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空城计的主要内容 空城计的主要内容简短

空城计的主要内容 空城计的主要内容简短

时间:2022-06-14 01:02:58

相关推荐

空城计的主要内容 空城计的主要内容简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吕布赵云关羽,官渡赤壁街亭,斩华雄空城计长坂坡七擒七纵,一看三叹,三国风云起,几度夕阳红。该剧展现了历史上一个豪强们为攫取最高统治权而进行的政治斗争和频繁混战的动乱时代。展示了魏、蜀、吴纵横捭阖、逐鹿争雄的历史画卷!

《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控诉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丑恶。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谓“十八路”诸候联军征讨董卓,打的是“扶持王室,拯救黎民”的旗号,干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勾当,各怀心复事,都企图称王称霸。

[心]《失空斩》是中国#京剧# 传统剧目《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的合称,三出戏故事内容前后衔接,故称《失空斩》。取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讲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北伐的故事。全剧结构严谨、主题鲜明、唱念精彩,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心]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故事描写三国时,蜀魏交兵,司马懿统领魏军兵至祁山,诸葛亮料定魏军必夺汉中咽喉要地街亭,选将防守。马谡请令前往,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切须慎选营地,勿有疏虞,并命王平同往相佐。马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谏言,扎营山顶,致遭魏军围攻,街亭失守。司马懿乘胜直取西城,蜀军兵将俱被调遣在外,西城空虚。仓卒间,诸葛亮难以抵御,遂用空城之计,将城门大开,稳坐城楼,抚琴饮酒,镇定自若。司马懿疑有伏兵,未敢进城,率军而去。马谡贻误军机,诸葛亮为严明军纪,虽惜马谡之才,终于挥泪斩之。并以任人不当,奏明幼主,自请罪责。#我心中的灵秀湖北# #戏曲#

诸葛亮:王小蝉饰

司马懿:江 峰饰

王 平:李奕平饰

马 谡:裴学君饰

赵 云:冉大鹏饰

张 郃:牛 犇饰

马 岱:贺世昌饰

二老军:邓 稳 张 健饰

司马昭:李正红饰

司马师:宋八千饰

旗 牌:杨 曦饰

司 鼓:庄 骏

操 琴:王士鹏

智慧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诸葛亮明知城是空的,却可以故作淡定;

第二层:司马懿明知诸葛亮使出的是“空城计”,却还故意不捉他;

第三层:诸葛亮明知司马懿识破了自己的空城计,却还可以继续淡定;

也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层:诸葛亮在撒谎;

第二层: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在撒谎,

第三层: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知道自己在撒谎,但是他还是可以淡定地撒谎,

因为司马懿都明白一个道理:自己与诸葛亮同在。

最关键的问题是:诸葛亮也明白司马懿明白这个道理。

双方的较量不在战场,而在千里之外的朝堂,这是最高境界的默契!

于是,做事也有三个境界:

第一层:我们知道对方在说谎;

第二层:对方也知道我们知道他在说谎,

第三层:我们也知道对方知道我们知道他在说谎;

但是我们依然允许对方光明正大地撒谎。

这就是做事的最高境界:平衡。

一切的人、事、和手段,都只是一个“相”。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人生在世,最难的就是“人间清醒”。

普通人肤浅又痛苦,高手深刻又轻松。

更多内容,请购买水木然新书《人间清醒》签名版!

毛主席曾凭借着4封广播稿就吓退了国民党十万敌军,这番计谋堪称是当代“空城计”,不得不令人心生敬佩。那么,毛主席究竟是怎么做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毛主席的这出“空城计”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这件事要追溯到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时,傅作义和蒋介石在出兵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共同制订了“穿心战术”。这个战术说白了就是傅作义和蒋介石合作组建军团,然后去偷袭我军所在的石家庄地区。至于为什么选定石家庄作为偷袭目标呢?这是因为当时我党的主要军力没有入关,且又分散着打太原。我军在西柏坡的兵力不足一千人,石家庄也算得上是一座空城了。至于我军华北地区的主力部队需要赶回来,即使日夜兼程,也足足需要四天。如果单纯依靠一千人的武力防御,是没办法守住石家庄的。

其实关于傅作义的这个计划,看起来是万无一失,石家庄也必然会失守的。可是傅作义远远没有想到,他的这个计划在提出后就被我党知道了,面对这次偷袭我党也早早地开始准备。你或许会好奇,为什么我党能提前知道傅作义的计划。这就要归功于当时的地下工作者了,冒着生命危险打探来的消息,再及时地将消息传回了党中央。也正是因为消息的及时传递,我党才能对傅作义和蒋介石的此次计划做出充足准备。

知道傅作义计划后的毛主席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而且沉着冷静地思考应对之策。毛主席先是要求胡乔木依据敌情写了一份广播稿,再通过新华社进行广播。这份广播的主要内容是揭露蒋介石和傅作义打算偷袭石家庄的计划,而且共产党对于这个计划已经知晓。如果说这份广播只是令全国人民感到震惊,那么接下来的这份广播稿使得国民党党内发生了嫌隙。

毛主席的第二份广播则是更为详细地介绍了敌军的目的和位置等,以及表明共产党对此此次战争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这份广播播出后,前往石家庄的国民党带队将领停止了行程,并相互埋怨对方,失去了作战的最佳时机。他们甚至还向傅作义申请更多的援军,以保证此次计划顺利进行。傅作义知道后,和蒋介石都派了援军前来支持行动,原有的队伍也就继续向石家庄前行。

毛主席面对敌军的继续南下,并没有感到惶恐,而是致电湘兵团,让他们假装攻打北平。与此同时,毛主席又再次撰写了第三份广播稿,强调我军已做好充足的准备来迎接战斗。而且这并没有吓退国民党军队,毛主席只好又写了第四篇广播稿。这份广播稿的份量可比上一份重得多,不仅对当前战局进行了清楚明了的分析,还表明我军军队已经前往北平。

要说蒋介石和傅作义的要害在哪里,那就不得不说非北平莫属了。正巧在这时,我军的主力部队也返回河北,国民党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攻打机会。在权衡利弊下,傅作义和蒋介石的数十万大军还没抵达石家庄,就统统撤退了。谁能想到,吓退他们的竟然是毛主席巧用4篇电报使得“空城计”呢?

孙子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明,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毛主席是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智慧体现在方方面面上。放眼古今中外,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人屈指可数。

毛泽东在西柏坡一年时间,亲手拟电报400余封,指挥三大战役,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周恩来说:“我们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天天发电报,就把敌人打败了。”

毛泽东存世的第一篇文章是《商鞅徙木立信论》。这是他于1919岁时写的政论文章,全文465字,小楷书写。初试啼声,迥异凡响。这篇作文获得国文教员柳潜的高度评价,柳老师除了写下140余字的批语进行赞扬,赞其“力能扛鼎”,还预测:“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文章堪称毛泽东的“撒手锏”。

用“笔杆子”打败敌人最惊人的一幕发生在西柏坡。1948年10月,驻守在北平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得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情报后,准备出动近十万大军和骑兵进行突袭。当时国共主要战场在东北和西北,西柏坡周围的解放军仅有一万余人,军情火急。

毛泽东得到消息后说:“我们要给傅作义一点儿厉害看看。”周围的人心中疑惑:我们身处险境,还要给别人厉害看?

只见毛泽东拿起“笔杆子”,亲自组织和撰写了几篇新闻:第一篇是胡乔木起草、毛泽东修改的《蒋傅军妄图突袭石家庄》;第二篇是毛泽东写的《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第三篇是毛泽东写的口播稿《关于敌军拟袭石家庄的口播稿》;第四篇是毛泽东写的述评稿《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这些评论把傅作义进攻石家庄的种种计划予以揭露,号召解放军和民兵做好歼灭敌人的准备。

傅作义收听到中共方面的广播,一看中共对他们的计划了然于胸,早有准备,生怕遭到埋伏,只好悄悄地将部队撤回北平。正是:毛泽东巧设空城计,一支笔吓退十万兵。

郭沫若说:“毛主席的文章和他的讲话一样,谁都看得懂,而且喜欢看。听毛主席讲话,好像热天吃了冰激凌,又好像疲倦后喝了一杯热茶。他的文章很生动,很形象化,思想内容很艰深的问题,到了毛主席的笔下和嘴里,就变得非常容易懂。”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五组)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系列特种邮票,自1988年以来,已陆续发行了四组。此组为发行的第五组,是本系列邮票的最后一组。

内容选自第65回至第120回,致此,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纳入邮票方寸的工作圆满完成。

图一为小型张.空城计800分;

图二为(4~1)T.白帝托孤.50分;

图三为(4~2)T.孔明班师.50分;

图四为(4~3)丅.秋风五丈原.100分;

图五为(4~4)三分归晋.150分

为强大的中国点赞!再看看这些优秀创作者创作的优质内容更令人欣慰!曾经看过三国的孔明在城墙上弹琴退敌,孔明是用空城计把敌人吓退的!现在看了这些优秀创作者创作的优质内容说的是我军演习把他们吓退几百里的,这就是中国强大了的实力。

1996年莱芜老人持有两把枪,公安民警上门收缴,老人拿出了一张纸。看到纸上内容后,顿时让警察们肃然起敬。

1996年,《枪支管理办法》出台后,莱芜有个举报说附近有位老人,家里有枪!莱芜民警立刻找到了这个老人家里,准备收缴枪支。

《枪支管理办法》一出台。一时间连打鸟的火药枪都被没收上缴,为什么滕西远老人能够同时拥有两把枪呢?

那是张什么纸,看了令民警肃然起敬呢?

原来这位老人名叫滕西远,是一位抗战英雄。

13岁时,藤西远就加入了抗日队伍,成了抗日大队锄奸队的一名情报员。

藤西远年纪较小,身子骨又瘦又黑,许多人都叫他“滕黑子”。可本事却一点也不小。

有一次,藤西远和二个伙伴刺探敌情时,发现几个日军和汉奸悄悄摸进了滕西远所在的那个村,对村里地形熟悉的藤西远示意两人散开,先各自躲起来,见机行事。

过了一会儿,一阵悉悉索索的脚步声传来,滕西远举头一看,是一个落单了的日本兵,来不及多想,滕西远忽然从上边一跃而下,将他扑翻在地。另外两名队友迅速上前按住了日本兵的胳膊和腿,滕西远拨出已准备好的匕首,朝着小鬼子的脖子上狠狠抹去。

时至今日,滕西远老人旧保存着当年那把匕首,他对采访的记者说:“日本鬼子坏透了,杀了他们都不解恨”。

13岁小小年纪就杀了一个日本鬼子,虽说不是绝无仅有,但太难能可贵了!

此时滕西远心里想的是:“这不算什么,我一定要多杀鬼子,立个大大的功”。二年后,滕黑子立大功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1940年,日本鬼子又开始了三光政策,进行扫荡了。

八路军山东纵队与日军在杨家横遭遇了,战斗中,战士们英勇异常,子弹打光了就和日寇拼刺刀,最后 贴身肉搏撕打,死也要拉鬼子垫背。

15岁的滕西远枪法已今非昔比,一枪干掉了日军的旗手。但子弹很快打光了,和鬼子拼起刺刀,正刺倒一个鬼子时,侧面冲来另一个鬼子,滕西远来不及躲避了,鬼子一刺刀捅进了滕西远的胳肢窝。

滕西远后来回忆说:“那是人生中离死亡最近的一次,那种钻心的疼痛,让我差点晕了过去”。

但那个鬼子万万没想到,滕西远竟然反手抽出了那把血淋淋的刺刀,同时挥向他的脖子...

这一战,滕西远一人杀了6个敌人。在表彰大会上,区司令员廖容标亲自为他颁发一等功奖。奖品是一把德制的匣子枪,就是开头的那两把匣子枪中的一把。

滕西远的第二支手枪,是粟裕将军亲手挂到他腰间的。

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是华野四纵队某部的炮兵连连长了。1947年部队接到任务,要配合华野四纵队围歼国民党整编第11师。

侦查出身的滕西远只带了一个哨兵,两人摸去山坡上的瞭望哨。查哨期间,他们突然发现敌人有两个加强营在山谷中!如果此时返回,可能来不及了,一旁的哨兵紧张的问,连长我们跑还是...滕西远没说话,静了一会儿,压低声音说:“知道空城计吗,我们给敌人来个空城计,等一下听我的”,他继续说:“敌在暗处,我们在明,咱们的大部队还在后面,我俩得拖住敌人。”说完,滕西远起身向山谷中的敌军扔出一颗手榴弹,旁边的哨兵也明白了,急忙开了火,要给半里以外的部队报信。

手榴弹和枪一响,下面的敌人一时蒙了,误以为进入了埋伏圈,一时不敢乱动。这时,滕西远大叫:“交枪不杀,优待俘虏,你们被包围了。”摸不清情况的国民党军一时四散躲在山谷两侧。

听到枪声的我军大部队立刻赶来了,就这样迅速歼灭了这伙敌人。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让司马懿退兵,而滕西远的“空城计”是把国民党的两个加强营交代在了山谷中。

因此一战,滕西远被授予一等功,为此粟裕称赞他为“孤胆英雄”,还亲自把一把崭新的德制匣子枪奖励给了他,就这样滕西远成为了队伍里有名的双枪手,大家都叫他“双枪滕黑子”!

开头,老人交给民警的纸上是这样写的:“凡持枪时,必须携带此证;对武器要妥善保管爱护,按时擦试...等规定”下面的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202部队,时间1982年6月24日。(图2)

民警此时恍然了,这是一张合法持有枪支的证明啊。这时老人从红布袋子中拿出两把枪,让民警看看,然后仔细的擦拭起来,老人小心地擦过枪支的每一个部位,记忆又回到了炮火纷飞的岁月……

《三国演义》里的很多情节,我们知道是虚构的,但这些内容的确很精彩,逻辑上也说得通,读者就认可。但这里面有一处描写,个人认为比较无厘头,过于刻意,那就是汉中之战描写曹操多疑。

曹操多疑吗?自然是多疑的,他的经典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产自其因多疑而误杀吕伯奢一家的惨案中。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曹操多疑的案例也层出不穷,著名的“梦中杀人”,以及崔琰、杨修、华佗之死都源于多疑。

但是多疑不见得就是缺点。作为一个政治家,曹操成天生活在尔虞我诈的斗争漩涡当中,如果没有多疑基因,老早就被吞噬了。另一方面曹操还是军事领袖,自己也是“兵不厌诈”的老手了,老去诈别人,当然也要防着别人诈,所以需要多疑。

但是小说里汉中之战这一段,却把曹操的多疑演绎成了“多疑多败”,这显然是太绝对了。这中间有些桥段,甚至有“强行解释”的嫌疑,让人看不出人物这么做的目的。

就比如蜀军渡过汉水以后背水结营,就很让人看不懂。为什么要背水?就为了让曹操起疑?曹操确实起了疑,不敢有什么举动,然后呢?蜀军并有后招,给人感觉就是只要能让曹操起疑就已经获得了战斗的胜利。

况且诸葛亮还是一个“一生唯谨慎”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去走空城计这样的险招(这里既然聊小说,就姑且认为有空城计这回事儿),现在在汉中战场上蜀军并没有处于万不得已的绝境,诸葛亮为什么要用背水结营这种危险动作来换取曹操起疑这种微薄的回报?

后面的情节依然很奇怪。两军交手了,蜀军刚和人家一照面就掉头狂奔,军器物资丢了一地。曹操起疑呀,他怕有诈,下令不许捡。这里曹操的决策难道不值得称赞么?“丢物资-敌人捡-己方反攻”的鬼主意他曹某人早年是用过的,这里别人对他用,他怎么可能上当。

但到了作者笔下,却成了诸葛亮料定曹操多疑不敢捡。蜀军确实趁着魏军愣神的空档又杀了回来,获得了胜利,但,这已经是曹操的最优解了,他如果不下令禁止捡物资,显然要败得更惨,那诸葛亮得意个啥?

作者这么写,主要还是为了衬托刘备这个钦定主角的光环,当然历史上的曹操确实有这种性格也是作者有底气往这方面创作的一个原因。

但曹操的多疑,多半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秉性,而是后天养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来,《三国志》在介绍少年曹操的时候只说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没有提多疑不多疑。当然,我们可以理解“机警”是多疑的基础版,多疑是“机警”的进阶版。

但毕竟机警和多疑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真正让曹操从机警变得多疑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耳】。什么生性多疑,什么料事如神,“但更事多耳”,不过是经历的多罢了。

的确,曹操经历得太多了。

董卓入京为非作歹,曹操拒绝与之合作,在中牟被抓,侥幸逃脱;五年后,曹操父亲被小人张闿杀害;同年,张邈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三年后,张绣降而复反,曹操的长子曹昂遇害;又三年后,董承等密谋衣带诏事件;同年,袁曹翻脸,官渡之战打响;七年后,曹操征乌丸,【时寒且旱,杀马数千匹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

这还只是曹操前期当英雄的经历,后期当了奸雄,又有多少经历。

无数次的背叛,无数次的绝地求生,一个个亲人的逝去,一位位战友的离开,凝结成这么一句“但更事多耳”,也造就了曹操的多疑。

但曹操就是曹操,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难分析的人(个人认为没有之一),一面毫不遮掩自己的疑神疑鬼,滥杀无辜,一面又宽松大度,菩萨心肠。

魏种背叛他后被生擒,他说【唯其才也】;毕谌忠孝难两全想要离去,他说【卿老母在彼,可去】;得到属下与袁绍私通的书信,他又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所以,什么是多疑?什么又是信任?曹操到底是多疑的人,还是不疑的人?一句话根本没法定论,小说的一个章节也根本没法定论。都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要放在性格如此多重的曹操身上,一千个人眼中怕是要有一万个曹操了吧。

#三国人物# #曹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