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宝宝起名开始叫要选日子吗 给宝宝起名字什么时候起

宝宝起名开始叫要选日子吗 给宝宝起名字什么时候起

时间:2021-02-08 07:15:16

相关推荐

宝宝起名开始叫要选日子吗 给宝宝起名字什么时候起

寻常百姓家,人生的幸福,也不过是柴米油盐的充实,万家灯火的安稳而已

心光晨悦

日子是需要慢慢过的,无需滚烫,只闻花香,不谈悲喜,不争朝夕,无需耀眼,淡一点,慢一点,在慢一点,平安足矣!

一天,司马光受邀去岳父家赏花,被安排一位漂亮丫鬟伺候。傍晚那丫鬟却随他进了卧房,却被司马光呵斥,隔壁的岳母听到后,露出欣慰的笑容。

司马光,就是课本里那位砸缸的人,也是史书里执拗的“司马牛”,与拗相公王安石不相上下,因为他的坚持,王安石的变法全部破产,因为他的坚持,有了三百万字、二百九十四卷的《资治通鉴》,因为他在情感上的坚持,成就了一段佳话。

司马光,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出生自光州光山(今河南信阳光山县),出生时,父亲司马池恰好任光山县县令,于是给他起名叫司马光。

司马池嗜书如命,虽家境殷实,但幼年丧父,为了能安心读书,他把家产全部送给了叔伯。在他的影响下,司马光从小也很爱读书,却对财富毫无兴趣。

司马光很努力,在7岁时,就能背诵《左氏春秋》,并且还能解读其中的意思。因司马池在光山县治理有功,因此他连连升迁,到哪上任都会带着司马光。司马光跟着父亲,结交了很多名臣、文人,也开阔了眼界。

时任宰相的庞籍是他的忘年交,在司马池死后很长时间都守护着司马光。尚书张存,觉得司马光品学兼优,一心想把女儿嫁给他。

1038年,20岁的司马光参加了会试,一举高中,同年他就同张存的女儿张氏结了婚。婚后,二人琴瑟和鸣,闲时舞文弄墨,搜搜藏书,聊聊时局,因为三观之一,所以日子过得很惬意。

妻子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司马光到哪儿都会夸赞,可在他妻子心中,总有一件事难以放下。

那就是他们婚后很长时间膝下无子,要知道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张氏眼看自己年龄越来越大,生是不可能了。偏司马光又是个孝顺的人,虽然他没提过这事儿,但张氏自觉没法和家里交代。

她于是经常跟司马光商量,要么娶个小妾,能为他传宗接代,可每次话都没说完,就被司马光严词拒绝了。

商量不行,张氏就决定先斩后奏。她先买了个漂亮的姑娘,把她安排在府里,并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她,还借故要回娘家住几天,给他们创造独处的机会。走前嘱咐那姑娘一定要把事情办成。

姑娘心领神会,在张氏出府期间,与司马光寸步不离,还时不时撩撩头发、搔首弄姿,司马光觉得有点奇怪,不知道妻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好的要回娘家,他先是反思了下,好像这几天自己并没有做啥不恰当的事儿,看着眼前这位姑娘,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傍晚,他点灯进书房的时候,姑娘也跟了进去,司马光感觉有点反感,但也不好说什么,就虎着脸不吭声。只见姑娘拿起桌子上的一本书,随意翻了几页放下,双手拄着桌子,娇滴滴的问:“老爷,这中丞是什么书啊?”

此时,司马光后退了几步,离姑娘老远,拱手板着脸说:“中丞就是尚书,是官职,不是书。我看天色已晚,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易遭人口舌,姑娘还是请回吧。”姑娘只能悻悻离开。

张氏刚回府,看着院子里静悄悄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想到服侍多年的丈夫要纳妾,心里就不痛快,可不纳,子嗣的事儿没法解决。拧着眉头的她一进府,就叫了那个姑娘来,听到实情后,她如释重负,嘴边竟露出一丝微笑。

可纳妾的事儿还得办啊,先斩后奏走不通,她只能去找母亲商量。他母亲说,会不会是司马光担心我们家里的态度,所以不愿意纳妾?这样,这两天咱们家的花都开了,你去把他请来,剩下的我来安排。

于是就有了开头,司马光到岳父家赏花,怒斥漂亮丫鬟那一幕,后来从岳母那得知,这个丫鬟也是张氏安排的。两件事凑在一起,再联想起妻子多日以来的谈话,司马光感觉到了妻子的不安,于是,他急忙回府,去找妻子。

一坐下,他就和妻子说,自己其实对孩子并没有执念,劝她安心,看见妻子低头不语,他明白,这番话并没有让妻子安心,顿了顿他又说,如果夫人执意想要孩子,不如我们就从族里过继一个过来?此时张氏猛地抬起头,眼里都是泪水。

后来他和家人商量后,把哥哥的儿子司马康过继抚养,自此,张夫人再也没有提过纳妾的事儿。

1071年,由于和王安石政见不和,司马光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十五年,他有得有失。得到了一部举世闻名的《资治通鉴》,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痛失所爱。

张氏的离世,让司马光陷入窘境,盘点一番,他发现为官40多年的自己竟没钱为妻子打造一口好的棺材。为了厚葬爱妻,他卖出仅有的3顷良田,此后没有再娶。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爱一人,那个执拗的司马光做到了。

@青年共读会

翻阅司马光的词,有一首耐人寻味《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字里行间的温情脉脉,让人浮想联翩。关于这首诗的缘起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一次宴席上,司马光听到歌姬的情感历程后有感而发,有人说这是他对自己不得志时的隐喻,还有人说这是写给他的发妻张夫人,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合理?评论区告诉我!

关注我@青年共读会,发现更多有趣的文史故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