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弘旺驾校科目二考场电话 沌口科目二考场电话

弘旺驾校科目二考场电话 沌口科目二考场电话

时间:2021-12-08 06:19:31

相关推荐

弘旺驾校科目二考场电话 沌口科目二考场电话

电视剧里有“八贤王”美誉的八阿哥是否后继有人呢? 子孙是谁哪?

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是清朝首个出身内管领而得封妃位的后妃。

八阿哥从小深受康熙喜爱,15岁的曾两次陪康熙帝出征噶尔丹,其他皇子未有此等荣耀,康熙第一次分封皇子时,他便与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同受封为贝勒。

自幼聪慧,通晓世故的胤禩,长大后为人处事细致,体贴,随和,在同宗贵胄,满朝文武,江南文人中有极好的口碑。

可惜因“张明德相面”,以及“毙鹰事件”导致夺嫡彻底失败,雍正登基后,先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后来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其子弘旺改为“菩萨保”

那么八阿哥现在是否还有直系后裔呢?

八阿哥只有一子(爱新觉罗·弘旺)。

弘旺→ 育有“永类(无嗣),肃英额,永明额”三子。

1. 肃英额→ 育有"龄贤,瑞臣,瑞绵,(瑞实,瑞健,瑞岱三人均无后裔)"共六子

第一子,龄贤,育二子。

(1) 龄贤第一子→奕英→载霖→无嗣。

(2)龄贤第二子,奕仁→无嗣。 (龄贤嗣绝)

第二子,瑞臣,育有二子。

(1)瑞臣第一子,奕炳→载起,无嗣。

(2) 瑞臣第二子,奕勤→载勤,无嗣。 (瑞臣嗣绝)

第三子,瑞绵,育三子。

(1)瑞绵第一子,奕湍。奕湍第一子,载纯,无嗣;

奕湍第二子,载桂,无嗣;

(2)瑞绵第二子,奕淮→载襄,无嗣;

(3)瑞绵第三子奕中,无嗣;(瑞绵嗣绝)

(截止1848年载霖卒,肃英额一支嗣绝);

2,永明额→育有一子,绵森。

绵森→育有"奕固,奕遐,奕松,奕沆"四子,非常遗憾均无子嗣。(1879年奕沆卒,永明额一支嗣绝,八阿哥彻底嗣绝)

世上再也没有“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的八阿哥的直系后裔了(康熙帝的第十五子允禑的玄孙奕杕,所生之子载慰过继为后嗣)。

傻子薛蟠错把“唐寅”念成“庚黄”,却被人一再忽略,这里的关键寓意是“更名”,其背后影射雍正“更名”事件,即雍正登基为皇帝后,他的众兄弟中名字当中“胤”字改成允字,作为佐证冯紫英的原型是允郎,我们来看看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红楼梦》最为复杂的隐射故事!

第一,“四”字在更名事件的关键性数字,它隐射的是“胤禩”的禩。

唐寅在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红楼梦》也有四侠!

红楼四侠:第二十六回回末甲戌总批,同样说出了四侠:前回倪二、紫英、湘莲、玉菡四样侠文皆得传真写照之笔,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

“更名”发生在第二十六回 :薛蟠见他面上有些青伤,便笑道:“这脸上又和谁挥拳的?挂了幌子了。”冯紫英笑道:“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庚辰侧批:如何着想?新奇字样。】宝玉道:“几时的话?”紫英道:“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也就回来了。”宝玉道:“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我要问,不知怎么就忘了。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紫英道:“可不是家父去,我没法儿,去罢了。难道我闲疯了,咱们几个人吃酒听唱的不乐,寻那个苦恼去?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甲戌侧批:似又伏一大事样,英侠人累累如是,令人猜摹。】

“吴门四家”沈周对应的是《红楼梦》“沈世兄”,“仇英”对应的是《红楼梦》“仇都尉”。

“庚寅”的故事和文徵明一个笑话有关系,也是和“更名”有关系:

屈原《离骚》有一句“唯庚寅吾以降”译文: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文征明也是庚寅日生,所以文征明用“唯庚寅吾以降”做书画的题字,有一北方来的太守,听说文征明善画,于是问人:“文先生之前还有更擅画的人吗?”,有人回:“唐伯虎。”他又问:“伯虎名字是什么?”,回答:“唐寅。”,太守“噔”地跳起说道:“这就对了,文先生竟然屈尊与此人这般地步!”人问何故,他说:“我见文先生的画上写着‘唯唐寅吾以降”,意思文征明比不上唐寅。

那么同样在第二十六回,也说明了数字“四”,为生日四样礼。

第二十六回原文: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古董行的程日兴,他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庚辰侧批:如见如闻。】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你说,他这四样礼可难得不难得?……左思右想,除我之外,惟有你还配吃,【甲戌侧批:此语令人哭不得笑不得,亦真心语也。】所以特请你来。可巧唱曲儿的小么儿又才来了,我同你乐一天何如?”

第二:薛蟠的生日五月初三日,本是太子胤礽的生日,即书中的宝玉生日,薛蟠夺取了宝玉的皇位!所以才有薛蟠所说:“除我之外,惟有你还配吃。

第三:冯紫英的紫英谐音死鹰,隐喻的是胤祀的“毙鹰事件”。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往热河巡视途中,因为胤禩其母良妃去世二周年的祭日,未随行。后来胤禩挑选了两只上等的海东青派人送予康熙,却不想等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变成了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

体现到《红楼梦》冯紫英解释脸上的青伤书中原文: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

第四:沈世兄谐音为“身世”,为冯紫英的身世,提醒我们这一段的描述和紫英的身份有关系!

第五:“糖银、果银”针对的是冯紫英,冯紫英为红楼四侠!

书中说:“薛蟠只觉没意思,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那么糖银、果银是针对谁说的,来的人是谁,书中又有正式交代:“正说着,小厮来回:“冯大爷来了。”宝玉便知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来了。”

第六:冯紫英的原型是允郎。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书中这样描述:“一句话没说了,只见人报:“冯将军家有人来了。”原来冯紫英家听见贾府在庙里打醮,连忙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礼... ...刚说了,只见冯家的两个管家娘子上楼来了。冯家两个未去,接着允郎也有礼来了。”

这里冯家和“允郎”联系起来,暗指康熙允字辈众皇子们,因为雍正的名字是胤禛,他登基为皇帝后,他的众兄弟中名字,胤字改成允字。

第七:康熙的儿子都是胤字辈,胤字和寅字音相同,所以才有《红楼梦》糖银变成果银。

雍正四年正月初五日,胤禩被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正月二十八日,将胤禩之妻革去“福晋”,休回外家。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三月初四日,命胤禩改名,禩在被数度催促逼迫后被迫改其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对应到书中,胤字和寅字音相同,革黄带子对应的是《红楼梦》中薛蟠的“庚黄”这一词。

您的关注是陈说红楼最大的动力!欢迎您的关注、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步步惊心》里的若曦与八爷是如何走向陌路的?

众所周知,张晓刚穿越到清朝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阿哥就是八爷。八阿哥不仅是姐姐若兰的夫君,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八贤王”,更是在九龙夺嫡中与雍正有着竞争关系的强劲对手。

说起八阿哥,我们不得不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人物,他出身高贵,温润如玉,长相俊逸,待人和善,处事稳妥,同时又对若曦照顾有加。

被这样一个男子追求,不管若曦是否会喜欢上八阿哥,若是换成其他任何女子,也会被他身上的特质所吸引,更何况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若曦呢!

其实,若曦选择与八爷在一起之前,自己也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若曦眼前的八爷,不仅是她的姐夫,更是九龙夺嫡的失败者。若曦知道一旦选择与八爷在一起,注定要与他一同共担风雨,而那时的若曦显然没有做好准备,甚至内心深处是有些惧怕的。

于是,知道历史走向的若曦,试图用感情来束缚八爷的脚步,让他能为了自己放弃争夺皇位。但是,八爷幼年时的遭遇,直接导致了八爷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一切。

因此,两人以分手告终。

很多人认为,若曦与八爷分手,不过是攀上了高枝,看上了成为雍正皇帝的四爷,无法与八爷同甘苦共患难。

可在我看来,若曦与八爷的分手,不过是两人的价值观念不同罢了。

起初八爷追求若曦,不过是在若曦身上看到了若兰的影子,每次八爷在若兰那里坐了冷板凳之后,八爷都会在若曦身上寻求安慰。

同是姐妹的若曦和若兰,身上都有着草原的阳光明媚,若曦甚至比姐姐更为活泼开朗,更为古灵精怪,这是八爷一直在追寻的东西,也是他内心深处一直想要拥有的温暖。

然而,若兰无法给予八爷的温暖,若曦身上却有,甚至比若兰更为阳光通透。

如果若曦只是一个寻常的古代女子,在面对八爷的热烈追求时,肯定会被八爷所打动,不假思索地答应嫁给八爷。

可若曦是一个具有现代思想的知识女性,在皇权制度的压制下,尚且不能明哲保身进退自如,更何况是有着惨烈下场的八爷呢!

若曦一直无法接受在与心爱的人朝夕相处以后,还要经历生离死别的痛苦,况且这种痛苦并不是生老病死带来的,而是争夺皇位失败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

若曦想要找寻的是一个知她懂她,真心实意对她的人。很显然,在八爷的心里,皇位比爱情,比女人,比若曦更为重要。

而当若曦发现八福晋利用弘旺针对若兰,都让若曦觉得自己以后的生活会身心俱疲。

“如果嫁给八爷,日后是否就要经常与后院的女人勾心斗角?如果当她和八爷的感情褪去最初的炽热之后,面对2个或者更多女人频繁的争执,他又会不会厌倦,厌烦自己,又会不会站到自己这边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若曦对八爷是真情实意的,因为只有在乎这个男人,才会介意和别人分享他,才会害怕今后感情会淡去。否则就像若兰对八爷没有感情,也就不会黯然神伤。

有多少希望就会有多少失望,八爷纵然喜欢过若曦,但与皇位相比,若曦到底不值一提。

若曦想要的是长相厮守的感情,她希望八爷能够完好无损的与自己白头偕老。可八爷无法为她放弃争夺皇位,深知历史走向的若曦不敢拿自己的后半生作赌注。

更何况八爷在处理后院女人争宠方面,从来都是和稀泥的态度,她无法接受自己为了一个男人,把女性的尊严都给丢弃掉,因此,观念不同的两人只能分道扬镳。

爱有多深就会有多痛。若曦并不是不爱,而是太爱才会把自己的下半辈子都要考虑进去。

在古代,女子一旦选择了结婚对象,就没有回头路,作为现代女性的若曦,正是因为考虑到了多方面才会选择与八爷分离。

#清朝#

纳穆泰,又名纳穆岱,舒穆禄氏,武勋王扬古利三弟,祖居库尔喀。太祖赐姓觉罗,初任佐领,后由兵部尚书三载考绩授三等轻车都尉,寻授都统,取大凌河时伏兵锦州松山间俘获百人,后征大同攻克王家庄往招额哲额驸时,入明境败平鲁卫兵,叙功擢三等男,有四子:

长子巴雅尔图,初任佐领,征皮岛阵亡,优赠三等轻车都尉;

次子阿拉密,顺治二年三月袭,七年三月,恩诏加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缘事降一等阿达哈哈番。九年正月,又遇恩诏加至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缘事复降一等阿达哈哈番。以佐领从征阵亡。仍加赠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今汉文改为三等男。

三子阿哈连,天聪十年四月袭其父三等爵,任佐领,后由护军参领围锦州击败贼兵,入山海关击败流冦叙功授骑都尉,父爵三等男让给次兄阿拉密袭。

四子额尔塞,历任佐领、护军参领。

额尔塞是纳穆泰唯一没有获得世职的儿子,但娶妻宗室氏,努尔哈赤第十子德类格之女。[呲牙][呲牙][呲牙]

纳穆泰这支和皇室也有好几次通婚,阿拉密之子齐蓝布(护军参领、三等男),娶豫亲王多铎之子 信郡王多尼独女。。。然后他们的女儿又嫁镇国公屯齐的儿子谟启为继妻。

阿哈连的女儿,嫁克勤郡王岳托之子贝勒巴尔楚浑;阿哈连孙女、骑都尉伦布的女儿又嫁给廉亲王胤禩独子弘旺。伦布的孙媳妇、孙扎齐之妻好像也是宗室女,尚未查到世系。[笑][笑][笑]

雍正三年八月的一天早上,弘时象往常一样去向皇阿玛问安。还没到养心殿,被几名侍卫拉住了。

“瞎了你的狗眼,不认识我了吗?”弘时一边骂,一边顺手给了侍卫一巴掌。然后,他推开阻拦的侍卫,硬要往殿里闯。

吵闹声惊动了雍正,他知道,一定是他的三儿(序齿三子,事实上的皇长子)在外面闹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弘时还未等跪下问安,雍正就发话了:“你已年过二十,早已成家,行事还如此放纵谨,怎对得起我多年对你的教养。”

“皇阿玛……”弘时想争辩。

“不要叫阿玛,你给朕出去。”雍正看也不看他,摆了摆手道。

弘时不敢再吭声,躬身退了几步,转身就往外走。还没走到门口,身后传来一声怒吼:“站住,从今天起,你就不要在宫里居住了,该上哪上哪。”

弘时心顿时拔凉拔凉的,脑袋一片空白,晕乎乎的离开了居住三年多的紫禁城。

不让住在皇宫倒还便罢,更让他悲伤的还在后头。

第二天,宗人府几位老太爷一起过来,交给他份特殊的礼物。他打开包装一看,彻底崩溃!

原来,这些人交给他的是份宗牒,宗牒上明文刻着,他——雍正皇帝的儿子弘时,从今天起得管八叔允禩叫爹了。

被逐出宫廷还不够,还被过继给老爸的死对头,这不是往死路上逼弘时吗?

所有人都知道,就在不久前,老八胤禩被雍正皇帝整的不轻,差点就要把他下狱了。在如此时刻,把自己的亲生儿子过继给老八,弘时凶多吉少。

更何况,人家老八不是没儿子,人家的儿子弘旺还活蹦乱跳呢。

摆明了,雍正是不想要这个儿子了,或者说至少已剥夺了他的皇位继承权!

就在弘时当了八叔“儿子”三个月后,即雍正三年十一月初五日,雍正操纵宗人府成员,议定将老八革去王爵,撤出佐领。

接着,雍正命每旗派马兵若干在老八府周围防守,又于上三旗侍卫内每日派出四员,随老八出入行走。

他的亲王府被围个水泄不通,个人出行,随时有四名膀大腰圆的侍卫24小时监视。

又过了一个多月,雍正命宗人府把允禩、允禟等人革去黄带子,从宗人府除名。

这就是说,老八已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了,当然也就不是雍正的弟弟!

可过继到老八膝下的弘时,该算个什么身份啊?

正当弘时为此事惴惴不安时,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宫里来人了,带来雍正皇帝的口谕:

既然允禩缘罪被撤去黄带,玉牒除名,弘时也理应被撤去黄带,并交由圣祖皇帝十二子胤祹“约束养赡”。

就这样,弘时象只皮球一样,先被雍正踢给老八,又抬脚踢到老十二那里。

雍正五年(1727年)八月初六,弘时抑郁而终,死时还不到二十四岁,死时他没有任何爵位——《清史稿》:“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身为雍正最大的儿子,别说亲王郡王,就连个贝勒都没混上,这是不是太不正常?

就算是老爸讨厌他,可他皇爷爷康熙在世时,他已十九岁,按惯例也应给皇孙封爵,可正史里却没有任何有关弘时爵位的记载。

难道说弘时不受康熙喜爱才未被册封么?

这当然不符合常理常情。弘时是帝孙,除非他当时已经恶名远播,否则康熙怎么可能不给已经成年的弘时不给册封?

胤禛即位后,将二阿哥、“废太子”胤礽之子弘晳封为郡王,却对自己的皇长子没有任何封授,于情、于理皆不通。

主妇个人认为,这应当是弘时当时并非没有任何爵位,而是被删去不存了。为何要删掉这些记录,恐怕只有后来当上皇帝的弘历知道。

一直到死,弘时他都不明白皇阿玛为何这样对他。

其实说白了,雍正是在为他的弟弟弘历扫除障碍。弘时不会知道,在他老爸登基之初,就已经通过“秘密立储”,确立了弘历作为自己接班人的身份,而在当时,这也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这种事,弘历会让让后人了解吗?

“允禩之妻狐媚失体,可恶之极!”雍正把手中奏折猛摔到案几上,怒声喝道。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吱声。但恐怕他们心里都在想:您想整老八,拿他的女人撒什么气?

见没人附合,雍正更来气,他咬牙切齿地道:

“令尔等前去将朕谕旨降与胤禩之妻,革去福晋,逐回外家。降旨于伊外家人等,另给房屋数间居住,严加看守,不可令其往来潜通信息,若有互相传信之事,必将通信之人正法,伊外家亦一人不赦。”

意思是,把她送回娘家后,关到小黑屋里头,24小时监视,不可跟外界有任何联系。

这一幕,发生在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二十八日,出自《雍正朝起居注册》。

一位大臣战战兢兢地问:“将圣谕颁给廉亲王吗?”

雍正摇摇头,说:“尔等回来后,再将此旨降与胤禩。嗣后,伊若痛改其恶,实心效力,朕自有加恩之处。若因逐回伊妻,怀怨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与重罪。”

赶走他的妻子,老八能不“怀怨于心”么?纵使表面上不显露出来,闷在家里装孙子,那也饶不了你——将伊妻处死!

八福晋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能令雍正拿她做文章呢?

关于八福晋的长相,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能让雍正用“狐媚”二字形容她,应该是带着酸溜溜的味道的。试想,担当得起“狐媚”二字的女人,必定是长相美丽,风情万种的。

只不过,这话从她大伯哥口里说出来,就成贬义了。

从侧面分析,八阿哥大概和福晋夫妻感情甚好,平时卿卿我我没少交流,否则的话,雍正在对老八动手之前,不会先拿他老婆开刀,并着重交待严禁两人分开之后互通信息。

任谁都看得出来,他这是拿八福晋的性命来威胁老八!

八福晋郭络罗氏,是和硕安亲王岳乐(努尔哈赤孙子)的外孙女。由于父母早丧,她是由外祖父岳乐亲手带大,所以倍受岳乐宠爱,就连康熙也很是怜惜她,对她另眼有加,将她赐给了宝贝儿子胤禩。

胤禩很受康熙疼爱,并不似电视剧里演的那样非常讨厌他。他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皇子。

嫁给胤禩后,郭络罗氏跟丈夫感情很深,对外毫不掩饰夫妻间的恩爱,令当时的很多人都羡慕嫉妒恨。

郭络罗氏虽说模样漂亮,但有一种天生的目中无人的大小姐脾气,性格很强势,在家里、甚至在丈夫跟前总是说一不二。

别的都还好说,可关键是她不能生养,还不许老公纳妾!

据说,老八见其他兄弟们都有三妻四妾,也蠢蠢欲动,跟福晋商量:“要不,为了延续血脉,咱们也纳几个女人入府吧?”

郭络罗氏指着他的脸,大声喝道:“好吧,你尽管尽管往家里领,让我先瞧瞧,只要模样长得比我漂亮,我就依了你。”

老八碰了一鼻子灰,再也不敢提纳妾的事。

要知道,胤禩可不同于普通官宦子弟,他是康熙的儿子啊!这对崇尚多子多福的康熙而言,显然不能接受无嗣这个现实。

于是,康熙就再也忍不住了,对这个儿媳提出批评、发出警告:

“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

她在家里无论有多强势,康熙的话她还是不敢忤逆的,就勉勉强强让丈夫纳了几个小妾。结果,没过几年胤禩就有了儿子弘旺。

这些陈年旧事,雍正显然忘不了。他想整老八,可又不想落个陷害兄弟的恶名,就先从老八这个强势的福晋身上动手——先将八福晋象鱼饵一样扔进水里,然后张开大网,坐等老八往里钻。

向来养尊处优的八福晋,首当其冲成了替罪羊。

其实,雍正先整这个弟媳,还有另外一些原因。

九子夺嫡时,郭络罗氏不仅帮丈夫积极谋划,还多次献策献计。另外,她还游说安亲王一族,让朝中多数人都去支持她的丈夫,并挖雍正墙角。

本来雍正的称帝之路就险象环生,他听说弟媳如此给他使绊子,能不恼怒在心吗?

还有一件事,更让雍正对八福晋恨之入骨。

雍正继位不久,封老八为廉亲王,老十三为怡亲王。同时,还授他为理藩院尚书,总理王大臣。这本来可喜可贺之事,换作别的女人,还不得乐的跳圈?

但郭络罗氏却深以为忧,觉得大难即将临头。当众人、包括她的娘家人前来祝贺的时候,她面有忧色地对他们说:“有何喜可贺?恐不能保此首领耳!”

结果,人多口杂,这话竟然传到雍正耳朵里了——他当时就恨得牙根痒痒!

将郭络罗氏送回娘家后不久,雍正便革去胤禩的爵位和职务。这回,又把他老婆牵扯进来:

“允禩终怀异心,并不悛改,未必非伊妻唆使所致”。

千错万错,都是这个郭络罗氏的错——我好好的一个兄弟,让这个恶毒的女人给挑唆坏了。

“将伊逐回母家”,关进黑屋子,能就此罢休吗?

显然不能,不然的话,他就不是雍正大帝了!

几天后,雍正叫来负责驱赶郭络罗氏的官员,问当时那个女人什么反应时,官员如实回答:“毫无畏惧,愤然而去”。

这下,雍正可抓住把柄了:不肯向朕低头不是?好,送你三尺白绫,然后挫骨扬灰!

郭络罗氏,成为大清唯一一位死后被挫骨扬灰的皇家儿媳。

雍正元年(17)九月初四,雍正帝奉康熙帝和他的四位皇后神牌升附太庙,场面极其隆重。

祭毕,雍正到端门前更衣帐房更衣,由于屋内有油漆味,便他的鼻子感到很不舒服,便叫来老八问道:

“廉亲王,你兼管工部,不知道今天朕要来此更衣么,为何搞得这么大味呀?”

老八赶紧跪下禀道:“只因时间仓促,房内家具都是新制,故而有油漆味。这都是臣安排不周,请皇上赐罪。”

好,可是你让我赐你罪的,就别怪我不讲兄弟情面了!但雍正玩了一招欲擒故纵,问老八道:“那么,依你看,该当何罪呀?”

“臣弟愚钝,不敢妄揣圣意,还请皇上下诏将臣治罪。”老八没有掉进四哥皇上为他挖的坑,只是一味地在他面前示弱。

你老八“愚钝”?别在这里寒碜我啦!天下有谁不知道,老八以睿智贤德著称,是有名的“八贤王”,曾经仅仅距皇位只有一步之遥。

想到这儿,雍正再也不和八弟玩文字游戏了,他当即下诏:

廉亲王胤禩及工部侍郎、郎中等,办事不力,就在太庙前跪十二个时辰吧!

十二个时辰,就二十四小时呀!甭说跪了,就是让咱们站二十四小时,恐怕骨头都会敬掉了。

十二个时辰后,老八是让人抬走的。也就是从这天起,他的霉运是接踵而至:

雍正二年(1724年)五月二十日,雍正当面斥责老八胤禩及其亲信,称马尔齐哈、常明等都是夤缘妄乱之人,是廉亲王胤禩的党羽。从此,大臣在朝堂上都不敢跟他说话,怕落个“八爷党”嫌疑。

这年十一月初二,雍正又因胤禩在所有事情上比较节省,将他召进宫中,训斥道:你这是故意作态,叫诡诈!

十一月十三日,蒙古科尔沁台吉离京,胤禩管理理藩院,招待藩王是他份内之事。但是,他为了节省开支,没有给台吉送路费,惹雍正大怒,又是当面斥责。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十四日,雍正谕责胤禩怀挟私心,遇事播弄是非,动摇百官的意志,搅扰阻挠雍正的施政方针。

不久后,胤禩上奏称:“上驷院畜马太多,徒浪费国帑,不如裁减一部分用以民用”。这下,又遭雍正一通数落。

………………

就这样,外表风光的廉亲王,一次次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被雍正处罚、斥责。

或许他在想:做皇上的弟弟、雍正的臣子,我太难啦!

好,别着急,马上就不让你做弟弟、当臣子了,我连你的名字都得给你改喽,不让你当爱新觉罗的子孙!

就在这年的十一月初五,雍正将老八胤禩应革去王爵,撤出佐领。

十二月二十一日,雍正命八旗中各派部分马兵,在胤禩府周围防守,等于将他圈禁。接着,雍正又让上三旗每天派四位侍卫,寸步不离地跟着胤禩。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雍正将老八胤禩、老九胤禟及苏努、吴尔占等人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老八、老九都不属于“皇族”了。

正月二十八日,将胤禩之妻革去“福晋”,休回外家。接着,又赐她自尽,然后将骸骨分散。

二月初七日,将胤禩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身边留太监二人。

三月初四日,命胤禩、胤禟改名,胤禩在被数度催促逼迫后,被迫改其名为“阿其那”,他的儿子弘旺名“菩萨保”。而老九则被改名为“塞思黑”。

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见诸王大臣,以长篇谕旨,历数胤禩、胤禟、胤禵等罪。

六月初一日,雍正将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状颁示全国,议胤禩罪状四十款,议胤禟罪状二十八款,议胤禵罪状十四款。

九月初八日,胤禩突然死于监所,死因不明。

那么,雍正为何对自己的弟弟如此残忍呢?

@霞光主妇 觉得,主要原因是老八名声太好、威望太高。当时,诸王大臣的心都向着胤禩,对雍正敢怒不敢言,雍正也能体会出来,所以他感到非常孤独和失落。

平心而论,胤禩在雍正即位之后,也没少给他出力,对他的皇位也并没有造成威胁。雍正自己在即位之初,就这样评价说:“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老八正是应了这句话。

康熙五十三年(17)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热河巡视途中,收到八子胤禩孝敬的一只老鹰。随后,康熙宣布断绝与八子的父子之情。

康熙北巡期间,胤禩原该随侍在旁,但因当时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亲,未能前去侍奉请安。尽管如此,他还是派了太监去康熙处说明缘由,表示将在汤泉处等候父皇一同回京,并带去孝敬父皇的礼物。

其实这原也没什么,康熙尚能理解他。但是,坏就坏在他送给康熙的老鹰身上了。当康熙打开来看时,老鹰已奄奄一息,一副垂死的样子,康熙极为愤怒。正值众子夺嫡的要命时刻,康熙认为这是八阿哥对自己的诅咒,便当即召诸皇子至侧,当着众人的面说道:“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这就是清史上著名的“毙鹰事件”。这件事,在电视剧中被改编成八爷党为了离间皇帝和老十四的关系,用死鹰偷换了灵石。

但不管是八爷自己送的,还是他命人偷换的死鹰,结局都是一样——他终生与皇位无缘。

雍正登基后,八爷党和十四弟因不满雍正的继位而向民间宣传雍正帝是篡位,迫使民间流传出雍正篡位的说法。后来,关于雍正篡位之说,被百姓普遍接受。

但只要动动脑子,这个说法根本就经不住推敲。

实际上雍正帝是合法继任皇位的,因为清朝的诏书是满文汉文各一份的,而且诏书里都是加有“皇”字的(比如传位于皇四子),而当时民间流传雍正将“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这种谣言是漏洞百出。

首先,在传位诏书中的满文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没有矫饰的可能。并且“于”这个字在当时是写作“於”的,再加上诏书里都是加有“皇”字的。如果用笔将“十”字改成“於,就变成“传位皇於四子”语句完全不通顺。退一步说,即便把汉文改了好不,那满文可怎么改呀?

因此,民间流传的把“十”改成“于的改诏之说,是完全不成立的。

八爷党结果怎么样呢?

雍正元年(17),雍正刚刚即位,就将与胤禩亲密之人尽行遣散,对胤禩予以孤立,并多次晓谕臣下不要重蹈朋党习气,可谓是敲山震虎。胤禩等人仍不时防范训斥。

雍正二年(1724年)五月二十日,雍正谕责胤禩及其亲信,称马尔齐哈、常明等都是夤缘妄乱之人,是廉亲王胤禩的党羽,胤禩因此而被严厉训责。

雍正三年(1725年),是胤禩一生最悲催的一年。

二月十四日,雍正谕责胤禩怀挟私心,遇事播弄是非,动摇百官的意志,搅扰阻挠雍正的施政方针。

十一月初五,经宗人府商议,胤禩应革去王爵,撤出佐领。

十二月二十一日,命每旗派马兵若干在胤禩府周围防守,又于上三旗侍卫内每日派出四员,随胤禩出入行走,名曰随行,实为监视。

雍正四年(1726年)刚过完年,胤禩、胤禟及苏努、吴尔占等被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这就是说,把老八从努尔哈赤家族给剔除出去了。

二月初七日,将胤禩圈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身边留太监二人。

二月十八日,皇三子弘时因争储得罪雍正,交与胤禩为子。

三月初四日,命胤禩、胤禟改名,胤禩被迫后改其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见诸王大臣,以长篇谕旨,历数胤禩、胤禟、胤禵等罪。

六月初一日,雍正将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状颁示全国,议胤禩罪状四十款,议胤禟罪状二十八款,议胤禵罪状十四款。

九月初八日,胤禩在被囚禁不到一年后,死在了监所。

所以,生在了皇家,要么你就优秀,要么你就愚笨,可千万别家胤禩这样,过于聪明,正是皇子的悲哀。

康熙六十年(17)阳春三月,康熙在圆明园消遣赏花,身边除了太监,只有四阿哥胤禛陪侍。

以下是《清高宗实录》所载:

康熙问四阿哥:”家里都还好吧?”

未来的雍正帝垂首回答:”劳皇阿玛惦记,都挺好的。”

康熙若有所思:”我的孙子,也都已经念书了吧?”

四阿哥答:”回皇阿玛,有两个皇孙已经11岁了,已聘了老师。他们对皇阿玛仰慕得很呢,只是还一直未曾见过他们的皇祖父。”

后面添的这些话,雍正分明是毛遂自荐。

康熙当时兴致颇好,连声说道:”那好那好,快让人带来,让朕见见爱孙吧。”

于是,弘历和弟弟弘昼(与弘历同年),就这样被带到了康熙的面前。十一岁的乾隆就是在这时,才第一次见到了他的祖父康熙皇帝。

弘历行礼参拜时,他皇爷爷正举杯喝茶。见到温文尔雅、相貌英俊的小弘历,康熙惊讶地将手中杯子放下,两只手上下颤动,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康熙问:”弘历,最近读些什么功课?”

弘历重新施礼,答道:”回皇爷爷话,师父近日正教孙儿《大学》”。

”噢?不妨背些让朕听听。”康熙有了兴趣。

于是,弘历将所学经书大大方方地背了下来,一字不差,小小年纪尽显天家风范,让康熙惊讶不已。

乾隆后来自己回忆道:“皇考命予背诵所读经书,不遗一字。时皇祖(康熙)近侍,皆在旁环听,咸惊颖异……”

康熙龙颜大悦,抓住弘历的手不停的摩娑,当即决定把他留在宫中养育。

对此,《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祇谒圣祖于圆明园之镂月开云,见即惊爱,命养育宫中……”

这就是说,康熙对弘历的疼爱,无以复加。事实果真如此吗?

大家知道,《清高宗实录》是乾隆朝的官书,名为“实录”,所录未必属实。试想一下,对那些有碍观瞻之言语,实录上未必敢着墨。反之,对乾隆天资聪颖、行事沉稳之类的超常发挥,当然要夸大其词了!

有人这样评价过乾隆:他一辈子最崇拜的人,并不是呕心沥血为他攒下家业的老爸,而是跟他接触并不长(一年)的皇祖。

后来他老爸成为“九子夺嫡”最后的赢家,登上皇帝的宝座,乾隆甚至认为是“父凭子贵”,沾了他的光!

因为类似的事情,史上早有先例。

比如晋惠帝司马衷,是人所共知的白痴,成年后尚不知五谷杂粮跟肉糜之别。他老爸明知这个儿子弱智,却看上了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从而爱屋及乌,把皇位传给了这个傻子。

还有英武睿智的明太宗(成祖)朱棣,他的嫡长子高炽偏偏是个残疾,还是个浑身毛病的大胖子。在他为储君之事犹豫不决时,“好圣孙”朱瞻基走进了他的视线,一场火灾过后让太宗下了决心,最终将皇位传给了这个残疾儿子。

在乾隆眼里,他老爸的才能跟他八叔、十三叔、十四叔等人不相上下,老爸之所以能够继承大统,他这个“好圣孙”为老爸加分不少!

因此,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都一直有康熙因宠爱乾隆而传位于雍正之说流传。

后来随康熙的一次狩猎,十二岁的弘历连中五箭,使得康熙龙颜大悦,不仅称赞了乾隆的箭法,还赐了他黄马褂。

对此,《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入永安莽喀围场,圣祖曰:‘是命贵重,福将过予’……”;

“福将过予“是什么意思?”予”本来就是天子,福寿无疆。而这个爱孙将超过我——言外之意,那就是未来的九五至尊了!

所以,乾隆大言不惭地说:”圣祖深爱神知,默定于前。”

照他这么说,圣祖真是神了,在他十一二岁时就已默定他为隔世君王了!

皇位继承竟然隔代指定,乾隆那些比猴还精的叔叔们(甚至包括他老爸胤禛)都没看出来,都还在争得你死我活,可偏偏让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弘历看透了,神童哪!

事实上,康熙帝在康熙六十年(17)年才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可在下一年12月就去世,相处一共也就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间,估计祖孙两人单独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

乾隆登基后,不止一次地刻意描述皇爷爷对他的重视,专门把他接到宫中养育。事实上,入宫养育并非他的专利,还有几个皇孙也在宫中长大的,包括废太子胤礽之子弘晢。而弘晳则是康熙去世前弘字辈里唯一获得王爵的人,这时雍正的三个儿子弘时、乾隆、弘昼都还没有任何封爵。

另外,康熙在接弘历入宫之前,已经接过老八胤禩的儿子弘旺和老十四胤禵的儿子弘春入宫抚育。所以说康熙当时接入皇宫抚育的皇孙不止乾隆一人。

康熙的孙子有很多,而且被康熙自幼接进皇宫抚育的皇孙也有不少,乾隆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但是,只有他一人当了皇帝,当然也就有了话语权!

后来,弘旺和弘春都很知趣,不再声称自己打小跟皇爷爷一起生活了。唯独弘晳不识时务,脑袋一根筋似的坚持说他也被皇爷爷待见过、养育过。

结果,乾隆炮制了个”弘皙事件”,将他软禁起来,又把他褫夺爵位,削除宗籍,改名为四十六(因弘晳当时46岁),囚禁于景山。

乾隆七年(1742年),弘晳莫名其妙猝死,享年49岁。

敢跟朕争风头,小样儿,看朕不整死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