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一种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18-12-29 13:31:43

相关推荐

一种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给排水一般指的是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市政给排水和建筑给排水),简称给排水。

给水工程为居民和厂矿运输企业供应生活生产用水的工以及消防用水、道路绿化用水等,由给水水源、取水构筑物、原水管道、给水处理厂和给水管网组成,具有取集和输送原水改善水质的作用。

排水工程排除人类生活污水和生产中的各种废水。多余的地面水的工程由排水管系或沟道废水处理厂和最终处理设施组成,通常还包括抽升设施,如排水泵站;排水管系收集和输送废水污水的管网有合流管系和分流管系。

现有的给排水管道通过管端法兰、螺栓以及密封垫圈等进行连接,连接成完整的管道系统,其中一些管道中还设置有过滤网,当管道中滤网堵塞等问题需要进行维修时,需要将管道拆卸进行清理维修,且维修过程中,整个管道系统需要停止运行,影响正常给水排水。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同轴线设置的主管道,两个主管道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支管道,两个支管道之间设置有动作腔,且动作腔中设置有动作机构,动作机构包括相互转动连接并交叉设置的第一伸缩组件和第二伸缩组件,且第一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滤板和第二挡板,第二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滤板和第一挡板,其中一个支管道的内侧对应第一滤板和第一挡板的位置设置有伸缩槽,另一个支管道的内侧对应第二滤板和第二挡板的位置也设置有伸缩槽,第一滤板和第二挡板的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伸缩槽,伸入对应的支管道中。

优选的,第一伸缩组件包括第一转动管,第一转动管中对称设置并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内侧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外侧端伸出第一转动管,并分别与第一滤板和第二挡板连接,两个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转动管的内腔滑动连接,且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二伸缩组件的结构与第一伸缩组件相同,并对应设置有第二转动管、第二伸缩杆、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弹簧,且两个第二伸缩杆的外侧端分别与第二滤板和第一挡板连接。

优选的,第一滤板和第一挡板的内侧端固定有移动轴,两个第一伸缩杆的外侧端分别与两个移动轴转动连接,且移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移动块,第二滤板、第二挡板和第二伸缩杆之间也设置有相同结构的移动轴和移动块,动作腔的顶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平行的滑槽,底面对应位置也设置有两个滑槽,多个移动块分别位于对应的滑槽中,并沿滑槽滑动。

优选的,第一滤板上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的一侧设置有滤网,第二滤板的结构与第一滤板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第一转动管和第二转动管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在动作腔的侧壁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管和第二转动管的中心处转动连接,第一转动管的底面面中心处、第二转动管的顶面中心处分别连接有电机,且动作腔的左侧对应电机的位置固定有电机架,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架上。

优选的,伸缩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使对应的第一滤板、第一挡板、第二滤板或第二挡板工作时,侧壁与密封圈接触,通过密封圈避免支管道中的水进入动作腔中,影响动作机构的工作。

优选的,支管道包括直管道,直管道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弯管道,且弯管道的外侧端分别与对应的主管道侧边连通,动作腔设置与两个直管道之间。

优选的,动作腔的顶面和顶面分别设置有矩形窗口,矩形窗口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盖板,便于打开动作腔,对其中动作机构的各组件进行维修处理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第二挡板伸入右侧的支管道中,将右侧支管道关闭,第一滤板伸入左侧的支管道中,对流过的水进行过滤;当需要切换与主管道连通的支管道时,通过动作机构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滤板伸入对应的支管道中,将左侧支管道关闭,并通过第一滤板和第二挡板向内侧移动,使右侧支管道打开,完成管道切换,管道切换方便,便于在管道出现堵塞等问题时进行维修,同时不影响管道的抽水排水工作,使用更方便,且具有过滤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作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动管、第二转动管和电机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管道,2-支管道,201-伸缩槽,3-动作腔,301-滑槽,4-第一转动管,401-第一伸缩杆,402-第一固定板,403-第一弹簧,5-第二转动管,501-第二伸缩杆,6-第一滤板,601-收集槽,602-滤网,7-第一挡板,8-第二滤板,9-第二挡板,10-移动轴,1001-移动块,1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同轴线设置的主管道1,两个主管道1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支管道2,两个支管道2之间设置有动作腔3,且动作腔3中设置有动作机构,动作机构包括相互转动连接并交叉设置的第一伸缩组件和第二伸缩组件,且第一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滤板6和第二挡板9,第二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滤板8和第一挡板7,其中一个支管道2的内侧对应第一滤板6和第一挡板7的位置设置有伸缩槽201,另一个支管道2的内侧对应第二滤板8和第二挡板9的位置也设置有伸缩槽201,第一滤板6和第二挡板9的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伸缩槽201,伸入对应的支管道2中。

第一伸缩组件包括第一转动管4,第一转动管4中对称设置并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伸缩杆401,第一伸缩杆401的内侧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板402,外侧端伸出第一转动管4,并分别与第一滤板6和第二挡板9连接,两个第一固定板402与第一转动管4的内腔滑动连接,且第一固定板40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403,第二伸缩组件的结构与第一伸缩组件相同,并对应设置有第二转动管5、第二伸缩杆501、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弹簧,且两个第二伸缩杆501的外侧端分别与第二滤板8和第一挡板7连接。

第一滤板6和第一挡板7的内侧端固定有移动轴10,两个第一伸缩杆401的外侧端分别与两个移动轴10转动连接,且移动轴10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移动块1001,第二滤板8、第二挡板9和第二伸缩杆501之间也设置有相同结构的移动轴10和移动块1001,动作腔3的顶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平行的滑槽301,底面对应位置也设置有两个滑槽301,多个移动块1001分别位于对应的滑槽301中,并沿滑槽301滑动。

伸缩槽201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使对应的第一滤板6、第一挡板7、第二滤板8或第二挡板9工作时,侧壁与密封圈接触,通过密封圈避免支管道2中的水进入动作腔3中,影响动作机构的工作。

支管道2包括直管道,直管道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弯管道,且弯管道的外侧端分别与对应的主管道1侧边连通,动作腔3设置与两个直管道之间。

动作腔3的顶面和顶面分别设置有矩形窗口,矩形窗口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盖板,便于打开动作腔3,对其中动作机构的各组件进行维修处理等。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左侧的支管道2工作时,第二挡板9伸入右侧的支管道2中,将右侧支管道2关闭,第一滤板6伸入左侧的支管道2中,对流过的水进行过滤,需要切换与主管道1连通的支管道2时,先将第一转动管4转动,通过第二伸缩杆501带动移动轴10和移动块1001沿滑槽301向外侧移动,从而使第一挡板7和第二滤板8伸入对应的支管道2中,并通过第一挡板7使左侧的支管道2关闭,然后转动第一转动管4,从而通过第一伸缩杆401带动第一滤板6和第二挡板9向内侧移动,使右侧支管道2打开,完成管道切换,并通过第二滤板8对管道中的水进行过滤,管道切换方便,便于在管道出现堵塞等问题时进行维修,同时不影响管道的抽水排水工作,使用更方便,且具有过滤功能。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滤板6上设置有收集槽601,收集槽601的一侧设置有滤网602,第二滤板8的结构与第一滤板6的结构相同;支管道2中的水通过对应的第一滤板6或第二滤板8过滤,过滤的残留物积留在收集槽601中,当需要切换管道时,通过动作机构将对应的滤网602移动至动作腔3中,以便通过上下的矩形窗口对收集槽601中的残留物以及滤网602上的粘附物进行清理。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第一转动管4和第二转动管5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在动作腔3的侧壁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管4和第二转动管5的中心处转动连接,第一转动管4的底面面中心处、第二转动管5的顶面中心处分别连接有电机11,且动作腔3的左侧对应电机11的位置固定有电机架,电机11固定安装在电机架上,两个电机11分别电连接有电源和开关。

当需要切换与主管道1连通的支管道2时,先将与第二转动管5相连的电机11启动,使其带动第一转动管4转动,通过第二伸缩杆501带动移动轴10和移动块1001沿滑槽301向外侧移动,从而使第一挡板7和第二滤板8伸入对应的支管道2中,并通过第一挡板7使对应的支管道2关闭,然后启动另一个电机11,使其带动第一转动管4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伸缩杆401带动第一滤板6和第二挡板9向内侧移动,使另一个支管道2打开,完成管道切换,并通过第二滤板8对管道中的水进行过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同轴线设置的主管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管道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支管道,两个支管道之间设置有动作腔,且动作腔中设置有动作机构,所述动作机构包括相互转动连接并交叉设置的第一伸缩组件和第二伸缩组件,且第一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滤板和第二挡板,第二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滤板和第一挡板,其中一个所述支管道的内侧对应第一滤板和第一挡板的位置设置有伸缩槽,另一个支管道的内侧对应第二滤板和第二挡板的位置也设置有伸缩槽,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挡板的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伸缩槽,伸入对应的支管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第一转动管,第一转动管中对称设置并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内侧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外侧端伸出第一转动管,并分别与第一滤板和第二挡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转动管的内腔滑动连接,且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结构与第一伸缩组件相同,并对应设置有第二转动管、第二伸缩杆、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弹簧,且两个第二伸缩杆的外侧端分别与第二滤板和第一挡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一挡板的内侧端固定有移动轴,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侧端分别与两个移动轴转动连接,且移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移动块,所述第二滤板、第二挡板和第二伸缩杆之间也设置有相同结构的移动轴和移动块,所述动作腔的顶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平行的滑槽,底面对应位置也设置有两个滑槽,多个所述移动块分别位于对应的滑槽中,并沿滑槽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板上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的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第二滤板的结构与第一滤板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管和第二转动管之间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在动作腔的侧壁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管和第二转动管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管的底面面中心处、第二转动管的顶面中心处分别连接有电机,且动作腔的左侧对应电机的位置固定有电机架,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包括直管道,直管道的两端对称固定有弯管道,且弯管道的外侧端分别与对应的主管道侧边连通,所述动作腔设置与两个直管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腔的顶面和顶面分别设置有矩形窗口,矩形窗口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盖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给水排水技术领域的一种给水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主管道、支管道、动作腔、动作机构、第一滤板、第一挡板、第二滤板和第二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第二挡板伸入右侧的支管道中,将右侧支管道关闭,第一滤板伸入左侧的支管道中,对流过的水进行过滤;当需要切换与主管道连通的支管道时,通过动作机构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滤板伸入对应的支管道中,将左侧支管道关闭,并通过第一滤板和第二挡板向内侧移动,使右侧支管道打开,完成管道切换,管道切换方便,便于在管道出现堵塞等问题时进行维修,同时不影响管道的抽水排水工作,使用更方便,且具有过滤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祥;王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德祥

技术研发日:.04.18

技术公布日:.02.1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