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浅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浅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时间:2023-04-01 01:16:29

相关推荐

浅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现在不少父母存在一个共同的苦恼,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自信的人能够真正做成什么事情。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多用赏识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儿童时期,家长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家长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可见,家长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理至关重要。

因此,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赏识和鼓励,应尽量找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用些非语言性的及语言性的激励。比如:孩子做事之前,家长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当他们进步时,我们要给予肯定,并及时表扬、赏识,说些诸如“你果然做到了,你真棒,真了不起,我真替你高兴”的话。当学习退步的时候,也不要说“笨蛋”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说:“你学习虽然有点退步,但是你敢于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可嘉的,我觉得下一次你一定会赶上去。”如果你给与他们激励性的评价,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慢慢的就有了信心去做事;如果你一直说他不行,说他没出息,那么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做什么事都不行,从此即失去了做事的信心。但要避免不符合实际的夸奖。

二、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对孩子来说,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是取得良好成绩、维持学习热情的重要条件。只有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求知欲,只有在强烈的求知欲下才会激发学习动机,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从而克服自卑心理,提高自信心。

三、帮孩子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发现自身长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建立在充分估价自己的基础上,认识不到自身拥有的潜力或低估自己都不利于自信心的确立。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必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拥有的巨大潜能和广阔的发展可能性,使他们深信:只要自己在某些领域的努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做出比较突出的成绩,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现代心理学早就发现:除极少数低能、白痴以外,绝大多数儿童都具备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潜力;同一个人各方面的发展潜力也不尽平衡,大多数人都有在某些方面相对占优势的发展潜力。如果一个人能在人生早期就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及早采取措施,扬长补短,努力挖掘,则就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家长要帮助孩子获得这方面的认识,使他们学会善于分析自己遗传素质的长处和短处。同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优势,帮助他们及早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用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形成顽强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

四、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成功期望值,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人的潜力很大,只要充满自信,努力奋斗,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成才,在某些领域有所成就。但人们的天赋及后天条件毕竟存在差异,不能期望人人都拿世界冠军,都得诺贝尔奖……对孩子来说,也不能期望人人都成绩优异,出类拔萃。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合理的成功预期,教育他们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因期望过高而又难以实现从而遭受心理挫折。年纪较小的儿童往往耐心不足,急于求成。家长在让孩子看到美好前景的同时,要让他们明白:不经过脚踏实地的、点点滴滴的艰苦努力,甚至是多次的挫折、失败,再美好的前景都是难以实现的,使其不是空寄过高期望,而是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

五、通过鼓励孩子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勇于展现自我,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是每一个自信的现代人所应有的品质。孩子通过展现自己获得成就感,对于他们树立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都不好,同学瞧不起他,老师不喜欢他,说他不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头脑中形成一定“不行”的思维定势,他们总是以失败者的心态出现在集体中,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还有些孩子由于胆小、害羞和缺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

因此,家长应调整教育方法,为孩子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鼓励孩子勇于表现自己。学习成绩不行并不代表他其他的能力(如体育运动、文艺水平)也不行。例如,有些孩子在体育比赛中是“佼佼者”,或是文艺演出的优秀演员,我们可以从他参加竞赛中取得的好名次方面去表扬、鼓励他,指出其有过人的特长,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进取的内在动力,希望成才的热切追求,成功者的心态。再如,对于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孩子的成功体验越多,自信心就越强。

六、要学会用爱心沟通和倾听梦想,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实践中,家长可能试过许多方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可是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收效甚微。一些孩子认为家长很唠叨、烦人,听不进家长的劝告,使家长心灰意冷,放弃教育。轻易放弃,妄下结论是不对的。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只要我们用一颗赤诚的爱子之心,多与孩子沟通,去感化孩子,以伟大父母之爱,广阔的胸怀,相信一定会打动孩子那颗冷漠之心。让他燃起熊熊的希望烈火,满怀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

当然,沟通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知音。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应随意地责骂和讽刺,否则会打击孩子尝试和创造的勇气以及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变得胆小而不敢有所作为和突破,对孩子的自信更是重大打击。因此,对孩子的过失,家长要正确认识,切实了解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多与孩子沟通,耐心地解释孩子的错误原因以及改正方法,使孩子在失败的基础上走向成功,在失败的挫折下重树自信。从而达到增强孩子自信心的目的。同时,要学会倾听梦想。即使你认为孩子说的是梦想,也要耐心倾听,并尽可能创造条件帮助他去变为现实。

七、要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自尊心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心理品质,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进取的动力,向上的“能源”。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孩子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孩子相处,用真情实意为孩子创设一个民主、融洽、和睦、协调的家庭环境。作为家长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孩子,不用其他孩子的优势比自己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不滥施权威,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而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知识,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

八、运用榜样教育和言传身教,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在中外历史上,乃至孩子的身边,都有很多天赋平平或身处逆境但不甘平庸,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顽强拼搏,终于取得成功的人。利用青少年崇拜英雄,模仿力强的特点,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众中选取具存深刻教育意义的生动事例介绍给孩子,并注意引导、帮助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增强其自信心提供活生生的依据。运用榜样示范法,将一些抽象的教育理论人格化、形象化。运用得当,可以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在具体做法上,既可列举成功的正面事例,也可列举一些虽有优越的天赋条件和良好的成才的外部环境,但是由于自信心不足而导致自己打败了自己的反面事例,来证明白信心对一个人的成功或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积极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家长是孩子的效仿榜样,因此,在孩子面前更应有自信心,乐观的性格,有魄力,自强,办事不怯懦。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和良好的精神氛围,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因素。

九、根据孩子个性,对症下药,让孩子找到自信。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个性。比如对那些开朗的孩子,家长说话行事就可以粗放一点,而对那些敏感、心胸狭窄的孩子,说话行事则需要细腻一些。当然,对敏感、心胸狭窄的孩子,家长在讲究艺术的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帮助孩子改变这种个性。还有一些问题是孩子自己努力、别人帮助也不能马上就能改变的,比如外貌欠佳、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等等。那么,家长就应该让孩子明白,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通过人的努力就肯定能变好的。但是,“上帝关上了这扇门,总会打开那扇窗户。”要让孩子学会正视问题,接纳自己,并善于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找到自信,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十、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加强孩子的自信心。

在实践中,正确对待自身成功或失败,也是形成孩子自信心的基础。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讲,人生之路绝不会一帆风顺,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甚至相比之下;逆境还有能更多一些。在早期的顺境中通过体验成功而培养起来的自信,并不一定能保证其经得起人生的种种考验而成为生活的强者。对于那些只能经历成功而不能承受失败的孩子来说,仅靠几次成功建立起来的自信心,难免不被以后的失败所冲垮。要使孩子将来有所建树、有所成就,就不仅要让他们在人生之初体验成功,更要让他们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适度地承受挫折。

持久顽强的自信心,是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炼出来的。只有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品味”失败,引导他们在成功和失败的交织影响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丧失斗志,一蹶不振。只有那些能够不断超越和战胜自我,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

十一、调整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孩子。

孩子与家长间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自信心程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首先应检查一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是否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如果孩子感到父母喜欢他、尊重他,态度温和,孩子的感觉很好,往往就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强。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训斥多,粗暴,态度冷淡,孩子就情绪低沉,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同时,家长要正确评价孩子。家长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更不能拿其他孩子的优势比自己孩子的不足,而是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尤其是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此外,我们还可心帮助孩子,发扬优点,以已之长,克已之短的方法来培养、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

十二、通过加强家校联系提高教育合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中,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和家长配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的好坏。有的家长由于自己素质低而一味埋怨、批评孩子,这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家长要通过学校常规的家长会,上门家访,平时的电话沟通,“思讯通”等交流平台,及时向学校了解和反映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双方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家校密切配合,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养,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一定愿望的一种情感。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国家的明天,让我们从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做起吧,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我们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