效应

在市老龄办的一次调查中显示,我市市内四区空巢家庭和空巢老人数量的发展递增速度十分迅速,达到了近50%的比例。特别是在市南区独居老年人数占老年人数的74%。

“尽管我区已开展了为老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但是每天只有1个小时的服务时间,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人一日三餐的需求,”市南区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刘岩告诉记者,他们中有的子女不在身边,有的行动不便,社区现通过开展托老所服务、绿色配餐、呼叫系统等方式尽可能地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周边养老机构提供的餐饮服务也开始辐射到社区老人。如果让街道、居委会单独开办老年餐桌,也涉及到资金、设施、场地的投入情况。

“开办老年餐厅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和经营的规模效应,”四方区民政局副局长孙国强认为,四方区也有开办助老餐桌的需求,但老年人普遍消费水平低,有的老人中午饭就几角钱,连1元2元都不舍得花,如果投入人力物力开办了餐厅,而每天吃饭的老人不到10人,就无法实现自负盈亏的良性运转。

日间照料能否担此重任?

我市社区开展的“日间照料”、“托老所”等服务满足了不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在登北路社区,享受日间照料的老人达30多人,大多为社区中不能自理的老人,老人在这里早餐、午餐都有人照顾,晚上家属把老人接回家。

“但是日间照料毕竟只能满足社区少数老人的需求,大部分老人的生活需要自理。同时,受资金、场地的限制,像登北路这样的成熟‘托老所’在市北区还不多,只有四五家。”市北区民政局徐树智告诉记者,为了满足社区老年人生活需要,市北区已经着手盘活社区资源,争取资金扶持,明年将力争在17个街道、三分之一社区都开办日间照料,届时,居家养老、星光老年之家、日间照料三位一体,将更好地解决社区老人衣食住行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2年出台的《青岛市城市社会福利设施设置专项规划》中规定,无论是养老设施、残疾人设施,还是社区服务站点,均要立足于城市社区进行规划和建设。在街道办事处层面,规划设置中档养老院或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在社区居委会层面,规划设置社区托老所、残疾人康复站和社区老年福利服务站。“但根据各区、街道、社区的实际情况,很多老社区、新建社区缺乏完善的福利设施配套建设,无法达到规划要求。”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彭思毅介绍说。

“老年社区”建设列入规划目标

“到2030年,我市老龄化将达到35%,即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作为居家养老的一种延伸,今后社区不仅仅限于提供个老年餐厅,还应为入住老年人提供更集中,更专业,更齐全的生活、医疗、文化服务。”市老龄办调研处处长战京堂介绍说,特别是在一些小区里,铺设的地面太过光滑,虽然美观了,但却造成了老年人的行动不便。早在,建设部提出了老年用房的建设标准。而现在许多新建小区里,除了无障碍设施外,其他针对老年人的配套设施还不是很齐全。

据透露,我市已将老年社区建设列入《青岛市老龄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未来的“老年社区”将严格按照建设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建设,以微利经营的方式租或卖给老年人,其功能也将全面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疗卫生、娱乐休闲、养老康复等物质、精神需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