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复旦古籍所考研科目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

复旦古籍所考研科目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

时间:2022-03-21 04:54:19

相关推荐

复旦古籍所考研科目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

#非遗进校园#【申报案例展示: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相关非遗传承与学科建设实践案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复旦大学传习所成立。目前,传习所已有导师7名,采取师带徒形式,面向专业硕士开设以古籍修复、中国书画临摹与修复为主相关课程,面向传习所学员开设古籍修复与装帧基础技艺、尺牍/字画装裱基础技艺等10大类非遗技艺。

自传习所成立以来,复旦大学也相继举办了“我在复旦学修复”“金秋曝书会”“线装家谱制作”等系列宣传体验活动,公开展示传习所弟子与专业硕士非遗技艺学习成果。活动以古籍为主体,展示了雕版印刷、古籍装订、书画装裱、石刻传拓、书画篆刻非遗技艺,吸引了校内外青年学子的关注,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参与“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请戳→“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

编辑村上春树杂忆(三)

虽然是仓促上阵,而且十七本书,译成中文有两三百万字,我倒并不慌张。正式和非正式加起来,我已经有十多年编辑经历了,责任编辑没当过,图书却“做”过,还都是百万字级别的大项目。村上春树又是个大项目,老实说,倒有点见猎心喜。

说一下我的简历。我1961年生于上海,1979年中学毕业,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1983年本科毕业,同年考取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专业,1986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当时还有国家分配,我分配到华东政法学院(现在叫华东政法大学,简称“华政”)任语文教师,1992年进入上海译文出版社,干了二十八年多,退休。

华政教师做了两年,1988年,上面来了新政策:像我这样从中学到大学,再从大学生到大学教师的人,要到“实际工作岗位”“锻炼”一年(大意如此,我没见到文件)。我就自己联系,到上海辞书出版社干了一年,名义是“借调”,人还是华政的人,工资也在华政拿。

上海辞书出版社是以出版《辞海》闻名的大牌出版社,我跟的又是有名的大牌编辑,文学编辑室编审汤高才先生(1935-)。“编审”是出版系列的职称,属正高级,相当于大学的教授。其下有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相当于副教授、讲师、助教。我那时的职称是助教。

汤先生以编辑出版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辞典系列而享誉出版界。第一部《唐诗鉴赏辞典》引领了历时二十年的鉴赏辞典热,至今畅销不衰。这时他编完了第二部《唐宋词鉴赏辞典》,正在编第三部《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他和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章培恒先生(1934-)是多年好友,就让我做他的助手,给作者写修改意见,写退稿信,修改文稿,核对资料。一年过去,我回到华政,因为干得不错,汤先生继续让我处理稿件,当然,这时我成了“干私活”。接着汤先生又编起了第四部《元明清诗鉴赏辞典》,经他向出版社推荐,给了我一个“特约编辑”的名义,后来名字还印到了书上。可以说,在成为出版社员工之前,我已经是(编外的)图书编辑了。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跨越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这么多朝代,1992年出版,200万字。《元明清诗鉴赏辞典》跨越三个朝代,1994年出版,220万字。这两个都是历时三四年的大项目,我在汤先生指导下,处理了前者将近一半的稿件,和后者全部的稿件(除附录以外),而且质量不错(这两部鉴赏辞典至今还在销售,三十年了),再加上正在做的《日汉大词典》也是大项目,所以说起做大项目,我还是有经验、有底气的。十七本村上春树的书拿在手里,我先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翻译家怎么找。这么大的份量,是请一个人译到底,还是请几个人分头译?

第二,十七本怎么出。这么多的书,是全部译完一起推出,还是分期分批?

口罩事件还没有过去。居家无事喝点茶。整理橱中的旧书。自己找点事儿干。不出去乱跑,管理好自己,不给社会添乱,也是一种支持。《名人小品十六家》上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小32开本。这是明末陆云龙等人选评的一本书。16个人每人选两卷,合计三十二卷。对每位作者有总评,每篇文章后面有点评。很值得一读。明末人选评本朝小品文章。自有他的标准和角度。其中有些作者我还买了他们的作品集。如《徐渭集》《汤显祖诗文集》《袁宏道集笺校》《珂雪斋集》《隐秀轩集》等,但象这种选本置于案头枕边读起来似乎更方便些。《明人小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刘大杰先生在复旦大学生很有名。曾因受过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因而名声更加彰显。这本书的编选,是以杂文书信,杂记,序跋,小传,为体例编选的,所选作者似乎更广泛一些。吴中杰先生在《海上学人漫记》中。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刘大杰先生。我曾买过他的三卷本的《中国文学发展史》。《龙坡杂文》三联书店2002年。台静农先生当年在辅仁大学执教时,与启功先生曾经是同事。按启先生的说法,对他这个小学弟帮助很大。台先生的书法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学生蒋勋也曾多次介绍过他的艺术成就。董桥先生还写了一篇《听说台先生越写越生气》的文章。足见先生在台港文化界的影响。《帖学举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这是一本关于书法帖学的专著。作者王壮弘先生是一位资深碑帖鉴定专家。十几岁便入行学习,交游甚广,过目犹多。在出版业不发达的古代,将先贤书法,上石镌刻,广为流传,实在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当年《书法研究》杂志。曾连载王壮弘先生的《崇善楼笔记》,真可谓经典。这本书的扉页影印了几通容庚先生的信札。足见二人过从之密。后期。上海书店曾出版了一套6卷本的崇善楼书系,也算是对王壮弘先生一生从事碑帖鉴定的总结。斯人已逝。似这种专家已不可复得。

一、个人简介

吴轶群,女,出生于1971年1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中心访学一年,教授,中国历史地理学会理事,新疆历史学会理事。

二、研究领域

历代西北边疆治理史、新疆历史地理研究、新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三、学术简历

1.代表性课题

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3项。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新疆地方行政制度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疆流人史与流人研究”子课题“清代新疆流人文化研究”();

(3)省部级课题“北庭历史人物研究”(立项,已结项)。

(4)教改项目“新疆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省部级)

(5)教改项目“新文科理念下新疆大学历史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校级)。

2.代表性论著:

著作:

(1)《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对比研究——以伊犁、喀什噶尔为中心》,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多元视角下的边疆研究——18-20世纪初叶新疆区域社会史考察》,合著(第二作者),民族出版社。

(3)《北庭学研究》(第二辑),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

论文:

(1)《张绍伯政治与外交活动初探》,西域研究,.03/1/2。

(2)《张仲实在疆著译的当代启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1/2。

(3)《1902年吉木萨尔分县述略》,新疆地方志,.09,2/2。

(4)《清代新疆喀什噶尔人口变迁探析》,西域研究,.10,1/1。

(5)Strontium isotope evidence for a highly mobile population on the Pamir Plateau 2500 years ago..10(5/6).

网页链接.

(6)《清代伊犁人口变迁与人口结构特征探析》,西域研究,.07, 1/1。

(7)《试论清代伊犁城市体系之产生》,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1/1。

(8)《清代伊犁城市体系变迁探析》,地域研究与开发,.04,1/1。

(9)《清代新疆镇迪道与地方行政制度之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03 ,1/1。

(10)《清代新疆道制建置沿革探析》,兰州学刊,.03,1/1.(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偌大武汉,最令人叹息的恨事,在连间像样的旧书店都没有。上海有复旦旧书店,广州有小古堂,南京有唯楚学人,杭州有沈记,连隔壁南昌都祭出旧书一条街,武汉有拿得出手的么?

武汉的旧书业,也有过辉煌。早期的,像武汉古籍书店,也是业内鼎鼎有名的元老级了,以前在交通路文化街。曾经有一段时间,这家店民国旧书卖得特便宜,多的是初版本,堆在墙角当垃圾处理的。如此大手笔,直接促成城内一伙著名藏书家的崛起。可惜,等我到武汉来时,这家店连同这条著名古街,都拆除殆尽了,只留下了一缕传说。店要在,寒酸如我,估计也买不起。

武汉旧书行情最好时分,据说在2000年前后。彼时经营旧书的,源源不断的货源,蜂拥而至的顾客,顺带搞点教辅啥的,几乎都发了家。雄楚大道崇文书城那一块,现在冷清寥落得要命,但在以前,可是威名远播的图书集散地。之前,我经常去,余温尚存,人头攒动。我所知道的一位旧书店主,就那三四年间,赶上黄金时代,轻轻松松挣下好多套房。如今退休了,每日优哉游哉跟陶渊明似的,本钱就是靠收租就够吃香喝辣的,热干面过早添上几十片牛肉都不眨眼了。

待我正式辗转武汉,已是。那时的武汉旧书业,早就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司门口的泉之,规模是打起来了,可价格偏贵,去得极少;首义旧书坊,沾了近老省图的光,书直接摊到门外随人翻检,可能是买家云集吧,赶去要捡漏一二,机会是很渺茫的;粮道街那边听说有一家夫妻店,连招牌都没有,时常会有不错的收获,可惜我没去过。好友洋哥那年都拉我到江滩了,实在太热懒得再走,各自买了根冰棍就打道回府了,倒是回路上在长春观对面一间棚撘不免窳败的小店意外捡到一本铅印老唐诗集,光着膀子头发油腻到发光的老板开价2元,喜出望外。只是那时雪糕虽无刺客,可稍好点的也要2.5元,一对比索然无味了。

武汉的旧书店,那时主要汇聚在武大一带。至于泰宁街崇仁路啥的,从来都是噱头高于实际,并没多少看头。“武大旧书圈”,实力担当,首推豆瓣旧书店。他们的书多是新书,只不过是库存货,价格在四五折左右,质量比较高,基本都堪过眼。那些年,我在豆瓣花销是最多的,去的也最多,几乎每日得闲就会去晃一晃。多数时候,并不买书,爱听那些博学多闻的顾客闲聊。他们多是文史学系的硕博,也有著名教授出入其间(比如姓罗一位是常客)——有一段时间还时常邂逅黄侃的儿子,老人家每次都风尘仆仆,性格有点怪癖,不好打交道,虽好奇但也敬而远之。这些人,出口都要评点学人甲乙文坛,上下议论谈锋横扫,我居间侧闻也是意兴盎然,相当于蹭课了。

有一年,邓晓芒与刘大师搞笔战,俩顾客在店里各为其主争辩得面红耳赤,最后竟差点抡胳膊动手,有意思极了。豆瓣店主也是位小伙子,圆胖身材,性情温厚,照例是不管的,扭头看着他们笑,也是一景。他日常都坐在门前小椅上,捧着本书翻瞧,有人打招呼了才接腔几句。他也是我生平印象最深的书店主之一。后来的豆瓣,随着房租的困扰,不断搬迁,那年夏天甚至都挤到菜市场一爿去了,隔壁就是杀鱼的,书香沦为彻底的膻腥味,惨淡到无以复加了。我和一位朋友过去,问起近况,圆胖小店主只是苦笑,无可奈何的神情一直让我忘不了。临走,友人捆了一套《白居易集箋校》聊表支持,结果回去把自行车车篮给压破了,记忆很深刻。再后来,豆瓣为了省房租,一搬再搬直到搬不动彻底消失,它带来的所有罗曼蒂克故事也就跟着消亡了。圆胖小店主,听说北上重做京漂,从此再没见过。这样爱书的人,大概率还是会卖书。

豆瓣之外,值得一记的,还有附近的集成书店,以及它隔壁一家——规模不小,可我连人家店名都给忘了。集成素负盛名,也应该是迄今武汉卖旧书最久的。可盘点起来,店内有意思的书寥寥无几,主打的还是教材。出入其门多年,购置总数不超过20本,除一本詹安泰诗词集影印及一册徐行可儿子徐孝寔藏书勉强可观外,其余不值一提。再后来,是广八路“又合书社”兴起,一对小夫妻经营的,据说过去在豆瓣打工时认识并喜结连理的,小店搞得古香古色,很快成了网红,可我至今连一本都没买过。一个是价格贵;另一个是那些书老板很宝贝,可在我瞧来全是大路货,每找大半天都负手而归。所以我说武汉没有过得去的旧书店。以藏书家标准,应该是一败如水,一家也无的惨状。

真的就全军覆没么?普通读者眼光,可能又不至于。近年我常去,且偶有所得的,至少有这么两处:古德寺附近“皈依甚虔”的珍知旧书店,和直接“不见天日”的太阳书库。前者论斤,店主大妈煞是健谈爽朗,机会赶上时常能满载而归;后一家,小文青兼职所立,文学类很专业,一些私藏抬出来,常让人惊喜交加。前些时,店还开在车库下面,店主白天厂里上班,晚返车库卖书,无事则写诗,颇像电影《帕特森》里那位开公交车的诗人。上个月联系,回曰在忙考研,不过身边多了位00后女友,在校中文系女孩,慕名相投的。这么多卖旧书的,都因书结缘成对,我要羡慕嫉妒恨了。#书##书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