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用于在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的制作方法

用于在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0-11-30 14:46:46

相关推荐

用于在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该阀单元具有布置在长形的阀壳体中的制动压力输入端、制动压力输出端和放气输出端以及构造为膜片阀的入口阀、构造为膜片阀的出口阀以及针对每个膜片阀的分别构造为二位三通磁阀的先导控制阀,该长形的阀壳体被在装入位置中尽可能水平的分型平面划分成基本壳体和壳体盖,其中,制动压力输入端和制动压力输出端在纵向方向上以水平的取向尽可能轴向相对置地且有放气输出端在它们之间竖直向下指向的方式布置在基本壳体中,膜片阀在基本壳体中以平行的操作轴线并且以膜片在被夹紧在基本壳体与壳体盖之间的情况下布置在共同的、尽可能相应于分型平面的膜片平面中的方式在纵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在制动压力输入端与制动压力输出端之间,而先导控制阀布置在壳体盖中。

背景技术:

在轮式车辆,如机动车和轨道车辆的防止抱死的、也就是配备防抱死系统的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在从制动阀通向车轮制动缸的制动线路中分别设置有用于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阀单元具有入口阀和出口阀。借助入口阀,使与制动线路的通向至少一个车轮制动缸的区段联接的制动压力输出端能够交替地与联接制动线路的从制动阀过来的区段的制动压力输入端连接或能够相对于该制动压力输入端阻断。利用出口阀,制动压力输出端能够交替地与放气输出端连接或能够相对于该放气输出端阻断,其中,放气输出端大多经由止回阀和/或筛网通到环境空气中。

由于所要切换的体积流量较大并且所要打开以及所要关闭的流动横截面相应较大,使得入口阀和出口阀通常被构造为能气动操作的膜片阀,其能够分别经由构造为二位三通磁阀的先导控制阀进行操控。膜片阀具有尽可能呈圆盘形的柔性的膜片,该膜片在其边缘处被夹紧在阀壳体中。在膜片的其上布置有与压缩空气输出端和压缩空气输入端连接的流动通道的轴向内侧上布置有柱体形的靠内的流动通道的中央是圆形的阀座和与阀座同心地布置的呈环形的靠外的流动通道。在膜片的轴向相对置的外侧上布置有控制腔室,控制腔室能够通过所配属的先导控制阀交替地加载以通常在制动压力输入端处获得的高的控制压力或者加载以通常在放气输出端获得的低的控制压力(环境压力)。在给控制腔室加载以高的控制压力时,膜片被压向阀座,由此使靠内的流动通道相对于靠外的流路通道阻断,这相应于相关的膜片阀的关闭状态。在给控制腔室加载以低的控制压力时,基于造型通常自动地贴靠在阀座上的膜片通过存在于流动通道中的制动压力从阀座抬起,并且朝控制腔室的方向移动,由此使靠内的流动通道与靠外的流动通道连接,这相应于相关的膜片阀的打开状态。

这种阀单元具有“压力构建”、“压力保持”和“压力消除”的切换功能。在阀单元的切换功能“压力构建”中,入口阀打开且出口阀关闭,从而使经由制动阀供给到制动压力输入端处的制动压力不变地传送到制动压力输出端处以及至少一个与该制动压力输出端联接的车轮制动缸处。因为切换功能“压力构建”相应于阀单元的息止状态,所以入口阀的先导控制阀在其磁线圈不通电的状态下使入口阀的控制腔室与引导低的控制压力的控制线路连接起来。同样地,出口阀的先导控制阀在其磁线圈不通电的状态下使出口阀的控制腔室与引导高的控制压力的控制线路连接起来。

在阀单元的切换功能“压力保持”中,入口阀和出口阀都关闭,从而于是恒定地保持住施加在制动压力输出端和至少一个与该制动压力输出端联接的车轮制动缸处的制动压力。为了调整出该切换功能,仅入口阀的先导控制阀通过给其磁线圈通电来进行转换,并且因此,给入口阀的控制腔室加载以高的控制压力。

在阀单元的切换功能“压力消除”中,入口阀关闭并且出口阀打开,从而于是使制动压力输出端和至少一个与该制动压力输出端联接的车轮制动缸放气。为了调整出该切换功能,两个先导控制阀通过给其磁线圈通电来进行转换,并且因此,给入口阀的控制腔室加载以高的控制压力并且给出口阀的控制腔室加载以低的控制压力。

阀单元的切换功能“压力保持”和“压力消除”是防止抱死功能,利用它们应当避免至少一个所配属的车轮的由制动造成的抱死。这些切换功能通过由防抱死系统的控制器相应操控先导控制阀来控制,在防抱死系统中,对车轮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评估以识别被制动的车轮即将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抱死。

关于将压缩空气输入端和压缩空气输出端、构造为膜片阀的入口阀和出口阀以及构造为磁阀的先导控制阀在阀壳体中的几何上的布置方案已公知有这种阀单元的不同的实施方案。

因此,例如由印刷文献de2224274c3、de3408123a1、de3825549a1、de4005608a1和de4008095a1公知了阀单元的各种实施变型方案,在其中,入口阀的和出口阀的膜片平面分别彼此垂直或彼此平行地取向。构造为二位三通磁阀的先导控制阀在这些阀单元中要么以其操作轴线不同取向的方式布置在各配属的膜片阀附近,要么彼此平行且径向相邻地布置在相应的阀壳体的不同的区域中。

基于压缩空气输入端和压缩空气输出端、入口阀和出口阀以及先导控制阀的布置方案,使得在前述的阀单元中需要对相应的阀壳体进行多件式地实施和成本过高的机械加工。特别地,入口阀和出口阀的膜片在不同的膜片平面中的各自的布置需要对壳体部分进行多次包夹来对在其之间夹紧膜片的阀座和通道边缘或者说腔室边缘进行机械加工。因此,为了减少制造耗费,已经提出了如下的阀单元,在其中,膜片阀以平行的操作轴线并且以膜片布置在共同的、尽可能相应于两个壳体部分之间的分型平面的膜片平面中的方式进行布置。

这种阀单元例如在de2517571a1中描述。在该公知的阀单元中,长形的阀壳体被在装入位置中水平的分型平面划分成壳体下部分和壳体上部。制动压力输入端和放气输出端在纵向方向上带有水平的取向且尽可能轴向相对置地定位,并且制动压力输出端带有同样水平的取向且尽可能居中地与它们成直角地布置在壳体下部中。膜片阀在壳体上部中以平行的操作轴线并且以膜片在被夹紧在壳体上部与壳体下部之间的情况下布置在共同的、尽可能相应于分型平面的膜片平面中的方式在阀壳体的纵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在制动压力输入端与放气输出端之间。入口阀的先导控制阀和出口阀的先导控制阀以其操作轴线的分别竖直的取向和相同的切换方向在分别配属的膜片阀的上方彼此间径向相邻地布置在壳体上部中,由此,使壳体上部的结构高度进而是整个阀单元相对较大。

在另外的、由ep0498584b1公知的这种阀单元中,阀壳体被在装入位置中竖直的分型平面划分成输入端壳体和输出端壳体。制动压力输入端以水平的取向于上方布置在输入端壳体中。制动压力输出端以水平的取向与制动压力输入端尽可能轴向相对置地布置在输出端壳体中,而放气输出端竖直向下指向地布置在输出端壳体中。膜片阀在输出端壳体中以平行的操作轴线以及以膜片在被夹紧在输出端壳体与输入端壳体之间的情况下布置在共同的、尽可能相应于分型平面的膜片平面中的方式上下叠加地布置在制动压力输出端与放气输出端之间。入口阀的先导控制阀和出口阀的先导控制阀以其操作轴线的分别水平的取向和相反的切换方向以大致居中的方式相对压缩空气输入端和压缩空气输出端成直角地并且平行于分型平面地彼此间径向相邻地布置在输入端壳体中。先导控制阀的磁线圈布置在磁块中,磁块与磁阀的置入的机械构件一起布置在输入端壳体的壳体上部与壳体下部之间。为了密封,在一方面是磁阀的磁块、阀块和阀座与另一方面是输入端壳体的壳体上部以及壳体下部之间布置有密封件或者密封环。为了一方面将壳体上部和壳体下部与磁阀的阀块固定起来以及另一方面夹紧膜片阀的膜片,输入端壳体的壳体上部和壳体下部分别与输出端壳体螺接。因此,该公知的阀单元由许多构件构成,这些构件装配相对较困难。因此,该所公知的阀单元的制造和装配是相对复杂和成本过高的。

最后,在de10028439b3中描述了如下这种阀单元,在其中,长形的阀壳体被在装入位置中尽可能水平的分型平面划分成壳体下部、壳体上部和布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板。制动压力输入端、制动压力输出端和放气输出端分别以水平的取向布置在壳体下部中。膜片阀以平行的操作轴线以及以膜片在被夹紧在壳体下部与中间板之间的情况下布置在共同的、尽可能相应于壳体下部与中间板之间的分型平面的膜片平面中的方式在纵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在壳体下部中。入口阀的先导控制阀和出口阀的先导控制阀以其操作轴线的分别竖直的取向和相同的切换方向以大致居中的方式在膜片阀上方相互间径向相邻地布置在壳体上部中,由此,使壳体上部的结构高度进而是整个阀单元相对较大。中间板与壳体下部螺接。壳体上部经由靠外的盖与中间板或壳体下部螺接。在壳体上部与中间板之间的分型平面中布置有密封件。因此,该阀单元也由相当多的构件构成,然而,这些构件能够比较容易地从上方装配。尽管如此,这种公知的阀单元的制造和装配仍是相对成本过高的。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了一种开头所述结构类型的用于在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其与良好的控制特性,也就是膜片阀的特别短的切换时间相结合地具有紧凑的尺寸并且能够容易装配。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来解决,所述阀单元具有布置在长形的阀壳体中的制动压力输入端、制动压力输出端、放气输出端以及构造为膜片阀的入口阀、构造为膜片阀的出口阀和针对所述入口阀和所述出口阀的分别构造为二位三通磁阀的先导控制阀,所述长形的阀壳体被在装入位置中尽可能水平的分型平面划分成基本壳体和壳体盖,其中,所述制动压力输入端和所述制动压力输出端以及所述放气输出端布置在所述基本壳体中,所述膜片阀在所述基本壳体中以平行的操作轴线并且以膜片在夹紧在所述基本壳体与所述壳体盖之间的情况下布置在共同的、尽可能相应于所述分型平面的膜片平面中的方式在纵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在所述制动压力输入端与所述制动压力输出端之间,而所述先导控制阀布置在所述壳体盖中,其中,入口阀的先导控制阀和出口阀的先导控制阀在纵向方向上以其操作轴线相对分型平面平行的取向在壳体盖中尽可能居中地布置在入口阀的和出口阀的膜片上方,并且壳体盖由布置在中央的、包含有先导控制阀的磁线圈的磁模块以及两个在纵向方向上分别在端侧邻接磁模块地布置的、分别具有先导控制阀的阀孔和控制通道的且分别设有相邻的入口阀的或出口阀的控制腔室上部的空气引导模块构成,磁模块和空气引导模块经由唯一的连接元件不仅彼此连接而且与基本壳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具有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

因此,本发明基于本身已知的用于在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其具有制动压力输入端、制动压力输出端、放气输出端、构造为膜片阀的入口阀、构造为膜片阀的出口阀和针对每个膜片阀的分别构造为二位三通磁阀的先导控制阀。压缩空气输入端和压缩空气输出端以及膜片阀和磁阀布置在长形的阀壳体中,长形的阀壳体被在装入位置中尽可能水平的分型平面划分成基本壳体和壳体盖。制动压力输入端和制动压力输出端在阀壳体的纵向方向上以水平的取向例如尽可能轴向相对置地且有放气输出端例如在它们之间竖直向下指向的方式布置在基本壳体中。膜片阀在基本壳体中以平行的操作轴线并且以膜片在被夹紧在基本壳体与壳体盖之间的情况下布置在共同的、尽可能相应于分型平面的膜片平面中的方式在纵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在制动压力输入端与制动压力输出端之间。而先导控制阀布置在壳体盖中。

根据本发明,入口阀的先导控制阀和出口阀的先导控制阀在纵向方向上以它们的操作轴线相对分型平面平行的取向在壳体盖中尽可能居中地布置在入口阀的和出口阀的膜片上方。壳体盖由布置在中央的、包含有两个先导控制阀的磁线圈的磁模块以及两个在纵向方向上分别在端侧邻接磁模块地布置的空气引导模块构成,空气引导模块分别具有先导控制阀的阀孔和控制通道并且分别设有相邻的入口阀的或出口阀的控制腔室上部。磁模块和两个空气引导模块根据本发明通过唯一的连接元件保持在一起,经由连接板也将由该磁模块和这两个空气引导模块形成的壳体盖与基本壳体连接起来。

控制腔室上部分别具有对相关的膜片阀的控制腔室进行限界的腔室内壁以及夹紧相关的膜片阀的膜片的腔室边缘。

在装配的状态下,两个磁阀的机械构件,如各自的阀芯、各自的阀衔铁和各自的阀弹簧,分别尽可能居中地置入到磁模块的所配属的磁线圈中以及端部侧置入到空气引导模块的所配属的阀孔中。

基于先导控制阀的在阀单元的装入位置中所位于的,也就是说在纵向方向上相对阀壳体的分型平面平行的布置方案,得到了阀盖的非常低的结构高度进而得到了整个阀单元的特别紧凑的尺寸。这是特别有利的,这是因为这种阀单元为了实现在控制防止抱死功能时相关的车轮制动器的短的反应时间而尽可能布置在所配属的车轮制动缸的附近,并且在那里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通常是较小的。基于模块的模块化的结构形式和经由连接元件不仅彼此间的而且还与基本壳体的连接,壳体盖能够容易进行装配并能够与基本壳体连接。此外,壳体盖的模块可以相对简单地例如作为注塑件制成,毫无问题地脱去型芯并且基于良好的可触及性,例如用来在空气引导模块上制成阀孔和控制通道以及在控制腔室上部制成边缘,能轻易地进行机械加工。

为了实现壳体盖的特别紧凑的结构形式,连接元件优选构造为平坦的紧固板,紧固板平行于阀壳体的分型平面地嵌入到空气引导模块的相应的、分别布置在阀孔与相关的控制腔室上部之间的凹部中,并且利用一侧敞开的横向缝隙分别包围空气引导的模块的至少一个相对阀壳体的分型平面和纵向方向成直角地延伸的横向接片,并且具有用于将壳体盖与基本壳体螺接起来的孔。

为了避免在紧固板中的另外的孔并且避免对所述另外的孔相对于空气引导模块进行密封的密封元件,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将先导控制阀的控制通道布置在空气引导模块的横向接片中。

先导控制阀可以实施为独立的磁阀,其有利地以带有相反的切换方向和分别朝向所配属的入口阀或出口阀的膜片的阀座的方式彼此轴线平行且径向相邻地布置在磁模块和空气引导模块中。基于磁阀的这种取向,得到了对于两个先导控制阀来说特别小的、在进行转换时所要充气或所要放气的先导容积(pilotvolumina)。这有利地导致在对磁阀进行转换时膜片阀的切换反应时间特别短。

两个所提及的阀座可以一体式地与分别所配属的空气引导模块连接或构造在该空气引导模块上。

为了简化装配并且为了实现先导控制阀的功能改进,磁阀的机械构件优选分别组装在阀匣中,在结构上分别独立于空气引导模块的阀座也可以属于该阀匣。

作为使用各个磁阀的替选,先导控制阀也可以组装在具有共同的磁线圈的双衔铁磁阀中,在双衔铁磁阀中,各个磁阀以带有相反的切换方向和分别朝向所配属的入口阀或出口阀的膜片的阀座的方式彼此间同轴且轴向相邻地布置在插入件中。

双衔铁磁阀的磁线圈能够以低的和高的电流通电,其中,先导控制阀构造成使得配属于入口阀的磁阀通过以低的电流对磁线圈通电来进行转换,而配属于出口阀的磁阀通过以高的电流对磁线圈通电才进行转换。

对此替选地,双衔铁磁阀的磁线圈具有用于进行部分通电的中心抽头,其中,先导控制阀构造成使得配属于入口阀的磁阀通过对磁线圈的部分通电来进行转换,而配属于出口阀的磁阀通过对磁线圈的完全通电才进行转换。

双衔铁磁阀的上述的切换特性很大程度上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对于配属于入口阀的先导控制阀来说利用具有相应低的弹簧刚性的阀弹簧,而对于配属于出口阀的先导控制阀来说利用具有相对高的弹簧刚性的阀弹簧。

在先导控制阀的这些实施变型方案中,为了简化装配并且为了实现功能改进,双衔铁磁阀的机械构件优选组装在阀匣中,其中,至少一个磁阀的机械构件为了能够实现其装配而具有不朝其阀座方向增大的外直径。

在磁阀的这两个实施方式中,磁线圈和其中一个空气引导模块为了简化装配可以一体式地构造,其中,至少是其阀座布置在相关的空气引导模块的阀孔中的那个磁阀的机械构件为了实现其装配而具有不朝阀座方向增大的外直径。

这种结构形式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相关的磁阀具有内置的阀弹簧,阀弹簧布置在相关的阀衔铁与所配属的阀芯之间。

磁线圈的联接线缆优选铺设在磁模块内部并且以有利的方式终止于成形到磁模块上的联接套管的接触部中。因此,在常规地以塑料来包封磁线圈的情况下,磁线圈的联接线缆一方面最佳地免受损坏。另一方面,由此存在有如下可行方案,即,磁线圈的联接线缆按照各自的车辆制造商的要求灵活地,也就是根据需求以不同的套管形状和不同的取向布置在磁模块的不同的方位。

而当联接套管设置在其中一个空气引导模块上时,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磁线圈的联接线缆铺设在磁模块内部,磁线圈经由插塞连接部与布置在空气引导模块中并且终止于成形到相关的空气引导模块上的联接套管的接触部中的联接线缆连接。

为了避免插塞连接部,这也可以替选地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磁线圈的联接线缆铺设在磁模块内部并且终止于如下接触部中,所述接触部于端侧从磁模块探伸出来并且穿过开口探伸进入成形到相关的空气引导模块上的联接套管中。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给说明书附上具有多个实施例的附图。

其中:

图1以竖直的纵剖面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以第一水平剖面示出根据图1的阀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3以第二水平剖面示出根据图1和2的阀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4以立体视图示出根据图1至3的阀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引导模块;

图5a以示意图示出用于装配根据图1至4的阀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步骤的第一部分;

图5b以示意图示出用于装配根据图1至4的阀单元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步骤的第二部分;

图6以竖直的纵剖面示出阀单元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7以水平剖面示出根据图6的阀单元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8以竖直的纵剖面示出阀单元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9以水平剖面示出根据图8的阀单元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10以局部纵剖面示出用于磁线圈的联接套管的第一实施变型方案;

图11以局部纵剖面示出用于磁线圈的联接套管的第二实施变型方案;并且

图12以局部纵剖面示出用于磁线圈的联接套管的实施变型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1.1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中以根据图2和3的竖直的纵剖面i-i绘制,在图2中以根据图1的第一水平剖面ii-ii绘制,而在图3中以根据图1的第二水平剖面iii-iii绘制。

在长形的阀壳体2中布置有制动压力输入端3、制动压力输出端4、放气输出端5、构造为膜片阀的入口阀6、构造为膜片阀的出口阀7以及针对每个膜片阀6、7的分别构造为二位三通磁阀的先导控制阀8、9。阀壳体2被在装入位置中尽可能水平的分型平面10划分成基本壳体11和壳体盖12。制动压力输入端3和制动压力输出端4在该实施例中在阀壳体2的纵向方向13上以水平的取向尽可能轴向相对置地且以放气输出端5在它们之间竖直向下指向的方式布置在基本壳体11中。两个膜片阀6、7在基本壳体11中以平行的操作轴线14、15并且以膜片16、17在被夹紧在基本壳体11与壳体盖12之间的情况下布置在共同的、尽可能相应于分型平面10的膜片平面中的方式在纵向方向13上相继地布置在制动压力输入端3与制动压力输出端4之间。而两个先导控制阀8、9布置在壳体盖12中。

根据本发明,入口阀6的先导控制阀8和出口阀7的先导控制阀9在纵向方向13上以其操作轴线18、19相对分型平面10平行的取向在壳体盖12中尽可能居中地布置在入口阀6的和出口阀7的膜片16、17上方。如尤其图2说明地那样,壳体盖12由布置在中央的、包含先导控制阀8、9的磁线圈21、22的磁模块20和两个在纵向方向13上分别在端侧邻接磁模块20地布置的空气引导模块23、24构成。空气引导模块23、24分别具有先导控制阀8、9的阀孔25、26;27、28以及控制通道29、30、31;32、33、34,并且分别设有相邻的入口阀或出口阀6、7的控制腔室上部35、36,两个控制腔室上部35、36分别嵌入到基本壳体11的包含有相关的膜片阀6、7的膜片16、17的开口中。在此,两个控制腔室上部35、36以其边缘夹紧各自的膜片16、17,并且以其朝向基本壳体11的外壁对相关的膜片阀6、7的各自的控制腔室37、38限界。

机械构件,如各自的阀芯39、42、各自的阀衔铁40、43、各自的阀座59,60和各自的阀弹簧41、44置入到磁模块20的磁线圈21、22中并且置入到空气引导模块23、24的阀孔25、26;27、28中。两个阀座59、60也可以一体式地与各自的空气引导模块23、24连接。磁模块20和空气引导模块23、24经由唯一的连接元件45不仅彼此连接而且与基本壳体11连接。为了说明空气引导模块23的几何形状,在图4中以立体视图示出了布置在入口阀6上方的输入端那侧的空气引导模块23。

如尤其图3示出的那样,连接元件45优选构造为平坦的紧固板46,其相对阀壳体2的分型平面10平行地且有间距地嵌入到空气引导模块23、24的相应的、分别布置在阀孔25、26;27、28以及相关的控制腔室上部35、36之间的凹部47、48中。在此,紧固板46利用一侧敞开的横向缝隙49、50;51、52分别包围空气引导的模块23、24的相对分型平面10成直角地构造的且相对阀壳体2的纵向方向13成直角地延伸的横向接片53、54;55、56。

此外,紧固板46在当前示例性地设有六个孔57,经由这些孔,紧固板46进而整个壳体盖12借助六个螺栓58与基本壳体11螺接。为了避免在紧固板46中的另外的孔并且避免对所述另外的孔进行密封的密封元件,先导控制阀8、9的控制通道29、31;32、34布置在空气引导的模块23、24的横向接片53、54;55、56内部。

在当前,两个先导控制阀8、9构造为独立的磁阀,它们以带有相反的切换方向和分别朝向所配属的入口阀或出口阀6、7的膜片16、17的阀座59、60的方式彼此间轴线平行且径向相邻地布置在磁模块20和空气引导模块23、24中。

入口阀6的膜片16和出口阀7的膜片17基于其造型分别贴靠在柱体形的中央通道63、64的阀座61、62上,相应地通过给布置在相关的膜片16、17与所配属的控制腔室上部35、36之间的控制腔室37、38加载以高的或低的控制压力,能够使中央通道与同轴于该中央通道地布置的柱体形的环形通道65、66连接或者能够相对于该环形通道阻断。入口阀6的柱体形的环形通道65与制动压力输入端3连接。

入口阀6的中央通道63经由连接通道67与出口阀7的又与制动压力输出端4连接的柱体形的环形通道66连接。出口阀7的中央通道64与放气输出端5连接。因此,制动压力输出端4经由入口阀6能够交替地与制动压力输入端3连接或者相对于该制动压力输入端阻断。同样地,制动压力输出端4经由出口阀7能够交替地与放气输出端5连接或者相对于该放气输出端阻断。

阀单元1.1具有切换功能“压力构建”、“压力保持”和“压力消除”。在阀单元1.1的切换功能“压力构建”中,入口阀6打开并且出口阀7关闭,从而使经由制动阀供给到制动压力输入端3处的制动压力不变地传送到制动压力输出端4和至少一个与该制动压力输出端联接的车轮制动缸。因为切换功能“压力构建”相应于阀单元1.1的息止状态,所以入口阀6的先导控制阀8在其磁线圈21的不通电的状态下,使入口阀6的控制腔室37经由控制通道29、阀孔26、在阀衔铁40中的纵向槽120和在阀芯39中的中央孔与引导低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30连接,该引导低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经由另外的控制通道33与放气输出端5联接。在图1中基于其造型贴靠在入口阀6的阀座61上示出的膜片16在该情况下通过存在于环形通道65内的制动压力而朝控制腔室37的方向移动,由此使入口阀6打开。

同样地,出口阀7的先导控制阀9在其磁线圈22的不通电的状态下使出口阀7的控制腔室38经由控制通道32、阀孔28、在阀衔铁43中的纵向槽121和阀芯42的中央孔与引导高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34连接,该引导高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经由另外的控制通道31与制动压力输入端3联接。

在阀单元1.1的切换功能“压力保持”中,入口阀6和出口阀7都关闭,从而于是恒定地保持住施加给制动压力输出端4和至少一个与该制动压力输出端联接的车轮制动缸的制动压力。为了调整出切换功能“压力保持”,仅入口阀6的先导控制阀8通过给其磁线圈21通电来进行转换,由此抵抗阀弹簧41的复位力地轴向从阀座59向内拉动相关的阀衔铁40。由此,入口阀6的控制腔室37经由控制通道29和阀孔25与引导高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31连接,该引导高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联接到制动压力输入端3上。

在阀单元1.1的切换功能“压力消除”中,入口阀6关闭并且出口阀7打开,从而于是使制动压力输出端4和至少一个与该制动压力输出端联接的车轮制动缸经由放气输出端5放气。为了调整出该切换功能,两个先导控制阀8、9通过对其磁线圈21、22通电来进行转换。通过对配属于出口阀7的先导控制阀9的磁线圈22通电,逆着阀弹簧44的复位力地轴向从阀座60向内拉动相关的阀衔铁43,由此,出口阀7的控制腔室38经由控制通道32和阀孔27与引导低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33连接,该引导低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联接到放气输出端5上。

阀单元1.1的切换功能“压力保持”和“压力消除”是防止抱死功能,利用它们应当避免至少一个所配属的车轮的由制动造成的抱死。这些切换功能通过由防抱死系统的控制器相应操控先导控制阀8、9来控制,在防抱死系统中,对车轮转速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评估以识别被制动的车轮即将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抱死。

基于两个先导控制阀8、9的在阀单元1.1的装入位置中所位于的,也就是在纵向方向13上相对于阀壳体2的分型平面10平行的布置方案,得到了阀盖12的非常低的结构高度进而得到了整个阀单元1.1的特别紧凑的尺寸。这是特别有利的,这是因为这种阀单元1.1为了实现在控制防止抱死功能时相关的车轮制动器的短的反应时间而尽可能布置在所配属的车轮制动缸的附近,并且在那里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通常是较小的。

基于两个磁阀8、9的带有相邻于所配属的膜片阀6、7的两个膜片16、17或两个控制腔室37、38地布置的阀座59、60的取向,得到对于两个先导控制阀8、9来说特别小的、在进行转换时所要充气或所要放气的先导容积。这有利地导致在对磁阀8、9进行转换时膜片阀6、7的切换反应时间特别短。

基于磁模块20和两个空气引导模块23、24的模块化的结构形式以及经由紧固板46不仅彼此的而且还与基本壳体11的连接,壳体盖12能够容易地装配并且能够轻易地与基本壳体11连接。此外,壳体盖12的所提到的模块20、23、24可以相对简单地例如作为注塑件制成、毫无问题地脱去型芯,并且基于良好的可触及性,例如用来在空气引导模块23、24上制成阀孔25至28和控制通道29至34以及在控制腔室上部35、36处制成边缘,能轻易地进行机械加工。

在图5a和5b中现在示例性地结合根据图1至4的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1.1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这种阀单元的装配方案。在此,在图5a和5b中分别在左边绘制了各自的装配步骤并且在右边绘制了相关的装配步骤的结果。

在装配步骤s1中,首先,将先导控制阀8、9的优选分别组装在阀匣68、69中的机械构件39、40、41、59;42、43、44、60按照装配箭头70、71置入到包含磁线圈21、22的磁模块20中。

在装配步骤s2中,在将阀匣68、69嵌入到阀孔25、26;27、28中的情况下,将两个空气引导模块23、24按照装配箭头72、73于端侧套装到磁模块20的上。

在可选的中间步骤s2a中,为了简化装配,通过按照装配箭头75对在端侧包围空气引导模块23、24的装配夹具74进行套装而使磁模块20和空气引导模块23、24彼此固定。能够看到的是,控制腔室上部35、36远离装配夹具地分别构造在两个空气引导模块23、24上。

在装配步骤s3中,将紧固板46按照装配箭头76侧向地移入到空气引导模块23、24的凹部47、48中,其中,空气引导模块23、24的横向接片53、55双侧地被紧固板46的一侧敞开的横向缝隙49、51包围。由此,磁模块20和空气引导模块23、24在纵向方向13上形状锁合(formschlüssig)地彼此固定。

在装配步骤s4中,首先,将入口阀6的或出口阀7的两个膜片16、17按照装配箭头77、78置入到基本壳体11的相应的开口中,之后在安装步骤s5中,将由磁模块20和空气引导模块23、24构成的壳体盖12按照装配箭头79在将控制腔室上部35、36嵌入到膜片阀6、7的所配属的开口中的情况下安置到基本壳体11上。

此后,在装配步骤s6中,经由多个穿引过孔57的螺栓58按照装配箭头80、81地将紧固板46与基本壳体11螺接,由此,使壳体盖12的所提到的模块20、23、24形状锁合且力锁合地(kraftschlüssig)彼此连接并且与基本壳体11连接。

在可选的附加步骤s6a中,最后将装配夹具74按照装配箭头82又从壳体盖12取下并与阀单元1.1分离。

由描述可以看出的是,对阀单元1.1的装配基于壳体盖12的模块化的结构而能相对容易且快速地执行。

根据本发明构造的阀单元1.2的在图6中以根据图7的纵向中剖面vi-vi绘制的并且在图7中以根据图6的水平剖面vii-vii绘制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功能作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如下方式与根据图1至4的根据本发明的阀单元1.1的第一实施方式有所区别,即,先导控制阀8’、9’现在在结构上组装在具有共同的磁线圈84的双衔铁磁阀83中。在双衔铁磁阀83内部,磁阀8’、9’以带有相反的切换方向和分别朝向所配属的入口阀或出口阀6、7的膜片16、17的阀座85、86的方式彼此同轴且轴向相邻地布置在磁模块20’和空气引导模块23’、24’中。

在阀单元1.2的切换功能“压力构建”中,在其中,入口阀6打开并且出口阀7关闭,入口阀6的先导控制阀8’在磁线圈84的不通电状态下经由控制通道29’、阀孔88,布置在靠外的阀芯93内的纵向槽、布置在所配属的阀衔铁91中的径向和中央孔、以及布置在中央的阀芯90中的径向和中央孔将入口阀6的控制腔室37与引导低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30’连接起来,该引导低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联接到放气输出端5上。同样地,出口阀7的先导控制阀9’在磁线圈84的不通电状态下经由控制通道32’、阀孔89、布置在靠外的阀芯96内的对角孔、布置在所配属的阀衔铁94中的纵向槽、以及布置在中央的阀芯90中的径向和中央孔将出口阀7的控制腔室38与引导高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34’连接起来,该引导高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联接到制动压力输入端3上。

在阀单元1.2的切换功能“压力保持”中,在其中,入口阀6和出口阀7都关闭,仅入口阀6的先导控制阀8’通过对磁线圈84以低电流通电或者在磁线圈84上存在有中心抽头的情况下通过对磁线圈84进行部分通电来进行转换。在此,逆着相关的阀弹簧92的复位力地轴向从阀座85向内拉动先导控制阀8’的阀衔铁91’。由此,入口阀6的控制腔室37经由控制通道29’、阀孔88以及布置在靠外的阀芯93内的纵向槽和中央孔与引导高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31’连接,该引导高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经由先导控制阀9’的控制通道34’联接到制动压力输入端3上。

在阀单元1.2的切换功能“压力消除”中,在其中,入口阀6关闭并且出口阀7打开,两个先导控制阀8’、9’通过对磁线圈84以高的电流通电或者在磁线圈84上存在有中心抽头的情况下通过对磁线圈84进行完全通电来进行转换。在对配属于出口阀7的先导控制阀9进行转换时,逆着相关的阀弹簧95的复位力地轴向从阀座86向内拉动所配属的阀衔铁94。由此,出口阀7的控制腔室38经由控制通道32’、阀孔89以及布置在靠外的阀芯96内的对角孔和中央孔与引导低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33’连接,该引导低的控制压力的控制通道经由先导控制阀8’的控制通道30’联接到放气输出端5上。

对先导控制阀8’、9’的逐级操作基于配属于入口阀6的先导控制阀8’的阀弹簧92的相应低的弹簧刚性和配属于出口阀7的先导控制阀9’的阀弹簧95的相应高的弹簧刚性来实现。为了简化装配并且改进先导控制阀8’、9’的功能,在当前示例性地将双衔铁磁阀83的机械构件,如中央的阀芯90、阀衔铁91、94、阀弹簧92、95和靠外的阀芯93、96组装在阀匣97中,该阀匣置入到磁模块20’的磁线圈84中并且端部侧置入到空气引导模块23’、24’的各自的阀孔88、89中。

根据本发明构造的阀单元1.3的在图8中以根据图9的纵向剖面viii-viii绘制的并且在图9中以根据图8的水平剖面ix-ix绘制的第三实施方式在功能作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如下方式与根据图1至4的阀单元1.1有所区别,即,磁模块20”和输出侧的空气引导模块24”现在一体式地构造,也就是在结构上被组合在共同的构件中。在此为了能够实现对尤其是配属于出口阀7的先导控制阀9”的机械构件39”至41”;42”至44”的装配,两个磁控制阀8”、9”具有不朝其阀座59”、60”方向增大的外直径。这在当前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两个磁阀8”、9”分别具有内置的阀弹簧41”、44”,它们布置在相关的阀衔铁40”、43”与所配属的阀芯39”、42”之间。

此外,根据图8和9的阀单元1.3示例性地设有布置在放气输出端5上的消音器98。消音器98具有尽可能呈柱体形的消音器壳体99,消音器壳体具有进入开口100、内置的平息腔101和在图8中的不可见的排出开口102。在消音器壳体99内部于排出开口102之前布置有由透气的且消音的材料装置构成的消音衬料103,所述排出开口在消音器壳体99的柱体形壁中以向制动压力输入端3取向的方式在约270°的角度范围上延伸。消音器壳体99由罐筒形的基础壳体104和平坦的壳体盖105构成,并且消音器壳体置入到基本壳体11”的在制动压力输入端3与制动压力输出端4之间的凹部中。经由壳体盖105与基本壳体11”的包括多个螺栓的螺接将消音器98紧固在阀壳体2”上。

由于基础壳体104的朝向阀壳体2”的分型平面10的壳体底部122,使得在当前也封闭了向外敞开的连接通道67”,经由该连接通道将入口阀6的中央通道63与出口阀7的环形通道66连接起来。为了密封连接通道67”,在基本壳体11”的相邻的壳体壁与基础壳体104的壳体底部122之间布置有密封元件107。

在示例性地从图1的剖视图中提取的根据图10的阀单元1.1的局部的纵剖面中绘制了联接套管110的第一实施方式用来将磁阀8、9的磁线圈21、22联接到电压源上。在该实施变型方案中,联接套管110一体式地成形到磁模块20上。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08完全地铺设在磁模块20内部并且终止于联接套管110的接触部109中。

在根据图11的磁线圈21、22的联接套管115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尽管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11也铺设在磁模块20内部。然而,这些联接线缆在输入侧从磁模块20引导出来,并且经由插塞连接部112与联接线缆113连接,所述联接线缆113布置在输入侧的空气引导模块23中并且终止于成形到该空气引导模块23上的联接套管115的接触部114中。

在根据图12的磁线圈21、22的联接套管119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16铺设在磁模块20内部并且终止于接触部117中,该接触部117在端侧从磁模块20探伸出来并且穿过开口118探伸进入到成形到输入端的空气引导模块23上的联接套管119中。

附图标记列表

1.1阀单元,第一实施方式

1.2阀单元,第二实施方式

1.3阀单元,第三实施方式

2、2’、2”阀壳体

3制动压力输入端

4制动压力输出端

5放气输出端

6入口阀、膜片阀

7出口阀、膜片阀

8、8’、8”入口阀6的先导控制阀、磁阀

9、9’、9”出口阀7的先导控制阀、磁阀

10分型平面

11、11”基本壳体

12、12’、12”壳体盖

13阀壳体2、2’、2”的纵向方向

14入口阀6的操作轴线

15出口阀7的操作轴线

16入口阀6的膜片

17出口阀7的膜片

18先导控制阀8、8”的操作轴线

19先导控制阀9、9”的操作轴线

20、20’、20”磁模块

21先导控制阀8、8”的磁线圈

22先导控制阀9、9”的磁线圈

23、23’、23”输入侧的空气引导模块

24、24’、24”输出侧的空气引导模块

25、25”先导控制阀8、8”的阀孔

26、26”先导控制阀8、8”的阀孔

27、27”先导控制阀9、9”的阀孔

28、28”先导控制阀9、9”的阀孔

29、29’先导控制阀8、8’、8”的控制通道

30、30’先导控制阀8、8’、8”的控制通道

31、31’先导控制阀8、8’、8”的控制通道

32、32’先导控制阀9、9’、9”的控制通道

33、33’先导控制阀9、9’、9”的控制通道

34、34’先导控制阀9、9’、9”的控制通道

35入口阀6的控制腔室上部

36出口阀7的控制腔室上部

37入口阀6的控制腔室

38出口阀7的控制腔室

39、39”先导控制阀8、8”的阀芯

40、40”先导控制阀8、8”的阀衔铁

41、41”先导控制阀8、8”的阀弹簧

42、42”先导控制阀9、9”的阀芯

43、43”先导控制阀9、9”的阀衔铁

44、44”先导控制阀9、9”的阀弹簧

45连接元件

46紧固板

47空气引导模块23、23’、23”的凹部

48空气引导模块24、24’、24”的凹部

49紧固板46的横向缝隙

50紧固板46的横向缝隙

51紧固板46的横向缝隙

52紧固板46的横向缝隙

53空气引导模块23、23’、23”的横向接片

54空气引导模块23、23’、23”的横向接片

55空气引导模块24、24’、24”的横向接片

56空气引导模块24、24’、24”的横向接片

57紧固板46的孔

58螺栓

59、59”先导控制阀8、8”的阀座

60、60”先导控制阀9、9”的阀座

61入口阀6的阀座

62出口阀7的阀座

63入口阀6的中央通道

64出口阀7的中央通道

65入口阀6的环形通道

66出口阀7的环形通道

67、67”连接通道

68先导控制阀8的阀匣

69先导控制阀9的阀匣

70装配箭头

71装配箭头

72装配箭头

73装配箭头

74装配夹具

75装配箭头

76装配箭头

77装配箭头

78装配箭头

79装配箭头

80装配箭头

81装配箭头

82装配箭头

83双衔铁磁阀

84双衔铁磁阀83的磁线圈

85先导控制阀8’的阀座

86先导控制阀9’的阀座

87先导控制阀8’、9’的操作轴线

88先导控制阀8’的阀孔

89先导控制阀9’的阀孔

90先导控制阀8’、9’的中央的阀芯

91先导控制阀8’的阀衔铁

92先导控制阀8’的阀弹簧

93先导控制阀8’的靠外的阀芯

94先导控制阀9’的阀衔铁

95先导控制阀9’的阀弹簧

96先导控制阀9’的靠外的阀芯

97阀匣

98消音器

99消音器壳体

100进入开口

101平息腔

102排出开口

103消音衬料

104消音器壳体99的基础壳体

105消音器壳体99的壳体盖

106螺栓

107密封元件

108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

109联接套管110的接触部

110磁线圈21、22的联接套管

111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

112插塞连接部

113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

114联接套管115的接触部

115磁线圈21、22的联接套管

116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

117联接套管119的接触部

118联接套管119的开口

119磁线圈21、22的联接套管

120阀衔铁40中的纵向槽

121阀衔铁43中的纵向槽

122消音器壳体99的壳体底部

s1装配步骤

s2装配步骤

s2a中间步骤

s3装配步骤

s4装配步骤

s5装配步骤

s6装配步骤

s6a附加步骤

技术特征:

1.用于在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1.1、1.2、1.3),所述阀单元具有布置在长形的阀壳体(2)中的制动压力输入端(3)、制动压力输出端(4)、放气输出端(5)以及构造为膜片阀的入口阀(6)、构造为膜片阀的出口阀(7)和针对所述入口阀(6)和所述出口阀(7)的分别构造为二位三通磁阀的先导控制阀(8、9),所述长形的阀壳体被在装入位置中尽可能水平的分型平面(10)划分成基本壳体(11)和壳体盖(12),其中,所述制动压力输入端(3)和所述制动压力输出端(4)以及所述放气输出端(5)布置在所述基本壳体(11)中,所述膜片阀(6、7)在所述基本壳体(11)中以平行的操作轴线(14、15)并且以膜片(16、17)在夹紧在所述基本壳体(11)与所述壳体盖(12)之间的情况下布置在共同的、尽可能相应于所述分型平面(10)的膜片平面中的方式在纵向方向(13)上相继地布置在所述制动压力输入端(3)与所述制动压力输出端(4)之间,而所述先导控制阀(8、9)布置在所述壳体盖(1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阀(6)的先导控制阀(8)和所述出口阀(7)的先导控制阀(9)在纵向方向(13)上以所述先导控制阀的操作轴线(18、19)相对所述分型平面(10)平行的取向在所述壳体盖(12)中尽可能居中地布置在所述入口阀(6)的和所述出口阀(7)的膜片(16、17)上方,并且所述壳体盖(12)由布置在中央的、包含所述先导控制阀(8、9)的磁线圈(21、22)的磁模块(20)以及两个在纵向方向(13)上分别在端侧邻接所述磁模块(20)地布置的、分别具有所述先导控制阀(8、9)的阀孔(25、26、27、28)和控制通道(29、30、31、32、33、34)的且分别设有相邻的入口阀(6)或出口阀(7)的控制腔室上部(35、36)的空气引导模块(23、24)构成,所述磁模块和所述空气引导模块经由唯一的连接元件(45)不仅彼此连接而且与所述基本壳体(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45)构造为平坦的紧固板(46),所述紧固板平行于所述阀壳体(2)的分型平面(10)地嵌入到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24)的相应的、分别布置在所述阀孔(25、26、27、28)与相关的控制腔室上部(35、36)之间的凹部(47、48)中,并且所述紧固板(46)利用一侧敞开的横向缝隙(49、50、51、52)分别包围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24)的至少一个相对所述阀壳体(2)的分型平面(10)和纵向方向(13)成直角地延伸的横向接片(53、54、55、56),并且所述紧固板具有用于将所述壳体盖(12)与所述基本壳体(11)螺接的孔(5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8、9)的控制通道(29、30、31、32、33、34)布置在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24)的横向接片(53、54、55、5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8、9)实施为独立的磁阀,所述独立的磁阀以带有相反的切换方向和分别朝向所配属的入口阀或出口阀(6、7)的膜片(16、17)的阀座(59、60)的方式彼此轴线平行且径向相邻地布置在所述磁模块(20)和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24)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8、9)实施为独立的磁阀,所述独立的磁阀以带有相反的切换方向和分别朝向所配属的入口阀或出口阀(6、7)的膜片(16、17)的阀座(59、60)的方式彼此轴线平行且径向相邻地布置在所述磁模块(20)和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24)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8、9)实施为独立的磁阀,所述独立的磁阀以带有相反的切换方向和分别朝向所配属的入口阀或出口阀(6、7)的膜片(16、17)的阀座(59、60)的方式彼此轴线平行且径向相邻地布置在所述磁模块(20)和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24)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阀座(59、60)一体式地与各自配属的空气引导模块(23、2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阀座(59、60)一体式地与各自配属的空气引导模块(23、2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阀座(59、60)一体式地与各自配属的空气引导模块(23、2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阀(8、9)的机械构件(39、40、41;42、43、44、59、59’、60、60’)分别组装在阀匣(68、69)中。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阀(8、9)的机械构件(39、40、41;42、43、44、59、59’、60、60’)分别组装在阀匣(68、69)中。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阀(8、9)的机械构件(39、40、41;42、43、44、59、59’、60、60’)分别组装在阀匣(68、69)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8’、9’)组装在具有共同的磁线圈(84)的双衔铁磁阀(83)中,在所述双衔铁磁阀中,各个磁阀(8’、9’)以带有相反的切换方向和分别朝向所配属的入口阀(6)或出口阀(7)的膜片(16、17)的阀座(85、86)的方式彼此间同轴且轴向相邻地布置在所述磁模块(20’)和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24’)中。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8’、9’)组装在具有共同的磁线圈(84)的双衔铁磁阀(83)中,在所述双衔铁磁阀中,各个磁阀(8’、9’)以带有相反的切换方向和分别朝向所配属的入口阀(6)或出口阀(7)的膜片(16、17)的阀座(85、86)的方式彼此间同轴且轴向相邻地布置在所述磁模块(20’)和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24’)中。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控制阀(8’、9’)组装在具有共同的磁线圈(84)的双衔铁磁阀(83)中,在所述双衔铁磁阀中,各个磁阀(8’、9’)以带有相反的切换方向和分别朝向所配属的入口阀(6)或出口阀(7)的膜片(16、17)的阀座(85、86)的方式彼此间同轴且轴向相邻地布置在所述磁模块(20’)和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24’)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衔铁磁阀(83)的磁线圈(84)具有用于进行部分通电的中心抽头,并且所述先导控制阀(8’、9’)构造成使得配属于所述入口阀(6)的磁阀(8’)通过对所述磁线圈(84)的部分通电来进行转换,而配属于所述出口阀(7)的磁阀(9’)通过对所述磁线圈(84)的完全通电才进行转换。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衔铁磁阀(83)的磁线圈(84)具有用于进行部分通电的中心抽头,并且所述先导控制阀(8’、9’)构造成使得配属于所述入口阀(6)的磁阀(8’)通过对所述磁线圈(84)的部分通电来进行转换,而配属于所述出口阀(7)的磁阀(9’)通过对所述磁线圈(84)的完全通电才进行转换。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衔铁磁阀(83)的磁线圈(84)具有用于进行部分通电的中心抽头,并且所述先导控制阀(8’、9’)构造成使得配属于所述入口阀(6)的磁阀(8’)通过对所述磁线圈(84)的部分通电来进行转换,而配属于所述出口阀(7)的磁阀(9’)通过对所述磁线圈(84)的完全通电才进行转换。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衔铁磁阀(83)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组装在阀匣(97)中,其中,至少一个磁阀(8’、9’)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具有不朝其阀座(85、86)方向增大的外直径。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衔铁磁阀(83)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组装在阀匣(97)中,其中,至少一个磁阀(8’、9’)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具有不朝其阀座(85、86)方向增大的外直径。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衔铁磁阀(83)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组装在阀匣(97)中,其中,至少一个磁阀(8’、9’)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具有不朝其阀座(85、86)方向增大的外直径。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衔铁磁阀(83)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组装在阀匣(97)中,其中,至少一个磁阀(8’、9’)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具有不朝其阀座(85、86)方向增大的外直径。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衔铁磁阀(83)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组装在阀匣(97)中,其中,至少一个磁阀(8’、9’)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具有不朝其阀座(85、86)方向增大的外直径。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衔铁磁阀(83)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组装在阀匣(97)中,其中,至少一个磁阀(8’、9’)的机械构件(90、91、92、93、94、95、96)具有不朝其阀座(85、86)方向增大的外直径。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模块(20”)和其中一个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4”)一体式地构成,其中,至少是其阀座(60”)布置在相关的空气引导模块(24”)的阀孔(27”)中的那个磁阀(9”)的机械构件(42”、43”、44”)具有不朝所述阀座(60”)方向增大的外直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是其阀座(60”)布置在相关的空气引导模块(24”)的阀孔(27”)中的那个磁阀(9”)具有内置的阀弹簧(44”),所述阀弹簧布置在相关的阀衔铁(43”)与所配属的阀芯(42”)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08)铺设在所述磁模块(20)内部并且终止于成形到所述磁模块(20)上的联接套管(110)的接触部(109)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08)铺设在所述磁模块(20)内部并且终止于成形到所述磁模块(20)上的联接套管(110)的接触部(109)中。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08)铺设在所述磁模块(20)内部并且终止于成形到所述磁模块(20)上的联接套管(110)的接触部(109)中。

30.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11)铺设在所述磁模块(20)内部,所述联接线缆经由插塞连接部(112)与布置在空气引导模块(23)中且终止于成形到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上的联接套管(115)的接触部(114)中的联接线缆(113)连接。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11)铺设在所述磁模块(20)内部,所述联接线缆经由插塞连接部(112)与布置在空气引导模块(23)中且终止于成形到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上的联接套管(115)的接触部(114)中的联接线缆(113)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11)铺设在所述磁模块(20)内部,所述联接线缆经由插塞连接部(112)与布置在空气引导模块(23)中且终止于成形到所述空气引导模块(23)上的联接套管(115)的接触部(114)中的联接线缆(113)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16)铺设在所述磁模块(20)内部,并且终止于接触部(117)中,所述接触部在端侧从所述磁模块(20)探伸出来并且穿过开口(118)探伸进成形到空气引导模块(23)上的联接套管(119)中。

3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16)铺设在所述磁模块(20)内部,并且终止于接触部(117)中,所述接触部在端侧从所述磁模块(20)探伸出来并且穿过开口(118)探伸进成形到空气引导模块(23)上的联接套管(119)中。

3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线圈(21、22)的联接线缆(116)铺设在所述磁模块(20)内部,并且终止于接触部(117)中,所述接触部在端侧从所述磁模块(20)探伸出来并且穿过开口(118)探伸进成形到空气引导模块(23)上的联接套管(119)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压缩空气制动设备中进行压力调制的阀单元(1.1、1.2、1.3),阀单元具有布置在长形的阀壳体(2)中的制动压力输入端(3)、制动压力输出端(4)、放气输出端(5)、构造为膜片阀的入口阀(6)、构造为膜片阀的出口阀(7)和针对每个膜片阀(6、7)的分别构造为二位三通磁阀的先导控制阀(8、9),该长形的阀壳体被在装入位置中尽可能水平的分型平面(10)划分成基本壳体(11)和壳体盖(12)。为了实现阀单元(1.1、1.2、1.3)的紧凑且能容易装配的结构而设置的是,先导控制阀(8、9)在壳体盖(12)中在纵向方向(13)上以其操作轴线(18、19)相对分型平面(10)平行的取向且尽可能居中地布置在入口阀(6)和出口阀(7)的膜片(16、17)上方,并且壳体盖(12)由布置在中央的磁模块(20)以及两个在纵向方向(13)上分别在端侧邻接磁模块(20)地布置的空气引导模块(23、24)构成,磁模块和空气引导模块经由唯一的连接元件(45)不仅彼此连接而且与基本壳体(11)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斯特凡·克诺克;卡斯滕·伦格;安德烈亚斯·泰希曼;英戈·托尔霍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伯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8.06

技术公布日:.02.07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