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个人自传格式 最新的入党个人自传

个人自传格式 最新的入党个人自传

时间:2018-10-11 00:02:47

相关推荐

个人自传格式 最新的入党个人自传

三十四

去年10月,赵巍的《无人喝彩》出版后,他找到一个记者,想把记录他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出版长篇纪实小说《无人喝彩》的一篇一百多字的报道登到县年鉴上。编辑说:已经截稿了。上个月,他再次想登,仍然把这篇稿子送过去,编辑收下了。过了一个月他去询问,编辑说:总编没同意。

最近,我们县城开始使用微信软件,赵巍在QQ公布了刚刚申请的微信账号,我与他加为微信朋友后,看到了第一篇文章:

独享生活

赵巍

以苦为乐

苦中作乐

苦尽甘来

独享快乐

拒绝一切干扰、耗时十五年,创作200万字纪实小说《无人喝彩》,是自己的事情——记录的是自己的心路历程。

良心创作,痛苦并快乐着,欣慰又酸涩着。旁观者,不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所以,不要尝试与他人分担痛苦、分享快乐。

作品是否畅销,不是评判好坏的唯一标准,倘若能让读者感动、思考、上进……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过了几天,他又陆续发了这些:

登顶(巍风)

赵巍

我奋力攀登了十余年,

却还没到达山顶。

旁观者说:停下吧!

你不可能登顶。

我坚定地回答:

登顶!是我的使命。

停,也必须停在缓冲地带,

暂时停下,

或者是为了总结教训;

或者是为了调整计划;

或者是为了修养身心;

或者是为了改变登山的路线,

但,绝不是想放弃攀登,

更不是想背道而驰!

从我迈开登山的第一步,

登顶,一定要登顶!

——就没有丝毫动摇过。

这篇排列成诗词格式,却不算诗的小文,是我在排除一切干扰,花费十五年时间创作、出版、宣传我的长篇纪实、励志、自传小说《无人喝彩》遇到瓶颈时的内心表述。

我是赌徒(巍风)

赵巍

我在漫漫文学路上,

咬着牙,跋涉了十五年。

我早就承认:

我是傻子、

……

《我是骗子》、

《我是疯子 》,

今天,我不得不承认

——我还是个赌徒:

把自己最美好的时光;

把家里前几年所有的积蓄;

把自己的一腔热血;

把自己不是太好的身体;

把妻子的“青春”;

把应该是对儿女的关照,

全部做了我的《无人喝彩》的赌注。

这场赌博即使赢了,

我也得意不起来

——赌注下得太大;

而,一旦输了,

我夸下的海口,就不能自圆其说。

但是,我赌的不是输赢,

赢了,说明“坚持就是胜利”是真理;

输了,我虽败犹荣,因为我赌的是:

我能坚持到这场赌博尘埃落定。

我是赌徒。

是一个疯了的赌徒。

我看到这里,立即想承认错误——我找到微信朋友圈,赵巍公布的他的手机号,立即复制号码,刚要拨号,突然想起:此时已是半夜零二十几分,而且黑暗的床上睡着同床异梦两年多的妻子。

#您如何看待中国教育#

对于中国教育应该从两方面看,一个是家庭教育,一个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最主要养成的地方。学校教育是知识、文化、技能的主要养成地方。这是国内教育目前的主要组成格式。

家庭教育

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是做得比较完善的,家中有家训,族内有族规,这对于家庭或族群后代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也是一些大家族长盛不衰的根源。

现在社会中,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来完成。由于新中国的成立至今不过三四代人,在此之前,长期的动乱导致家庭的破散,族群的毁灭,许多优秀的传统丢失。

而大部分父母祖父母的教育基础主要来自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道听途说的一些故事,以及为了吓唬孩子而故意编纂出来一些荒诞的故事,相信这个大家都不陌生,我们这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听说过这些故事,很多时候我都在猜测以前人们说的那神话故事是不是来源于此,经过一代代人的填充完善而变得丰满。

对于家境优渥和二十一世纪出生的这一批人来讲,由于国家的开放和资源的充足,国内外新生事物的猛增使得家长们在自身家庭教育能力缺失的情况下,不停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培训班,想让孩子更加的优秀,有一个比较有名气的说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发掘孩子兴趣,培养孩子个性的这个做法是非常好的,但不可以太过,重在观察孩子对各种兴趣班的兴趣,然后再有选择地进行培养。太过的表现一方面在于给孩子报太多的班,以至于孩子显得比大人还忙碌,从而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就一定要求他成为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甚至知名人士,其实兴趣只是兴趣,而不是一种技能。当然有天份,而又有兴趣的那就另说了,但这种人必然不在多数。

不论家境如何,有没有兴趣班的填充,家庭教育都是不可替代的,建议宝爸宝妈们可以多看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和一些经典古籍,如《四书》、《五经》、《千字文》、《菜根谭》等,把里面的道理取其精华言传身教给孩子们,毕竟这是传统文化延续了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精华。

学校教育

对于现在国内的教育,一但提起大家都会想到应试教育,填喂式学习,其实对于这个说法我觉得应该辩证来看。

全民教育是文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不论对于人类的发展,还是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而言,它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对于目前的学校教育,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教什么?怎么教?一直也没有一个定论。翻看这些年的教学课本,内容一直都在改版、在完善,但是应试这块儿没有太大变化。

对于国内基础教育这一块我是非常赞同目前的教育方式,通过学校填喂式学习可以迅速并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填喂式学习的时间不宜太久,填喂的内容不宜太广,这样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又不至于太过依赖课堂的束缚,基础的学习在小学基本就可以完成了。

基础的学习完成后,学校教育更应该的是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式,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一个人的学习成长,不应该是学校格式化生产出来的,而应该是在不停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完成的,学以致用,格物致知。

在国内检验学习成果和选拔人才最直接有效、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考试,不否认对于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考试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而对于人才的选拔,这个办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就有待商榷了。

自古至今,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以前的考试没有标准答案,更注重于考生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应变能力。而现在的考生基本没有了自我表达和展现的机会,你所给出的答案必须是出题人所想要的结果。通过这种考试所选拔出来的人,所展现的能力没有太大差异,不利于根据不同能力实现因材施教。虽然说现在的教育实现了有教无类,却丢失了因材施教的最佳良机。

春节前后淘书之思想理论及学术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是根据俄语并参考德语等语言翻译的,虽然不是太全面,有一些遗憾,但是当年的那一批译者精益求精、孜孜不倦、一丝不苟,译文质量还是值得保证的。我已入了很多本,全套好像五十多本,希望能够收集齐全吧。第28、29卷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包括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书信,以及他们两个人分别给其他人的书信,有数百封之多。内容丰富多彩,很值得一读,虽然没有理论著作的严谨,但有更多的活泼和喜怒哀乐。《谜库》是由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担任名誉主编的一部有一定通俗性,介绍各学科神秘现象的一本书,包括宇宙、自然、海洋、人类、生物、考古、历史、文化、人物、宝藏等一些篇章。《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论集》是一部80年代编辑的收集国内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美学思想进行评论的著作,包括周扬、朱光潜、贺敬之、钱中文等大家的著作,也包括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著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美学论丛》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的收集了蔡仪等人的作品,主要是评论马克思恩格斯和普列汉诺夫等人的一些美学思想、悲剧理论等。《茅盾研究资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是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一共有三册,这里只有上册。上册主要是茅盾自己写的传记资料和回忆录,也包括几篇叶圣陶、以群、孙中田等写的那些怀念回忆文章,也包括一些茅盾刚去世时候的一些对他的悼念,追悼会上的一些文字。《高觉敷心理学文选》是江苏教育出版社80年代出版的,主要选编了高先生关于弗洛伊德、皮亚杰的一些理论研究,也包括一些关于德国,苏联的心理学介绍,还有格式塔心理学,中国心理学史方面的一些文章,都很值得阅读。山东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二十卷本的《王力文集》,收入了他绝大部分的著作。这本是第一卷,品相还很好,收入了他早期的代表作《中国语法理论》,这本书最早是在西南联合大学时候的讲义,后来作者接受闻一多先生的意见,把理论部分抽出来修改了一下,在叶圣陶执掌的开明书店出版。这本书也被后来的苏联龙果夫教授翻译成俄文在苏联出版,是中国现代语法的名著。王力先生在清华国学院师从梁启超先生和赵元任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最杰出的语言学大师。他的许多作品包括《汉语史稿》我都已入手。这本书很可以一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 #恩格斯##茅盾# #王力# #高觉敷#

《谱海漫纪》(十一)

第九回

百花开放须分枝

纲举目张齐编修

总编委经过铜陵和海宁两次编辑工作会议商讨,对总谱编辑拟定了纂修大纲:

名称

家谱有宗谱、世谱、族谱、通谱、统谱、支谱、总谱等。本次属全国查氏统修,核定谱名:《中华查氏总谱》。

序言和题辞

有自序和他序的区别,其内容为本谱的修撰历史、过程与内容大要及修订年月等,它是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来能敬祖向善。

姓氏来源

以邑名为姓氏。周惠王时封姬延采邑于柤,姬延遂改为查姓。

恩纶录

又称恩荣录、诰勅、赐谕等。主要登载历代皇帝和中央、地方两级官员对家族成员封赠、诰命、上谕、御制碑文、祭文、赐匾等。

家传与传记

记述一个人一生的功绩品德,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到对地方、家族做的每一件业绩。如:出资修祠、祖墓、修谱等。总谱将记录近三千年来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为查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做出重大贡献的精英人物。

凡例

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编写体例,收录范围,结构特点,各种著录规则。

字辈

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它是各族祠堂的产物。也是考证各支系宗人的重要佐证。……

图像

家谱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能合书、图、史、表、志为一体者,它的利用价值就显得大些。将图片、照片纳入家谱的意义在于,为家族传承提高了一个最直接的环境背景,使家谱不在局限在文字记录,一般有祖庙、祖茔、祠堂及牧场、水源或住宅四至图。

节孝

家族中的节妇孝子,是全家族的光荣,因此,很多家谱在首卷都立节孝一章。

像赞

将本族先人中显达之人。画出其仪容,置于卷首,以求达到光大族望,薰陶后人的目的。

有疑则考。一个家族,存在几千年,因此必须进行考索。通常考证的:姓氏来源、迁徙经过和原因、某些世系以及祠庙、祖茔等。

家风族规

祖训、族规、家风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家谱中详记祖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 1、注重家法、国法 ;2、和睦宗族、乡里; 3、孝顺父母、敬长辈; 4、合乎礼教、正名分; 5、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郡望 堂号

它是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中华查氏总谱》拟定“济阳堂”为“总堂号”。

家谱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为家族中专门资料的汇集,如科名、节孝、仕宦、宗行、宗寿、宗才、封赠、族内学校、学产、历代祖屋、祖茔、祖产分布等等。这是明清家谱取法于史书中的“志”,即专门史而成。

体例

《中华查氏总谱》的体例遵循老宗谱沿制,再做必要的更新。

典制

包括冠礼、笄礼、婚礼、祭礼等,有的谱以仪礼统之,含仪文、丧礼、祠规、义学、祀田的管理条例和契据都放在典制之内。

谱籍

谱籍即为谱主的居住地。谱籍标引的是地名的名称。现存家谱以民国之前的旧谱居多,谱中地名常题古地名,如安徽合肥称“庐州”,黄山和下属几个县区均称“徽州”等。

家谱价值

家谱具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1、家谱的历史价值。作为家族繁衍、活动档案材料的家谱,它对于相关学科,诸如社会史、移民史、人口史、地方史……等都具有史料价值。2、家谱的文化价值。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对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炎黄共祖的文化认同,是以姓氏溯源的谱系为根据的。这正是谱牒文化所发挥的作用。

谱论和目录

谱论一般是摘录前代硕学名人论家谱之重要的语录以告诫族人。目录又称总目,说明该谱的卷数、每卷的主要内容。

氏族文化

包括族人的著述和受奖;先祖留下的遗迹;祖先们用的命名序,族规、族训等。

文献

也称著述、艺文,收载的均为本家族先人的著述,其中包括各种家规、家训、家范、墓志、行状、诗、文、帖、简、奏疏等。

后记

包括成书过程,需要进一步查询的问题,感谢对修谱有贡献的人等内容。

总体来说,总谱的格式基本上还是按照上述次序排列的。中国的家谱文化,就是整个民族的血脉信仰。不管中国的社会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姓氏文化不丢,我们的文化就能一直传承下去。

【中年求职不易,不是年纪问题,而是履历问题】

我一直以为,超过40岁以上投递履历,几乎是石沈大海,很少有回应,应该是企业看履历的设定值是订在40岁以下,直接滤掉,连看都没看,所以履历写得再好都不会被看见。这是令人几近绝望的事……履历连看都没看,一点机会都没有,还能做什么?简直是束手无策,只能坐困愁城。

可是,这两三天陆续发生多桩事情,改写我对中年人写履历的观念,看到一线曙光,有个惊喜的发现:

只要履历写得好,面试机会就有,而且可能连翻四五倍,找到理想的工作!

不要说当事人兴奋不已,我也是开心到无以名状,今天一大早赶快来写这篇文章告诉你:「中年人,你有希望被看见,只要你的履历写得好!」所以即使年过40,对于求职都不要放弃希望,要保持信心,面试机会远远大过于你的想像。真的,连我都想不到有这么高的翻倍率!

依照我对就业市场的观察,原因不脱这2个:

1. 台湾缺人才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这是少子化的结果,像是半导体业就出现外商抢台积电人才、台积电抢传产业人才,但是仍然缺人,这使得 非理工人才也进到这类产业,逼得其他产业 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破格考虑中年人,打开中年人的履历变多了。

2. 履历写得好坏的确效果 大不同

--老实说,中年人写履历的功力远不如年轻人。年轻人从国中开始就准备推甄,长期被训练成会写履历自传与面试;相反地,中年人不少都是以上没找过工作,写履历的技巧生疏,因此 更加被拒于门外。

这时候,你已经看出来,中年求职不再是机会多寡的问题,而是当机会来敲门时,你有开门的能力吗?而写履历是第一个开门能力,机会才进得来。

由于我曾在人力银行任职,看过无数履历,再加上这3年辅导斜槓上班族稳住上班的这支单槓,我注意到90%履历都写得不对!这个比例绝对不含一丝夸张,即使如此,也 有转圜的馀地,因为这些履历都错在同一个地方。

每次下课后,学生拿着履历排队让我看,我都先教第1位,再请第1位教第2位、第3位教第4位……他们看了别人的履历,都有一致的反应,你猜是什么?从未有例外,他们都众口一致地说:

「啊,你跟我错的一样!」

为此,我设计出一套写履历的格式,只要照着格式来写即可,效果惊人。学生本来像是穿了一身黑衣站在夜里未开灯的房间,没人知道他们在里面,可是履历一改,房间的灯叭哒开了,瞬时不仅被看见,全身还闪着一圈光,啵亮!

像是昨天教斜槓学生经营自媒体的写作策略,有位上课多半沈默不语的学生在午休时间挨近我,低声跟我说:「老师,我真的被吓到了!」当下我以为他发生什么事,哪里知道他说,上星期日我教他用我的履历格式,3天内有近50家企业来连络他,以前只有寥寥几家,现在不只翻四五倍,公司规模也大,并且--

「我还能够挑企业!」

这个学生是夜大毕业,一直都在人数不到10人的小公司任职会计助理,薪水在3万元出头,这样的改变有如麻雀变凤凰,难怪他惊讶到难以自抑。另一个学生是秘书,公司去年收了,他46岁,投履历之后乏人问津,昨天也告诉我,这周有10多家企业找他,都是内科与汐科的公司,他说:

「原来不是年纪问题,而是履历问题。」

你可以想见,我的心是有多么受到安慰……这就是我教学的意义:翻转上班族的求职命运!再有个学生47岁,有身障状况,应征行销主管,而行销这类的职务一向倾向录用年轻人,因为认为年轻人有创意、有冲劲,因此求职不易。上星期五终于拿到人资的offer,第一个想要分享喜悦的就是我!原因有二:

1. 他说,一路上,我总是很「诚实」地告诉他会发生哪些最坏的情况,以及需要如何努力去突破;

2. 接着他又说,在我教的高薪营中,他学到履历和面试技巧,每每都让他在求职过程中获得好评价。

你看,这3个例子是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我设计的履历格式超级有用?呵呵,说到这里,我的屁股都翘起来了!当然,我教的履历技巧不会只有格式这么表象的东西,我还教你怎么写出—

1. 不是写工作内容,而是写工作成果

2. 不是写文字,而是写数字

3. 不是写重点,而是写亮点

这3点就是我说的90%求职者写履历错误的地方,可是一般求职者的脑袋转不过来,傻傻分不清「重点」与「亮点」哪里不同。更严重的是以为「工作内容」等于「工作成果」,这代表多数人每天工作时,一点都不具有「成果导向」的思维,他们只是在「做事」而已!

为此,我又进一步研发出一套简单上手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养成「成果导向」的工作思维与习惯,有助于未来再度写履历时,马上能亮出一大串闪闪发光的工作表现,而且都有数字亮点。我相信,未来在我的学生中,不会再有人「在状况外」地说:

「可是,我的工作提不出数字!」

当上班族改变工作思维,亮点出来了,价值被看见,企业的竞争力提升,高薪就不必去争取,而是老板非给不可,否则他就留不住你!就算是中年,你照样能越跳槽越高薪!

戴进“太平乐事」册页,一个共十开,依序有「我开」、「骑牛」、「捕鱼」、「娱乐」、「玩耍」、「试射”、“耕罢”、“看戏”、“木马”、“放回”等各规格不同的主题,内容描摹画社会安和乐利的景象,以及不同阶级人民生活的多样化,这种画一般在宫廷中十分流行,具有宣扬“盛世太平”的政治功能。

在这套册页的中,无论是人物活动的细节、室内景观的设计、或是家具的组合和格式都描摹绘地相当细腻。从桌子椅子、餐具的摆设,和屏风和挂在轴的使用,透露出有文人参与设计或审美观念的呈现。从风格上来看,这件作品息息相关与戴进,人们的衣纹采用“钉头鼠尾」的用金粉勾勒法,山石、树木使用“斧头劈皱”,不过,本幅笔墨比较软弱、平直,也有些不自然的地方,因此可能是晚期浙派画家根据戴进的真迹加上临仿的作品。

戴进(1388-1462),第二代画家,字文进,玉泉山号,浙江钱塘人。擅长山水、人物,作为第二代浙派的主要奠基者。他的绘画风格多学习从南宋画家马远、夏盖,宣德年间(1426-1435)曾经进进宫廷,在仁智殿担任待诏,晚年回到杭州,以画艺是生,传世作品有《春到晚回品〉、〈风雨归船〉等。

还在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