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国庆70周年大阅兵作文 国庆70周年大阅兵作文500字记叙文

国庆70周年大阅兵作文 国庆70周年大阅兵作文500字记叙文

时间:2022-07-17 04:15:46

相关推荐

国庆70周年大阅兵作文 国庆70周年大阅兵作文500字记叙文

40年前的“八一”节,我的任职命令下达

【原创】作者 王刚

“八一”是每个当过兵的人难以忘怀的节日。

我军走过95年的辉煌历程,军队逐步发展壮大,作为曾经的军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为我们的人民军队点赞。

回顾40年前从军的日子,每逢“八一”建军节我们都要进行阅兵仪式,不会忘记那整齐划一的步伐、响亮的口令、铿锵有力的劈枪动作、庄严的注目礼…。各个方队英姿焕发地通过阅兵主席台。

阅兵仪式结束后,随之就是回连队会餐,餐桌上还可以喝点啤酒,大家欢聚一堂,庆祝军人的节日—“八一”建军节。

记得1979年8月1日,这个节日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那天我任排长的命令下达了,这个节日对我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节日,战友们举杯为我祝贺,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度过了这个终身难忘的节日。

在“八一”建军节这个隆重的节日里,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士兵和兵头将尾的班长成长为一名军官,这是当时不少军人向往的目标。我实现了这一目标,不代表我本人有多优秀,而是代表了我的工作得到了组织和上级的认可,所以自己的荣誉应该感谢战友们的帮助和支持。当时我下决心尽最大的努力去当好一排之长,带好兵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向更大的理想和目标奋斗……。

作者简介:王刚,战时任127师“叶挺独立团”9连7班长。战后曾任“刘老庄连”连长。荣立二等战功。

图一为作者王刚的照片。

#乘风破浪的人生#

俄乌前线战火激烈的情况下,红场举行盛大精致的阅兵式,展现出俄罗斯军队强大的后备力量和军民同仇敌忾的必胜信心。

虽然大批的精锐部队在前线战斗,没能加入到阅兵队伍中来,但凝聚着民族战斗精神的意志,使前后方连成一体。

俄新社发表的一篇题为《全新的俄罗斯和全新的世界——在胜利之后》文章。文章坦言:如果俄罗斯不能在俄乌冲突中取胜,那么俄罗斯就将不复存在。因此俄罗斯非获胜不可,要用一切方式赢得战争的胜利。

美国与西方国家在阅兵前大肆渲染,普京将在阅兵式上宣布开启战争模式,然而普京的通篇讲话没提到“乌克兰”一词,更没提到“宣战”。

天下苦美既久,又迫其实力与淫威,不敢横出其右,那么,俄罗斯为保卫二战胜利果实,防止纳粹主义死灰复燃,避免国家遭受侵略,打响了武力反抗西方霸权体系的第一枪。

红场阅兵的未来意义在于:既是国运之战,又是改变世界格局之战。

普京讲话内涵透出,俄罗斯已经做好与美西集团在经济、能源、军事乃至文化与意识形态上,展开长期对抗的准备,斗争过程可能长达数十年。

万事以当下为要,未来难以预料的战况会更加激烈。

在这个被世界瞩目的阅兵仪式,去了估计都会被大做文章。

“你惹上大麻烦了,有可能被开除!”1984年国庆,北大学子胡圣虎写下“小平您好”的横幅,辅导员的批评吓坏了他。

1984年10月1日,这一天是祖国庆祝35周年生日的好日子,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完盛大的阅兵式后,广大人民群众也举行了隆重的游行。

整个天安门广场洋溢着祥和喜庆,大家沉浸在幸福和激动之中。就在这时,北京大学的队伍走过来了,两名学生突然打出一个横幅:小平您好。

顿时,舆论哗然。

要知道,在当时,人们都是称呼“小平同志”,还没有谁把“同志”二字去掉,这样的做法可谓石破天惊,谁的胆子这么大?

而游行结束后,写这个口号的学生胡圣虎就被几个辅导员叫住了:你小子,惹上大麻烦了,小心开除学籍,回家种地!

胡圣虎一听,着实吓坏了。

10月1日下午,闷坐在未名湖边的胡圣虎,心里沮丧极了,怎么办?未完成学业就被开除,怎么向父母交代?以后该何去何从?

就在胡圣虎忐忑之际,金克木教授和他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逐渐让他放下思想包袱。

随后,他还收获了一个意外惊喜。北京大学艺术团的团长在了解此事后,果断写出一篇《知识分子心声》的文章,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对当时的舆论起到了正确的引导。

令胡圣虎更激动的是,《光明日报》竟直接以“小平您好”作为该文章的标题,刊登在头版。

有了媒体的宣传,此事总算平息,胡圣虎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其实,胡圣虎当时写下这四个字时,压根没想到会引来这样的麻烦。

1984年国庆节到来之际,北京大学接到了参加国庆游行的消息。全体师生顿感荣光,学校迅速组织了一批学生,准备好动作和口号,紧锣密鼓地开始排练。

排练之余,两位生物系的同学找到书法颇好的胡圣虎,三人商量想换一个能表达当代青年心声的标语。

思索良久,他们想出一句既精炼又亲切的标语:邓小平同志您好。

可是,在写的过程中,三人又遇到困难了。

两张纸接在一起,写上这七个字,显得太小,而天安门广场距离游行的马路还有一段距离,小平同志恐怕看不到,那就太遗憾了。

眼看商量陷入僵局,胡圣虎提出建议:要想显得醒目,去找一支排笔和一块白床单,写上“小平您好”最合适。

没想到,话音刚落,两个同学立刻摇头反对:这样不带姓氏,不写称呼,实在是太不礼貌。

胡圣虎转身找来一本书,指着书中领导人之间的称呼说:你们看,“恩来同志”“少奇同志”,姓氏是可以不带的。

接着,他又解释道:北大学子代表的是人民群众,不说“同志”也是可以的。

就这样,三人敲定了“小平您好”这个口号。一名同学出去找了一圈,带回来一块白床单,没有找到合适的笔。

三人只好拿着手头上现有的毛笔在床单上比划了一下,发现床单大小正好,但是毛笔太小,所蘸墨水太少,在写的过程中,会导致笔画不连贯,影响美观。

就在三人愁眉不展之时,胡圣虎灵机一动,想到小时候因为没有笔和纸,自己用抹布沾水在墙上写字的绝招。

随即,他找来一块抹布,给墨水里面加上一些水,洋洋洒洒写下了“小平您好”四个大字。

后来,有人曾问胡圣虎,怎么会想到写和小平同志有关的标语呢?

胡圣虎坦言,什么都没想,就想写关于小平同志的。

原来,家境贫寒的胡圣虎,家里连吃饱饭都困难,在读完初中后,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牛。

但他没有放弃,他一边放牛,一边继续自学。

就在这时,小平同志提出重开高考,胡圣虎凭借自己的才能,走进北京大学,继续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与此同时,在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后,他们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住上了楼房。

这一切,都是小平同志带来的,他由衷地感激小平同志。

因此,在写标语的时候,他带着满腔的激情,写下了胜过千言万语的“小平您好”。

写好后,两名同学卷起床单飞一样地跑了。所以,写了标语的胡圣虎并没有举起这标语。

而就在两名同学举起这条标语时,《人民日报》的记者王东迅速按下快门,他也是唯一一个抓住这个瞬间的记者。

这张《小平您好》由此成为经典之作,成为改革开放历程中,证明人民拥护和追捧小平同志最闪亮的照片之一。

改革开放,改变了无数像胡圣虎这样的年轻人的命运。因此,“小平您好”简单质朴,发自内心地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让我们再次真诚地问候一句:小平您好。

资料来源:我们喊出了心声:“小平您好”

作者:秋月

编辑:剩草

#历史#

昨天,写了篇参加八一阅兵式的文章,怕八一发不出去,提前发了,也是问候一下战友们八一节快乐!

结果显示审核120分钟,我反馈了一下,不错,一个小时发出来了。可不知为什么,有的人能看到,有的人看不到。有朋友问我,八一为什么不写点什么?真不是我没写,是我写了你们看不到。

而且这篇文章的展现量很高,两万多。那原因出在哪里呢?

我是搞不清楚了!看不到的还请见谅!

再一次祝我的战友们八一建军节快乐![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抗战中,抗日儿童团团长闫富华在山上放牛,看到鬼子来了,为了掩护晋察冀日报社的人员转移,他带着鬼子们在山上转悠。

1940年冬天,晋察冀日报社和新华广播电台,组成了一支200多人的队伍,悄悄来到河北平山滚龙沟。

他们的到来,令孩子们十分好奇,大家伙都盯着这些戴眼镜、绑扎腿的战士们看。他们蹲在地上,在膝盖上写文章时,孩子们还会凑过去看他们在写什么。

滚龙沟的村民很欢迎八路军,把报社人员都迎进了家里。孩子们则组成抗日儿童团,给报社编辑送信送电报,用葫芦给藏在山洞的伤员送药送粥。

闫富华是所有孩子中年纪最大的,13岁,而他长得虎头虎脑,又机智勇敢,常常带着孩子们在山里抓鸟逮兔,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后来抗日儿童团成立后,有13个孩子加入,其中闫富华是团长。

在当时,《晋察冀日报》用笔杆子揭露了日寇的罪行,号召百姓们团结起来,组织抗日与抢收粮食,给日军造成了不少麻烦。

长此以往,日军经常来报复,每次出报时,报社武装梯队和村里的游击组,就会埋伏在附近山头上保护,以防不测。

并且,儿童团的成员们,以放牛为掩护站岗放哨,时刻注意着日军的动向。为了能快速传递消息,大伙儿在山顶上竖了一根棍子,棍子上头挑着布,将其称之为消息树。

当消息树往北倒,说明鬼子从南边过来,消息树往西倒,鬼子则从东边过来。

有了大伙儿的帮助,每次鬼子想要包围报社人员时,村民和孩子们,闻风而动迅速报信,报社人员收稿子的收稿子,埋电台的埋电台,往往能在十几分钟内完成转移。

1941年9月16日,队伍中有人叛变了,给鬼子带路。鬼子来得非常蹊跷,不动声色,抓住在村子外围警戒的游击队员李奎元。

李奎元宁死不透露任何消息,大声呼喊报信:“鬼子来了,鬼子来了....”

日军用刺刀捅进了李奎元的胸膛,他当场牺牲。而此时,二道岗哨消息树已经倾斜,被正在站岗放哨的闫富华和史林山看到。

闫富华作为团长,他对史林山下命令道:“你快去给报社报信。”

史林山立马跑出几步,又折回来,问道:“二哥,你呢?”闫富华在家排行老二,大家都称他为二小,史林山跟他感情好,又小1岁,一直称闫富华为二哥。

“我去把牛藏起来,你送完信后,不要回来,跟着报社一起转移。”闫富华镇静地说道。

随即,史林山边跑边喊“鬼子来了”,报社的人员收到消息,果断转移,脱离危险。

而鬼子来势汹汹,闫富华藏好牛后,被鬼子抓了。

闫富华见到鬼子直接奔着目标去,判断滚龙沟已经暴露了,如果自己没有拦住这群鬼子,那么报社和村民将会受到灭顶之灾。

于是,他大喊:“我知道报社在哪,我带你们去。”鬼子的翻译官,将闫富华的话原封不动翻译过去,带头的军官说着“呦西”,并令闫富华带路。

此时,闫富华已经有自己的打算,他带着鬼子们在山上转悠。这儿是闫富华的家,山上的情况他最熟悉不过。

可闫富华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忽悠着鬼子来到了二道崖的山崖顶上。彼时,山谷肃穆,风涛呜咽。

闫富华看着自己从小长大的家乡,看着脚底下的山崖,毫不畏惧。

鬼子见到闫富华带他们到这个地方,气急败坏,怒问报社在哪里。闫富华对着鬼子们摇摇头,而那些四处张望的敌人发现自己上当,走上来要打闫富华。

这时,闫富华突然猫着身子,去抱鬼子的腿,想要和对方同归于尽!

不料,另一个鬼子冲过来,刺刀插进了闫富华的胸膛,将他挑下山崖。

这一幕被躲在山洞的史林山看得清清楚楚,他捂着嘴巴淌泪。如果不是闫富华让他去报信,那么葬身在崖底的将会是他!

鬼子们抓走了滚龙沟的79位乡亲,乡亲们面对鬼子的酷刑,死活没有透露任何关于报社的信息。他们全部牺牲,最大的72岁,最小的只有三四岁。

不久后,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方冰,走了八公里,来到滚龙沟,向史林山打听闫富华的事迹。他在战友李劫夫的建议下,花了1个小时,写出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词。

他们教孩子们唱这首歌的时候,孩子们唱到“敌人将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之后再也不愿意唱下去了。

在河北各地,像闫富华“王二小”这样的小英雄还有很多很多:顺平县野场村14岁的王朴、行唐县14岁的张六子、涞源县13岁的王二小,还有山西灵丘县的王二小...

他们,为了将日寇赶出家乡、赶出华夏大地,付出了所有。

,史林山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当他路过天安门时,他在心中大声呼喊:

“二哥,你看到了吗?咱们国家现在强大了,再不受欺负了!”

《破晓东方》毫不夸张的说,纪南音真可以抵百万雄兵。不管哪里需要都可以借用,并完全可以胜任。外国人闯阅兵式,马上就被成了翻译,参与了审讯。纪南音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过也说明,当时人才稀缺,特别是高级知识。记得读书时有篇陈毅市长的文章,不知道这里会不会拍进来[笑][笑][笑]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中国十大名楼,每一座都缀满人文和历史,你到过几处?播报文章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古代木构建筑,最早的岳阳楼为东吴鲁肃操练水兵的阅兵楼,历史上曾过多次重建,现在的岳阳楼重建于清代光绪六年。岳阳楼自唐代改名以来就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感情的对象,但让楼成名的还是要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不以“楼”命名的建筑,滕王阁凭借重修后的高度拔得三大名楼中的头筹。不过最为传奇的还是让这座楼出名的那篇文章--《滕王阁序》,很显然,世人皆知文章作者是王勃,却很少有人知道滕王是谁。

黄鹤楼高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虽没人说得清这座在三国时瞭望守戍的军事楼如何得名“黄鹤楼”,但至唐朝,因李白和崔颢比诗歌而让此楼声名大嗓。1981年,钢筋混凝土的电梯黄鹤楼易址重建,并成为规模浩大的5A级景区。

蓬莱阁凭借海外仙山的传说闻名古今,更因八仙过海的传说而流传于世。现在的蓬莱阁初建于北宋嘉祐六年,一千多年来,这座名楼不断加盖和扩建,至今已经成了规模空前的古建筑群。

和众多的名楼一样,鹳雀楼也是因诗词歌赋而成名的楼阁,最著名的自然是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自北周建成后在黄河岸边矗立了700多年,于12毁于元灭金的战火。2002年,重建的仿唐建筑鹳雀楼在永济市蒲州镇落成。

位于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最初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当时登上这座高25米的楼阁可以看到河道宽阔似海的珠江,所以被称为望海楼。历史上镇海楼曾五毁五建,明嘉靖年间首次重建后改名为镇海楼。镇海楼建成后即成为广州传统中轴线的起点和最高点。现在看到的重修于1928年。

位于嘉兴南湖湖心岛的烟雨楼是岛上的主体建筑,这座高二十米的两层楼阁最早建于明嘉靖年间,屡建屡毁,现在看到的重建于民国七年。烟雨楼因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而得名,最初在五代后晋曾建于南湖之滨,但毁后遗址无存。

望江楼又名崇丽阁,坐落在成都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竹林中,明清两代为纪念唐朝女诗人薛涛而建,民国时期辟为望江楼公园。现在看到的望江楼建于清光绪十五年,由四方飞檐的底部两层和八角攒尖的顶部两层构成,雄健中透出秀丽,长期以来都是成都的标志性建筑。

三重檐的木结构建筑大观楼以对联而闻名于世,这座昆明第一名胜建于康熙二十九年,乾隆年间,滇中名士孙髯为其做108字的长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另一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自此大观楼跻身于中国名楼。大观楼屡毁屡建,后开辟为包括近华浦、西园和南园等三个景区的大观园公园。

甲秀楼名取自“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之意,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历史上屡建屡毁,1981年按明代甲秀楼原式样重修而成,成为贵阳最受欢迎的城市标志。

杂技阅兵,印度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就问你服不服?绝对霸气侧漏!

多年来,印度国庆阅兵的“摩托化步兵”绝对是一绝,阅兵式上的花式摩托一如既往的犀利!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国庆阅兵上,革命性的装备又惊爆众人的眼睛,看来这年头不带重型自主行走碳基装备出门,都不能称之为精锐!

印度举行共和国日阅兵,爱立眼预警机和阵风战斗机编队都参加了,还有C-17运输机和苏-30战斗机等,但大家似乎不怎么吸引大家,大家还是喜欢传统节目,因为这些节目有特色,而且三哥家民众也喜欢,也算三哥自己喜闻乐见的节目了吧。

补充说明一下,1月26日新德里举行的阅兵式,是三哥庆祝第74个共和国日。说起来三哥家有三个国庆节,节日多所以欢乐也多,1月26日叫“共和日”,纪念1950年宪法生效、共和国成立;8月15日叫“独立日”,纪念印度摆脱殖民统治;10月2日,则是圣雄甘地的诞辰。不过当日的天气似乎不怎么理想,雾霾比较严重,不过笔者亲历,没有雾霾的早晨不印度。稍有些雾霾感觉还行,多了些异国情调,尤其牛儿到处闲逛的时候。

感谢,三哥带来的视觉享受和欢乐,但三哥在努力, 实事求是地讲三哥潜力还是有的,除非读了过多的那些另类文章, 所以也需关注他的进步,有备无患。

#唯美军事图片#

#军事#

#外军动态#

1940年,一名日本的小和尚被强征入伍。一次战斗中他被俘虏,经过教育他自愿加入八路军。9月3日,他受邀来到北京出席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韶山毛主席像前,他眼含热泪敬下军礼,唱起《八路军军歌》。

他的名字叫做小林宽澄,他是最后一个离世的“日本八路”。

在八路军中,有一批特殊的战士:他们曾是日本兵,被我军俘虏后,经过教育和感化,他们自愿加入八路军和新四军,与日本法西斯战斗,他们被称为“日本八路”。抗战时,“日本八路”总共有近1200余人。

小林宽澄就是这其中之一。原本是一名和尚的小林宽澄热爱和平,对战争十分抵触,他把自己的《出征书》偷偷改成了《入侵书》。但是很快,日本军国主义者彻底给这个小和尚洗了脑,把一个原本善良的和尚变成中国战场上的屠夫,小林宽澄还在“练胆”时用刺刀捅死了一个中国人。

1941年6月7日,小林宽澄跟随日军第12军的一个小队到山东牟平附近的一个村子里“扫荡”八路军,可是八路军山东纵队胶东支队东海大队却围歼了他们。小林宽澄自杀未遂,成了八路军的俘虏。

日本军官曾经告诉他们,八路军对日本俘虏一律格杀勿论。小林宽澄也没打算活下去,可是八路军迟迟没有处决他,相反却给了他很好的照顾。小林宽澄几次想自杀“效忠天皇”,都被八路军给抢救了回来。

崇信佛法的小林宽澄被触动了,他发现八路军与长官描述的那副妖魔样完全不同,他产生了愧疚之心,开始反思自己来到中国之后的所做作为。他没事就阅读八路军给他的反战书籍,八路军的敌工干部还与他谈话交心,小林宽澄彻底扭转了自己的思想,深刻认识到这场战争的错误和日本法西斯的罪恶。

小林宽澄下定决定要投身正义的反战事业,1941年9月,他正式加入八路军,成为一名日籍战士。他作战时出生入死,还拿着大喇叭到离日军据点仅三、四百米远的地方给昔日的战友喊话。

日军军官十分痛恨小林宽澄,悬赏高价买他的人头。八路军把小林宽澄转移到可靠的老乡家中,老乡们拿出仅有的米面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村里的孩子替他放哨,这让小林宽澄更加感恩八路军。

抗战结束后,他跟随八路军山东部队到东北,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他又重回山东,专门做日本战俘和侨民回国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像小林宽澄一样的“日本八路”回到日本国内,他们面对日本右翼对其“日奸”的诋毁与谩骂,毫无畏惧,还组成反战和平组织“椰子会”,揭露日本战争罪行。小林宽澄成为“椰子会”第三任会长。

小林宽澄在日本一直受到监视,直到85岁才解除。但他依然四处演讲、作报告。他说:“日中友好来之不易,要珍惜它,爱护它,切莫让历史的车轮倒转。”

小林宽澄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他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取名为“宪明”。小林宽澄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我被八路军俘虏的那天起,旧的我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只有中国人民赋予新生的我,日本八路是我终生的骄傲。”

9月3日,中国举行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小林宽澄作为日籍八路军代表受邀来到北京,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一年后,他再次访华,他到韶山瞻仰毛主席铜像,眼含热泪庄严地敬上军礼。这是他最后一次来到中国,临别之际,小林宽澄唱起了《八路军军歌》。

1月16日,小林宽澄去世。日本椰子会事务局局长小林阳吉感叹道:“他这一生啊,就是在中国参加八路军和解放军的这,最有意义。他虽然活了99岁,但这,才是他一辈子最有意义的日子。”

—(全文完)—

✎作者 任微言卿(家国往事,名人春秋,历史真相,看更多历史文章,敬请关注头条号@任微言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