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6-10章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6-10章

时间:2019-06-07 10:25:54

相关推荐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6-10章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读书笔记

​ 该读书笔记是我在阅读过程中觉得比较好的句子,摘抄下来分享给大家

第6章 耐心 想象力决定生产力

1、当我们为一切事物——不管是选择、需求、价格还是权利——引入时间的维度后,需求就有了急躁、耐心之分,商品就有了现货、期货之分,价格就有了现值、期值之分,而这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基础。

不确定性|时间偏好带来的回报

2、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至少面临四种最基本的约束,那就是:东西不够、时间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

3、费雪认为,利息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现象之一,它起源于时间,起源于人的耐心。只要与时间有关的现象,都涉及利息。而根据时间的维度,世界上所有的产品、商品、资源,都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种:一种叫易耗品,一种叫耐用品。

4、所谓易耗品,就是能一次性消费完毕的物品。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享受的物品,叫耐用品。

5、一种耐用品,只有在时间的维度上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发挥它的功能。这是耐用品的含义。任何一种能够带来收入的资源、本领或者禀赋,都是一种耐用品。

6、只要其他情况不变,人们总是希望早一点消费,因为早一点消费是确定的消费,晚一点消费就是不确定的消费。所以有时经济学家也喜欢将“不耐”称为“确定性偏好”。

7、影响不耐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年龄。想象力也能够影响不耐。但自律背后可能另有原因,那就是想象力。耐心跟时局也有关系。耐心跟其他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素也有关系。我们姑且把这些莫名其 妙的因素统称为“传统”或“文化”。

8、利息是对人们延迟消费、接受不确定性的一种补偿,只要把时间这个因素考虑在内,收取利息就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

9、利率管制产生不良后果。人们不愿意借钱给别人;黑社会会应运而生;人们会选用迂回的办法支付利息。

10、不同利率对资本的现值(即今天资本的价值)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未来越不确定,补偿就越高,利率就越高。而未来越不确定,那些在未来才能实现的价值,在今天看来就越不值钱,打的折扣就越大。贴现率的概念就源于此。

11、贴现率的概念 ,贴现率就是未来价值(期值)转化为当前价值(现值)的打折程度。

有效市场假说|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12、投资其实就是消费,投资只不过是在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这句话非常精彩,一下子就将投资和消费打通了。它们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人们为了追求最大的收益,在时间上做的一个平衡而已。

13、我们每一个人追求的, 不是今天的消费最大化,也不是明天的消费最大化,我们要追求的,是终身每一个时间点的收入之和最大化。

14、预期收入流决定资产的现值。一份资产的现值,等于它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而未来收入是没有实现的收入,因而只能是“预期中”的收入。所以,资产现值的定义,就应该进一步扩充为:资产的现值就等于预期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

15、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关于资产内在价值的所有可得信息,所以它们的价格就是最有效的价格。

16、知识、规律一旦被人们掌握,就会融入他们对新的消息的消化过程当中去。

17、经济学里有一个基本规律:所有资产的回报率都会趋向于相等。

18、我们解释了一个非常一般化的经济学原理,那就是在竞争之下,任何资源所能够获得的回报,会接近于这个资源本身所能带来的边际收入。

预测未来|债券、保险与期货

19、三种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一种叫风险厌恶,一种叫风险偏好,还有一种叫风险中性。

20、通过储蓄来未雨绸缪,它的特点是未来的结局可变,是有风险的:要么保有原来的这份储蓄,要么这份储蓄被用掉。要注意,不是说他希望未来的收入都很高或者都很低,他是希望无论自己未来如何,获得的收入都是一样的。他要的是那种“收入一样”的感觉。

21、通过买保险来未雨绸缪,它的特点是未来不论生病还是健康,未来的收入都是稳定的,但这种稳定性得花钱来购买。而保险公司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专门提供“未来收入一致性”服务的一种商业机构。

22、保险服务的三个前提条件:事件的概率性、概率的不相关性和概率的独立性。

第一,投保的事项一定要有概率性,不能是确定的。

第二,每一个投保人所具有的风险概率是互不相关的。

第三,概率事件是独立于投保人意愿的。

23、保险公司之间展开竞争、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办法:细分,把不同人的风险做精确的划分。实施歧视符合保险运作原理保险公司竞争招数之二:加总,即在每一个细分的组里,增加每一个细分组成员的人数。

24、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补贴 ,失业本身既不是随机的事件,也不是独立的事件。失业和就业一样,都是人自愿的选择。

25、追求绝对公平不如实行“双轨制”。

26、每当有免费午餐出现,资源就会被滥用。而为了使这个机制延续下去,政府就一定要对这种滥用行为进行管制。

27、除了保险,还有一种用来对付未来不确定性的产品,那就是期货合约和期货市场。

28、期货跟保险一样,满足了人们的一个基本需求,那就是对确定性的需求。总有一些人,他们希望无论未来发生什么情况,其收入或者支出都是稳定的。

29、期货的全称是期货合约,它是这样一种安排:其中一方被称为期货合约的买方,他答应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价格,向期货合同的卖方购买规定数量的某种产品。

30、期货市场的本质:分配风险。期货合同本身并不能够减少风险。风险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特有的,没有人能够彻底消除风险。期货合同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重新分配风险。

31、在整个世界里,虽然风险的总量没有变,但是由于风险的分摊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满足感得以普遍提升。

32、所谓零和游戏,意思是整个社会总的幸福程度没有提高。

33、人们为了某个观点争论不休,但是一旦有人提出“我们赌一赌”,马上就变得非常谨慎了。那是因为言论是廉价的,但是要承担后果的话,就得谨慎了。

第7章 供应 好钢用在刀刃上

比较优势|天生我才必有用

1、比较优势原理: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体如果把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只用来生产对他们来说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那些产品,然后跟别人进行交换,这样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值就能达到最大,而且每一个个体的境遇都能得到改善,而不论他们的绝对生产能力是高还是低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的核心,讲的是自己跟自己比,总有效率比较高、成本比较低的生产项目,专注这种生产项目然后跟别人进行交换,整个社会的财富就能够增加,而个人的财富也能够增加。

3、贸易逆差,就是一个国家从另外一个国家进口的产品,多于这个国家向另外那个国家出口的产品,货币净流出的那个国家会出现贸易逆差;反过来,出口多于进口的国家,即货币出现净流入的那个国家,我们就说它出现了贸易顺差

价格歧视|定价和竞争的策略

4、完全竞争状态是指:市场里有数不清的买家和卖家,交易的都是同一种商品,任何一位买家或者卖家,都不能通过控制买卖量来影响价格,因为他个人的买卖量跟整个市场的买卖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与此同时,任何一位买家或者卖家,都可以随时进出市场;市场的信息也是完全自由流通的,大家都知道他们要买卖的商品是什么,价格是多少。整个市场的交易费用也很低,没有讨价还价、尔虞我诈的过程

5、不完全竞争状态与觅价者。跟完全竞争状态相对的另外一种状态,我们称之为“不完全竞争状态”。它是指市场上每一位卖家所卖的产品,在品质上都不一样。当然,我们也假定,在这样的市场里,信息不完全流通、不完全对称,交易费用是正的,存在讨价还价、尔虞我诈的现象。

6、所有的卖家就分为两类:一类叫受价者,一类叫觅价者。觅价者的特点,就是他们面对的是一条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他们能够通过适当地调整产量来调整价格,从而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也就是说,觅价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使得产量变得过低、价格变得过高。而他们有一部分生产能力,本来可以发挥,却没有发挥,结果被白白浪费掉了,成为经济学家所说的“无谓损失

7、竞争激烈程度的衡量标准:市场准入。

8、衡量一个市场的竞争程度,主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一个行业的入口处有没有行政设置的障碍。有,这个市场竞争程度就有限;没有,市场就是激烈竞争的。一般来说,只要在行业入口处没有行政设置的障碍,这个市场就是充分竞争的市场。

第8章 信息不对称 谁的话语权更大

信任的建立|直面信息不对称

1、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有很多不同的表现。 欺骗;偷懒;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敲竹杠。

2、市场崩溃的根本原因,在于买家不知道每一件商品具体的品质。

3、阿克罗夫揭示了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人和人之间本来是没有互信的,高品质的产品要把自己彰显出来,与低品质的产品区分开来,需要很大的成本。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当消费者无法分辨哪一件是高品质产品、哪一件是低品质产品时,他们就会离场,卖家也同样会离场,市场就会崩溃。

4、在经济学里,优质的第一层含义是指匀质。换言之,不是说厂商能把产品的品质做到多好,而是说产品的品质要维持一个稳定的水平。

5、当提高产品质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我们说它达到了优质的标准。

6、对消费者来说,并不是质量越高越好,也不是价格越低越好,而是价格和品质要相当,成本和收益要相当。这才是他们最看中的品质。

制度的对策|缔约自由比自由更重要

7、现实生活中,人们是通过哪些办法逐渐建立信任、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障碍的呢?重复交易;第三方背书;通过增加附加成本发信号;实施质量保证;以品质三包替代品质检验;付出沉没成本、给出人质或者给出抵押。

8、所谓的特许经营模式,就是很多家独立的店铺参与经营同一个品牌的商品,提供统一标准服务的商业模式。多家独立的店铺叫加盟店,它们经营的共同品牌的所有者叫总店。

9、用经济学的术语说,每一家违规的加盟店都对其他的加盟店具有很强的“负的外部性”。也就是说,这家加盟店短斤缺两,会让自己得点好处,但其他加盟店就得一道背黑锅。

10、生产的不可追溯性,提高了质检的难度,降低了品质的可靠性。

12、婚姻双方依照社会习俗、社会舆论、双方的生活习惯等等——来确定婚约的条款和履行。

责任的分担|让防范的成本最小

13、想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光有市场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法院也参与进来。

14、汉德公式来,把避免意外的成本记作B,把产生意外的概率记作P,把意外所产生的损失记作L,那么船主应承担责任的条件就是B<P×L。

15、针对责任的强弱不同,还存在一些典型的不同比例的责任分摊类型,包括疏忽责任、严格责任、连带责任等。

16、广受欢迎的强制披露令。所谓强制披露,是指政府命令厂家把产品的所有副作用清楚地列出来告诉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来做决定。

17、强制披露令为何失败。纸上谈兵容易,但真的实施起来,强制披露令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第一,很多人对文字和数字不敏感。

第二,信息负担过重。一个简单的产品,有厚厚的一本说明书,看不过来。

第三,决策厌恶症。简单地说,复杂性削弱了强制披露可能带来的好处

第9章 合作 为何同工不同酬

决策权|谁来当老板

1、信息不对称,讲的是人与人之间既要合作,又要防止互相欺负、互相牵制、互相支配、互相敲竹杠的问题。

2、企业存在是因为有交易费用,交易费用限制企业规模。

3、企业存在是因为团队效应。

4、团队能够带来比每一个成员的产出之和还要大的产出。有一组资源,把它们凑在一块带来的效用,比这一组资源中每个要素所能带来的效益加起来还要大,这就是一个团队。

5、边际贡献决定单个成员在团队中的贡献率

6、第一个准则是,谁提供的资源更容易被滥用、被支配、被牵制,这种资源的所有者就充当老板。

7、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防止劳动力剥削、滥用、操控资本,而不是相反。大量关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劳动力的利益向资本的利益看齐。

8、经济学家把那些高度依赖于所在企业平台的资源,称为企业的专用资源;而把那些无论放到哪个企业平台都能发挥差不多的功能、获得差不多收益的资源,称为企业的通用资源。

9、第一个准则是哪种资源更容易被滥用,这种资源的所有者充当老板;第二个准则是区分企业的通用资源和专用资源,企业专用资源的所有者更在乎企业的成败,因此应该让他们来掌管企业。

10、剩余索取者的收入不根据他们的投入来计算,而根据企业产出—— 剩余的利润——来计算。企业剩下多少他们拿多少,他们越努力企业剩下的就越多,他们得到的就越多。因此不需要再有人监督他们的工作,监督他们到底卖不卖力。

11、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解释了在一个企业里什么人来当老板的普遍问题:(1)我们看哪种资源更容易欺负别的资源,让那种容易被欺负的资源的所有者当老板;(2)我们看哪种资源是企业专用的资源, 我们让这种资源的所有者当老板或者管理者;(3)我们看哪种资源的 投入容易观察、衡量与监督,我们对这种资源的所有者先给予固定的回报,而对于那些不容易观察、衡量与监督的资源,我们对其所有者采取剩余分配的方式,让他们拿企业剩下的利润。

收入分配 | 政府是否应该劫富济贫

12、一个人的收入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员工在一个企业里的议价能力,取决于他在别处的机会。他在别处的机会越多,他在这个企业里议价的能力就越高,因为他随时可以选择离开。而如果一个人在别处的机会已经用尽,目前的收入已经是众多选择里最高的了,那么他就没什么议价能力可言,只能老老实实待在这个企业里工作。

10、在一个团队里谁拿多少,是由他们带来的边际收入决定的。

14、工资是由市场的力量、市场的规律来决定的,而不是由老板的慷慨或者贪婪决定的。

15、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我们可以针对同工同酬法做三点评论:(1) 市场竞争能尽量消除由于性别歧视而引起的同工不同酬现象;(2)男女工作绩效是否相同,必须从多角度进行评估;(3)硬性的同工同酬法会剥夺弱者与强者展开竞争的最强武器,从而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脱贫致富|最富裕的穷人在今天

16、罢工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在关键的时候提出不干活,也叫敲竹杠;第二,是自己不干活的同时还阻止别人干活。

17、罢工本来的目的是要帮助工人获得更高的收入,但是由于他们的做法违背了合作的原则,违背了“每一种生产要素应得的回报应该跟它的边际贡献相配”这样一个经济原则,所以长期而言,投资者就会以别的 方式、在别的地方寻找替代方案。

第10章 协调 众人如何彼此影响

货币规律|货币像水又像蜜

1、宏观经济学的关注点,就是整个社会是如何通过货币来达成合作和协调的。

2、货币提供的第一个帮助,就是人们用不着满足交易中对双重偶然性的要求了。

3、货币的第二个作用,是使得交易当中的质检成本大大减少。

4、一旦一个社会确定了用某种商品作为货币,这种商品在流通当中的质量就会发生变化。质量较高的品种会被人们保存下来,质量较低的会留在流通当中,质量不高的货币会把质量较高的货币驱赶出流通领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

4、通货膨胀的概念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它指的是总的物价水平;第二,是持续的增长,不是暂时的增长。恶性通货膨胀指的是每个月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50%的情况。

5、“货币数量论”。经济学家通过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理解通货膨胀这种现象。这个理论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货币流通量乘以货币流通的速度,等于一个社会里货物的总量乘以平均物价。

6、货物总量越大,产生通货膨胀的机会就越小。而社会的平均物价跟货币流通量成正比,货币流通量越大,产生通货膨胀的机会也越大;同时它也跟货币流通的速度成正比,货币流通的速度越快,通货膨胀的机会也越大。

7、滞胀——既存在通货膨胀,又存在经济停滞的现象。

经济周期|聪明人彼此不同意

8、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周期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学派,最著名的包括奥地利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等。这些学派希望通过宏观经济调节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第一,消除经济周期,实现生产、就业、财富的稳步增长;第二,实现低的或者平稳的通货膨胀率;第三,实现高的就业率,所有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第四,实现生产力和GDP的高速增长

9、奥地利学派有什么基本的主张呢?

一,只有个人才能做出选择。二,研究交易所在的市场是研究经济学的焦点所在。

10、研究经济现象要研究人的动机,要了解相应的人文背景。

11、奥地利学派有三个基本的观点:第一,主张货币不是中性的。二,资本是异质的,不是同质的。三,各种社会机构和安排是人们共同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计划的结果。

12、奥地利学派看经济周期的起源。奥地利学派认为,经济周期的起源是政府过度发钞。关于如何抑制政府乱印钞票,奥地利学派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主张:第一是要回到金本位,第二是实施自由发钞制度。 经济体在发展,用金子所衡量的货物和服务本身在变化,因此物价不可能稳定。金子的数量本身也在变化,如果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人们去发现、开采,甚至人工合成黄金的积极性就会大增。

13、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基本主张是,政府应该逆经济周期而行,人们都在消费时政府就少采取动作;人们都不消费时,政府就应该积极消费、积极投资、积极生产。

13、货币政策是通过发钞的办法影响人们的预期,使得就业得以增加。但货币主义者不这么看,他们构建了一整套理论来反对凯恩斯主义者。

通货膨胀就是因为货币超发。货币长期中性。制造通货膨胀不能降低失业率。永久收入假说。

14、宏观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四大原因

第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现象涉及的变量太多,而我们研究的宏观经济现象本身,数量又是有限。第二个原因,在于宏观变量本身是一些加总的变量,这些变量之间未必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第三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会形成预期,会产生对策。第四个根本原因,是人类恐怕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来应付不确定定性。

15、这八大问题是:

经济周期当中存在波动的根源是什么?人究竟能不能够形成预测?价格能不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市场结构本身能不能够做出灵活的调整?市场到底是否存在均衡?经济周期持续的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到底应该采取相机的政策,还是规则化的政策来对付经济周期?收入政策到底有效无效?给人们发钱人们会不会把钱花出去?

16、宏观经济学家的六大共识

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主要靠供应方面的因素。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还是要看它的生产力。短期的经济波动,往往来自需求方面。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降低失业率。从长期看,货币增长率决定了通货膨胀率,滥印钞票迟早会造成通货膨胀。政府试图微调经济周期是做不到的。我们前面说过,要调节经济周期,就必须面对一系列的时间滞后。从发现问题到提出方案,到具体实施,到这些具体措施能够奏效,存在着一连串的时间滞后,微调是不可能的。大家普遍接受了“人是有对策的”这一观点。

公共选择|选举未必反映大多数人的意愿

17、简单地说,在投票的情况下,公共选择的结果相当于中位数,由中位数决定;而在市场里,公共选择的结果则由平均数的位置决定。

18用选票投票和用钞票投票会有 一个根本的不同:用钞票来投票不仅能反映出选民对不同选项之间的排列顺序,还能反映出他们对不同选项偏好的轻和重,因为不同的价格能够反映出量的不同。而用选票投票,只能反映出人们对不同选项之间偏好的顺序,却没办法反映出他们偏好之间的轻重。

19、对于民主为何会产生不良经济政策这个问题,传统公共选择学派提出了两个可能的理由:第一个理由,选民是无知的;第二个理由,选举的机制有问题。

按照这个逻辑,在民主制下要产生好的经济政策,关键是要对人民进行经济学的教育。

理由之二:选举机制天然容易被利益团体操操纵,人们在做经济选择时,因为自己要承担后果,人们就会变得理性;而在政治领域,由于每位选民都不需要对自己的政治主张直接承担责任,人们就会理性地选择不理性。用卡普兰的话来说叫“理性胡闹”。

20、收入再分配,真正得益的并不是穷人而是中等收入的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个社会最穷的人,他们的知识、时间、精力 致使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参与往往很不够,他们根本没有意识、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源替自己说话。

21、在给予技术支持、设备支持、资金支持时,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那些穷人发挥他们自己的能动性。

22、有些国家成功、有些国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有些国家采取了包容性的政策,有些国家采取了汲取性的政策。所谓包容性的政策,就是那些能够惠及所有的人,在社会中保持公正、公平,使得发展能够持续,使得所有人都能够和睦相处、发展自我的政策;而所谓汲取性的政策,就是那些通过垄断、专卖、市场控制等方法,把社会上的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经济政策。

23、所谓奇迹,指的是那些我们没有办法通过现有的知识去解释的现象,但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完全可以解释的,是合情合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24、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取得这么伟大的经济成就,最重要的是做对了四件事情:

给重要的资产确权;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让中国人民直接参与了国际化的大合 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