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植物染色的提取教案活动 幼儿园植物染料科学教案设计

植物染色的提取教案活动 幼儿园植物染料科学教案设计

时间:2023-05-28 00:38:26

相关推荐

植物染色的提取教案活动 幼儿园植物染料科学教案设计

教案的作用主要是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指导和支持。它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和安排课堂内容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植物染色的提取教案活动,仅供大家参考。

植物染色的提取教案活动1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一、幼儿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块白布和叶子;

2、四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小番茄、各种颜色的花瓣等);

3、小积木,白色棉布每人两份;

4、各种食物:糖果、有颜色的馒头、面粉等;

5、黑板一块、PPT、做彩色面的视频。

二、教师示范材料:白布,绿叶。

【活动过程】

一、观看魔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观看魔术表演。

(1)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棒的魔术表演,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表演魔术:现在我的魔术开始了,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这是什么?(出示叶子)看一看,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魔术结束,发生了什么现象?(白布变成绿色的了)

2、幼儿尝试操作。

(1)你们觉得这个魔术有趣么?那现在我们自己来尝试变一次。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材料?(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变“魔术”。

(3)观察自己“魔术”后白布的变化。

老师提问:为什么布会变成绿色的呢?(因为叶子上的绿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结:原来植物的叶子里有绿颜色,它有一个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儿预测猜想。

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那你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还会不会藏着其他的颜色?(幼儿猜想)

2、幼儿探索验证。

(1)熟悉材料。

师:我们现在自己来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体里有没有其他的颜色。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各种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实也有植物的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逐一介绍材料:胡萝卜、小番茄、柠檬皮青瓜皮杨梅各种花瓣等)

(2)第二次操作。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魔术这个本领了,这一次请你们自己来变魔术。道具呢还是有一块白布,然后请你们在箩筐里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放在白布上来变魔术,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变好以后请你在白布上写上你的学号,把它送到这里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

请幼儿把变好颜色的布按颜色分类摆放好。

黄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红色的色卡

绿色的色卡

其它

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的呢?(引导幼儿用“我用什么变出了什么颜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师小结:

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还有绿色。这些藏在植物身体里的颜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联系生活,提升经验。

1、生活应用。

(1)出示PPT

这些植物色素还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们吃的食物里,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播放ppt1(彩色面条):这是什么?它和我们平时吃的面条有什么不一样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2)观看视频。

厨师在干什么?你在画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

小结:对了,这些植物色素就蕴含在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们加在面粉里,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条。

(3)观看PPT。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食物也添加过植物色素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4)教师小结:

这种加在食物里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们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们的食物变得更加美观,更加的营养。

【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已经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种颜色,想不想把这块布变得五颜六色,更加美丽?请你们一起回到教师继续来完成好不好?

植物染色的提取教案活动2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的染色概念及作用。

2、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的染色步骤及方法 。

3、通过找教学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

学习重难点:

了解常见的植物染色的方法。

学习准备:

植物:蒲公英、向日葵、猪草、芒草、蔷薇、石竹、翠菊花瓣若干等 。

实验用具:5升左右的容器、无纺网格布、铁盐溶液、酒精灯、500毫升醋等

勺子、筷子、媒染剂(明矾、铁钉、醋)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曾经见过植物给物品染过色吗?你知道几乎任何植物都可以成为染色的染料吗?

二、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

1、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

2、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完成。

植物名称

利用部位

颜色

染色效果

3、学习染色,分两种情况讲解染色方法。

其一、用草(或枝叶)染色,其步骤:

(1)选取可染色的草(或枝叶),洗净剪碎,用布包好。

(2)在容器中装上一半清水,然后放入装有染料的布包,煮沸后,再小火煮10分钟。

(3)取出布包,放入待染的布料,加水至容器容量的80%左右,煮沸后,再小火煮10分钟。

(4)制取铁盐溶液

(5)取50毫升铁盐溶液,完全溶入染色液中。

(6)用流水充分漂洗染好的布料,晾干即可。 让学生注意步骤的紧凑性、有序性及严肃性。示范后,让学生掌握实验的重点,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其二、染色的第二种方法 用花瓣(果实)染色

师先讲解要点和注意事项 示范染色步骤:

(1)选取可染色的花瓣,用布包好放入碗中,倒入500毫升醋和1升40摄氏度的热水。

(2)揉搓花瓣,直至完全感觉不到布包中的花瓣为止。

(3)取出布包,加入1升40摄氏度的热水,放入经清水浸泡的布料,放置1小时以上。

(4)用流水充分漂洗染好的布料,晾干即可。生尝试染色步骤,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自创染制方法

自己动手创造染制方法,设计并染制各种花纹布料,看谁染出来的布料最漂亮。

1、模板印染法

2、绘画印染法

3、大理石纹染法

4、扎染法

5、小组评议

四、议一议

1、用水漂洗各组染好的布料,看看水的颜色有没有变,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布料最不容易褪色。 你认为哪种植物的染色效果好?

2、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是怎样给布料染色的。将各组染好的布料放在一起,看看哪个小组的染色方法最有创意。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植物巧染色

叶、茎: 一年蓬、蒲公英、向日葵、猪草、芒草等

花: 蔷薇、石竹、翠菊、日日草、锦紫苏等

几种常见染料的植物来源

蓝色染料:马蓝(从叶子提取)

红色染料:红花(从根部提取)

黄色染料:栀子(从果实提取)

紫色染料:紫苏(从叶子提取)

黑色染料:乌桕(从叶子提取)

植物染色的提取教案活动3

课程名称:植物染色

教案时长:60分钟

涉及年龄:3-6岁幼儿

目标:让幼儿了解植物染色的原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雏菊、紫菜、茶叶、白菜叶、荸荠、红心萝卜、青椒、绒球、紫罗兰花瓣等颜料原料。

2. 纯棉白布或棉鞋、白衣、白围巾等。

3. 外套和手套等防护用品。

4. 炖锅、棉线、筷子等小工具。

课程步骤:

一、引导

1. 让幼儿看一些用天然颜料染色的面料,让他们分享看到的颜色、纹理等。

2. 通过贴纸、贴画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对染色的兴趣,形成“我能为自己做染色”的意识。

二、讲授

1. 植物染色是什么:植物染色是将植物中的颜色成分提取出来,加入到白布、棉鞋、白衣等中,产生不同的色彩。

2. 植物染色的原理:植物中的颜色成分与纤维素分子结合后反应,产生不同的色彩。有些颜料分子能和纤维素结合,有些则不能。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了解这个原理。

3. 讲解一些常见的植物染色成分,如大青、紫菜等。

4. 向幼儿介绍染色的基本工具,像炖锅、瓢耳、棉线等。

三、操作

1.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原料,将它们切碎或切成切片,并加入到炖锅中。

2. 幼儿将棉鞋、白布、白衣或白围巾等放入锅中,制作自己的染色作品。

3. 幼儿用筷子轻轻地搅拌,让颜色更均匀地渗透到布料中。

4. 接下来要进行染色过程。将炖锅置于火上煮开,关中小火煮30分钟,然后关掉火,让染色材料浸泡在颜色中30分钟。

5. 洗净颜色,弄干干净,即成为自己的植物染色作品。

四、评估

1.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植物染色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

2. 鼓励孩子讲述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以及他们制作自己的染色作品时遇到的挑战。

3. 幼儿通过积累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染色的原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染色作品。

五、延伸

1. 活动结束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到植物园了解更多植物染色的知识。

2. 让孩子尝试用一些不同的材料染色,如水果、昆虫等。

3. 与孩子分享植物染色的延伸内容,如如何保持颜色的持久性等。

教学效果:

1. 幼儿掌握了植物染色的原理,了解了有关的植物染色知识。

2. 培养了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和色彩的运用能力,增强孩子的创造力。

3. 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植物染色的提取教案活动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草木染的历史,染料的来源,初步掌握草木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草木染工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寓教于乐。通过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创作艺术品,感知生活美艺术美,并做到学以致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创新,鼓励有个性的创造。

二、课时

40分钟

三、活动容量

20人/次 活动老师:2人

四、场地要求

室内

五、物料准备(道具包)

洋葱皮200克(干)、明矾粉5-10克、生石灰50克、不锈钢锅(直径约36-38公分)1个、竹筷20双、电磁炉1个、磅秤1台(秤布用)、量桶2个、塑料水桶(大)4只、水瓢2个、滤网2个、滤布2个、晒衣架、晒衣竿、耐热手套20副、塑料手套20副(橡胶材质)、白色塑料绳(扎染用)、白色棉布20块

六、教学要点

1.学习草木染历史

2.掌握草木染工艺

七、教学流程

学习草木染历史—讲解草木染染料来源—讲解草木染工艺,完成作品

八、教学设计

1、开场白

1)自然名介绍+性格+喜好+感恩+祝福

根据自己的情况临场发挥,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开场白,目的只有一个,让小朋友记住自己,消除陌生感,产生信赖感

2)自然课堂主旨宣讲,我们的原则:满怀期待,但绝不强迫。然后引入宣誓

2、童学宣誓

誓词:

作为一名小童学,我在此宣誓,

我是一名聪明活泼的小童学,

我是一名团结互助的小童学,

我是一名讲卫生的小童学,

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

我可以做到。

3、导入主题,进入课堂

1)图片导入,课程主题

图片展示草木染成品

互动问答: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大西瓜吗?吃西瓜的时候,有没有把西瓜汁粘在自己的衣服上。妈妈是不是说粘在衣服上就洗不掉了呀。这就是用了草木染的工艺。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给纺织品上色的方法,称为“草木染”。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应用矿物颜料的同时,也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人们发现,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茎、叶、皮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经过反复实践,我国古代人民终于掌握了一套使用该种染料染色的技术。

2)课堂目标传递

知识与能力:了解草木染的历史,染料的来源,初步掌握草木染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草木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寓教于乐。通过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创作艺术品,感知生活美艺术美,并做到学以致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创新,鼓励有个性的创造。

3)流程安排公布

导入—现场观察—老师讲解—学生记录

4)分发课堂中需要的课堂记录卡,也是小朋友在童乡的成长卡。

5)按流程进行讲解、思考、讨论、操作、与小朋友互动

草木染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相当水平的草木染染色技术。从当时染草的品种、采集、染色到管理的文字记载中得知,周礼天官中有染人官职,掌管染丝帛,也有掌管“染草”之职,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管理制度。大自然的种种皆含有奥妙的色素成分,从植物来说,随着植物种类的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生长条件的不同、季节的变化、纬度与海拔的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各种色彩皆独特而动人。草木染不但可以染出高彩度的鲜艳色,更可以得到许多细腻的中间色,并且,透过不同染色次数与不同色相的复染,可以染出更典雅隽永的色彩层次。植物性染料由于取得容易,并有别于化学性染料,更具有天然及环保特色,且种类繁多,色泽的深浅可随着萃取的温度高低,产生不同的变化,因此是及值得推广、传承的。

染料来源:许多身边随处可见的植物,其实就是最环保又方便的天然染材。通常我们会先选择量多且容易取得的植物,而且以不伤害植物本体为原则,如仅修剪植物的末端枝叶,或是取用路边杂草或路树修剪下来的枝干,龙眼、荔枝、芒果、梨、苹果、枇杷、桃、李、梅、樱、柿等。另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还有许多成分天然的食品、药材,咖啡、绿茶、红茶、决明子、红花、紫草、槐花、石榴皮、茜草根、苏木、姜黄、栀子、黄蘖、槟榔子等,甚至废弃物,也都是非常好用的染色材料。

草木染工艺:

一、染料提取:将在市场或超市捡来的洋葱皮外层(最薄的有鳞片的那种,颜色越深越好)用清水洗净,晒干。取200克然后置于不锈钢锅中,加入2000克(2升)清水后升水煎煮以萃取色素,萃取时间约为水沸后三十分钟,共萃取二至三回。将各次萃取后的染液经细网过滤后,调和在一起作为染浴使用。

二、染色。将白色棉布先浸泡清水,加温煮10分钟,清水漂洗,拧干、打松后投入染浴中染色,染色时升温的速度不宜过快,并随时加以搅拌,煮染的时间约为染液煮沸后降温保持半小时。

三、媒染

1.媒染剂配备:明矾5克加水1升,石灰30克加水1升。

2.取出白色棉布,拧干后进行约半小时媒染。

3.经媒的被染物再入原染浴中染色半小时。加点食盐以用于固色。

4.煮染之后,被染物取出水洗、晾干而成。

5.将布料在染色前放入豆浆中浸泡也有好效果。

6)课堂延伸,新奇有趣

草木染的基本方法

传统的草木染技艺,是古代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它包括了从植物的采集、植物染液的提取、制液到染色加工等一系列工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其染色方法大致可分为媒染法、复染法、套染法、氧化还原法等几种。

媒染法

媒染是利用载体对纤维没有亲和力的某些染料色素,使其染料染于纤维上,这种载体称为媒染。草木染工艺中,许多从植物里提取的色素,对纤维亲和力不是很强,这种植物染料在纤维上得色不高,色牢度较差,要提高色素与纤维较好地结合必须通过一些矾类物质的介入,这种媒介物称为媒染剂。通过这些媒染剂的媒染,使纤维上色量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染色的固色作用。

先染后媒

先用植物染料直接染制纤维,然后用媒染剂媒染发色,这一过程称为先染后媒。染色与媒染操作时,是分别在染色缸和媒染缸中进行。先染后媒这种方法能保持染液不被污染能持续复染,由于染缸中没有其他杂质,再添加新鲜染液可反复续染,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染液的重复利用率。

先媒后染

先将纤维在媒染剂中浸泡,再将媒染过的纤维放入植物染料中染色,这种方法称为先媒后染。这与先染后媒染在操作程序上不同,体现在先媒,还是后媒。程序的变化使其产生的染色效果也有所不同。纤维先媒比后媒上色要饱和些。可是,由于先媒的纤维上会含有余量的媒染剂成分被带进染液中,原液会造成提前媒染而沉淀,因此损失了原液的纯度,必将影响植物染料原液染色效果。采用先媒染还是后媒染?要取决于人们对纤维上色的要求和视草木染料色素本身特性而定。

复染法

在周代,草木染大量应用,染色的程序及染色的颜色名称,都有明确要求并建立了必要的规章,规范了当时染色行业严格的技术管理。植物染料本身与植物纤维亲和力低,染一次只有少量色素吸附在纤维上,要染深色,必须反复多次浸染,色素才可能较多地吸附与聚结,达到深度的要求。古代染工为了每染一次便于掌握染色深度,规定每染一次色就有一个色名的习俗,以此确定染色标准。这种同一色系反复染色达到深色的方法称为复染法。

套染法

现在的印染工厂染色是根据样卡(色卡)要求,通过染料不同量的比例拼色。配制成染液,将面料进缸一次性染色。而在古代,纤维上的各种色彩—间色,是采用多次在不同的植物染液里套染来完成的。套染工艺是先染一色后,再套染另一色,产生第三色的效果。

氧化还原法

草木染大都是染色后经媒染处理,使其色素沉淀附着并固结于纤维上。唯独靛蓝染色与其他植物染料染法不同。蓝靛染色采用的是氧化还原法。蓝染后,纤维出缸时呈黄绿色,一经空气氧化,纤维立即转变成蓝色。蓝草染蓝在古代商周时期,应用相当普遍。

7)课堂总结

8)成果展示、合影留念

4、课堂建议卡的填写、收回

5、结束课堂,欢迎下次再来

九、注意事项

洋葱皮的色素浓度较高,染色时以被染物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已可染到相当的浓度。

以上是植物染色的提取教案活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