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相王驾校科目三考试地点 南城科目三考试在哪里

相王驾校科目三考试地点 南城科目三考试在哪里

时间:2019-12-15 03:08:07

相关推荐

相王驾校科目三考试地点 南城科目三考试在哪里

公元7,唐玄宗李隆基粉墨登场!发动唐隆政变!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隆庆池!一个诗情画意之地!李隆基之父相王李旦便寓居于此!然而一场始料不及的意外却在此发生了!据资治通鉴记载:中宗景隆三年,一位风水师经过隆庆池,怱见隆庆池上空祥云缭绕!神色大变谓曰:此地常郁郁有帝王之气!在那个人们崇信天人感应的封建时代,这样的悖逆之言,如果被传到小人利用传到中宗李显耳中,后果不堪设想!谨小慎微的李旦极度惶恐,但流言还是不胫而走,并引起了李显的高度警觉!

这年4月中旬李显借故到隆庆池畅游,并牵出几头大象,绕着隆庆池周旋踩踏,意欲驱除这里所谓帝王之气!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理解古人的迷信程度,但历史却似乎真如预言所指。一个多月之后,李显便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了!这隆庆池谣言很可能是韦后所传,意在除掉李唐有能力争夺权力的宗室!但或许她至死也不会想到,正是他处心积虑的弑君篡位之举,导致了她的加速灭亡!并成就了李隆基的天命传奇!

李隆基自由聪明,志存高远。但武则天的光芒笼罩了他的整个童年和少年!又先后历经神龙、景龙等多次军事宫变,在那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不仅让她对权力斗争的可怕和残酷有了清晰认识,也熟悉了军事政变的路数与技巧!李隆基一直不遗余力的暗中结交智勇之士,打造自己的政治势力!

公元76月20日,二十五岁的李隆基联合万骑营统帅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人以诛灭逆党的名义在玄武门发动兵变!变军一呼百应,图谋不轨的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被杀!韦姓族人被悉数诛灭!

第二天,李隆基出宫去迎接相王李旦。这位年轻的郡王就这样迫不及待又顺理成章的登上了属于他的历史舞台!#历史#

李隆基的深谋远虑与宏图大略使他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似乎这胜利那么的理所当然!如果没有他的隐忍与谋略,在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杀李显之后,也许马上倒霉的就是他的父王李旦和他自己!历史就是这样不经意而又势不可挡的把一个人推向了舞台中央,而李隆基就是那个主角!一个光芒万丈的开元盛世即将到来!

每次王朝的更迭都伴随着鲜血与兵戈,这次也不例外,正是一次又一次的除旧迎新让古老的城阙又焕发了生机...#情感#

1974年3月,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一位村民上交了一些战国青铜器及玛瑙环,这是他在挖渠时无意中发现的。一直以来,对于村头矗立着的两个大土丘都有各种传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古墓,墓主人的身份必定不一般,但墓葬的具体年代谁也无从得知。

时间倒回到40多年前,当地农民就在城址附近发现一块河光石,河光石上刻有两行古文字,这些字晦涩难懂,像甲骨文,又像大篆,后经考古专家李学勤释读,大意为:为国王监管捕鱼的某公,看守陵墓的罪臣某将,敬告后人。

据此基本可以确定,此处应有王陵,年代基本锁定在春秋战国。

自发现墓葬遗址起,考古学家在此发掘了4年有余,最终证实这里是战国中山国的王陵区,可确认身份的墓葬有中山桓公、中山成公、中山王厝,而王陵附近的城址很可能就是中山国最后的国都“灵寿城”。

其中,以中山王“厝”的墓葬出土物最为丰富,精美的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数以千计。“错银双翼神兽”,两肋生翼,似狮非狮,昂首挺胸,仿佛睥睨一切。错银纹饰与神兽的造型相得益彰,仿佛本该如此。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本为曲尺形屏风的底座,猛虎的头部、背部、尾部用金错以纹饰,为虎的整体造型增加了动感,张弛有度,与“虎噬鹿”主题贴合,带有浓厚的北方游牧民族风格。

除此之外的错金银青铜器还有“错金银铜牛屏风底座”、“错金银铜犀牛屏风底座”等动物主题的青铜器,这些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青铜器,精湛的错金银工艺令人叹服。

又有“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78个构件,经过22次铸接,48次焊接完成,是现代人难以复刻的作品,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铁足铜鼎,为中山王厝墓中发现的九鼎中的首鼎,高51.1厘米,重达60公斤。鼎身为青铜,鼎足为铁铸。虽然其貌不扬,但却同样是国宝级文物,同样入选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

器身有469字铭文,是目前所见战国时期刻铭字数最多的一件,铭文以中山王厝的口吻叙述,其中有:“毋大而泰,毋富而骄,毋众而嚣”。不要因为国强而太过安逸,不要因为富有而骄奢无度,不要因为兵力强盛而跋扈。

盛极而衰,亘古未曾有变。战国时中山古国曾是一个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在中山王厝统治期间,中山国一度曾与燕、赵、韩、魏国“五国相王”,中山国也在他的带领下走向历史鼎盛。可惜,因为是北方少数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国家,史籍中仅有它的只言片语。“中山古国”,成为了一个太过陌生的名字,终于,在2000多年后,中山王厝墓中的一件件出土物再现了中山王国的辉煌历史,隐秘而雄奇,不禁让人想到了曾经轰动全国的曾侯乙墓,二者似乎可以相媲美。

古建探秘之二十《古中山国•石家庄平山》

▷中山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和灵寿都城一带,是中国北方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中山国古都城所在地,占地面积46平方千米。

▷《史记》记载:“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据载:周代(前8世纪—前3世纪),中山国曾三次立国,中山古城遗址两次为都。公元前三二三年中山成公之子厝称“中山王”,与燕、韩、赵、魏诸国王史称“五国相王”。公元前三一四年燕国内乱,中山王“厝”乘机出兵伐燕略地“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夺得了燕国大片土地,跻身于诸侯之列成为千乘之国。

▷中山古城遗址主要由王陵区、都城区和军事驻防城三部分组成。中山古城遗址发掘出土19000余件文物,出土了铜器、陶礼器、乐器和玉器等,还出土了马骨架、漆皮、饰物、军帐、兵器等物品,发掘出多座战国早期墓。

▷中山王“厝”墓是已发掘的中山国王族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墓室平面呈“中”字形,南北各一墓道,通长九十七米,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呈“斗”形;地下部分包括椁室、东库、西库和东北库。周围有陪葬墓六座,有车马坑二座、杂殉坑一座、葬船坑一座。出土了万余件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和其他珍贵文物,其中长篇青铜铭文和兆域图铜版最为珍贵。为研究战国时期中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其文化的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实物史料。

▷公元前300年,赵国出动20万大军连续和中山国进行了五年的战争,至前296年,赵军终于攻破灵寿,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山国就此灭亡。从鲜虞最早在史籍出现至中山国最终亡国,历时478年,几乎跨越春秋、战国时代。

▷中山国文化与燕文化、赵文化,是河北省的三大古文化之一。1988年1月13日,中山古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图馆历史问答#.05.06

1.他在艺术方面有极高的知名度,他写的兰亭序目前被珍藏在著名博物馆。

2.他所在朝代是由先人南下定鼎,有一个很著名的“A与B共天下”评价。

3.他出身于一个政治上非常显赫的家族,出色的艺术修养也得益于此。他的岳父家世也颇为优越,对这个东床快婿想必十分满意。

4.他有一个序齿很靠后的儿子也是书法大家,善于行书,不过知名度远不如他。

请问,他是谁?

【本题作者】sociopath

【本题难度】普通

【上期答案】武则天、李旦

【上期易混】姚广孝、朱棣

【上期解析】

1.太宗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

2.睿宗李旦,册相王,武则天第四子。唐隆政变。

3.武后曾废中宗李显房陵王,立李旦为帝,称帝后还一度册其为太子。(姚广孝和朱棣还不至于说“亲如父子”的地步。)

4.唐《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维神龙元年岁次乙巳……,大行则天大圣皇后崩于洛阳宫之观象殿,……爰命史臣,颺言圣德。其词曰:……丰沛之疆,河汾之阳。异气发祥,圣后其昌。穆穆皇皇,作合于唐。至哉坤德,沉潜刚克。奇相月偃,惠心泉塞……

宋《新唐书》:……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

5.武则天崩于705年,以高宗皇后身份祔庙。李旦崩于7。(朱棣于五次北征回师途中崩于榆木川,而非宫中。)

#历史#

7,李隆基带兵杀入太极殿。韦后穿着内衣慌忙跑进飞骑营,没想到军兵举刀便砍。韦后吓得要死,哭着哀求饶命。众人呵斥道:“你这弑君的淫妇,人人得而诛之,如今还想活命吗?”说着,有人手起刀落,把她的头砍下,随即献与李隆基。

韦后原以为自己费尽心机弑君篡位,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却不料半路杀出个李三郎,就此断了她的女皇梦,真的死也不甘心啊!

韦后是唐中宗李显的妻子,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的名字,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京兆韦氏在唐时也算望族之一。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子,两个哥哥先后被武则天杀掉,这才轮到他当太子。之后,经武后亲手安排纳韦氏为太子妃。

684年,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太皇太后,立韦氏为皇后。随后,韦后的父亲韦玄贞从普州参军升为豫州刺史,时隔不久又到宫内当侍中。

韦玄贞靠着女儿无功而步步高升,引起朝臣臣的不满。为此裴炎入朝劝谏,中宗十分反感,说:“我把天下给韦玄贞都行,何况区区一个侍中?”裴炎当即把这话传给太后,武则天大怒,将中宗废为庐陵王。韦后刚当上皇后也被废了。

武则天将他们迁徒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在路上,韦后生下一个女婴,中宗脱下衣服作为襁褓,因此起名裹儿。

武则天多次遣使臣到房州探望,但每次都把李显吓得半死,甚至想要自杀,他很怕母后赐死他。倒是韦后看得很开,常劝李显:“祸福相依,事情总是变化的,我们对生活要有希望。”

就这样,夫妻同舟共济,相依为命,感情因此更加深厚。动情时,李显就向韦后保证:“若有重登帝位的一天,一定让你随心所欲。”

698年,武则天权衡利弊将李显一家接回东都,复立李显为太子,韦氏再次当了太子妃。神龙政变爆发,武则天被逼传位给太子李显,仍称中宗恢复李唐。太子妃韦氏又一次被立为皇后。

重登后位,韦后为了在朝中树威,就让中宗追封她的亡父为上洛郡王,亡母为王妃。曾经因为让父亲当侍中而得罪武则天,导致自己过了的苦日子,如今时来运转,想要封王还不简单吗?

武则天死后,中宗复位还不到一个月,韦后又有了一个惊人之举。她居然每次在皇帝上朝时,在朝堂大殿上与李显并坐听政。从此,韦后便公然以中宗监护人的身份自居,效法她的婆婆,毫不掩饰地干预起朝政。

而中宗李显偏偏无心理政,只顾自欢。他召幸了姿色诱人的上官婉儿,并封为婕妤。但上官婉儿与武三思勾搭成奸,为了巴结韦后,她又把武三思介绍给韦后。从此韦后与武三思秽乱宫中。

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所生,所以韦后集团一心想要推翻他。而安乐公主李裹儿同她母亲一样也是个野心家,想效仿祖母成为女皇。她以为自己是韦后的亲生女儿,就央求父皇废掉太子,立她为“皇太女”。

就这样,太子李重俊经常遭到韦氏母女的排斥和欺侮。终于在公元707年的秋天,李重俊忍无可忍,带领羽林军300 骑,杀死武三思和附马武崇训,最后闯入宫中,但不幸在玄武门前败亡。

武三思父子死后,韦后更加变本加利地揽权作乱,一个营私受贿、鬻官卖爵的腐朽势力集团就此形成。

7,韦后随中宗赐宴群臣。当时散骑常侍马秦客、光禄少卿杨钧也在座,韦后见二人年轻貌美,顿时春心荡漾,散宴后就密令二人到宫中“待命”,趁着中宗另幸其他的嫔妃,即令二人轮流侍寝。

韦后的淫乱行为如此明目张胆,定州人郎芨和许州参军燕钦融,以韦后淫乱干政、危害社稷为由上疏中宗。不料中宗还未来得及处理,就被韦后探知此事,然后立刻假传圣旨将他们捕杀。

这件事让韦后觉得,除掉中宗已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安乐公主也希望父亲早早死掉,母亲当了皇帝,自己就能够成为堂堂正正的继承人。

76月,韦后与安乐公主密谋,决定杀掉中宗,先立个傀儡皇帝过渡,然后正式篡位,于是她们趁中宗有病,在食物中下毒杀死了中宗。

中宗被毒死后,韦后害怕阴谋败露,首先封锁消息秘不发丧,随即召引韦氏家族的人进入宫禁,策划怎么改朝篡位。韦后与哥哥韦温决定先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又假传诏令调5万军队来京,把守各重要衙门及要道,然后才为中宗发丧。

少帝李重茂即位后,尊韦后为皇太后,临朝摄政。此时中宗的侄子、相王李旦的三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得到韦后要篡位的密报,决定先发制人。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领兵从玄武门入宫,先控制住韦氏的人,接着便破门冲入宫禁,直达太极殿。

在太极殿留宿的韦后在慌乱中跑入飞骑营,最终还是丢了性命。之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相继被杀,终使韦后母女的女皇梦化为泡影。第二天,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头颅被高挂在京城东市示众。

李隆基随即拥戴父亲李旦即位,即唐睿宗,他本人被立为皇太子。两年之后,睿宗让位于他,是为玄宗。从此,唐王朝开启了长达40年的安定繁荣时期。

韦后在皇后的宝座上两起两落,她的政治野心、权力欲望丝毫不亚于她婆婆武则天,但却缺乏武则天那样的才干。为了达到自己登基称帝的目的,她可以连自己的丈夫都杀害。但尽管如此,最终她也没能如愿。

一心要做第二个武则天的公主,一生主导参与了三次政变,可惜没有女皇命。这个可怜又可恨的公主就是武则天的掌上明珠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从小被父亲母亲溺爱,特别是成人后眼看自己的母亲,手握重权,呼风唤雨,成为第一位女皇,激起了太平公主无限的权力欲望。这让她对权力游戏无比向往,一有机会当然要参与。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一次政变正是逼自己母亲退位的“神龙政变”。

当时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在朝堂上贪污受贿,卖官鬻爵,为所欲为。之前不久还逼死了邵王李重润、其妹永泰郡主、妹夫魏王武延基。这引起了公愤,神龙元年(705),张柬之联合太平公主,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等朝中重臣权贵,起兵诛杀了二张,逼武则天退位,传位于太子李显,也就是唐中宗。国号也由“周”改回了“唐”,政权重新回到李唐手里。

太平公主参与的第二次政变是赫赫有名的“唐隆政变”,这次政变让唐玄宗李隆基走上了历史前台。话说唐中宗即位后,一味听信自己的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这两个女人也胸怀天下,武则天是她们共同的偶像,仗着皇帝宠幸,把持朝政,排斥异己。而最大的异己就是相王李旦(唐睿宗)和太平公主。为了独揽大权,韦氏和安乐公主毒死了皇帝李显,立李重茂为皇帝,自己临朝摄政,并打算杀了小皇帝,改国号,自己当女皇帝。形势危急下,太平公主联合相王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陈玄礼等起兵,围宫杀了韦氏和安乐公主,立相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这次政变中,太平公主不仅主导,还亲自动手将小皇帝从御座上拎下来,让四哥李旦登基。

太平公主第三次政变,正是和曾经的战友李隆基之间展开的。一起拿下了江山,接下来就是你死我活,正是我国千年来一直的优良传统。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也不能免俗。李隆基拥立有功,被破格立为太子。时间一长,李隆基看自己窝囊废老爹越来越不爽,一心要废掉老爹自己提前登基。这就得罪了一个人,别忘了太平公主也是想当女皇帝的,哥哥当皇帝自己还有机会,侄子要是当了皇帝,那就彻底瞎了。为此,两人针尖对麦芒,很是斗了一段。终于在先天二年(713),太平公主准备以羽林军为主围攻李隆基,李隆基岂是等闲之辈,先下手为强,迅速集中手中兵力,扑灭集结的羽林军,干掉参与的宰相。太平公主本人逃入寺庙,但终不能免,“三日乃出,赐死于第”。

太平公主一生心高气傲,为了权力,参与了针对母亲,哥哥,嫂子,侄子的三次政变,可惜命不好,总是没能如愿。

公元690年,张柬之以66岁高龄参加科举,一举高中。间,才从8品监察御史晋升到4品荆州长史。待到80岁时,终于官拜宰相!可此时,张柬之却已经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谁能想到,80岁的张柬之,高光时刻才刚刚开始!

张柬之生于唐高祖武德年间,进士出身,但是在唐高宗一朝一直是郁郁不得志。直到武周朝遇到狄仁杰。

公元700年,武则天让狄仁杰推荐一位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并说强调:“此人具有经世安邦之才。”

几经挫折,80岁高龄的张柬之经过武则天考验,被拜为宰相。张柬之虽然感激武则天的知遇之恩,但是之后却站在了她的对立面。

原来。此时正是武周王朝的多事之秋,“二张”乱政,朝堂晦暗。张柬之是正统的儒家知识分子,感念李唐正统,一直支持李显复位。

这样,身为宰相的张柬之成了反对“二张”的核心力量。

公元704年,洛阳街头巷尾流传着“二张”谋反。虽然都知道这两人没有那个胆子和能耐,但是张柬之和同僚还是抓住机会,想在规则内除掉两人。

没想到,武则天对“二张”如此宠爱,竟帮其拖延,乃至蒙混过关。这让众人明白一点,只要武则天活着,就没人能动得了两人。

因此,张柬之兵谏的主张逐渐占了上风。

公元705年,武则天改元神龙,大赦天下,希望和平过度到下一任皇帝。而此时,武则天已病入膏肓,可是始终没有还政于太子的意思。“二张”为了自身安危,寸步不离的守着武则天。

令武则天没想到的是,一张表面针对“二张”,实际针对她的无形大网,已经悄然形成。

大年初二,张柬之以拜年的名义,来到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的家中。名为拜年,实则寻找盟友。张柬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李多祚参与诛杀“二张”的计划。这等于控制了半个京城。

接下来就是争取李唐血脉的支持,只有在李唐血脉的支持下,这个行动才名正言顺,否则那就是真的谋反了。

这天,羽林将军桓彦范和敬晖两个人,在玄武门截住了太子李显。两个人把张柬之的计划如实相告,李显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同意了。

另外,还有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

此时,李旦是左卫大将军,是南衙卫兵的头。而太平公主由于身份特殊,可以自行出入皇宫。

相关事宜都已安排妥当,局面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公元705年正月二十日,行动按计划开始了。

1路由张柬之和崔玄暐带领部分禁军将领和士兵控制玄武门,控制住入宫的必要通道。

2路由李多祚带领部分禁军将士去迎接太子,把太子迎到玄武门,然后进入皇宫,诛杀“二张”,再逼武则天退位。

3路由太平公主带领一批心腹宫女在宫里头做内应。

4路,就是由相王李旦发兵控制各个部门,进而稳定整个洛阳城的局面。

行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料,此时太子李显居然后悔了,吓得躲在自己屋内瑟瑟发抖,越琢磨越觉得这事不靠谱,就是不出来。

还是太子的女婿王同皎带人闯了进去,好说歹说,总算是出来了。太子哆哆嗦嗦上了马,还回头说了一句:“这可是你们逼我的啊!”

李显一行人,刚启程出发。张柬之那边也遇到麻烦。殿中监田归道碰巧看到玄武门里闹哄哄的,就带领手下骑兵过来看热闹。

这一看不要紧,张柬之却是心都蹦到嗓子眼了。赶忙上前说道:“我等奉太子命令,进宫诛杀小人,把你的兵交给我!”

田归道却是个死心眼,他一句话差点把张柬之噎死。他说:“没人跟我说这个事情,我不能放行。”

幸好,此时太子一行人及时赶到。田归道见太子亲来,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他原本就是中立派,本着两不相帮的原则,终于改口:“你们可以进去,但是我的人不能给你们。”

田归道这边一放行,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带领着士兵浩浩荡荡就冲进了宫门,进入武则天睡觉的寝宫——迎仙宫。

“二张”半梦半醒之间,忽然听得门外动静,刚披上衣服推开房门,就被埋伏的士兵格杀在外廊之下。

张柬之带兵进了长生殿。睡意昏沉的武则天听见喊声四起,就问:“谁在作乱啊?”

“罪臣张柬之,奉太子之令诛杀张氏兄弟,怕消息泄露,故事先未通报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武则天没有接话,只是转过头看着太子李显,冷冷的道:“现在人也杀了,该回家去歇着了吧?”

李显害怕武则天,吓的腿肚子打转,转身就准备逃走。崔玄暐伸手拦住太子:“太子怎么能走,当年高宗皇帝把太子托付给陛下,如今太子已经成年,希望陛下传位于太子。”

武则天听出来了,这群人杀“二张”是假,真实的目的是冲她来的。武则天陷入沉默,又重新躺回了床上,闭目养神。

与此同时,相王李旦已经顺利地控制了各部门,把“二张”兄弟的众党羽都给抓了,局面基本控制。

公元705年,元月二十三日清晨,武则天颁下圣旨:即日起,太子监国。

元月二十四日,武则天正式让位于太子李显。

元月二十五日,太子李显在洛阳向天下宣布登基。

这次事件发生于神龙元年,被称作“神龙宫变”,社稷复归李唐!

#淮北头条# 没打疫苗的抓紧吧,这次来苗比较多!!!!

目前相山区新分配42500剂次智飞龙科马(三针剂)疫苗,本批疫苗接种人群是三针剂疫苗其中的(二针、三针 )到期40天及以上人群。体育场20000针,矿工医院8000支,中医院4000针,相王康复4000支,8月8日上午八点开始接种。请大家相互转告!到期人员请带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到相应的接种点排队有序接种三针剂疫苗!!!

2000年,陕西渭南蒲城县三合村发掘了一处古墓。墓葬之上的碑文刻有“唐让帝惠陵”五个大字。大墓的主人不但跟唐朝皇室有关,甚至连唐玄宗李隆基的皇位都是墓主让给他的。

那么,这位唐陵的墓主人会有怎样传奇的一生?这个陵寝又有怎样的前世今生呢?

1999年的一天,陕西蒲城县三合村的一位村民在放羊时,发现了一个被炸出的9米深的疑似盗洞。

原来,在三合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村外那座高大的小山其实是一座封土堆,下面是“唐让帝”李宪的陵墓。

虽然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吹雨淋,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荒冢。但这并不能挡住盗墓贼的热情,这已经不是这座荒冢第一次被盗掘,上面留下了不同时期的盗洞。

考虑到对大墓的保护,次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

那么这“唐让帝”究竟是谁呢?

这就要从唐开元二十九年说起了,这年大唐皇室发生了一件大事,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李宪去世,玄宗号恸失声,辍朝三日。最后不仅追谥李宪为“让皇帝”,还制号其墓为“惠陵”。

其实,李隆基和李宪,都是唐睿宗李旦的嫡子。李宪,原名李成器,是嫡长子,李隆基则排行老三。

按道理,在嫡长子继承制度下,李宪是妥妥的皇位继承人,那为何最终这个宝座会落到了李隆基头上呢?上位者李隆基又为何会对这位大哥有如此荣宠呢?

这话说来可就长了。李宪的老爹李旦,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按照顺位继承制度,这皇位基本跟他是没啥关系的。

所以,以一个亲王嫡长子的身份出生,正常来说李宪将来最大的出息,也就是继承他爹的爵位,成为一个闲散王爷而已。

不过,自李世民以来,这李唐皇室的斗争向来不走寻常路。

高宗李治先是立自己的嫡长子李弘为太子,结果李弘英年早逝。

李弘死后,老二李贤被立为太子,结果因为与自己的母亲武则天争权,最终以谋反罪被废黜了。

李贤被废后,老三李显被立为太子。有了前车之鉴,李显对自己的母亲武则天不敢有丝毫违逆。公元693年,李治因病去世,李显顺利登基,史称唐中宗。

登基后的李显不甘被母亲摆布,于是想扶持自己的势力,摆脱母亲的控制。结果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并且将其一家,流放湖北。

阴差阳错,李宪的老爹李旦被武则天扶持为傀儡皇帝。在武则天的授意下,当时年仅6岁的李成器被立为皇太子。

可是,这个天下人都在渴求的至尊之位,却成了李宪整个童年的噩梦。

徒有皇帝之名的李旦,刚即位,一家人就被彻底软禁在皇宫当中。而这一关就是整整六年。

六年后,武则天称帝,创立大周取代李唐王朝。李旦被降为皇太子,留在京城。李宪也跟着被降为皇孙,和其他几个弟弟,被同时踢出了京城,放逐到各自的封地。

期间,李宪与李隆基兄弟二人的生母刘皇后和窦德妃,在入宫去给武则天拜年后离奇地消失。

直到,七年之后,忠于李唐皇室的宰相张柬之联合禁军将领李多祚发动了“神龙政变”,老迈的武则天被迫还位给唐中宗李显。

因为对哥哥李显复位的极力拥护,中宗继位后,李旦一家都得到了善待,李旦被封为相王。

本以为终于能过太平日子了。可是中宗李显却是个软弱昏庸的皇帝,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专权得势,一心想效仿武则天想做第二个女皇。

据野史传闻,她们合谋毒杀丈夫李显,改立唐中宗的幼子李重茂继位为傀儡皇帝,改元唐隆,是为唐少帝。

眼看江山将要易主,年轻的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不仅平定了韦后之乱,同时将父亲第二次推向皇帝宝座。

可这时候的李旦却被一个问题给愁坏了,这太子之位该谁呀?

一方面嫡长子继承制自古确立,另一方面三子李隆基因平定韦后之乱立奇功。这问题处理不当,太平日子可就没了。

此时,见惯了皇权之争李成器却显得十分清醒。他不仅上奏辞让太子之位,还力荐李隆基为太子。恐李旦不能依从,还立于殿外哭啼不止。

最终结果当然是,李隆基入主东宫,登上龙庭宝座。在削平其姑母太平公主的势力,改年号为开元,开元盛世自此开始。

开元四年,李成器因避唐玄宗生母昭成皇后之讳,改名为“宪”,晋封为宁王。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李成器因病逝世,享年63岁。

那么这座荒冢真的会是惠陵吗?

经过发掘清理,发现了5个不同时期的盗洞。其中,有3个盗洞直通主墓室。墓室内的金银器就基本都被拿走了,棺椁里边的遗骸也被拽了出来,散落一地。

不过,幸运的是,由于墓室顶部的泥土从盗洞内塌落,将主墓室内的一大片区域堆积掩埋,一部分随葬品被掩埋在了泥土中得以保存。

经过清理,共出土珍贵文物860余件(组),包括哀册、金银器、粉彩俑、石椁以及500余平米的壁画。其中的“让皇帝哀册”、“为恭皇后哀册”及其余两副不见于文献记载。也证明了此墓室的主人的确是“唐让帝”李宪。这是让帝李宪和恭皇后的合葬墓。

“丰山遥望柏苍苍,惠陵高冢辇路旁,宫门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间作让皇。”不知道,李宪每次经过玄武门时,是不是还能闻到血腥的味道呢?

母亲告发儿子谋反,这是怎么回事呢?太子李贤,武则天的次子。680年,武则天在李贤宫的马厩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盔甲。武则天告发李贤谋反,高宗为李贤求情。武则天严厉地说:“作为一个儿子,他尽然有谋反的想法。他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是不可原谅的。

公元(655年1月),唐高宗李治带武则天到昭陵祭拜先帝,在路上生下李贤。高宗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他的,是吉祥的象征,对他非常喜欢,并被称为璐王。

655年,高宗李治废除了原配皇后,武则天成功上位。

656年,高宗废太子李忠(这个李忠是王后养子)改立武则天4岁长子李鸿为王子。2岁的李贤也加封了许多官衔。

李贤英俊潇洒,举止端庄,进退有度,深受高宗喜爱。而且李贤喜欢读书,记忆力好,所以经常受到高宗的表扬。

高宗曾私下向司空李绩炫耀:“李贤这个孩子,真是太棒了。不但喜欢读书,而且过目不忘。

由此可见,高宗对李贤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有一个故事,668年,李贤邀请弟弟英王李显到沛王府斗鸡。李贤的门人王波写了一篇文章《檄英王鸡》来取悦李贤。这件事传到了高宗的耳朵里,高宗非常生气。但他并没有责怪李贤,而是愤怒地把挑拨二人不和的王波赶出了王府。

675年,太子李弘不知怎么的,突然去世了,就改为立李贤为太子。

前太子李弘去世前,据说与母亲武后关系僵硬。主要有两件事:第一、李弘请求把萧淑妃的两个女儿放了。萧淑妃是武则天的情敌。她被武则天断了四肢,在酒缸里浸泡着。第二、李弘的未婚妻被武则天的侄子贺兰敏之强迫和他上了床,贺兰敏之因武则天的关系没有受到惩罚。

也许李弘还有第三件事让母后武则天不开心,那就是他是一个仁孝的王子,在朝堂内外赢得了很好的赞誉,妥妥的王位不二人选。

李贤在位皇太子期间,高宗很多事情都交给他处理,三次让李贤监国。期间也做出了不错的成绩,给出了让高宗满意的答案。

首先,李贤召集了高水平的学者,亲自带领他们注释《后汉书》。高宗称赞此事,并将书藏在皇宫内阁。

其次,李贤三次监督国家,公平细心,得到了朝臣一致认可,也得到了高宗的赞赏。为此,高宗奖励李贤丝绸500缎。

然而,李贤的出色表现让武则天感到非常不舒服。看着他的次子,比他的长子更贤惠,武则天感到不安。

术士明崇燕外表帅气,精通医学、巫术和相三种技能,赢得了高宗的信任和武则天的喜爱。一天,高宗和武则天问挂明崇俨;他说:“皇后三子,从脸上看,王子李贤不能大用。英王(李贤)最像太宗;相王(李旦)贵不可言。”高宗听了之后非常高兴。

从那以后不久,宫里吹出一股风,说李贤不是武后的亲儿子。谣言很神秘,指出武后姐姐韩国夫人和高宗暧昧。李贤听到后非常害怕:“宫里谁敢编造这样的谣言?如果传到父皇那里,太子的位置还能保住吗?”

由于怀疑和恐惧,李贤开始躲避武后。武后亲自送李贤两本书:《少阳政范》和《孝子传》,指责李贤不懂得做人,不懂得做王子。李贤更害怕了。

679年,深受高宗和武后信任的神棍明崇俨被杀,无法抓住凶手。武后怀疑王子李贤,因为明崇俨曾经说过李贤不堪重任。

680年,武后派人在李贤东宫的马厩里发现了数百件盔甲。李贤被贬为普通人,靠近李贤的大臣被罢免和流放。李贤的奴隶赵道生供认他被李贤指示杀害了明崇俨。

683年底,在长安被禁三年的李贤被武后流放到偏远的巴州。临行前,李贤的家人和奴隶们穿着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王子李贤受不了,他请求武后的怜悯,给他们一些厚的衣物御寒。

683年12月27日,高宗去世,武则天次子李显继位。不到两个月,李显就被武则天玩废了,被武后贬为庐陵王。继位的李旦愿意做武则天的傀儡,只求生命无忧。

684年3月13日,武则天的亲信出现在李贤巴州流放的家中,李贤被迫自杀。临死前,李贤还在说:武则天杀了自己所有的孩子,最后只剩下她自己一个人享受孤独了。

可怜的李贤,他直到去世才真正理解,他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难怪他会被武则天玩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