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北京天安门见证了怎样的历史兴衰更迭?

北京天安门见证了怎样的历史兴衰更迭?

时间:2020-09-23 16:01:46

相关推荐

北京天安门见证了怎样的历史兴衰更迭?

天安门和北京的每一处古城垣一样,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追溯天安门的历史,不能不提到古都北京的历史与演变。

北京,唐称为幽州,辽为燕京,金代为中都城,元代改为大都,明、清称北京。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八个朝代以北京为都城。各个朝代定都北京后都要大兴土木,各具特色的古建筑也相继出现。其中元代的元大都最早对天安门建筑产生了影响。

元中统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部)即汗位。公元1264年元世祖下令将燕京作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

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兴建,到128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之久。

元大都放弃了金代以前的都城旧址(今北京城西南部的莲花池以东一带),另辟新址。

这是一个很规整的略呈长方形的大都城,南墙位置在今长安街南侧,北墙在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的北三环路附近。现在遗留的断断续续的土丘,就是元大都最早的北城墙。

大都城从里至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大城。大都城周长60里,南面正中为丽正门(今正阳门),南门叫灵星门,在今午门一带。灵星门与丽正门之间有一"T"形宫廷广场,后来明清两代的宫廷广场基本沿用其旧址,并在中间建造了天安门。

元大都城墙四边均有角楼,城外设有墩台,城内宫殿在前,坊市在后,50个街坊星罗棋布。

当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被"大汗之城"元大都那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景色优美的花圃吸引,在他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有很多关于大都城的描述,使得这座古城得以传播,名扬世界。

元朝天安门尚未建造,但它另择新址的建筑格局以及元故宫、宫廷广场的定位,为明朝建造天安门奠定了基础。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明大将徐达统率军队攻克元大都后,将其更名为北平。此时,明朝统治者为消除前王朝的"王气",对元大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致使当年金铺朱户、丹楹藻绘、辉煌至极的元宫城荡然无存。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建文帝继位。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夺得皇位,并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将北平改称北京,暂称"行在"(皇帝在外时的行都)。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迁都,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的"龙兴之地"北京。迁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北京地理位置优越,"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关口不下百十","会通漕运便利,天津通海运"。此外也便于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以维护全国的安定。

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派遣臣子赶赴各地督促百姓采伐木材,烧造砖瓦,并向各地广征工匠、军士、民工,开始了营造北京的筹备工程。

永乐十五年(14),大规模营建北京的工程正式开始,永乐十八年(14)工程峻工,永乐十九年(14),朱棣颁布诏书正式迁都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吸取历代都城规划的优点,又参照南京规制营建而成。新建的北京城更加雄伟壮丽。它外城包着内城南面,内城裹着皇城,皇城又包着紫禁城,全城形成"凸"字形状。

内城是在元大都旧址上修建的,明初北墙向南移五里,至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后又将南城墙向前推移到今正阳门一线。由于南城墙向南拓展,皇城与紫禁城也依次南移,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位置即长安街北侧。皇城的中门,根据明南京城的名称改称承天门(今天安门),承天门内的端门是仿照南京城的城门建造的。宫城随之南移到现在紫禁城的位置,正门由元代的灵星门改称午门。

承天门是皇城中的重要建筑。永乐十八年(14)刚建成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高悬挂着"承天之门"的匾额。承天之门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的寓意,说明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所当然被万人尊敬。

明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遇雷击时不幸起火,被毁坏,当时没能立即恢复,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从而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

此后,明朝也有过修建工作,但都未作较大变动。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承天门又于战火更名。

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承天门并将其改名为"天安门"。后来经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的两次大规模修缮,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

1970年再次重修天安门,结果比原来的天安门高了83厘米,通高为34.7米(原高为33.87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