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新疆兵团监狱公务员 新疆兵团狱警真实待遇

新疆兵团监狱公务员 新疆兵团狱警真实待遇

时间:2020-09-15 10:14:04

相关推荐

新疆兵团监狱公务员 新疆兵团狱警真实待遇

与肖同学相识于4月15日在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校区举办的一次为期15天的业务培训。在培训第一天午课后,校方组织全体参培人员合影留念。这时不知是谁提了一句,我们西北五省的同志们合张影吧!当时,肖同学就在其中,只是我没有注意而已。

那次参训的约有300余人,全部来自全国各地纪检监察各条战线。说实话, 如此人员众多的一个班,想要在短期内认识一个人,记住一个人的名字,也确实是一件难事。利用周未放半天假的间隙,我们新疆兵团监狱系统参训的3名同志结伴外出徒步游景。在南戴河黄金海岸的沙滩上,也来游景的陕西西安学员王立一下认出了我们,并热情介绍了与他同来的老乡,其中之一就有肖同学。从那以后,我们几个人的交流也渐渐频繁起来。

肖同学(女)是典型的80后,性格开朗,做事专注,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很有灵气。短短几天的接触,我个人认为她热爱生活,也敢于尝试和挑战。亚洲第一大潮坪鸽子窝公园是北戴河四大景区之一,位于北戴河滨海的东北角,毗邻滨海大道,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块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这里的日出很美,来北戴河应该没有不来这看日出的。某日,肖同学突然提议相约第二天凌晨二点去与校区一路之隔的鸽子窝公园静等海上旭日东升,而且付诸了行动,拍了许多日出的美照在群里展示,这着实让我们几个吃惊和佩服。

培训结束,我们各自打道回府后, 相互关注也渐渐少了许多。突然有一天,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她发的精美的自编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简直惊呆了一众人,是要靓瞎我的眼的节奏,真是惊艳到我了。手工小饰品,绚丽多彩,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又爱不释手。手工小动物,憨态可掬,眼睛、鼻子、嘴巴等部门,萌萌的表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感觉都要被萌的语无伦次了。肖同学,真是身怀绝技,深藏不露啊!

然而,更让我惊掉下巴的是她的精湛厨艺。她展现的每一道菜,从选材、做工、色泽搭配等方面,都十分讲究和用心;每一道菜,都像是出自大师之手;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精致得让人舍不得下筷。如果不说,很难想象这些美食均是出自自家炉灶,而且是一个从未参加过任何烹饪培训的小女子操刀掌勺独自完成的;如果不说,大家都还以为是五星级酒店高级厨师的菜品呢。真的很难想象一个80后的女孩,除遗传基因或天赋异禀外,如果不是热情热爱,不是执着尽心,怎会把一道道美食做到如此精细、如此完美的程度。其实,鲜不为人知是肖同学还有很多爱好和兴趣,如制作布艺花、绘画等等,小小身躯竟然蕴藏着你意想不到的极大能量。她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完全超乎你的想象。

肖同学说:“若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多才多艺。生命短暂,每一天皆是珍贵,不敢轻易浪费。总以为努力是天经地义,原来被人看到和理解,才是最最暖心的。感谢单同学,感谢北戴河,感谢生活,感谢我不曾辜负的每一天。”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对肖同学而言,我是始于接触,倾于才华,敬于她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阳光是一种状态,善良是一种选择。生活就像一幅风景,一半是炎热,一半是寒冬,想要维持心底的平衡,便要选择欣赏的角度,无论冷暖都会温馨,无论成败皆有从容。

女人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永远不要放弃心中的梦想和坚持。因为有了梦想和坚持,你的心中才会有所期待;因为有了梦想和坚持,你才有动力放下羁绊迈步前行;因为有了梦想和坚持,你的每一天才会大放异彩;因为有了梦想和坚持,你才能尽情演绎出属于你的精彩人生。

永桥农场对外写信都是落款邮政地址:“江西省进贤县1357信箱一连”。全营知青,无论男女,也无论是高中、初中毕业生,都是每月发生活费16元,仅够吃饭及买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但相比较农村插队落户拿工分的知青无疑稳定一些。我所在的一连与二、三连都是农业连,说是兵团战士,其实就是军事化的农民,主要任务就是干农活。一年四季在水田旱地里忙,“脸朝黄土背朝天”,实在挺辛苦的。但是,兵团的军事化管理下,劳动之余的学习、文体活动比插队知青要丰富。

1972年12月,离开了劳动了35个月的独立营来到了22团(浮南瓷土矿)。这一年,原划归兵团的部分劳改单位基本上都恢复了监狱身份,22团改称江西省第三监狱。该团原有的知青绝大多数已经分配至地方企业,而分别从3、4团各调6名,独立营调60名知青紧急组建武装连,担任监狱的警卫任务。于是,我从独立营一连一排副排长变成了浮南矿武装连二排六班战士(机枪副射手),手里的农具换上了武器。次年,改任二班长。我们班共八人,任务是负责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的那个三层圆桶型岗楼(时称“二号岗楼)站岗警卫任务。1974年,每个月生活费升至26元,再加上发给化纤布的仿军服(夏装冬装等),工作强度显著下降,生活相对宽裕,再加上浮南矿离景德镇市中心仅23公里,每月4天休假也可以回家,但是,我们的内心仍感到孤独、茫然。

张露萍,原名余微娜,余家英,别名余慧琳、黎琳等。

张露萍在南方局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时是化名。

195月28日,她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县(今崇州市)。

一个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余泽安是一所私立学校的老师。

在上小学的时候,二姐去世了,大姐余被军阀和四川临时编了。

余老师的老师,强迫他娶为妾。这些不幸的经历激起了张露萍的右派黑暗旧社会的仇恨和怨恨。

张露萍,1937年成大中学生,加入党的外围组织。四川兵团是中国民族解放的先锋,积极参与抗日救国宣传。

活动。当时她16岁,被送到中共川西特委负责人车耀先那里。延安军政大学受训,1937年11月,在车耀先工作,党组织帮助。

在他们的帮助下,张露萍去了延安。当他刚到延安时,张露萍对一切都很友好。

她努力学习,雕刻。艰苦的锻炼,积极的劳动。在陕北公学和“抗大”,她是优秀的。以成绩毕业。

张露萍才华横溢,热爱文学,擅长唱歌、表演和写诗。绘画。她热心参加文艺演出,主动办墙报。每次见面,她都去参加各种会议。

一个单位唱歌唱戏,人们总是欢迎她指挥,喜欢她指挥演出。唱流行的抗战歌曲《干一场》。在这种情况下,她总是优雅地站起来,挥舞着她有力而灵活的手臂,千人千面。

集中精神,大声唱:“河里的水黄又黄的,日本鬼子太猖狂了...

这样活着有什么用?拿起剑来战斗!“雄浑悲壮的歌声,响彻黄河两岸。之后大家都亲切的叫她“干一场”。

1938年10月26日,17岁的张露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张露萍参加了中组部组织的干部培训。练习课。后来被分配到延安文联做文秘工作。

在此期间,她与马列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室的陈宝琦(即前国家李青同志)

交通部长)结成革命伙伴。

很快,中组部和社会事务部决定派张露萍去重庆工作。1939年深秋,张露萍告别了生活了近两年的延安和战友们。

告别新婚爱人,肩负党和人民重托,踏上新的。旅程。10月,张露萍被党送回四川工作,并秘密进入重庆。

国民党军统局的电信部和电信局,作为党在军统局的地下党。党支部书记他们白天分头工作,晚上秘密见面交流信息。

张露萍还负责联系中共南方局,拦截军事机关的同志。获得的重要情报被送到南方局。

他们发展了党的。该组织和分会共有7名成员。张露萍领导的地下党支部就像一个一柄出鞘的剑插在敌人的心脏,这是敌人最戒备最森严,最机密的地方。

在特务机关总部设立党的“红色电台”,给敌人看。开启一场特殊的战斗。他们及时准确地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这使得晚会该组织多次躲过敌人的破坏,敌人的很多秘密行动都被中国采取。

共产党有。1940年3月,地下党支部意外曝光,包括张露萍在内的7人全部卷入。

逮捕引发了震惊国民党的“军电台案”。张露萍等人。先是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监狱,受尽折磨,坚强不屈,敌人从他们身上什么都没有。

随后,他们被转移到贵州息烽集中营。

在罗世文任秘书时,有车耀先、韩子栋、张露萍等。

在中国共产党秘密支部的领导下,同军事特务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

"...我们出生在血海中,我们在血海中前进,今天,胜利了。

它正在我们眼前展开,我们应该准备作出更大的牺牲来争取未来。

光线!"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四日,敌人把和张露萍、冯传庆、张蔚林、

赵力耕、杨洸、陈国柱和王锡珍被押上了囚车。

通向刑场途中,张露萍带领战友们唱起了悲壮的《国际歌》。表达了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在刑场上,张露萍和

同志们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党的好女儿张露萍壮烈牺牲,年仅24岁。#历史# #生机大会# #美女#

“永动机“真的不可能实现吗?国军名将黄维不信邪,被俘后在监狱内痴迷于发明永动机,妻子在狱外等待了他27年,却在团聚后的一年自杀,是固执害了他们吗?

1904年出生的黄维在青年时期可谓是风光一时,作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年仅二十岁的他就当上了团长。之后更是平步青云,深受蒋介石的器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此时正在德国学习的黄维被紧急召回。随即参加了淞沪会战中被称为“血肉磨坊”的罗店之战。此战中,黄维所带领的第六十七师作战极其英勇,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黄维一战成名,而后参加了武汉会战和滇越边境保卫战,为抗日立下了汗马功劳。

风光无限的黄维,在战场厮杀之前,就娶了大家闺秀,美丽大方的蔡若曙。两人是那时为数不多的自由恋爱,她爱他的英姿飒爽,他也欣赏她的知书达理。两人互结连理,发誓要白头偕老。

可是,解放战争爆发了。本想隐退的黄维被召回,支援战事吃紧的淮海战役。黄维告别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奔赴战场,但他不知道,下次重逢,竟然是二十多年以后。

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被我方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全部消灭,而黄维也成为了俘虏,并于1956年送往功德林监狱进行改造。我军一向有优待俘虏的习惯,但是黄维并不领情,他的固执,在功德林监狱里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别人都安安心心地接受改造,但他却在监狱中高喊坚持文天祥的民族气节。监狱要求给这些国民党将领换衣服,只有黄维不换,并且我行我素,丝毫不把管理人员放在眼里。

面对如此顽固的黄维,我党的工作人员仍然保持着极大的尊重。黄维刚到监狱,身患四种疾病,并且需要国外的药物来医治。于是,周总理特批使用外汇购买药物用于治疗黄维。

在黄维疗养期间,每天的餐单上都有肉和鸡蛋。若干年后,黄维出狱得知在三年自然灾害时自己还有这么好的饮食,不禁对当初的固执后悔。

而更让他后悔的是固执的他导致了自己妻子蔡若曙的自杀。

当淮海战役黄维兵团失败后,内部传出黄维牺牲的消息让蔡若曙两眼一黑。随着国民党战败,蔡若曙跟随着蒋介石逃到了台湾。

但冥冥之中,蔡若曙总觉得丈夫还活着。果不其然,在1950年初,得知丈夫在大陆改造的蔡若曙带着孩子偷偷地离开了台湾,前往上海借住在妹妹家里。

为了能见到黄维,蔡若曙在图书馆找了一份工作,一人承担起家里三个小孩和保姆的开支。日子虽然困苦,但是,对自己爱人的想念让蔡若曙默默地坚持了下去。

但是,自负的黄维为了他的“气节”,大声呵斥了前来探望,并劝他好好改造的蔡若曙。这就是两人别离了十多年的第一次见面,没有你侬我侬的思念,取而代之的是黄维的斥责和蔡若曙的伤心。

这位曾经风光一时的将领觉得自己的“意志”抗争并没有效果,于是,他换了一条赛道,开始了永动机的研究。他提出将“重力”转化成“动力”这一在十八世纪就被证明是无稽之谈的理论。

固执的黄维不顾别人的反对,他笑那些讽讥之人是凡夫俗子,并冷漠地对待一切批评的声音,他觉得,凭借着他的意志力,他能再次走上顶峰。他开始了漫长的失败,但每次失败后他仍然坚持,这一晃就是二十七年。

而蔡若曙,在家苦苦等待着自己丈夫被释放,但一批一批的释放名单中,始终没有自己丈夫的名字。她每天要辛勤劳动补贴家用,也要为在监狱里的丈夫担惊受怕。而每次探望丈夫时,丈夫的冷漠和对她建议的斥责,让她悲伤不已。久而久之,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让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终于,在最后一批释放名单中,有了黄维的名字。终于重逢的两人之间,却少了幸福的气氛。黄维继续一心投入永动机中,这么多年,他习惯了被人关心和照顾,但却已经忘了如何爱和理解自己的结发妻子。

1976年的春天,蔡若曙的精神彻底崩溃了,那时的她,每日被幻听和抑郁折磨,本以为丈夫回来后会有所好转,但一心扑在自己理想的丈夫反而成为她内心中更为沉重的负担,所以,她决定,结束自己的挣扎。

黄维得知妻子自杀的消息后,幡然醒悟,但一切都为时已晚了。他放弃了永动机,可那个为他苦守闺房的妻子,却再也回不来了。

请大家好好珍惜周围那些你爱的人。

廖耀湘掌管着第9兵团,号称国军最强兵团,他是黄埔出身,被视为军中名将。可是就是如此厉害的军团司令,却在一场战斗中,被一个17岁的放牛娃出身的士兵活捉了。

廖耀湘是国民政府有名的虎将,素来有“丛林之虎”的称号,也是蒋介石的亲信爱将。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在东北组建第九兵团,廖耀湘被任命为兵团司令。

第九兵团下辖五个军,号称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新1军也在序列,加之廖的嫡系新6军,第九兵团坐拥五大王牌之二,总兵力不下十万人,一时间廖耀湘和第九兵团风头无两。

[微风]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蒋介石为解锦州之围,命令原本驻扎在沈阳的第九兵团西进,可锦州没等到廖耀湘到来就已经失守了。

锦州解放时廖耀湘的第九兵团还停在彰武附近,他认为东野刚经历锦州之战,至少需要一个月的休整事件方可重新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于是从容部署部队向营口撤退。

可东野偏偏不按常理出牌,主力部队在锦州战役结束后几乎没有做休整便直接投入到了对第九兵团的包围部署之中。

[浮云]十天后,第九兵团被压缩在120平方公里的狭小范围之内,而且东野此时的炮火装备也已经超过第九兵团,廖耀湘此时才发现自己已是插翅难逃。

此外,在发起对第九兵团的总攻之前,东野三纵奉命对正面的国民党71军展开进攻。71军驻地背后的胡家窝棚,是廖耀湘的临时指挥所。

[胡瓜]廖原本的部署是让71军当炮灰,为自己的嫡系部队新1军和新6军争取时间。

没想到三纵发起进攻之后,71军一触即溃,直接把廖的指挥所暴露在了三纵面前,幸而在解放军战士冲进胡家窝棚之前,廖耀湘正好带领少数随从人员外出观察战况,才免于被俘的命运。

胡家窝棚战斗打响之时,廖耀湘就在距离战斗几百米之外的地方,来不及见证自己指挥所的覆灭,廖一路奔向了新6军的指挥所,此时的他已彻底的丧失了战斗意志。

第九兵团的指挥系统在胡家窝棚一战中被彻底打乱,26日东野向各纵队发出总攻命令,失去指挥的第九兵团顿时乱作一团。

即便是国民党王牌部队的新6军也南逃被歼灭的命运,廖耀湘趁着夜色匆忙带上特务连及新6军军长李涛等人出逃。

在逃跑过程中廖一行努力低调形式,为了尽量不暴露行踪,白天干脆直接躲起来,只在夜里悄悄行动,路上即便遇到国民党部队也尽量绕开。

虽然一路没发生过什么像样的战斗,但跟在廖身边的人却越来越少,原来在逃跑过程中不断有人脱离队伍,还没等到天亮特务连的人就跑的一干二净,甚至就连他的贴身副官不知什么时候也已经离他而去,此时廖耀想身边就只剩下李涛和新22师长周璞等三人。

在后来的出逃路上,周璞又不慎落水掉队,廖耀湘等人发现之后只好反身搭救周璞,恰逢一队解放军路过此地,廖等人的国军将领装扮吸引了战士们的注意,在解放军的冲击下廖耀湘与李涛跑散,至此廖身边就只剩下周璞和一位高级参谋。

天亮后他们三人只得躲起来,又累又饿的廖耀湘安排高参到附近的村子去买点儿吃的,不料高参刚露面就被解放军俘虏,吓得廖耀湘与周璞在高粱堆里躲了一天都没敢再露面。

夜里周璞找来几件老百姓的衣服,二人换上之后又重新开始向南逃去。

廖一路不断见到狼狈的国民党逃兵和追击的解放军战士,想到自己十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不仅有点些心灰意冷。

幸而,周璞及时发现了廖耀湘的异样,在他的劝说下廖耀湘才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也许是厌倦了提心吊胆的逃亡、也许是彻底丧失了东山再起的信心,逃跑了几日的廖耀湘竟然在一次解放军战士的常规盘查中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这位17岁放牛娃出身的战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小小年纪,竟然俘虏了国民党的兵团司令,欣喜过度之余竟然放走了周璞。

被俘之后,廖耀湘被送至功德林监狱学习改造,1961年特赦重获自由。时任解放军军事学校校长的刘伯承还曾经特意邀请廖耀湘去分享丛林战及机械化作战的经验。

[中国赞]1968年因新突发心脏病病逝于北京,1980年廖耀湘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参考文献:

[1] 郭荣辉 《辽沈战役历史经验述论》 军事历史. 2002,(04)

[2] 林文 《辽西决战 歼敌十万──纪念辽沈战役胜利50周年》 兰台世界. 1998,(09)

[3] 邓飞 《忆辽沈战役中的励家窝棚阻击战》 军事历史. 1998,(04)

“老实回答,你是什么人?”昏睡中的秦基伟突觉脑门一凉,他猛然睁开睡眼,冰冷的枪口已抵住了脑门。

“长官……长官饶命,小的是部队里做饭的伙夫。”面对敌人的威喝,秦基伟“诚惶诚恐”地连连“求饶”。

“伙夫?”敌人对着这个衣着破烂的西路军战士上下打量之后,索性将这位“伙夫”扔进了关押西路军战士的牢房。

还好,不幸被俘的团长秦基伟总算第一次蒙混过关。

1937年1月,由于西路军惨败,时任西路军团长的秦基伟所率队伍与大部队走散。秦基伟带领所剩不多的西路军战士,在当地马家军骑兵团的狂追猛堵中艰难突围,历经一周左右的殊死拼搏总算辗转来到了祁连山脚下。

暮色时分,秦基伟一行人马见暂无敌军踪迹,便借宿到牧民家中,连日来困乏之极,战士们倒头便睡。不料想,刚沉睡便成了敌兵的俘虏。

被敌人投进监狱后,秦基伟才发现这里已关押了上百名西路军战士,望着监狱内被敌军酷刑折磨得形容枯槁的战友们,秦基伟痛心不已。

作为身经百战的红军高级干部,落入敌人之手,秦基伟自然知道等待自己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对于身处牢狱的秦基伟来说,悲伤痛心之余,绝不能坐以待毙。只有设法与敌人周旋,只有活着出去,才能继续战斗,才能为牺牲的西路军战士复仇雪耻。

秦基伟从第一次受审就已经意识到,敌人似乎并不是冲着“秦基伟”这个人而来,也许他们压根就不知道秦基伟会有什么来头?仅仅是恫吓而已。

自敌人将秦基伟投进监狱那一刻,秦基伟便开始发动狱中西路军难友,在狱中成立党支部,团结起来,一致对敌。他们通过狱友想法打通与外界组织的联系,甚至开始筹备死里逃生的越狱计划。

但正当秦基伟在狱中积极联络,与同志们商议如何与敌人智斗的时候,意外却出现了。

一次,敌人将狱中犯人拉出来放风,在关押的西路军战士当中,忽然冒出一名认出秦基伟干部身份的“叛徒”。

“他哪里是伙夫,分明是骗你们的,他的真实身份是红军团长,我敢保证在过草地的时候见过他!”这家伙信誓旦旦地向敌人供出了秦基伟。

经过“叛徒”这么指认,原本对秦基伟伙夫身份不曾怀疑的敌人,也难免开始内心犯嘀咕。

毕竟,如果真能抓住一个红军干部,对求功心切的敌看守来说,那可是送上门的“肥肉”,这等机会岂能错过。

这么一来,秦基伟又被带进了审讯室。看着敌人脸色不对的秦基伟,一种不详的预感顿时袭来,莫非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

“你明明是团长,竟敢拿自己是伙夫来撒谎,再不老实交待,直接将你拖出去打死!”敌人气势汹汹地威胁道。

听敌人这么一通恫吓,本来内心预感大难来临的秦基伟反倒松了口气。尽管敌人已觉察到秦基伟大小是个官,但明摆着他们还无法确定他的真实身份。

秦基伟暗暗内心盘算,既然敌人已经生了疑心,如果继续一口咬定自己是伙夫,势必会激怒敌人,甚至会前功尽弃。

何不顺坡撵驴,顺着敌人的思路走,将谎话半真半假地继续往下圆。

“长官,老实说,我还真不是伙夫,我确实当过红军的连长,但要说我当过团长,我可真委屈,我仅仅在红军过草地时训练过新组团的新兵,便成了新兵嘴里的团长,我哪有那团长官运啊!”秦基伟对着敌人,语气中透露出自嘲与无奈。

望着秦基伟一副憋屈的模样,凶神恶煞的敌人禁不住内心纳闷,这哪里像团长的样子?

秦基伟趁势又解释道:“等新兵训练完毕,新兵团就地解散,我这不在编的团长也就成了别人嘴里的笑料。要说我是连长我承认,可就团长这件事,那可真冤枉我了。”

秦基伟这一番诉苦,令审问的敌人虚实难辨,可又实在找不出秦基伟这番话里有什么纰漏。

于是,他们喊来叛徒当面对质,但庆幸的是,叛徒也仅仅是隐约知道秦基伟身份不同寻常,无法拿出真凭实据。

一场由“团长”身份引发的危机,就这样被秦基伟巧妙化解。

直到敌人将其放回狱中,秦基伟悬着的心才算落地。之后,外面便传来我军总部与马家军交涉,准备将战士们营救出狱的消息,

但不巧的是,蒋介石下达命令,要求马家军将这批被俘的西路军战士送往南京继续关押。

眼看着重归自由的希望落空,秦基伟只得加快实施逃离敌人魔掌计划的进度。

在敌人将其押往南京的路途中,秦基伟迅速组织战士展开暴动,借机从敌人手中成功逃出。随后,在与军队总指挥部取得联络之后,秦基伟终于重归部队。

作为早年的西路军团长秦基伟,身处与部队失联的困境,不曾消沉颓废,从容应对,亲率将士,力克顽敌,突出重围。

但不幸又身陷马家军牢笼,面对敌人刑讯逼供,秦基伟以假乱真,蒙混敌人,看似自保,实则在曲折化解西路军战俘险境。

危局面前,宁死不屈固然令人敬佩;有时,当机立断的智取更是考验革命者的胆略与气量。#头条历史#

作者/家和富贵

编辑/呆呆 幽

[微风]1983年,身患肝癌晚期的黄永胜获准保释出狱。

病痛的折磨使黄永胜脸色蜡黄,身体憔悴,但有孙辈的陪伴,黄永胜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在生命的最后时期,能享天伦之乐,对黄永胜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但这种幸福没有持续多久,就在当年,73岁的黄永胜去世。

在电视剧《狼毒花》中,军区司令员孟长胜的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孟长胜的一句:“不讲主义讲义气,乱世用人乱着来”不仅多次将常发从生死边缘救回,更突出体现了影视作品中孟长胜司令员的豪迈之气。

而这位豪气干云的孟司令在现实中的原型正是原开国大将黄永胜老将军。

19出生的黄永胜,原名黄叙全,老家湖北咸宁。从秋收起义开始,黄永胜就跟着红军闹革命,小时候没上过几天学的黄永胜,在打起仗来的时候却是有名的常胜将军。

尽管在红军时候条件极差,但是黄永胜总是能够想到办法出奇制胜,利用有限的条件创造奇迹。毛主席对于这样一位军事天才很是看中,还专门帮他改了名字,这才有了后来黄永胜的大名。

几年时间,黄永胜就从一个红军战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在长征时期,黄永胜已经是师长,在1933年更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黄永胜担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团长,后来由于和副团长产生矛盾,被聂帅调到了115师独立团担任副团长。

可是脾气火爆的黄永胜在独立团也没安分,没多久便在给杨成武打了个招呼后就带着两个连的人出去打游击去了。就在聂帅气得不行,准备要将黄永胜抓回来问罪的时候,黄永胜却带着上千号的人回来了。

原来就这几个月的时间,黄永胜接连打了几场大胜仗,愣是将原先两三百人的队伍扩大到千人。聂帅很高兴,但是罚还是要罚的。关了禁闭,给了官职,黄永胜又成团长了。

黄永胜脾气大,几任政委都拿他没办法。一直到黄永胜成为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司令后才遇上好搭档开国上将王平。

在延安期间,黄永胜还自己开了一个饭店。可是没想到却被陈赓开了一个“吃霸王餐”的先河,最后在延安传开了,好多老战友都来黄永胜这“吃霸王餐”。以至于没多久黄永胜的饭店便“破产”关张。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又在姚家窝棚、厉家窝棚、姜家屯一线,切断北宁线附近通向沈阳的道路,堵住廖耀湘兵团,为辽沈战役的胜利立了大功。

正是因为战功卓越,1955年黄永胜获得了上将军衔。与威武霸气的将军形象不同的是,黄永胜私底下是一个性格爽直、有趣的人。电视剧《狼毒花》中与孟司令与戴政委围着锅抢肉吃的桥段正是黄永胜当年与王平在搭档时候的日常。

可就是这样一位老将军却在60-70年代的时候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因此被解除职务逮捕入狱。黄永胜一夜之间从将军变成了囚犯。

黄永胜在监狱中的日子并不好过,每天的伙食标准只有八毛钱。八毛钱在当时只能达到勉强果腹的水平。

实在受不了监狱中的伙食水平的黄永胜,最终鼓起勇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在信里面黄永胜表达了想要提高下饮食标准的诉求。毛主席看后亲自批示了九个字:“有资格吃好,应该吃好”,便让监狱的管教酌情为黄永胜提高了饮食标准。

此后,黄永胜在监狱中的饮食标准果然比从前好了很多,不仅每一餐都有肉,时常还能补充一些蛋、奶等食物。

在监狱中待了整整十三年之后,中央考虑到黄永胜年事已高,加上身体抱恙,便准许黄永胜到外地就医。如此一来,也算是以另一种形式结束了对黄永胜的关押。

晚年,黄永胜经过组织的安排居住在山东青岛,每月领取组织发放的生活补贴。晚年的黄永胜一直与自己的儿子、孙子们生活在一起。并写了一些关于战争时期的回忆录。遗憾的是这样的生活没过多久,黄永胜便被查出患有肝癌。

查出患病时已经是晚期,黄永胜自知时日无多便向组织提了最后的一个要求。那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再次穿上军装,这个要求最终得到了获准。1983年4月26日,黄永胜穿着55式军装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73岁。

1948年,罗广斌被叛徒供出,特务知道他是国民党司令罗广文的弟弟,在抓捕之前给罗广文打了个电话:有人供出你弟弟是共党。

很多人都看过《红岩》这部小说,会被小说里的那些革命烈士们的不屈精神所感动,而这部小说的作者罗广斌,就是小说里那位陈列起“五星红旗”的人。

罗广斌,出生在四川成都,他的哥哥罗广文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因为擅长作战而被蒋介石看中,从而被蒋介石提拔为第15兵团的司令,同时也是国民党的陆军中将,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而且战功也是累累,消灭了许多日军,是抗日名将。

而罗广斌比起自己的哥哥罗广文,也丝毫不逊色,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监狱里和国民党斗智斗勇,从来没有屈服过。

大学前的罗广斌因为和自己的父母起了矛盾,离开了自己的家庭,独自一人来到了西南联大念书,在这期间他参加了许多学生运动,也认识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队友们。

等到过去重庆的时候,经好友介绍,罗广斌成功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自己的革命之旅。

不久以后,重庆市委副书记的冉益智叛变,为了提高自己在国民党组织中的地位,他提交出了一份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名单,而这其中就包括了罗广斌。

当特务头子徐远举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感到非常不可置信。

要知道,罗广斌可是国军司令罗广文的弟弟,家世显赫,身为国民党的高层家属,竟然会投靠共产党,这可令他十分为难。

如果来硬的伤到了罗广斌,那可能会得罪罗广文,以后估计没有好果子吃,但如果不抓的话,一旦被别人举报的话,那自己也可以说是罪加一等。

迫不得已之下,徐远举只好通过怀柔的方式,先将罗广斌带到了监狱里,让他好吃好喝住着,同时通知了罗广文,对他说有人供出了他的弟弟罗广斌是共产党。

这个电话可吓到了罗广文,他知道,这件事情处理不好的话,不仅弟弟罗广斌会性命不保,可能自己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于是他一方面派遣手下去劝降罗广斌,让他把知道的消息都说出来,一方面对徐远举暗示道:

“我弟弟一直在外边读书,缺乏了我们的管教,这次可能是被人骗了,你教训教训他,让他知道害怕就好。”

有了罗广文的嘱托,徐远举自然不敢对罗广斌这个大少爷动私刑,他只能多次好言相劝,让罗广斌自己说出来有用的消息,以防遭受皮肉之苦。

为了进一步劝降罗广斌,徐远举甚至还带来了他的父亲,让他来亲自劝动罗广斌这个儿子,然而罗广斌始终不为所动,反而还一直咬定自己无罪。

这可就气坏了徐远举,为了让罗广斌死心,他把叛徒冉益智带了过来,让他与罗广斌当面对峙。

一直以来都非常冷静的罗广斌看到了出卖自己以及战友们的叛徒,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立即就对他咒骂了起来。

这一骂可就中了徐远举的陷阱,相当于自己承认了共产党的身份,罗广斌也知道自己暴露了,索性直接回应道:“你们休想从我口中套出任何有关党组织的消息,我一个字都不会说的。”

多次的询问无果彻底消磨尽了徐远举的耐心,他命令手下给罗广斌戴上了脚铐,他倒要看看这个温室里长大的大少爷能不能忍受住这种痛苦。

之后,罗广斌便被带回了监狱,而带着脚铐的罗广斌也让其他狱友们知道了他是真正与党组织一条心的,都对他非常敬佩。

不久以后,罗广斌因为给一位刚进来的共产党写纸条介绍狱中的情况而被发现,为了防止他再闹事,国民党将他送到了白公馆。

在这里面,罗广斌依然像之前一样不顾一切地搜集有用的信息,从来都没有懈怠过,他的战友们认为将来如果国民党战败了,这里所有人里面只有罗广斌最有机会存活,于是便将搜集信息、总结经验的任务交给了他,他们则负责辅助。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狱中,罗广斌等人听到了这个消息都欣喜若狂,激动得睡不着觉,于是,众人决定在狱中做一面五星红旗,迎接祖国的成立。

众人用罗广斌的红被子做底,将黄纸刻成五角星粘在红面上面,五星红旗就这样做成了。虽然做得很简朴,但其中却包含了狱中的共产党战士们的爱国之心。

1949年11月27日,特务们开始对白公馆的共产党们展开了屠杀,幸亏当时的罗广斌他们已经将看押监狱的杨钦典策反,也正是在他的帮助下,罗广斌等19位同志成功脱险。

之后,罗广斌不辱使命,将他与战友们一起写下的两万字报告交给了组织,完成了战友们的心愿。

1958年,罗广斌的《红岩》面世,收获了许多读者的喜爱。

正是有着像罗广斌这样的战士们,我们国家才能建立起来,发展起来,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参考文献:《红岩》

作者:有天

编辑:33

#头条创作挑战赛#黄埔师生终有情!

1960年10月19日,当年的黄埔军校政治部周主任,在颐和园接见了一批黄埔学生,不仅这批学生是特殊的,其实这个时间点也是比较特殊的。

因为这批学生都是作为战犯,之前关押在功德林里面进行学习改造的,不管抗日战争功劳多大,解放战争中的战争罪行,还是需要清算和处罚的,否则是不合程序的。

到了1959年底,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走出监狱,这十名战犯是:王耀武、杜聿明、陈长捷、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宋希濂、曾扩情、周振强、卢浚泉。

说明一下,这里面只有原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是保定生而非黄埔生,其余皆出身黄埔。大家比较熟悉的就不介绍了,只说两个都不太熟悉的。

卢俊泉是在锦州战役中被俘的,时任第六兵团司令,虽然早年毕业于云南讲武堂,但是1924年当过黄埔的区队长、入伍生连长、营长等职务,资历其实蛮深的。

周振强则是货真价实的黄埔一期生,只是不太出名罢了,最拉风的职务,是当年的担任过教导总队副总队长。解放战争后期担任金华城防司令兼浙西师管区司令,在任上被俘。

第一批战犯出狱后,周公随即帮助解决他们的工作问题和生活困难,不少人都安排到体制内的文史单位,这样就有工资拿了,生活有了保障,过是过,功是功嘛。

大体安排停当后,周公在百忙之中,安排了这次见面会,并邀请了张治中、邵力子、郑洞国等原南京政府高级官员坐陪,大家一起吃饭一起游园,诚所谓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注意黄埔一期的郑洞国并没有进功德林,长春解放时,他是按投诚将领对待的,也就是不算“被俘”,1950年就已经担任任水利部参事和全国政协文史专员。

陪同接见的,当然还有我军的黄埔一期名将陈赓(携夫人同来),而在这两张照片中,我能够认出来的有:周公、陈大将、邵力子、郑洞国、杜聿明、王耀武,以及在香港起义的黄埔二期生覃异之。

历史爱好者们还能认出哪些人来?评论区里看本事了。收起

1995年,中国陡然间出现了一个神医,这人包治百病。肝炎、三高,包括癌症都不在话下。然而,这神医没多久便失了手。

这所谓的「神医」,叫胡万林。

胡万林的人生,一大半在监狱度过。

25岁时,因反革命罪被判有期徒刑,出狱没两年,又因故意杀人罪被判了无期徒刑,关在新疆。

杀人犯怎么成「神医」?

胡万林之所以能突然火起来,还是因为一篇文章。

监狱服刑期间,他利用自己曾经学过的零星半点的医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23团医院中医门诊部行医。

行医期间,他博得了一点好名声。

一个叫郭周礼的人,听说胡万林在监狱行医的种种事迹后,连夜写了篇「一个囚徒创造的神话」,并发表在《国际气功报》。

某新闻机构,把这篇文章向全国发了通稿。

一时间,胡万林顿时名声大噪,不少患者万里迢迢,前往新疆和静县的胡万林服刑农场求医。

胡万林火了一把,但还没上「神坛」。

把他送上「神坛」的,是柯云路写了一本70万字的书,叫《发现黄帝内经》。

这书把胡万林吹上了天。自此,读者把胡万林捧成了「神」。

1997年5月,胡万林出狱。他利用自己的名声,在太原开办了胡万林医院。很不幸,治死20余人。

胡万林治病很可笑,无论什么疾病,他只有一种药,芒硝。

他说病人吃了「药」之后,上吐下泻,就能药到病除。结果就是造成死伤无数。治死总人数多达148人。

胡万林还曾放出狂言,说「艾滋病算个屁啊,我给艾滋病人吃土喝水后,他跑步比谁都快。」

结果是,出事后,胡万林跑得比谁都快。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1998年12月8日,胡万林在上海被抓获。次年1月16日,他以涉嫌非法行医罪被逮捕。

他被判处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罚金15万元。

然而,胡万林死性不改。

10月,他减刑两年,刑满出狱后,开始重操旧业。22岁大学生云旭阳服用由胡万林开出的芒硝死亡。

胡万林再次被判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万元。

他将在监狱度过余生,甚至老死在监狱。

#今日头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