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对项羽的评价 对项羽的评价古诗

对项羽的评价 对项羽的评价古诗

时间:2023-01-01 11:30:04

相关推荐

对项羽的评价 对项羽的评价古诗

项羽为何被评为是“千古无二”?只因他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在路过乌江之时,为项羽写下的著名诗篇。

项羽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英雄人物,武功盖世,智慧过人,其在战场厮杀的雄伟英姿,治理军队的谋才大略一直被后世称赞。

而项羽也被后人评价为千古无二,就因为他曾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至今无人超越。

第一: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项羽臂力惊人,自小便有一身武艺,鲜有人能敌过项羽的三招两式。

秦二世时期,天下纷乱不止,生灵涂炭。整个秦朝都被灰色笼罩着,充满了血腥的味道。秦始皇创造的一统盛世尚未持续多久,就败在了胡亥的手中。

民间所到之地饿殍遍野,尸骨堆积如山。为了反抗秦二世的暴政,各地纷纷揭竿起义,陈胜吴广率先打响一炮。一时之间,一呼百应,长期生活在苦痛中的百姓纷纷加入起义。

各方势力也在这乱世中涌现出来,其中就有在楚地发动起义的项羽和其叔叔项梁。

此时项羽的势力还未能壮大到可以和秦朝的军队抗衡,所以项梁出计让项羽去寻求更多的援军。

项羽当时找到了实力同样不俗的桓楚,请求桓楚出兵相助,一举夺下大秦的天下。桓楚并没立马同意,而是让项羽举鼎。

因为在桓楚看来,项羽不过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子,这样既无势力又无名气的人,怎么有资格和他桓楚并肩作战。

面对桓楚公认的挑衅,项羽并未犹豫,立马应允。

据悉,当时桓楚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干将去门口举鼎,这位干将是桓楚军队里的大力士,以一敌百都不在话下。

壮士来到门口,气势汹汹去举鼎。结果那鼎没有因为这不小的气势就颤颤巍巍,反而一点反应都没有。

桓楚本是想借此侮辱项羽,让他下不来台。却不想项羽走向那千斤重的鼎,马步一扎,生生将鼎举了起来。项羽不仅成功举鼎,还举鼎三放三落。

这时桓楚知道是自己小看了项羽,当即便同意了项羽的合作之约。

现如今仍然没有人打破项羽的千斤重举鼎记录,所以这是项羽创下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第二个:世界上称霸时最年轻的人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所谓乱世出豪杰,能够同时拥有超高智慧,以及军事作战能力的人也是一抓一大把。

项羽只是众多载入史册的英雄豪杰其中的一员。

但与其他大将之才不同的是,项羽是里面称霸时最年轻的人。

赤壁之战一展威风的周瑜当时是三十三岁,漠北之战打破敌军的卫青也已经四十岁。而巨鹿之战中,威风凛凛的项羽才二十五岁。

二十六岁时,项羽就自封西楚霸王。

在秦末乱世中刚冒出头的项羽,手下的追随者不过区区八千军力。到称霸之时,项羽的江东子弟已势不可挡。

在战场上,项羽总是厮杀在前,其拥有着常人不能比的勇猛。无论面对怎样的强敌,都不会显现出一点的退缩之意。也是因为此,在数不清的战役中,人们终于记住了项羽这个盖世英雄。

可惜的是,项羽遇上了刘邦。

鸿门宴中,项羽本有杀刘邦之意,却念及着与刘邦曾经的兄弟之情,迟迟下不去手。在项羽的一再犹豫下,让刘邦逃脱了。

刘邦知道项羽的用意,对项羽起了斩草除根的心思。最后项羽终是败在了刘邦的手上,乌江自刎,了却此生。

第三个:世界上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人

项羽在历史上的战役中没有败绩,除了最后的乌江自刎。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不多,项羽与刘邦对决的彭城之战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这场战争,刘邦坐拥五十六万军队,而项羽只有三万的兵力,怎么想都是注定输的败局。但是项羽却硬生生的杀出重围,打败了刘邦的几十万大军。

最后霸王乌江自刎的结局,对于后世来说始终是一个遗憾。

垓下之战,刘邦带领着几十万士兵将项羽团团包围,项羽被打得只剩下八百多人,但他还是凭借着自身的实力逃了出来。

项羽逃到乌江之时,自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选择了乌江自刎。项羽的尸体倒在了乌江的江水上,精神却永远被后世铭记。

#历史武力值排名第一的是谁#

真实人物当中武力值排名第一的当属西楚霸王项羽。

那项羽胯下一匹抱月乌骓马,掌中一条九九归一霸王枪,驰骋疆场,横扫天下,简直就是“神勇”二字的代言词。

清朝才女李晚芳有八个字是对他最高的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演义人物当中武力值排名第一的应该是西府赵王李元霸。

好家伙,那李元霸还了得吗?

虽然身材瘦小,虽然面黄肌瘦,但是天赋异禀,力大无穷,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据说他双臂一晃,拥有四象不过之力。

他胯下一匹万里烟云罩,掌中一对擂鼓瓮金锤,马前几乎没有三合之将,那是真真正正的打遍天下无敌手。

对项羽的评价,历代有褒有贬。但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教育孩子需要这样的好材料。//@月下行吟客:做作业(打油诗)文/月下行吟客生欲作人杰,认真做作业。至今思项羽,不肯做作业。注: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不成。项梁怒之。籍⽈:书⾜以记名姓⽽已。剑⼀⼈敌,不⾜学,学万⼈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喜,略知其意,⼜不肯竟学。项羽最终失败,恐怕与其少时不肯做作业,基本功不扎实,志大才疏,沽名钓誉,最终在楚汉相争中失败自刎。项羽是教育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绝佳反面教材。

月下行吟客

做作业(打油诗)文/月下行吟客生欲作人杰,认真做作业。至今思项羽,不肯做作业。注: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不成。项梁怒之。籍⽈:书⾜以记名姓⽽已。剑⼀⼈敌,不⾜学,学万⼈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喜,略知其意,⼜不肯竟学。项羽最终失败,恐怕与其少时不肯做作业,基本功不扎实,志大才疏,沽名钓誉,最终在楚汉相争中失败自刎。项羽是教育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绝佳反面教材。

毛泽东对项羽的评价和失败总结,值得每个现代从事管理工作的人一读,特别是公司高管和决策层。老话讲,听人劝,吃饱饭。[赞][赞][玫瑰][玫瑰]#读书# #阅读的温度# #全民荐书人#

项羽不是帝王,但在秦朝灭亡到汉朝建立这几年间,他是天下诸侯的盟主,是事实上的帝王。司马迁充分肯定他的反秦功绩,因而在写本纪时破例为项羽作本纪,位列秦始皇本纪后,并对其成败给予了相当中肯的评价。本篇选取了项羽一生中最为精彩、最能体现其英雄气概的部分,省略了项羽的身世、汉元年、汉二年发生的事,以及司马迁的评价。因此,我们在阅读此篇时不仅可以领略到其英雄事迹,还能感悟到司马迁破例为项羽作本纪的初衷。——《史记》

毛主席评价项羽: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不足取也。

个人认为这种人还是内心不够强大

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怀古七绝。

这首广为流传的《题乌江亭》,站在“胜败乃兵家常事”的立场,对项羽乌江自刎的行为,予以了否定。

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而不应该受到一次挫折,就知难而退,一蹶不振。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站起来。

项羽的对手刘邦,正是这样。他与项羽交战无数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最惨的一次是彭城之战。汉军56万之众,最后只剩刘邦带着10余名骑兵突围而逃。刘邦的父亲、妻子都被楚军俘获,汉军几乎全军覆没。

即便是这样,刘邦也没有放弃,而是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刘邦觉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自己活着,一切皆有希望。

而项羽一辈子打胜仗,只是“垓下之战”输了一次,他就彻底认输了。最后,选择乌江自刎,不肯过江东,卷土重来。

杜牧对于项羽遇到挫折就放弃的行为予以了否定。

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学习刘邦,屡败屡战,不向命运低头,做生活中的强者。

失败乃兵家常事。何必在意一次得失与输赢。像勾践一样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不也“三千越甲可吞吴”么?

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底,才会是真正的赢家。何况江东有那么多青年才俊,卷土重来谁又能预料结局如何呢?

项羽是为数不多的失败英雄,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项羽的评价莫衷一是。

但不可否认的是,项羽一直以英雄的面目示人。

杜牧这首诗中虽然侧面批评项羽不算真正的男儿,然而怜惜之情溢于言表。

他为项羽的行为,喟然长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