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福建连江县贵安新区:发展特色产业 走出致富新路

福建连江县贵安新区:发展特色产业 走出致富新路

时间:2020-01-15 10:49:24

相关推荐

福建连江县贵安新区:发展特色产业 走出致富新路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美丽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涵。美而不富不是美,又美又富才动人。美丽乡村,其美丽不只在于绿水青山的外部形象,更在于行稳致远的内生动力。

贵安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高峰镇王家院村成为贵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马场镇四村村:古茶树变身“摇钱树”

记者来到马场镇四村村大坝洋组,放眼望去,成片的古茶树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头。“古茶树四季常青,冬季我们让村民自行管理,春季采茶结束后,再根据其长势及需要进行修剪。”马场镇四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汤红说,几年前,四村村是有名的穷山村,虽然四村村占地面积大、土地多,但是村民并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优势。

“以前全村耕地面积有1600多亩,村里有上千株古茶树,村民只用作乘凉,长在田边的古茶树甚至会因遮挡玉米、稻谷等农作物的阳光而被砍掉。”汤红感叹道,直到今年4月份,因为一次偶然的机遇,情况才发生改变。

“贵安新区栗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成旭到四村村考察,正好遇到了在自家茶树旁采摘茶青准备带回家做茶喝的秦登和。看到长势如此好的成片古茶树,王成旭上前询问,才知道秦登和并不清楚古茶树的价值,只是想喝茶的时候才来采摘茶青带回家做茶喝,也从未往外销售过。”汤红说,四村村基本每家每户都有茶树,但村民都觉得这些茶树不值钱,只在自己想喝茶的时候就摘来做茶。

在了解到秦登和的情况后,王成旭便同秦登和商量,贵安新区栗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聘请秦登和帮助收购四村村其他村民们的茶叶统一送往公司。同时,为了帮扶村民,贵安新区栗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还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来收购村民采摘的茶青。

“平日里茶叶只卖到几块钱一斤,但是贵安新区栗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18元一斤的价格收购村民的茶青。”汤红说,在了解到收购价格比市场价格高的情况后,村民都愿意将茶叶卖给贵安新区栗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现在村民将茶叶采摘好后交由秦登和统一运往公司加工。

“四村村的古茶树主要集中在大坝洋组,目前,胸径达8公分以上的古茶树已有2700多株,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几百年以上的‘老人’了,光是2000年以上的古茶树就有200多株。”管理古茶树的村民莫政会说。

“在今年的收茶季,村民们共收了四千多斤茶青,最多的时候,村民一天可以采两三百斤茶青,再以每斤18元的价格售出,平均每户每天可挣一百多元。”汤红说,在看到古茶树带来的经济效益后,村民自发利用古茶树种子在古茶树周围的空地点播茶园,截至目前,古茶树在全村的种植面积已达到300余亩。

村民守住了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从发现资源开始,茶产业便为村民增加了收入,同时也保护了四村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古茶树是咱们的‘摇钱树’,今后,我们将更加悉心守护好‘摇钱树’,利用古茶树资源打造古茶村寨,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打造美丽乡村新名片。”汤红说,下一步,四村村打算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茶产业,由村里农户成立合作社,将茶资源整合在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入股农投公司,以“公司出资金,村里出茶叶”的形式将茶产业做大做强。

马场镇四村村汤红品尝古茶树叶。

党武镇曹家庄村:荒草坡变成“金口袋”

曹家庄村的林下养鸡场依山而建,鸡舍布满了山坡。谁也不曾想到,以前的荒草坡会成为现如今带动村民致富的“金口袋”。

“相比传统的农业耕作而言,林下养鸡的经济效益更显著,收效更快。”党武镇曹家庄村村支书唐国玉说出了传统农作方式和林下养鸡的经济效益对比。

“曹家庄村松树林成片,资源优势明显,我们想立足生态进行生态放养,打造特色畜禽养殖,达到振村兴村富民的目标。”唐国玉说,作为一项新产业,林下养鸡生产典型的有机绿色食品,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山坡、林下养鸡已成为促进曹家庄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

“松针是很好的饲料原料,就在家门口。”唐国玉说,松针是松树药用的代表部位,其药用成份高于松树的其他部位,而用松针打磨成的松针粉饲养土鸡,其饲料价值要高于其他饲料喂养方式。“现在养鸡场占地60亩,有土鸡3000只,刚买进来的小鸡有8000只,今年预计产值在40万元左右。”唐国玉说,曹家庄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建立了“6112”分红机制,即合作社每年养殖净利润的60%作为贫困户的分成,10%作为村集体经济,10%作为党建经费,20%作为合作社发展资金。

“我们家参了股,我和我老婆在一起工作,现在每个月有4000元的稳定收入。”在养鸡场工作的村民蔡家伦说,他家有7口人,以前靠种地来养活这一大家子,日子过得艰苦,但合作社和养鸡场建立之后就不一样了,农忙时他就在家农忙,闲下来就来养鸡场上班,日子好过多了。

村民陈登乔和蔡家伦一样,参股加入了合作社。“加入合作社之后,村里给了我一个稳定的工作,一个月还可以拿到3000元的工资。”陈登乔高兴地说道。

“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拿到了红利,全部的心思自然会放到工作中来。”唐国玉说,以后销量上去了,他们还要把土鸡分散到农户家去养,合作社再回收,更大程度地带动农户致富。

“目前养鸡场正进行一期升级改造,打算建设大数据云平台1个、鸡‘别墅’100个、围栏10000米、管理板房600平方米、消毒室20平方米、苗家土鸡8000羽、绿壳蛋鸡2000羽。”唐国玉说,二期100亩林下养殖基地也正在筹备中,可以养殖土鸡、蛋鸡30000羽,在今年产值上再增加一倍,让更多村民受益。

在销售策略及风险防范方面,曹家庄村村支两委也是下足了功夫。“在实施质量强农,引领优质农产品生产方式转变的同时,曹家庄村力争打造与众不同的合作社和养鸡场,做出品牌效应。”唐国玉说,目前,合作社与新区服务中心、大学城管委会、贵州大学、龙山旅游文化接待中心、玖玖红云电商云平台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线上线下销售全覆盖,周清月结。

高峰镇王家院村:葡萄藤结出“金果果”

孙贵川是高峰镇王家院村一个普通的村民,今年他家葡萄的种植面积就达13亩,家里还开起了小卖部,葡萄节游客多的时候,店里的商品供不应求,一年下来的收入有10万元左右。“多亏了这水晶葡萄。”孙贵川说,每年王家院村的葡萄成熟时,络绎不绝的游客就会前来采摘葡萄,品尝农家饭,欣赏田园风光。

如今,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贵安新区高峰镇王家院村”,跃入眼帘的都有“葡萄”一词,葡萄已经成为王家院村的代名词。

“水晶葡萄色泽鲜亮,质地香甜,口感好,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有着极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王家院村的气候、土地等都非常适合种植水晶葡萄,经过各方努力,王家院村逐渐成为水晶葡萄种植的明星村。”王家院村村支书李斌自豪地说。

“今年8月底,‘贵安山禾·高峰生态葡萄节’在王家院村举行,有葡王争霸、民族歌舞展演、农特产品展销、亲子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期三天的葡萄节吸引了贵阳、安顺、重庆、河南等省内外的游客。”李斌说,结合自身优势,王家院村依托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旅产业发展,将农业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

“农村产业兴不兴,就看支部强不强。”李斌说,新区建立起了以王家院、大乐歌、白岩三个村为核心的联合党总支,形成“党总支+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村联村、社联社、户联户,相互联动,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先富带后富,强户带弱户,抱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虽说现在有了一点名气,但是我们并不会就此满足。”李斌说,现在王家院村种植的主要是水晶葡萄,品种比较单一,其他品种的规模相对较少,下一步,他们计划引进不同月份成熟的葡萄品种,让农户全年都有葡萄可以上市,进一步扩大农户增收空间。

“不仅有名气越来越大的葡萄种植产业,正在推进中的麻线河生态产业园让包括王家院村在内的多个村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李斌说,麻线河生态产业园以王家院、大歌乐、白岩三个村为核心,覆盖老胖、普马、岩脚等6个行政村,涉及4000多户、1万多人,其中已完成葡萄种植1万多亩,年均亩产收入15000元以上。

湖潮乡芦猫塘村村民种植红皮蒜。

湖潮乡芦猫塘村:经果林种出“致富路”

寒冬腊月是辛勤的农民们休养的季节,然而,来到湖潮乡芦猫塘村新移民组和农牧场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

“刚刚收完辣椒,又要准备种洋芋啰,一年四季,地没有空着,我们也没有闲过,一年下来,我家6口人就有8万多元的纯收入。”正在红李林里铲土的新移民组村民杨新化说,他们改变了种植方式,一年四季都有收入,现在他买了小汽车,生活更富裕了。

“在李子林里种了洋芋又种辣椒,辣椒收了又种洋芋,有的还种了豌豆,我家8亩地全部种满了,一年下来,纯收入达10多万元。”新移民组组长姜平说,明年李子就要挂果了,如果李子丰收,一年一亩地至少要增加7000元至8000元的收入,算下来不是个小数目。

“新移民组地处红枫湖边上,离湖潮乡30多公里,受地理等因素的制约,以前发展较为落后,如今在芦猫塘村(居)两委的大力支持下,发展精品水果(脆红李)种植,产业发展带动了村民一起致富。”姜平说。

“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不理解、不支持,有的村民担心效益不好,有的村民担心销路。”湖潮乡扶贫办主任雷明华说,经过三番五次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他们才顺利在新移民组种植了100亩晚熟桃、200亩脆红李、50亩葡萄。今年8月份套种的100亩小尖椒的产量达30万斤,产值达60余万元。

为了进一步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芦猫塘村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共同种植蔬菜瓜果,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社的成立,降低了村民种植的风险,增加了村民种植的信心。

“今年新移民组和农牧场组种植了油菜2000亩、马铃薯275亩、精品李700亩、辣椒176亩、131亩红皮蒜。”雷明华说,今年11月份,新移民组和农牧场组种植的131亩红皮蒜,涉及到130户村民,一亩产值在5000元左右,总产值预计达60余万元。

“我们还邀请了农科院种植专家给村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结合芦猫塘村实际情况,下一步,我们打算试种紫云红心薯和食用菌,探索芦猫塘村种养殖产业发展。”芦猫塘村村支书蒙际军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