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村居诗意 清平乐村居诗意

村居诗意 清平乐村居诗意

时间:2018-12-11 22:37:39

相关推荐

村居诗意 清平乐村居诗意

宋词赏析: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注释

清平乐(yuè):词牌名。村居:题目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ǎo):老翁、老妇。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卧:趴。

鉴赏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叙述描写。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 ”,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片写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作者的一首《鹧鸪天》的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和谐、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 、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首词 ,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 ,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所作。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抗金的政治主张,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压。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所以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赏析

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

上片第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小”,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走近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声音的。

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实暗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语意,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

(待续1)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月又称仲春、杏月、花月。

垂柳丝丝,暖风如剪刀,裁出诗意满画楼。

春色犹浅,黄鹂飞在翠柳枝,梨花带雨,落絮纷纷,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我正好遇见你。

诗意一直在我们的生活里,从来没有躲藏!

今日分享高鼎《村居》!学了一下午的剪辑,不容易,整出个视频!学无止境呀[笑哭]

每日一篇诗词,享受美好生活。继续我们的稼轩先生之旅。辛弃疾一生刚强有气节,驻守一方,诗词豪放,深受百姓用户,他的诗词自由洒脱,达到随心而动的境界,您喜欢他哪一首?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作者写了不少农村生活的佳作,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浓墨重彩,就是纯粹的白描,描绘了农村一家五口的环境和画面。通过面貌和情态,孩子们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大师才能举重若轻,让人回味无穷。

简单的情节,巧妙的安排,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心悦目的感觉。无情未必真豪杰,落泪如何不丈夫,大英雄也有儿女情长,也有铁骨柔情。先生一生致力于祖国的统一,最期盼的是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啊。封侯拜相非所愿,一生但愿四海平啊。一生俯首拜稼轩!!![流泪][流泪][流泪][祈祷][祈祷][祈祷]

地处佛山顺德杏坛镇北端的逢简水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岭南古村格局,古屋有百余间,古树遍布,石板古道纵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绕村居水道十公里有余,碧波荡漾,曲折迂回,一派诗情画意。

艺术考察:今天到佛山顺德逢简水乡!

逢简水乡隶属于佛山顺德杏坛镇,逢简水乡地处广东顺德区杏坛镇北端,锦鲤江畔,水资源以及水环境优美。绕村居水道达十公里有余,辖区水道达28公里之多。水光接天,碧波荡漾,曲折迂回有不尽之感觉。远离繁嚣,空气清新宜人,自然环境和谐,岭南古村格局犹存。古屋有百余间,古树遍布,石板古道纵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派诗情画意。为喜欢回归自然达到物我两忘意境之悠闲度假人士提供了“尘嚣疆锁”的理想场所。

文化活动

逢简是顺德最早有人聚居地之一。此可追溯该村西汉文化遗址的发掘,继之以明远唐代文物的发现。两座宋代三孔石古桥见证千年历史,从而被首推为佛山市三孔桥之古魁,成为省级文物。这里多间明代古祠目睹原棣属于南海郡的顺德之立县;明代八景之确立及其有“小广州”之称的代石,印证昔日顺德逢简之繁华;御赐金桂、清代金鏊石拱桥、进士坊木牌楼是深厚人文的沉淀。

元帅梁起,将军刘琦、参政李仕修,这些历史名人写下了历史篇章。佛教之净院改变了原始佛都宗旨,使之转化为“禅佛教”,渐而汉化为“禅道”,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圆融精神。

岭南水乡的首席代表,顺德逢简水乡。 逢简村,可追溯到西汉,是名符其实的千年水乡,也是广东现存二大古水乡。此处养在深闺无人识,雅韵胜似苏杭,风情犹如西子。

水资源,水环境极优,绕村居水道十余公里,水光接天,碧波荡漾,曲折迂回,远离繁嚣,空气清新宜人,自然环境和谐。

岭南古村格局犹存,古屋有百余间,古树遍布,石板古道纵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派诗情画意。

岭南水乡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依水而居的水乡人,捕鱼种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悠然自得。他们满载着一个个希望,摇荡着对美好明天的憧憬,融入在大自然中,勾勒出岭南水乡的一份恬静,一份朴实。

美丽是一步一种风情,要慢慢体会,水乡带来的不仅是视觉感受,更是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熏陶。#珠海头条# #佛山头条#

上联:远方田野多诗意;下联:近处村居富画情。——岁在壬寅严冬瑜沐人联对。

原内容已删除

出自唐代王驾的《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译文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半掩。

西斜的太阳将桑柘树林拉出长长影子,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去。

注释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

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一年两稻,故方仲春社日,稻梁已肥。稻梁肥: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粱:古代对粟的优良品种的通称。

“豚栅”句:猪归圈,鸡归巢,家家户户的门还关着,村民们祭社聚宴还没回来。豚栅(tún zhà),小猪猪圈。鸡栖(qī),鸡舍。对,相对。扉,门。

桑柘(zhè):桑树和柘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

影斜:树影倾斜,太阳偏西。

春社散:春设的聚宴已经散了。

醉人:喝醉酒的人。

赏析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此诗写了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社日里的欢乐景象,描绘出一幅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风俗画。全诗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社日的情景,却表达出了社日的热闹欢快,角度巧妙,匠心独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诗的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这地名本身很诱人,湖的名字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社时属仲春,田里庄稼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是一片富裕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描绘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这个细节描写是极有表现力的。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参加社日,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两句写“社日”正题。诗人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将晚。古代习惯,祭社之处必植树。所谓“故园乔木”,即指社树,它象征乡里,故受人崇拜。其中桑、梓二木即古人常用为社树的树种。此诗的“桑柘”紧扣社日,即此之谓,可见笔无旁鹜。同时,村里植有“桑柘”,说明养蚕也搞得不错。遣词用语体现出诗人的艺术匠心。

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当然,在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像此诗所写的那样好,诗人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但也应看到,在自然灾害减少、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农民过节时显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农民的赞赏与热爱之情。

创作背景

王驾进士及第之后,官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此诗作于其归隐之后,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王驾

王驾(851~ ),唐代诗人,一说字大用,诰命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赞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浸渍益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生平见《唐诗纪事》卷六三、《唐才子传》卷九。有《王驾诗集》六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六首。

小学初中必背诗词(7)[玫瑰][玫瑰]

一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诗人根据惠崇画作创作的诗。第一句交代桃竹相对,红绿掩映,春意盎然,第二句“鸭先知”说明春水略带寒意,说明诗人观察细致,也说明深刻哲理:实践出真知,凡事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情实感。第三句还是写早春的特色: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最后一句是诗人的想象。全诗诗意与画意和谐统一。

二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诗人用白描手法,描绘一幅农村风俗画。上片勾勒环境,表现江南农村的特色,再写老年人生活安详,生活愉快。下片写农户三个儿子,反映农村生活的真实状况。

这首词表现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客观上反映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憎恨。

三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用白描手法,用词简洁 把游赏之景和作者的愉快的心情融合,给作者的游赏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这是词人早期的作品,风格轻松清新,反映词人生活美好、性情活波的情景。

四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起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中描绘江南明媚的春光,再现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景色更迷离、更神秘瑰丽,令人向往。

首句写出江南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第二句描绘江南农村的画面,增添江南的文化底蕴、深邃的意境。诗人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等手法,表现江南景色之美、情思之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