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美国很想摧毁中国的导弹发射井 但是不断改良的中国发射井很难被攻击

美国很想摧毁中国的导弹发射井 但是不断改良的中国发射井很难被攻击

时间:2023-02-16 02:05:52

相关推荐

美国很想摧毁中国的导弹发射井 但是不断改良的中国发射井很难被攻击

战略导弹的部署方式直接决定着战略核力量的生存力和有效性。尽管现在战略核力量已基本形成陆海空三基部署形态,但是在具体的部署细节上各国仍在不断的探索中。这里本人提出一种机动式金属导弹发射井思路仅供参考,这种方案既有固定发射井的优点,也有机动部署的优势,同时还能与海基部署相兼容。

在对机动式金属加固导弹发射井概念说明之前,有必要谈及一下美国侏需战略导弹所使用的金属加固型硬壳发射车。冷战期间美国通过多次核试验发现坦克装甲车具有很强的抗核打击力,只要不是在核爆中心坦克一般都不会被直接摧毁。于是美国人灵机一动,设想给机动式洲际导弹也发展一种金属加固式发射车,最终这个想法在侏需式洲际导弹上得以实现。这种金属加固发射车的优点是将防护性和机动性合二为一,虽然敌方可能知道其大概所在区域,但由于不知道发射车的精确位置只能发动弹幕式核攻击,不过由于这种发射车本身具有很强的抗打击能力,只要不是恰好位于核爆中心将很难被消灭。而相比之下俄国“白杨”导弹发射车则显得极其脆弱:如果敌方发动弹幕式核攻击,则7公里之外的中空核爆产生的冲击波都会将其打翻。

在美国硬壳式金属导弹发射车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就可以发展出机动式金属加固导弹发射井。这种机动式金属发射井可以做得比金属发射车更简单,它就是一个有着一定厚度的大金属筒或容器,内部有减震、电源及防护盖等设施,可以放置洲际导弹及其发射筒。它本身不具有机动能力,而是由拖运/起竖车将其在不同非加固井中机动转移;机动式金属发射井可以是单一整体结构,当然为适应大型导弹也可以做成分段式结构,即将金属井分成几段模块,机动转移时进行拆分,而进入非加固井时则组合成一个整体;机动式金属井一般部署在非加固型发射井中,作为一种配套工事非加固发射井的作用就是给机动式金属发射井提供隐蔽的保护场所。这种非加固定井不需要有强大的防护能力,只需具备基本的井式结构和固定系留桩柱就具备的使用功能,其成本低且建造时间短适合大量建造;非加固井的数量与机动式加固发射井的数量通为为30-50比1,即一个金属加固发射井配备30-50个非加固井供其不断机动转移,这样敌方就无法准确地发现金属发射井位置只能对所有的非加固井同时发动核打击。

与侏儒式硬壳导弹发射车相比,机动式金属发射井具有更好的抗打击能力:首先它完全置于发射井里面,在二者金属防护层厚度相当的情况下,外露于地表的金属发射车可能会被核爆冲击波掀翻,而金属加固发射井则基本不受冲击波影响。而且机动式金属加固发射井还可以采用浅埋式部署方案,即将金属加固发射井置埋于土层下面3-5米,这样它就完全不受冲击波/光辐射的破坏,理论上只有核爆产生的地震波才能构成影响。但是由于金属加固发射井内有良好的减震设备可以保证导弹不受震动损坏,而且即使非加固井的井壁被震裂/震塌,但金属加固发射井厚厚的金属防护层仍能保证内部的导弹不受损伤。待敌方首轮核爆影响消退之后,金属发射井内的导弹发射筒的延伸段就可以伸出地面实施导弹发射。

另外金属加固式发射井是在多个非固定井不断中进行机动的。这些发射井数量可以高达上千个、甚至几千个,如果对手用2枚核弹打1个发射井的最低原则,则会需要极大量的核弹头;而且这些非加固井可以采用浅埋式密集部署,这种情况下即便敌方核弹再多也会因为其自身的核弹相互杀伤效应而无法同时时刻一举打掉所有的发射井,我方仍会有大量存活的导弹能从容发起反击。

参考图示

图1苏联的核战坦克与美国金属加固型侏儒导弹发射车,这些装备都有很强的抗核攻击能力

图2:与普通的白杨导弹发射车相比,采用抗核加固的侏儒导弹发射车具有强大的抗打击能力。

图3:机动式金属导弹发射井由于埋设于地下工事内,因此在防护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抗打击能力更优于侏儒式硬壳导弹发射车。

说到这里,有必要对洲际导弹的多井部署及发射井密集部署念给予一些简单的介绍。其实这些理论国外早已有相关的研究,比如当年美国在部署MX时就曾对它们进行过相当深入的论证。

先看发射井密集部署方案。这是美国当年为MX重型洲际导弹提出的一个候选方案,其特点是:将200枚导弹放在200个密集部署的高加固发射井内,每个发射井之间的距离约550米。这种密集部署的优点是:利用敌方核弹的相互杀伤效应使己方的多数发射井存活下来并且有效发动核反击。因为当敌方核弹来时,最爆炸的核弹会产生脉冲射线让其余的核弹头失效。而核爆产生的冲击波、放射性烟云、电磁异常会让后续来袭的核弹在15-60分钟内难以正常起爆,这样将有超过一半的发射井得以存活并能实施反击。

当然发射井密集部署方案也有严重的问题:成本高且风险大!为了防止敌方一枚分导式弹头打掉多个紧密部署的发射井需要大大加强发射井的抗压能力,这意味着发射井成本是非常的高;另外如果对方采用千万吨级的超大当量核弹发动攻击,仍然会出现1枚核弹即摧毁几十个发射井、消灭几百枚核弹头的情况。由于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美国在部署MX导弹时最终放弃了发射井密集部署方案。

再看MX导弹多井部署方案。这种方案的实质就是狡兔三窟的升级版,即为200枚MX部署4600个非加固导弹发射井(最初为非加固型水平掩体),每枚导弹可在23个非加固发射井中机动。假设苏联要发动核攻击,那么按最少2枚核弹头攻击一个发射井原则,苏联至少发射9200枚战略导弹核弹头才能打掉这些发射井,而这已超出了当时苏联战略核弹头的上限,因此这个方案在理论上是具有极高的生存性。不过MX这个多井部署方案的问题也很严重:因为非加固井抗核打击能力极弱,为防止敌方一枚核弹头就能打掉多个发射井,发射井之间的距离被拉大到约2公里以上,这样4600个非加固井及掩体占用的土地高达4万平方公里,在土地私有化的美国军方购买这么多土地实在是巨大的负担。而且过大的发射区域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管理也是耗资巨大。最终这个方案也不得不放弃。

图示:美国当年的导弹发射井密集部署方案

图示:美国发射井密集部署动画示意

图示:美国当年的多井部署方案。

可能有些人感到不解:为什么美国人不将4200个发射井进行密集部署呢?如果这样既能节约用地面积,又能提高发射井的生存能力;或者为什么美国不在高加固发射井群里采取一弹多井的方式部署导弹呢,这样敌方很难通过打掉一个发射井就能达成消灭一枚导弹的目的。

其实美国人非不想也,实为不能也。首先,如果将非加固井过于紧密地部署在一起,那么敌方一枚分导式核弹头就能打掉一大片发射井,因为这些非加固发射井的抗打能力极差;另外高加固发射井的成本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给一枚导弹配备几十个高加固井,成本显然是太过高昂。中国现在大约有230个高固井,如果平均在每个高加固井周围建立建立5-10个非加固井,则可以建造1100个-2300个非加固井。

第二,在全国多个地点建造多个隐蔽分散的非加固发射井,并在其中随机部署机动式金属发射井。非加固发射井施工量小,如果采取浅埋方式更难以通过肉眼与光学系统发觉,这些特点非常适合在全国各地设置大量的隐藏、分散的非加固发射井,这种隐蔽性发射井可在全国建立上千个。

第三,在西北无人区建造大规模密集型非加固井,并在其中部署机动式金属发射井。中国西北地区有大量的无人区,在这些地区选择适当地点建立大规模非加固型导弹发射井井群非常适合。首先这里地执平坦广阔,极利于建立大规模发射阵地,也有利于采用井簇模式部署大量发射蝇;同时由于这里是无人区即便敌方发动大规模核攻击,也不会用担心对中国东中部人口稠密区较大的附带破坏;而且从中国西北发射的洲际导弹其路线位于阿拉斯加和格林兰监视拦截系统的中间区域,被拦截的概率更小。西北大型发射阵地近期可以建2000个非加固井,远期视国际局势变化可以随时将发射井数量扩充至3000-4000个。

图示:在中国现役高加固发射井的基础上建立大量非加固发射井,用于随机部署金属机动井

图示:在中国西北无人区建立大非加固井,随机部署金属机动井

机动式金属发射井及其部署方式有着诸多的优点:

一)生存能力强。

由于机动式金属发射井需要建立大量的、多达2000-3000个低成本非加固发射井,因此将会对敌方的首轮核突袭构成极大的压力:敌方按2枚核弹头打1一个发射井的最低原则,需要动用4000-6000战略导弹核弹头才能有很高的概率打掉这些发射井。而现在美俄各自只拥有1700枚战略核弹头,其中扣除战略轰炸机上配备的500个枚核弹头,美俄现在各自拥有1200个战略导弹核弹头,一次性最多只能攻击对方600个发射井!而且将来按照美俄核载军条约美俄二国的战略核弹头还将进一步裁减,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美国还是俄国都绝对不敢再有对中国导弹发射井进行先发制人核打击的妄想和冲动。

退一步说,即便美俄再斥巨资将核武库扩充到冷战水平(非常不可能),但是由于中国这种非加固井成本很低,可以很轻松地将非加固发射井数量提升到5000个甚至更高,这将会拖死对手;而具由于这些非加固定井采取密集部署,即便对方核弹再多也不能在同一时间将中国发射井打光,对手只能采取分批打击的方式间歇进攻,这样我方大量存活的导弹仍能发动有效反击。

二)成本低

传统的加固发射井部署方式比陆基机动式导弹部署、海基导弹部署更加更节约资金和人员。而机动式金属发射井与非加固发射井相结合的部署方式则比传统的加固发射井更加节约资金与人力。

对此可以作个对比假设——假设中国要部署48枚10弹头洲际导弹对美国保持实时核威慑。

选择:A)导弹核潜艇方案;B)机动式金属发射井+非加固发射井方案

A)导弹核潜艇方案

由于潜射洲际导弹射程有限,为保持48枚对美国随时保持攻击的洲际导弹,需要有3艘各配备16艘潜射洲际导弹的战略核潜艇在太平洋海区巡逻。但是为此还需要有6艘导弹核潜艇才能保持港口补给及战区间往返航状态。也就是需要9艘战略核潜艇,配备144枚洲际导弹、1440枚核弹头才能始终保持有48枚洲际导弹始终处于对美国瞄准发射的状态。

B)机动式金属发射井+非加固发射井方案

由于陆基洲际导弹射程远,只需保持48枚导弹就可对美国保持随时攻击状态。为此需要配备48枚陆基洲际导弹、480枚核弹头、48-60具机动式金属加固发射井、2000个密集部署的非加固发射井、相关发射区的道路及控制系统等。

从二种方案对比可以看出,显然机动式金属发射井方案的效率、成本、抗打击能力更强。

三)适合多种尺寸/直径的导弹兼容发射

为了做到通用化,可以设置统一标准化的非加固发射井,在此基础之上再研发不同的金属发射井适应不同尺寸/直径的导弹,这些金属发射井配备相应的适配器可以在统一标准的非加固发射井部署发射。

四)适合多种类型的导弹,包括液体弹道导弹的使用。

液体洲际导弹具有比冲大、威力强的特点,所以它仍是中俄等国核威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发射井也很适合液体洲际导弹使用,方法就是将液体燃料也放在机动式金属加固的燃料舱中,并与金属机动井同步机动。这样敌方将很难对其位置进行锁定与打击。可以说机动式金属导弹发射井让液体导弹的前景变得更加广阔了。

图示:液体导弹在金属机动井中部署模式

五)有利于将公路、铁路、海基导弹融为一体。

通过设置统一的发射模块,可以将公路、铁路、导弹潜艇中的导弹也置于金属机动式发射井中,并在大量的非加固发射井中不断的机动。这将更进一步的增大敌方跟踪中国战略导弹的难度,也降低了敌方发动核突袭的冲击。比如美国拟定的一种核空袭方案就是:当敌方导弹核潜艇大部分归港时,发动核突袭一举消灭其海基核力量。如果中国经常性地将核潜艇上的战略导弹转移到机动式金属发射井中,则即便敌方同时锁定中国所有导弹核潜艇的踪迹也不敢有发动核突袭的冲动。

此外,机动式金属发射井还有一系列别的特点,这里就不一一讲解、

综上所述,机动式金属导弹发射井概念是一种集它国有益经验与本国创新于一体的创新型想法,在中国积极强化战略核力量的背景下,它可能会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