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1-01-15 01:11:57

相关推荐

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救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海域的不断开发,深海作业活动与日俱增,相应地深海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特别是对于落水人员的施救,如何在第一时间快速有效的给予施救,对于提高落水人员的存活率意义重大。

深海作业船只(如海洋工程船)船长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船上一般配有甲板艇吊,舷侧设有求生圈,传统的救援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通过手抛救生圈的方式,实施救援,最大能抛的距离不大于20米,而大船不能靠近落水者,涡流会将落水者卷入船底造成二次伤害,所以手抛救生圈很难达到救援的目的;二是通过操控甲板艇吊下水,由救生员驾驶甲板艇吊对落水者实施救援,该方式一般需要一个驾驶员及一个救生员,为了保证甲板艇吊平稳地下水,中间花费的时间较长,很有可能错过第一救援时间,而且考验施救人员的专业心理素质,任何轻微的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发生二次事故,影响到施救人员的自身安全。

之后,人们开始不断探索新的救援方式,并在实践过程中引入远程遥控、无人救援等新的施救理念;申请号为10561481.1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救生圈,该电动救生圈包括漂浮圈、左右推进器、电池、控制系统及通信系统,通过远程控制左右推进器驱动该电动救生圈往落水者的方向航行,实施救援,由于海上的环境复杂,风阻、水阻等不可抗因素的制约,电动救生圈在深海救生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申请号为11302535.9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动力救生器,该动力救生器可以解决对深海落水者的施救问题,但是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该动力救生器是重复使用的,虽然该动力救生器结构上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并没有对动力救生器下水时的状态作出特别限制,但是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及保证下水后救生器内机械结构及电路系统的可靠性,该动力救生器还是通过绳索放入水中的,不能直接抛掷;第二,该动力救生器至少满足一个落水者可以坐在上面,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寸,在深海作业船只上也会占用一定的甲板空间。

如何设计一款结构小巧、能快速下水、快速实施救援的针对落水人员的救生装置,对于保证海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装置由外板围成全水密的船室,所述船室内装有信号接收器、控制模块、电源及推进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外部的遥控器无线连接,所述外板上至少包括一个可开闭的水密门,所述水密门往所述船室内侧固定有弹性卡件,充气浮体嵌在所述弹性卡件的卡槽内,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动作后,将所述水密门推出,保证所述船室进水的同时,执行机构对所述充气浮体充气,使得充气浮体膨胀在液面形成漂浮体;

当人员落水时,可以远程控制装置到达落水点,之后,执行机构执行命令,执行机构将充气浮体推出的同时对充气浮体充气,船室进水下城,充气浮体充气后膨胀在液面形成漂浮圈提供额外的浮力。

优选地,所述水密门位于所述外板上部靠中的位置,所述外板在下部还具有可开闭的水密板,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气缸、气瓶,所述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所述水密门,同时所述气缸的气缸轴通过联动件与所述水密板固定,所述气瓶通过第一软管连接所述气缸并在所述第一软管上配置第一电磁阀,所述气瓶通过第二软管连接所述充气浮体并在所述第二软管上配置第二电磁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密门设在外板上部靠中位置打开方便,气缸动作将水密门打开送出充气浮体的同时,也使水密板打开,使船室进水装置下沉,结构设计非常合理。

优选地,所述水密板共两个在所述气缸的两侧对称分布,所述水密板呈倒置的圆台状,且在所述圆台的斜面上配置有密封圈,所述联动件作用在所述水密板的中心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密板的对称分布是为了船室两侧的重力及联动件的作用力的平衡,水密板呈倒置圆台状并配置密封圈,密封效果好,联动件作用在水密板的中心处,也是最佳的力的作用点。

优选地,所述水密门位于所述外板侧部靠中的位置,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气缸、气瓶,所述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所述水密门,所述气瓶通过第一软管连接所述气缸并在所述第一软管上配置第一电磁阀,所述气瓶通过第二软管连接所述充气浮体并在所述第二软管上配置第二电磁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密门位于外板侧部靠中的位置,水密门打开的同时,船室就能进水,省去了水密板的设置,结构更紧凑,船室水密性更佳。

优选地,所述水密门呈圆台状,且所述圆台的斜面上配置有密封圈,所述气缸轴作用在所述水密门的中心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密门呈圆台状并配置密封圈,密封的效果佳,水密门的中心也是气缸轴的最佳作用点。

优选地,所述充气浮体与所述第二软管的连接处装有单向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单向阀保证充气浮体只进气不出气,保证了充气浮体的浮力不会流失。

优选地,所述充气浮体充气后呈圆环状,所述圆环的圆周上固定有抓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圆环状的充气浮体与救生圈的形状类似,属于形状上的优选,抓环也方便落水者抓住充气浮体获救。

优选地,所述船室在底部及首尾端均布置有配重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配重块可以调整装置首尾端、左右侧的平衡,同时,底部的配重块使得装置整体的重心靠下,便于装置抛掷入水后能迅速调整位置,找到航行状态。

优选地,装置外围设有多个定位灯,所述定位灯工作时闪烁并发红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灯可以在夜间及雾天使用,方便大船上的援救人员提供定位灯的位置捕捉到装置所在的位置,红色便于肉眼识别。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相对于电动救生圈,本装置明显更具实用性,适合在一定风阻及涌浪的情况下使用;相对于动力救生器,本装置结构小巧,不需要占用甲板面积,而且本装置下水的方式便捷,直接抛掷入水即可,有效争取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2为图1中a-a位置的剖视图(实施例一);

图3为图2中气缸动作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位置的剖视图(实施例二);

图5为图4中气缸动作后的示意图;

图6为充气浮体膨胀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装置内部的系统控制图。

图中:1、外板;2船室;3、水密门;4、弹性卡件;41、卡槽;5、充气浮体;51、抓环;6、第二软管;7、第二电磁阀;8、气瓶;9、第一电磁阀;10、第一软管;11、联动件;12、气缸;121、气缸轴;13、水密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装置由外板1围成全水密的船室2,船室2内装有信号接收器、控制模块、电源及推进器,信号接收器与外部的遥控器无线连接,外板1上至少包括一个可开闭的水密门3,水密门3往船室2内侧固定有弹性卡件4,充气浮体5嵌在弹性卡件4的卡槽41内,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动作后,将水密门3推出,保证船室2进水的同时,执行机构对充气浮体5充气,使得充气浮体5膨胀在液面形成漂浮体;水密门3位于外板1上部靠中的位置,外板1在下部还具有可开闭的水密板13,执行机构包括气缸12、气瓶8,气缸12的气缸轴121连接水密门3,同时气缸轴121通过联动件11与水密板13固定,气瓶8通过第一软管10连接气缸12并在第一软管10上配置第一电磁阀9,气瓶8通过第二软管6连接充气浮体5并在第二软管6上配置第二电磁阀7;水密板13共两个在气缸12的两侧对称分布,水密板13呈倒置的圆台状,且在圆台的斜面上配置有密封圈,联动件11作用在水密板13的中心处;水密门3呈圆台状,且圆台的斜面上配置有密封圈,气缸轴121作用在水密门3的中心处;充气浮体5与第二软管6的连接处装有单向阀;充气浮体5充气后呈圆环状,圆环的圆周上固定有抓环51;船室2在底部及首尾端均布置有配重块;装置外围设有多个定位灯,定位灯工作时闪烁并发红光。

实施例二: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装置由外板1围成全水密的船室2,船室2内装有信号接收器、控制模块、电源及推进器,信号接收器与外部的遥控器无线连接,外板1上至少包括一个可开闭的水密门3,水密门3往船室2内侧固定有弹性卡件4,充气浮体5嵌在弹性卡件4的卡槽41内,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动作后,将水密门3推出,保证船室2进水的同时,执行机构对充气浮体5充气,使得充气浮体5膨胀在液面形成漂浮体;水密门3位于外板1侧部靠中的位置,执行机构包括气缸12、气瓶8,气缸12的气缸轴121连接水密门3,气瓶8通过第一软管10连接气缸12并在第一软管10上配置第一电磁阀9,气瓶8通过第二软管6连接充气浮体5并在第二软管6上配置第二电磁阀7;水密门3呈圆台状,且圆台的斜面上配置有密封圈,气缸轴121作用在水密门3的中心处;充气浮体5与第二软管6的连接处装有单向阀;充气浮体5充气后呈圆环状,圆环的圆周上固定有抓环51;船室2在底部及首尾端均布置有配重块;装置外围设有多个定位灯,定位灯工作时闪烁并发红光。

当人员落水时,可以远程控制装置到达落水点,之后,执行机构执行动作,气缸将充气浮体送出水密的船室,同时船室进水下沉,气瓶对充气浮体充气,充气浮体充气后膨胀在液面形成漂浮圈提供额外浮力,本装置结构小巧,下水方便,可有效争取到救援时间,同时装置船型的设计,适合在一定风阻及涌浪的情况下使用。

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救援人员在大船上发现远处的落水人员,救援人员直接将本装置抛入水中,装置的船型设计及内部配重块的作用,可以迅速因自重调整位置达到平衡,之后,救援人员操作遥控器,将装置航行至落水人员处,救援人员远程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气瓶对气缸充气,水密门被推出,嵌在弹性卡件的卡槽内的充气浮体随水密门到达船室外侧,海水进入船室导致装置开始下沉,救援人员随即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气瓶对充气浮体充气,充气浮体膨胀并通过弹性卡件的弹性变形与卡槽分离,之后,充气浮体漂浮在液面上,装置因进水下沉,拉扯的作用力使得第二软管断开,装置与充气浮体完全分离,落水者只要抓住充气浮体(抓环方便手去抓),等待后续的救援即可。

在实施例1中,气缸通过联动件带动外板底部的水密板往上运动实现船室的进水,而在实施例2中,水密门开在外板的侧部靠中位置,水密门推出的同时,船室自动进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装置由外板(1)围成全水密的船室(2),所述船室(2)内装有信号接收器、控制模块、电源及推进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外部的遥控器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上至少包括一个可开闭的水密门(3),所述水密门(3)往所述船室(2)内侧固定有弹性卡件(4),充气浮体(5)嵌在所述弹性卡件(4)的卡槽(41)内,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动作后,将所述水密门(3)推出,保证所述船室(2)进水的同时,所述执行机构对所述充气浮体(5)充气,使得充气浮体(5)膨胀在液面形成漂浮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门(3)位于所述外板(1)上部靠中的位置,所述外板(1)在下部还具有可开闭的水密板(13),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气缸(12)、气瓶(8),所述气缸(12)的气缸轴(121)连接所述水密门(3),同时所述气缸轴(121)通过联动件(11)与所述水密板(13)固定,所述气瓶(8)通过第一软管(10)连接所述气缸(12)并在所述第一软管(10)上配置第一电磁阀(9),所述气瓶(8)通过第二软管(6)连接所述充气浮体(5)并在所述第二软管(6)上配置第二电磁阀(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板(13)共两个在所述气缸(12)的两侧对称分布,所述水密板(13)呈倒置的圆台状,且在所述圆台的斜面上配置有密封圈,所述联动件(11)作用在所述水密板(13)的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门(3)位于所述外板(1)侧部靠中的位置,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气缸(12)、气瓶(8),所述气缸(12)的气缸轴(121)连接所述水密门(3),所述气瓶(8)通过第一软管(10)连接所述气缸(12)并在所述第一软管(10)上配置第一电磁阀(9),所述气瓶(8)通过第二软管(6)连接所述充气浮体(5)并在所述第二软管(6)上配置第二电磁阀(7)。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门(3)呈圆台状,且所述圆台的斜面上配置有密封圈,所述气缸轴(121)作用在所述水密门(3)的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浮体(5)与所述第二软管(6)的连接处装有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浮体(5)与所述第二软管(6)的连接处装有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浮体(5)充气后呈圆环状,所述圆环的圆周上固定有抓环(51)。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室(2)在底部及首尾端均布置有配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围设有多个定位灯,所述定位灯工作时闪烁并发红光。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运送充气浮体的救生装置,装置由外板围成全水密的船室,所述船室内装有信号接收器、控制模块、电源及推进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外部的遥控器无线连接,所述外板上至少包括一个可开闭的水密门,所述水密门往所述船室内侧固定有弹性卡件,充气浮体嵌在所述弹性卡件的卡槽内,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动作后,将所述水密门推出,保证所述船室进水的同时,执行机构对所述充气浮体充气,使得充气浮体膨胀在液面形成漂浮体;当人员落水时,可以远程控制装置到达落水点,之后,执行机构执行命令,执行机构将充气浮体推出的同时对充气浮体充气,船室进水下城,充气浮体充气后膨胀在液面形成漂浮圈提供额外的浮力。

技术研发人员:缪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缪赞

技术研发日:.05.14

技术公布日:.01.10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