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一个女人引发的明末四大历史议疑案:“妖书案” “梃击案” “红丸案” “移宫案”

一个女人引发的明末四大历史议疑案:“妖书案” “梃击案” “红丸案” “移宫案”

时间:2023-08-04 06:18:05

相关推荐

一个女人引发的明末四大历史议疑案:“妖书案” “梃击案” “红丸案” “移宫案”

明朝的万历(1573-16)皇帝自从其主导的张居正改革失败以后,就深居简出,不理朝政,纵情声色,恣意挥霍。据史书记载: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理政,在后宫淫乱,他所宠爱的郑贵妃也是其拜访李老太后的路上,看到一个漂亮的宫女就临时兽性大发“奸污”了这个宫女,(书上叫临时起意临幸了一个宫女),这个宫女就是后来的郑贵妃,而且就这一次居然这个宫女就“中枪”了,而且还给他生个儿子。万历皇帝明媒正娶的老婆,也就是皇后,没有生出儿子,等于说皇位没有嫡传儿子继承。虽说他其他的嫔妃也生有男孩,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立为太子在位29天的因吃壮阳药“红丸”而暴毙朱常洛,但是他不喜欢这个朱常洛。郑姓宫女因为给皇上生了个儿子,身份地位就大变了,被万历封为郑贵妃,可是这个郑贵妃不是等闲之辈,施展他的魅力,使万历皇帝天天魂不守舍,沉湎于后宫。大家都知道男人一过三十岁,生理机能就走下坡路了,天天纵欲,不但对身体有害,而且随年龄增大,想临幸有没有办法临幸啦!那时候又没有现在“伟哥”之类的“蓝色精灵”药品给其使用。于是就有一批所谓“炼丹家”,去炼所谓的长生不老药,按照今天话来说,其实就是壮阳药。有些想升官发财的人就投皇上所好,为其提供所谓长生不老药,使其能不受年龄限制继续在后宫淫乱。慢慢的这个郑贵妃生的儿子-朱常洵(后来给封为福王,就是给李自成农民军抓住后洗干净,去毛,拔去指甲和一头梅花鹿一起给炖成“福禄汤”的那个人)也快成人了,万历皇帝就想立朱常洵为太子。按照明朝的《皇明祖训》规定,明朝在册立太子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明媒正娶的皇后所生的儿子就是嫡传,无论年龄大小都是皇位第一继承人,如果皇后没有生出儿子,那就从庶出里面选年龄最长的男子立为太子,也就是走万历在后宫淫乱而生的男孩中立个年龄最长的作为皇位继承人。因为前面有个朱常洛了,所以按照明朝祖训,自然就轮不到朱常洵了,虽然皇帝也是摇摆不定,但是众大臣在那里看着呢,万历也不敢就这么明目张胆去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皇太子,所以也就在万历的暧昧的态度下,郑贵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下一任皇帝而煞费苦心,于是就上演了人们至今在津津乐道的,明末四大疑案(史书一般只说了: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书中也暗示了与郑贵妃有关,妖书案可能与郑贵妃牵扯不大,)

万历帝

二、“妖书案”的前因后果。

所谓的“妖书就是不知道哪个好事之徒写的一本关于古代帝王在太子册立方面一个小册子。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有个好事的大臣向万历皇帝朱翊钧奏进《忧危竑议》一书,说是这本书在京城里流传许久了;书中专说了那些历代嫡庶废立而引发争夺皇位产生的悲剧,隐约地指责万历皇帝朱翊钧废长立幼,擅违祖训,攻讦郑贵妃有夺嫡之谋云云。“妖书。”万历皇帝看后气愤地骂道。此后不久就有一群大臣们向万历避居的寝宫涌了过去,众人一口同声说到:“皇上,臣等听说有人妖言惑众,伪造假书、中伤皇上,此乃大逆不道也!还望皇上能明察,以振我大明朝纲。”就这样,进疏奏呈雪片一般绵延不绝。郑贵妃一看事不巧了,自己的如意算盘将要打不下去了,就梨花带雨哭哭啼啼向万历哭诉,说吏科给事中戴世衡、全椒知县樊玉衡这“二衡”捏造事实、编纂妖书,意在陷害奴家、陷害皇三子朱常洵。万历皇帝那见过这架势,本来天天就在女人堆里混,而且朱翊钧素来偏爱朱常洵,看到郑贵妃那个伤心的样子,自然一怒之下将戴世衡、樊玉衡谪官戍边去了。大家一看老皇帝这么看护着郑贵妃这一边的人,自然大家也不敢再去找这个霉头去碰了,再也没有人敢就“妖书”说三道四了。“妖书”一事始得平息暂时告一段落。尽管万历皇帝朱翊钧向群臣表明了意向,但是那些不怕惹事的大臣们并未放弃对于立皇长子朱常洵为太子的劝说;上疏进奏折子仍如雪片一般绵延不绝飞来,万历朱翊钧对此实在是忍受不了这帮大臣的啰嗦了。于是万历皇帝声色厉任对那帮好事大臣说道:“朕心已定,卿等静候传行,毋得要誉沽名,又来烦聒扰阻。”万历二十九年,万历皇帝终于昭告天下,将长子朱常洛册为太子;同时,册三子常洵为福王。自此,朱常洵是与皇帝位子无缘了。然而后来发生事情还是在其母亲郑贵妃的导演下,都是围绕他这个福王能否当皇帝展开的。而且后来发生一系列被当今人们称为悬案的明末三大疑案,也是朱常洵始料未及的

过了两年,“妖书案”又起了,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当时内阁大学士朱赓向万历帝递奏一本小册子,说是这本册子不知由何人丢在他家门口的,书的封面上写着“国本攸关”,而题目竟叫作《续忧危竑议》,等于又把皇太子册立事情又给挑起来了。虽然只有三百余字一篇文章,可是极尽讥讽之能事,说皇上是迫于大学士沈一贯和朱赓之压力,才违心册立皇长子为太子;而皇上正在择机废旧立新,仍要册立自己偏爱的三子朱常洵为太子。大臣朱赓吓得赶忙辩辩解道:“我作为大明朝臣子,向来是兢兢业业守规矩的,没有与人为敌,也没有与人结盟,与人树立恩怨!不知道怎么惹来这个横祸,对写这个文章的人,我也是恨的咬牙切齿。对这些装神弄鬼,妖言惑众之徒,我也想借此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还我一个清白!”在这篇文章当中,除去点名沈一贯和朱赓以外,还点名了锦衣卫掌卫事左都督王之桢……皇亲郑国贤等人;大家都吓得连忙上折子表明清白,都说自己万般忠诚,不敢妄论朝政,这事与自己无关。万历皇帝当然明白这篇文章的意思,明面上是在骂沈一贯和朱赓,实际上则是冷嘲热讽骂自己。他万历皇帝再怎么昏庸,也不能坐视这篇一晚上就能在街头巷尾都流传开来的“妖书”来诽谤朝廷、动摇宗社;于是下旨要求东西厂卫等部门,限期破案,务必要将妖书惑众者擒获;为此悬赏五千两金,并答应如有擒获写这篇文章的人,给其封个“公安局长”干干。

然而,谁都没有预料到,这把“妖书”火的最终熄灭,却是逮捕一个叫皦(jiǎo)生光书生而收场了。当时办案东厂太监陈矩上报,称前几天晚上抓到一名可疑男子。该男子名叫皦生彩,说其兄皦生光,以前到一个开印刷铺诈骗未遂,便造谣诈骗举人苗自成;后来被一个叫田大有告官了,皦生光遂被逮捕发配到大同边疆做苦力去了。不知道这个人怎么从大同潜逃来京了,又干起来诈骗勾当,造谣生非,近日印刷“妖书”行骗。于是锦衣卫逮皦生光下狱。你看这有多乱:一个人去一家印刷厂诈骗不成,又去诈骗另外一个人,但两个被诈骗人没有去检举他,最后却是被无关的第三个人给告发了。这事就是用脚去想也不可能是他干的,他就是再有胆子也不敢去和皇上作对啊,但是在锦衣卫一帮老爷的严刑逼供下,把案子给做实了,最终,“妖书案”的罪魁祸首定为皦生光,皦生光处凌迟之刑。虽然万历皇帝对此处置有所不满,还是默认将此案不了了之。《忧危竑议》和《续忧危竑议》的作者究竟是谁,始终是一大谜团。

一、梃击案的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发生的。

高校历史系教科书,《中国古代史》下册对于梃击案是这样描述的: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蓟州人张差持枣木棍闯进慈庆宫门,击伤守门宦官,谋害太子朱常洛,为宦官所执,刑部主事王之采审实,事与郑贵妃有关。下面就上面一段话展开下,扒一扒历史真相

万历四十二年朱常洵离开北京,到自己的封地洛阳去了,他母亲郑贵妃伤心不已。朱常洵也觉得心痛,但也没有办法,祖制不可违;再不出京就藩,怕是自己和母亲都要被坐实夺嫡的罪项了。朱常洵虽是一步三回头,却也只好往洛阳去了。他虽然没了“夺嫡”之虞,但是宫中的郑贵妃可没有闲着,于是又开始谋划怎么弄死太子,好让自己的儿子能回来当皇上。于是梃击案就这么发生了。

也就是上面说的1625年,万历四十三年五月,突然,有一个名叫侯德用的内监闯入殿门,拦住诚意伯刘荩臣,指着鼻子开口便骂,令诚意伯和各方大为惊骇;随后,在酉时的时候,又有疯癫男子一名,持枣木棍闯进慈庆宫,击伤了守门内官李鉴之后一直闯到殿檐下,最后终为内官韩本用等人所获。此事吓坏了皇太子朱常洛,朱常洛连忙叫韩本用等人上奏父亲朱翊钧,说是有人持梃闯入皇宫。此人供称自己叫作张差,蓟州井儿峪人;审过一遍之后,王之宷觉出这男人口词甚悉、并非疯癫,便便提请会审。大家都认为此人疯癫,词不可信,按律例斩了便是。然而刑部主事陆梦龙与王之宷意见相同,认为此事必有蹊跷。陆梦龙要狱卒拿来刑具,狱卒装作没听见似的,四处观望;陆梦龙喊了三遍,仍无人搭理。陆梦龙大怒,一拍桌子道:“我日你祖奶奶!上刑具!”狱卒只得讪讪,抬来了刑具,给张差锁上。陆梦龙看张差睨视傲语,根本就不像是疯癫的样子。于是陆梦龙便唤人拿来纸笔,要张差画下来进宫的路线。没想到张差说道:“我蓟州人,没人领路,咋找得到路?”陆又问:“谁给你领的路?”张差说:“大老公庞公,小老公刘公。二人豢养我三年了,送了我一个银壶子,一个金壶子。”“你来宫里做什么?”陆问到。“打小爷。”张差回答说。听到这里,刑部侍郎胡士相猛地一推桌子,站了起来说道:“不能再问下去了!”“如何不能问?要他供出那两老公的名字来!”陆厉声问到。胡士相只说不能再问了,说是张差之前已经交代,是因有冤情才会来京,路遇有人唆使,让拿一条杠子闯宫廷做冤状,故而才有持梃闯宫之事,并无他情。又夺去书办纸笔,不让再录供词。刑部郎中李俸据理力争,方才将张差在会审上说的供录进了卷宗。过了几天,刑部左侍郎张问达听取陆梦龙的建议,组织了十三司会审,要张差说出个究竟来。张差终究还是一股脑儿供出了太监庞保、刘成的名字;而这庞保、刘成素来与郑贵妃关系密切,这分明就是郑贵妃因为未册自己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怀恨在心,遣人去谋害太子朱常洛。事一牵扯到郑贵妃,胡士相更加不肯录下供词;陆梦龙大怒骂道:“我陆员外说了你们给我录,你们他妈谁敢不录?!”终究将张差的供词一五一十地录进了刑部卷宗里。这事奏到朱翊钧那里,朱翊钧勾了朱,让在内廷杖毙庞保、刘成,在甘石桥凌迟张差。至此,梃击案也便告了段落.

郑贵妃

二、红丸案前因后果;

高校历史系教科书,《中国古代史》下册对于红丸案是这样描述的:万历四十八年(1640年),明神宗死亡,朱常洛继位,是为明光宗。不久因患痢疾。郑贵妃指使太监进泻药,鸿胪寺丞李可灼又进“红丸”,光宗服药后一命呜呼,廷臣大哗,史称“红丸案”。明史是怎么记载这么大一个案子的呢。

万历皇帝朱翊钧留下遗诏,册封郑贵妃为继室皇后;朱常洛继位后,便遵先帝遗诲,尊封郑贵妃为皇后。年号定为“泰昌”;因万历在167月份去世的,当年过了一半去世的,所以暂时也不想改元,决定第二年开年改元泰昌。然而朱常洛打小就是体弱多病,成年后又沉湎于女色,现在突然要日理万机了,不太适应,精神劳瘁。郑贵妃见其精神不佳,便找了又找几个美女,投其所好,邀其欢心。这倒是正中了朱常洛的下怀。朱常洛正愁成天被那些愁眉苦脸的阁臣们指手画脚,借着郑贵妃进美女之机,早上上朝理政,晚上通宵达旦淫乱后宫,为了能有精力周旋于后宫女人中间,就吃红丸之类壮阳药,虽说精神是好了些,可身体却毫无意外地更加坏了下去。

到了八月份,朱常洛的身体早就给掏空了,到了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去上朝了。他卧在御榻上,连走路都困难了,司礼监秉笔兼掌药太监崔文昇认为是腹中结火,于是进了泻药。朱常洛服了此药,一天泄三四十次,可身体却未能见好。八月末,鸿胪寺官李可灼拍马屁,进献“红丸”,曰此药为医家秘传,上入膏肓,惟此药可救。所谓红丸,又名“红铅丸”;史书上说了这个药的做法:“乃择十三四岁童女端庄美丽者,一切患残疾、声雄发粗、及实女无经者俱不用;谨护起居,俟天癸将至,以罗帛盛之,或以金银为器,入瓷盆内澄如朱砂色,以乌梅水及井水河水搅澄七度,晒干后合人乳粉、辰砂、乳香、秋石等药为末,或用鸡子抱或用火炼,”名“红铅丸”,专治五劳七伤、虚惫羸弱诸症。朱常洛服了一丸,片刻之后果然有所好转。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晚上,到了五更的时候,朱常洛却忽然驾崩了。其实就是一些所谓的炼丹家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搞出来的一些所谓的“壮阳药”和“长生不老药”等,综其原因是铅中毒加纵欲过度而亡的。朱常洛驾崩的时候,距离他第一次上朝接见那些大臣时间是整整三十天(一说是二十九天)。其十五岁的长子朱由校继位。对于皇帝驾崩这事,宫内宫外人都感到大惊失色。两天以后,吏部尚书张问达、户部尚书汪应蛟、吏部尚书孙慎行、左都御史邹元标等人上书弹劾崔文昇、李可灼二人之进药之罪。御史王安舜参李可灼进红丸之罪。后来,绕了半天,此事又绕到五年前的梃击案上面来了。而庞保、刘成和张差都早已遭毙,而朱翊钧也已经崩逝,自然所有的矛头都转向了郑贵妃。但后来继位朱由校并未问郑贵妃罪,而是将崔文昇发遣南京、将李可灼谪戍边疆了事。毕竟也未有证据说明郑贵妃与此事有何直接关联;并且朱常洛之体弱也并非一日之寒,早逝也并非意料之外。但是,兵科又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吏部尚书周家谟等人始终坚持认为郑贵妃及郑氏皇亲包藏祸心,却又苦于没有证据;便找到郑贵妃的侄子郑养性,利诱其劝说郑贵妃从乾清宫迁出,移居慈宁宫。红丸案事情终于平息下来了,却没想到,这仅仅是又一案的开始。

三、移宫案的来龙去脉。

高校历史系教科书,《中国古代史》下册对于梃击案是这样描述的:光宗死后,李选伺(李康妃)仍然居住在乾清宫,而这个李又和郑贵妃是同伙,欲挟太子朱由校擅权。礼部尚书周家谟,御史左光斗等上疏,请李选伺移宫,史称“移宫”案。

万历四十八年(16)七月,万历皇帝朱翊钧驾崩,长子朱常洛即位。朱常洛的宠妃李选伺一直抚养皇长子朱由校,因而随着朱由校一道移居乾清宫。一个月后朱常洛驾崩,顾命诸臣周家谟、张问达、李汝华等人认为,朱由校嫡母、生母均已逝世,而年纪尚小,可以托于李选侍照料。然而同为顾命的杨涟却反对道:“天子岂可托与妇人?且昨天先帝召见我们的时候,李选侍也非要进来,我们推了好几次才肯走,岂是能够将年轻的天子托付的人?不能让她和万岁一道住在乾清宫。咱们现在就去乾清宫,一是促万岁登极,二是让万岁迁到慈庆宫去,不和李选侍在一道。”朱由校只好跟着群臣去了文华殿,登了极,又被移驾到了慈庆宫——也就是他的父亲朱常洛做太子时所住过的寝宫。后在大臣的劝说下,朱由校便下了诏,让李选侍带着她的亲生女儿乐安公主移居到了仁寿宫;让已过五旬的郑贵妃移居到仁寿宫养老,而李选侍和乐安公主又移居到了哕鸾宫。这便就是移宫案了。郑贵妃终究还是移居到仁寿殿得以养老得以善终。

李选伺(李康妃)

上面四个案子是明朝快要灭亡的时候发生的。其实任何一个案子都不是孤立产生的。比如“妖书案”,刚开始有万历皇帝自导自演的成份在里面,有在试探大臣们在太子册立上面的看法,至于按照祖上规矩立了太子之后,又发生了妖书案的下部分,这个也是万历始料不及的,但是办案大臣们草草了事,说明里面参与的人太多,既有各个党派之争(万历时期大臣被后人称为:浙党、楚党、宣党以及东林党几大派系),也有后宫郑贵妃的“功劳”。至于“梃击案”也有人认为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成分在里面,主要是为了坐实自己的太子位子。如果郑贵妃想去杀太子会派一个手拿枣木棍的人去,为何不给他配刀等武器呢。既然是雇凶杀人,杀手还知道雇佣他的是哪个。而且张差进宫的时候,守护的太监都躲起来了。“红丸案”这个是早迟要发生的,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而已。这个案子和朱常洛本身有很大关系:喜好声色,纵欲过度,自己不节制,又遇到一批拍马屁的人,进献壮阳药,不死才怪呢!最后的移宫案,已经算不上案子了。只是这些权臣为了防止小皇帝给她人在幕后垂帘听政,干涉朝政吧了。郑贵妃已经50多岁了,虽然朱常洛死了,但是他儿子已经继位,她自己儿子已经不可能在当皇帝,光宗朱常洛的李选伺嫔妃,当初依附于郑贵妃,那是因为万历宠爱她的原因,现在万历死了,靠山没有了,即使她再有胆量也不敢谋害朱由检,况且朱由检还是她一手带大的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