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秋瑾的故事 巾帼英雄秋瑾的故事

秋瑾的故事 巾帼英雄秋瑾的故事

时间:2021-06-25 03:36:57

相关推荐

秋瑾的故事 巾帼英雄秋瑾的故事

#每天一个名人故事# :秋瑾(1875-1907)

昨天因为太忙了,落下阅读和输出了,所以今天需要写多一个名人故事。现在阅读的是秋瑾的故事,以前从小就听过她的名字,只知道她我国革命有过重要的贡献,但具体是什么事的呢?让我好好了解一下 吧!

秋瑾出身在书香门第,从小就是一个才女,记忆力特别好,对一些古文能做到过目不忘,十一二岁就可以自己作诗了,真厉害!秋瑾很喜欢看古代的侠义小说和历史书籍,书中激起了她的爱国热情,立志以后也要做个女中豪杰。

她21岁的时候,遵从了父母之命嫁给了一个富家子弟,他是个不学无术、铜臭十足的花花公子,跟秋瑾性格和志趣上大相径庭 ,这种封建社会包办的婚姻,让秋瑾带来无限的痛苦和惆怅。

秋瑾认识的朋友思想比较开通,他们经常阅读一些当下 的书报,让她开阔了眼界,意识到男尊女卑的封建信条是束缚着妇女的枷锁,此时,秋瑾产生了妇女要自立自救的革命思想。

秋瑾与她故步自封的丈夫在思想上的矛盾越来越大,秋瑾终于冲破了封建家庭 的束缚,只身前往日本求学,寻找救国之良药。她在日本学了日语,进了女校,还积极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每次她参会时,一定登台演说,每次发言激动人心、酣畅淋漓,总能让其他人潸然泪下。秋瑾在这些活动中认识了一大批资产阶级革命家,并简历了中国妇女第一个革命团体“共爱会”,宗旨是反抗清廷、恢复中华。

1904年,她创办了《白话报》,主张男女平等,打破封建礼制,这与当时保皇派的《新民丛报》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05年的8月,孙中山组织“同盟会”,秋瑾也加入了,并被推举为评议员和浙江省分会长。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这是中国妇女第一份报纸呀,号召妇女要自立自强,要解放思想。她也积极参加反清武装起义,但不慎被清政府抓起来了,清政府对她严刑拷打,但她宁死不从、大义凛然,最后挥笔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豪情壮语,她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对革命受挫的悲愤何其让人动容。1907年5月,秋瑾被杀害了。

她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一百余年了,但她的革命精神和光辉形象将永葆在我们心里,巾帼英雄,今日之盛世如您所愿。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为革命而牺牲的女性。她东渡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秋瑾投身到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中去,和民主革命者徐锡麟一起创办了训练革命志士的大通学堂。后来徐锡麟在安徽被捕牺牲了,秋瑾也被捕了。

被捕后,任凭敌人怎样严刑拷打,要她供出同党的名单,她始终坚强不屈,大义凛然,还在狱中对看守宣传革命道理。

清政府终于对秋瑾作出了斩刑的判决。最后一次开审,敌人要她画供。她奋然振笔在供状上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

☆☆个人的生命正在风雨飘摇中,还为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中少)

百年百故事•湘潭|革命遗址“巾帼英雄”秋瑾故居简介(第一期)

秋瑾(1875—1907),名闰瑾,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浙江绍兴市人,1875年11月出生于福建闽县(今属闽县),1907年7月15日殉于浙江绍兴城内轩亭口,年仅32岁。

秋瑾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时期的女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1893年,秋瑾随义来湘,1896年5月与湘乡籍王廷钧成婚,在湘潭十八总“义源当铺”居住长达8年,在此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

1904年5月,冲破阻碍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真理,迈出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对湖南也产生很大影响。在日期间,与刘道一等发起组织以反抗清政府、光复中华为宗旨的“十人会”“共爱会”,并在东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被推举为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参入筹办民报。1906年返回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从日归国人员。并自筹资金创办《中国女报》。1907年初接办绍兴大通学堂,以此为基地来住沪浙之间,联络革命力量,组织两省同时起义,后因事机暴露而被捕,旋英勇就义。19孙中山先生题词“巾帼英雄”。1939年和1979本周恩来、宋庆龄曾分别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中共湘潭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湘潭市雨湖区委员会

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政府

8月

1907年,一名“女囚犯”行刑前说了句:别脱我衣服,话毕,人头滚落,怒目圆睁。奇怪的是,监斩官三个月后也悬梁自尽了。

这个“女囚犯”就是秋瑾,与鲁迅拔刀相争的中国女权运动开创者之一。

有人说啊,中国近代史的转换,在两个女人身上完成,一个是慈禧,一个就是秋瑾。

那么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人背后到底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为什么会死后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监斩官为何突然也自杀了?

光绪元年,秋瑾诞生于福建,她的父亲是清朝知府,婆家更是当时的湖南首富王黻臣,曾国藩的表兄弟,老公是清朝兵部士郎王庭均。

换算一下,也就是说啊,她爹是市长,公公是马云,老公是正部级以上高官,名副其实的千金大小姐。但秋瑾偏偏却不屑一顾。

幼年起,秋瑾便只爱武装不爱红装,对秦良玉一般的女英雄推崇备至,痴迷武术男装。

祖父秋嘉禾因此常常发出长叹,说:“阿瑾错生为女儿身了,如果是个男孩,定然是人中龙凤啊。”

祖父的叹息,让秋瑾更加坚定了要自己像男儿一样建功立业的志向。

但这可就苦了秋瑾的父母,在秋瑾20岁的时候,于是赶紧给她找了个婆家,也就是湘潭当地的首富王黻臣之子王廷均。

比较有意思的是啊,王庭均这人生的风度翩翩,状貌如妇人,而秋瑾是个“恨不生为男儿身”的女子。

那么,秋瑾和王廷钧的结合,堪称绝配,他们完美地实现了性格上的互补。

谁知,夫妻二人的婚后生活非常不和睦。秋瑾是常常唉声载道:可怜谢道运,不假暴参军。以此表达对这段婚姻的极为不满。

最后,秋瑾直接抛夫弃子,赴日留学了,这当时堪称惊世骇俗。

可怜了王廷均,临行前还带着孩子来送行,此时的他还心存着,等秋瑾在外面呆够了就会回来的心思,但他哪知他们二人就此进入了不同的世界。

来到日本的秋瑾,终于有了放手一搏之地。经常到留学生会馆参加活动,主编杂志白话,意图通过办报唤醒国民,开化志士。

有趣的是,这白话上的文章大都言辞激烈,宣传反清革命、男女平等、反对缠足等等当时非常禁忌的言论,相当于中国早期网络论坛的雏形了。

这还了得,清政府得知消息后连忙让日本将秋瑾等人谴返回国。

当时的清政府做梦也没想到,此举反到成全了秋瑾。

就在回国路上,秋瑾结识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男人。这个男人就是张锡麟。

1904年,陶成章与蔡元培,也就是后来的北大校长在上海创立光复会,誓言光复汉子,还我河山。

秋瑾、徐锡麟、蔡元培三人都是绍兴老乡,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就这样,秋瑾由徐锡麟充当介绍人,非常顺利的开始了在光复会的革命之路。

1906年冬,秋瑾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她跑回湘潭婆家,竟向公公王黻臣勒索了一笔经费,并声称要脱离家庭骨肉关系,咬定这笔经费是分家后的“安置费”。

其实秋瑾此举,可谓用心良苦。她是不愿自己的反清之举株连到家庭,才出此下策。

1907年初,秋瑾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和徐锡麟等人约定:农历六月初十(即公历7月6日)同时在安徽、浙江发动起义。

但徐锡麟在筹备的安庆起义时,不幸走漏了风声,英勇就义。

此时,秋瑾也收到了徐锡麟失败的消息,悲痛不已,更是拒绝了所有劝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忠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

也就是说,秋瑾在明确起义已不能如期发起的情况下,不愿再等机会,而抱定了必死之心,希冀以自己的血、自己的死来唤起世人的觉醒。

押去刑场路上,秋瑾望着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群,高呼道:“我此番赴死,是为中国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从容赴死 ,年仅32岁。

行刑前,秋瑾留下了一生中最后的一句遗言,别脱我衣服。监斩官李钟岳满足了她,同时被秋瑾一心为国为民的大义之举深深感动,情困其中,伤心郁闷,为自己是杀害秋瑾的凶手而内疚,在三个月之后,上吊自杀了。

秋瑾死后,碍于清政府的压迫,竟无一人敢为秋瑾收尸。令人唏嘘!

秋瑾死了,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许多人看似可笑的理想,为了社会献身。

正是因为这些天真的人,这些高尚的失败者,才为中国革命带来了一缕曙光,用鲜血铺展了前行的道路,不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人物#

对此,你怎么看呢?

1907年7月15日,李钟岳残忍地把秋瑾押送到刑场,秋瑾从容就义,年仅32岁。秋瑾死后,没想到,李钟岳却羞愧难耐,经常在夜里哭泣,100多天后,他趁家人不备,在家中悬梁自尽,义殉秋瑾!

1907年7月,秋瑾从上海回到家乡浙江江阴县,开始为革命做准备工作,当时她秘密在大通学堂担任督办主持校务,但是却不慎泄露,绍兴知府贵福命山阴县令李钟岳查抄大通学堂,尤其是要抓捕秋瑾归案。

李钟岳是清朝典型的知识分子官员,心中有大义,他很早就开始仰慕秋瑾的才学。常以秋瑾“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之诗句,教育自己的儿子:“以一女子而能诗,胜汝辈多矣!”

面对知府的命令,李钟岳心中万分纠结,一方面是上命难违,一方面又不忍心抓捕秋瑾,所以,在接到指令后,他反复对贵福说,这所学校并没有什么越轨的行为,最好不要用武力,我们还是得细细查看,再做定夺呀!

李钟岳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好让该校的师生逃走。

只是没过多久,贵福就把李钟岳召去,命他赶快把该校师生悉数击毙,否则就把他按同谋罪论处,李钟岳没办法,只好带着300名新军,去往大通学堂捉拿“乱党”。

在抓捕的过程中,李钟岳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保证士兵们只抓人不伤人。同时,他在心里默默祷告,希望秋瑾已经逃脱,可是,当士兵抓来秋瑾的时候,李钟岳看着秋瑾大义凛然的模样,不敢跟她对视。

第二天,贵福又命李钟岳查处秋瑾的娘家,李钟岳带着一行士兵,只是在几个房间里随意检查了下,但是对秋瑾独居的房子,却不让士兵去检查,刻意略过,然后就草草收兵,无获而归。

事实上,李钟岳此举意义重大,因为在那间房间里,藏着很多秋瑾与友人的信件,如果被查收,定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牺牲,引来更多的杀戮。

接下来,就是李钟岳最不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审讯秋瑾。

在对秋瑾进行审讯时,李钟岳破例为秋瑾在县衙花厅设坐问案,不像普通的犯人,在审问时又是打又是骂,动不动就上刑,李钟岳对待秋瑾,完全是以礼相待。

只是略加审讯后,就给秋瑾准备了纸笔,正是在那个时候,秋瑾留下了为后人传诵的“秋风秋雨秋煞人”七字。

整个审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没有刑罚,没有喝斥,有的只是无尽的寂静异常,这是漫长的2个小时,也是短暂的2个小时。李钟岳实在不知要审讯什么,秋瑾有什么罪?秋瑾做错了什么?时间何其漫长。

但同时,李钟岳也深知,秋瑾走出“审讯室”后,接下来的命运。所以,此刻,能留她一分钟就一分钟吧,能和这位敬仰已久的女英雄多呆一秒就一秒吧,时间突然又变得特别短暂。

不料,这场异常的审讯,被密探报于贵福,贵妇大怒,斥问李钟岳:“为什么不用刑,反而把她当上宾对待呢?你是要造反吗?”

李钟岳淡然道:“都是读书人,而且秋瑾又是一个女子,如今证据不足,用刑岂是君子所为?”

贵福认定李钟岳有意为秋瑾开脱,袒护革命党人,便急电浙江巡抚,想要尽快获得杀害秋瑾的命令。没多久,命令就下达了,他赶紧把李钟岳叫来府上,让李钟岳尽快行刑。

李钟岳知道这一幕终会到来,但是却没想到这么快,尤其是还没有查明证据的时候,他据理力争:没有证据,怎能无辜杀人性命呢?

贵福则撂下狠话:“这是巡抚的命令,谁敢违抗?今天这事,杀与不杀,都在你,你好自为之吧!”

李钟岳长叹一声,事已至此,自己也无力回天了!

1907年7月15日凌晨3点,李钟岳把秋瑾提至大堂,对秋瑾说:“我位卑言轻,无力救你,我很羞愧!杀你不是我的本意,还请你能谅解!”说完,当场声泪俱下,身边的小吏也都红了眼。

秋瑾行刑后3日,李钟岳就因“庇护女罪犯”被革职查办,离任后,李钟岳终日闷闷不乐,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反复念叨:“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他对秋瑾的愧疚愈来愈深,终于,他决定自杀谢罪!

他以自己的生命,为自己,也为整个腐朽的王朝赎罪。

辛亥革命后,秋瑾被昭雪后,李钟岳也被请进了鉴湖女侠祠中,以此纪念他的义举。

@苏米的猜想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不乏像秋瑾这样的烈士,当时的秋瑾其实有机会逃脱,但是她没有逃,她深知既然革命就要有牺牲,那就让自己去牺牲吧!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令人敬仰。

以前听过秋瑾死后,斩杀他的官员羞愧而死,但真的了解李钟岳的故事后,让人却有一种矛盾的、深刻的感受。

李钟岳,他非黑非白,处在一种灰色地带,一方面,他为清廷办事,表面顺从,另一方面他却有良知,维护革命者的权益。

只是他位卑言轻,难以自处,事情的走向总不在自己所控制的范围内,但他却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给到秋瑾最高的礼遇,也会冒着风险,不去查抄秋瑾的家,在秋瑾去世前,让她保有尊严的走向生命的终结。

然而,毕竟,秋瑾这样的英雄,却是他送到了刑场,秋瑾的死终究与他相关,他是愧疚的,竟以身相殉。

历史上的官员有很多死法,而像李钟岳这样的死法,也算是千古绝唱了。

由郭荣绘画的历史故事连环画《秋瑾》

1900年,秋瑾带着孩子去北京,和刚上任的丈夫团聚,当她们乘坐的船行至大沽口时,被洋人拦住,洋人让船上的人全部脱衣检查。

洋人见秋瑾长得秀美,就对她动手动脚,秋瑾反抗,恰好被一个官员认出她是新任官户部主事的家属,才躲过此劫。

经过此事,秋瑾越想越气愤,在自己的国家,中国的地盘,竟然被洋人拦截羞辱,清政府竟然无动于衷,于是心中那个“拯救”的梦想就此而发芽。

1875年11月8日出生的秋瑾,因家里长辈世代为官,所以她和妹妹能有机会和哥哥一起读书学文,还和表哥学习骑马、击剑,练就文武双全的能力。

她从小就对女将秦良玉特别崇拜,一直想当个女将军。

20岁那年,父母见女儿秋瑾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于是把她许配给家世相当的王廷钧。

王廷钧很喜欢自己的妻子,所以从不阻止妻子的交友和行动,但当他知道秋瑾决定去日本留学时,就将妻子的嫁妆银藏了起来。

但秋瑾铁了心要去日本,没有银钱,她就变卖自己的首饰凑齐半年的学费。在离开那天,丈夫还是带着一双儿女,来给秋瑾送行。

秋瑾看着一双儿女,忍下心底的酸涩,拜托丈夫照顾好孩子,然后为了心底的理想毅然转身踏上日本留学的路途。

在日本留学时,秋瑾认识了许多优秀人士,比如周树人(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人。

秋瑾还创办了《白话报》,发表许多关于男女平等,拯救祖国的文章。

并且参加洪门天地会,成为天地会里得智囊“白纸扇”(军师)。

后来更是参加了孙中山先生建立的同盟会。

如此一个火一般的女子,哪怕就是在日本留学,也是令无数人为之注目的。

不久,日本政府就出台许多限制政策,约束这些留学生,面对压力,留学生迅速分为两派,一派觉得留学机会难得决定继续留下求学,一派愤然退学回国。

秋瑾就是宁折不弯的退学人群中的一员。

回来后,她没有回家,而是一心想办女学,想以此唤醒无数的女同胞。

恰好此时,秋瑾的老乡兼好友徐锡麟来找她,请她在大通学堂明面办学,暗地里帮助爱国人士起义。

在绍兴知府贵福的帮助下,她在大通学堂招了无数的体育专科学生,用兵法训练这些学生。

贵福来大通学堂检阅时,看到这些学生冒雨训练,很开心,觉得自己慧眼识人,于是拍照为证作为政绩报上了清庭。

不料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 安庆起义失败的事情传来,贵福才知道秋瑾是起义军的事,于是马上带了300人围住大通学堂,要抓捕秋瑾。

秋瑾没有逃,而是带人掩埋武器,销毁名册,疏散人员,快速处理善后事项。

在被捕后,虽然受尽折磨也没有吐露一个同志的名字。临死前还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从容赴死,她32岁的生命就此终结。

虽然秋瑾死了,鲁迅先生以她为原型在《药》中塑造了一个革命者夏瑜,再以血馒头为背景,把她的故事流传开来。

秋瑾是革命的先驱者,就如火种一样,虽然当时没有星火燎原,但她们的火光依然为后面的勇士指明了方向。#历史回眸# #历史上的趣事#

198月25日,宋教仁正在台上讲话,突然,一个女人从侧台冲上来,往宋教仁的脸上就是一记耳光,台下的人大惊!

谁这么大胆,敢扇被称为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创始人宋教仁一记耳光?

这个女人叫唐群英,她与秋瑾、葛健豪并称“潇湘三女侠”。

唐群英1871年12月出生在湖南衡山的一个武将家中。父亲唐星照19岁参加湘军,因屡立战功,曾官至提督。

4岁时,母亲把唐群英抱在腿上,用一个长长的布条,一层层地紧裹她的小脚丫,疼得她走路一瘸一拐的。

有一天,她纳闷哥哥们为什么能上树爬墙,而她脚疼地只能坐着看他们跑来跑去,仔细一瞧,原来哥哥们都没有缠脚。

她哭着质问母亲,母亲却说:“谁让你是个女娃儿呢?”

她觉得不公平,就偷偷地把裹脚布给扯了下来,待母亲发现时,唐群英的脚已经裹不成“三寸金莲”了。

也许从那时起,唐群英的骨子里,刻下了要“打破封建礼教,追求男女平等”的意识。

唐群英十几岁就文武双全,既能写得一手好诗,也能舞剑弄枪。她喜欢《木兰词》、《烈女传》,还称自己是穆桂英,时刻准备着,要挂帅出征。

她20岁嫁给曾国藩的堂弟曾传纲,在婆家,她认识了影响她一生的秋瑾,她们是亲戚,常在一起吟诗作画,讨论国家大事。

但那年冬天,女儿夭折,第二年丈夫曾传刚也因病去世。

唐群英没有按当时的礼教为夫守节,而是应秋瑾之约,在1904年赴东京的青山实践女校读书。在这里,她接触到新文化、新思想,并认识了黄兴、宋教仁和孙中山。

之后,她成为华兴会和同盟会的第一个女会员。

来年7月,唐群英便向孙中山表示,自己很反感男尊女卑,作为女人,对于国家兴亡,也应该和男人有一样的权利,义不容辞地参与、承担一份民族责任。

孙中山当即夸她,“革命要唤醒的四万万同胞中,女同胞觉醒得太少了,群英女士是二万万女同胞的带头人啊。”

事实也是这样,唐群英带领着2万万女同胞,一生都奔波在“男女平权”的路上。她要向世人证明,在国家生死存亡时,女人也有力气和智慧承担起一份责任。

在横滨同盟会,唐群英常常利用假日去神乐坂武术练习枪法。回国后,唐群英先后创建了“女子后援会”、“北伐军救济队”,她们奔赴各地战场救护伤员。

南京久攻不下的时候,唐群英带领几个女兵打扮成难民,偷偷混进南京城,并用暗藏的兵器杀死了守城清兵,使得大部队能趁机进入城内。最后,两江总督仓皇出逃,南京光复。

为此,黄兴、宋教仁纷纷为唐群英请功,孙中山也在南京接见了唐群英,并授予她“二等嘉禾”,称她为“巾帼英雄”。

然而,唐群英主持起草的《女子参政同盟简章草案》,却遭到临时参议院的否决。甚至19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里,不仅对男女平等的说法含糊,还取消了同盟会政纲中对男女平权的规定,拒绝女子的参政要求。

唐群英怒火冲天,为什么浴血奋战地一路走来,所谓革命成功了,竟然还不能祛除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女子没有参政的权利,就等于女子没有社会地位,等于社会对女人还是有偏见。

唐群英失望至极,在同盟会正式改名的大会上,她愤懑地闯上讲演台,给了宋教仁一个耳光,宋教仁被打得愣了神。

虽然唐群英当时“男女平权”的愿望,没能加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她的名字和事迹永载史册,也让当时的2万万女同胞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作者:石子

编辑:黎庶

#人世间的故事##历史人物#

猛一看是个帅气的小伙子,实际上她就是大名鼎鼎的“鉴湖女侠”秋瑾,绍兴鉴湖水,养育了秋瑾纤秀的身躯,而这禀天地之灵气的身躯却撑起了祖国沉沦的天空。

[微风]1942年,丧心病狂的大汉奸吴苏命人用铁丝穿透林心平的身体,拉着她在街上游街,向日本鬼子邀功。然而,还不是最残忍的事情。

林心平19出生于浙江平阳,她的父亲不仅是一位悬壶济世的大夫,更是一位坚定的革命宣传者。

这让林心平从小便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并把辛亥女杰秋瑾视为自己的偶像。

林心平从十几岁起便积极参加爱国主义的运动,大量宣传革命思想,帮助困苦人家,成为了当地杰出的女英雄,受到老百姓的热爱。

但老百姓有多爱她,日本鬼子和汉奸就有多恨她!

为了能够将林心平抓获去日本鬼子那里邀功,汉奸吴苏可谓是煞费苦心。

自1941年林心平怀孕之后,得知消息的吴苏便派出大量探子,与内奸在各大药馆医院附近徘徊,时不时地还会有突击检查,看林心平是否前来求过医。

只是检查进行了一波又一波,吴苏却自始至终没有见到林心平的身影。

[微风]1942年6月,吴苏推算着日期,发现已经过了林心平生孩子的日期,他泄气一般地将药馆医院附近的人员叫回,然而就在此时,一个探子却给他带回来了一条意外的信息。

一个月前,林心平虽然顺利产下一子,但是身体因为长期操劳,刚生完孩子的林心平便重病不起。

林心平的丈夫诸葛慎因为任务无法陪在妻子和孩子身边,对于两个人的处境非常担忧,他向组织请示,希望可以将妻儿秘密的送到一家中医馆去修养身体。

林心平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孩子,知道以现在的身体与情况,不仅无法照顾他,还很有可能有被捕的风险,于是她将孩子寄养在了群众的家中,随后她被组织秘密送去了中医馆。

到达中医馆后的林心平,被安排在一个单间中休养,每日会有专门的人来送饭。

林心平本以为在这里恢复好身体,就可以回去看看孩子,继续投身到革命之中,但是中医馆里的一个护士却因为贪生怕死,将林心平的行踪出卖给了附近的汉奸。

一天清晨,还在睡梦中的林心平突然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经验丰富的她立刻觉察出事情不简单,赶紧起身掏出被她藏在枕头下的手枪,将随身所带的机密文件全部销毁。

正在此时,一伙汉奸破门而入,林心平拿起手枪对着门口的方向连开三枪,击毙了三个汉奸,但子弹有限,不一会儿的时间,林心平便被汉奸控制住了。

吴苏见林心平被抓住,才慢腾腾地走了进来,看着林心平奸笑道:“林心平,你可终于落在了我的手里!”

随后,吴苏便要将林心平交到日本鬼子的手里,在此之前,他将林心平拉到大街上游街,命人扯下林心平的上衣,用铁丝穿过李心平的身体,扯着林心平往日本鬼子那里走。

鲜血顺着林心平的身体不断流下,在林心平的身后留下了一条血路,但即便如此,林心平依旧强忍疼痛,对着周围的人群高声喊道:“中国共产党万岁,汉奸鬼子不得好死!”

听到林心平喊声的吴苏气愤不已,让人赶紧将林心平拉到了日本鬼子那里邀功。

日本鬼子听闻吴苏捉住了一个女共党,还是之前屡屡破坏他们行动的林心平,兴奋地连夜审问。

鬼子对着林心平引诱道:“你和你的丈夫都是出色的人,只要你们为大日本天皇服务,以后有的是富裕日子!”

听到此话的林心平对着日本鬼子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畜牲,只会干残害中国人的事情,早晚有一天,你们会自食恶果!”

日本鬼子被林心平的话气得咬牙切齿,他们不相信天底下会有不怕酷刑的女子,他们对林心平灌辣椒水、悬吊鞭打、电击、往手指中插入竹签…

[微风]遭遇了整整36种酷刑的林心平,依旧没有屈服,半个信息也没有吐露给日本人,嘴里还在不断呢喃道:“今年打败希特勒,明年打败日本鬼子,抗战一定会胜利,一定会胜利…”

见此情况的日本鬼子恼羞成怒,他们知道无法从林心平的嘴里挖出任何有用的信息,直接将林心平拉到了江苏的官林小学前将其杀害。

林心平死后,丧尽天良的日本鬼子还将林心平的尸体分尸,丢进了硫酸池中,毁尸灭迹。

此时的林心平才只有23岁,放在如今可能刚刚大学毕业,而在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中,能够活下去已是奢望。

虽然那个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对于这些牺牲了的革命先烈,我们不应将他们遗忘,因为如今的太平盛世,是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参考文献:中国军网 林心平:慷慨赴死的秋瑾式女英雄

作者:z

排版:一一

#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故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