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给孩子穿衣盖被注意“三暖三凉”

给孩子穿衣盖被注意“三暖三凉”

时间:2019-10-11 05:26:50

相关推荐

给孩子穿衣盖被注意“三暖三凉”

中医理论:《小儿病源方论》中的“养子十法”提到: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

1给孩子穿衣盖被注意“三暖三凉”

三暖

1.背暖

中医认为,人的背部是阳气汇聚之处,喜温恶凉,寒、风之邪最易侵犯而致病,所以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

养育实操:给孩子备个小坎肩,护住后背。但是,要掌握好暖的度,不可过暖。如果保暖过度,孩子背部出汗多,反而容易受风而感冒。

2.肚暖

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就是保护脾胃。孩子脾胃功能较弱,如果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孩子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无法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

养育实操:“肚暖”是孩子保健重要的一环,孩子睡觉时围上肚兜或肚围,盖好肚子,都是保持肚暖的一种好方法。

3.足暖

脚部是阴阳经穴交汇之处,是阴经走得最多的地方,而且神经末梢丰富,对外界最为敏感。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所谓“寒从脚下起”,就是这个道理。

养育实操:尽量保证孩子的鞋和袜子每天都是干燥的,如果湿了,要及时更换。因为潮湿会加快、加重寒冷引起的损伤。给孩子穿纯棉的袜子,而不要穿尼龙袜,因为它不透气、不吸汗。

三凉

1.头凉

头部喜凉恶热,因为人所有的阳气都汇聚在头上,而阳是要发散的,是要动的,你捂着它,发散不了,就会头昏脑涨。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 由头部发散,头热则会心烦、头晕,所以头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头先热。

养育实操:在保暖上,要“重脚轻头”,保证孩子足暖、头凉,不要把头捂得过于严实,尤其是在室内。这样就能让孩子神清气爽,气血循环顺畅。

2.心、胸凉

“心属丙火”,穿着过厚,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肺为华盖”,肺就像两片叶子,让它正常撑展,才能发挥“宣发”、“肃降”的功能。

()养育实操:孩子的衣着不要过于厚重,而且不要太紧,晚上睡觉时,被子不要盖得过厚,以免压迫孩子的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2婴幼儿体格锻炼需遵循哪些原则

婴幼儿体格锻炼,不仅可以使健康的孩子增强体质,发育良好。还能帮助体弱的孩子恢复被损伤的器官的功能,好处很多。但是,如果方法不恰当,运动量过大,或只注意锻炼,忽略了营养、睡眠、卫生等,就收不到好效果,反而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甚至损伤某些组织器官。这说明,婴幼儿体格锻炼,是一项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开展锻炼活动,一定要讲究科学,从婴幼儿生理特点以及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般说来,进行正确的锻炼,一定要遵守这样几条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婴幼儿的身体娇嫩,发育不健全,如果在身体毫无准备的情况,突然施加刺激,孩子可能因承受不住刺激而生病。因此,锻炼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说在适时及早开始锻炼的前提下,动作由简到繁,刺激的强度由弱到强,时间由短到长,活动量由小到大,总之,要使婴幼儿的逐步适应外界刺激。比如要游泳或进行冷水浴锻炼,就是先用冷水给孩子洗手、洗脸、洗脚,冷水擦澡,然后用冷水冲淋,最后才能洗冷水浴。锻炼以前,家长要粗略地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掌握自己孩子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开始锻炼。比如,自己的孩子如何体质太弱或某些特殊情况,家长就不要强求一致,要他像健康的孩子进行上面说的的特殊锻炼,而应首先找出体弱的原因,对症下药地增强孩子体质。

二、持之以恒的原则

体格锻炼不是仙丹录药,不是一朝一夕能收到效果的。比如利用冷空气、冷水锻炼对寒冷的适应力,就要经过不断地反复地刺激,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巩固的条件反射,当寒冷袭来时,各组织器官才 能在大脑支配下,迅速而准确地活动起来去抵御寒冷。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感受到的只能 的忽冷忽热,无法形成条件反射,锻炼不出适应力,反而会削弱身体的抵抗力。只有在孩子生病时才能暂时停止锻炼,中断以后再恢复锻炼时,还要跟刚开始一样,小心谨慎地从头做起。

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原则

婴幼儿体格锻炼,应该多种形式结合,使机体受到全面锻炼。

因为一种锻炼方法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不仅要有日光、空气和水的锻炼,同时应该有体操或体育游戏的锻炼。空气浴、日光浴可和冷水水保结合起来,使各种锻炼因素能相互补充和彼此加强。不但锻炼了儿童循环系统的反应,也进行了肌肉、骨骼的锻炼,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儿童体格的目的。另外,锻炼的形式还应当生动活泼。

总之,要使孩子对运动有深厚兴趣,不感到厌倦乏味。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幼儿参加锻炼的兴趣和热情,真正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3孩子夜间磨牙是缺钙还是蛲虫

孩子夜间磨牙是怎么回事

夜间磨牙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发生强烈持续性非功能性收缩,使牙齿发生嘎嘎响声的咀嚼运动。即使到了成年后,很多人还存在夜间磨牙现象。

有人会问,睡着了,为什么还在磨牙?磨牙通常发生在浅睡眠阶段,就是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期。在这个阶段,还会做梦,有的梦无法回忆起来。有调查显示,大约15%的3-17岁儿童会出现夜间磨牙现象,其中男孩较多,常有家族内多发倾向。

孩子夜间磨牙的原因

孩子夜间磨牙可能与日间焦虑、心理压力、紧张恐惧等有关。相关因素包括蛲虫感染、过敏性鼻炎、肛门瘙痒、慢性腹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脑膜炎、脑瘫)及口腔疾患(牙齿缺失、过长、长牙)。

(1)肠内寄生虫病尤其是肠蛔虫病,在儿童中多见。经常接触泥土等的孩子,会有感染的风险。

(2)胃肠道的疾病、口腔疾病。

(3)临睡前给小儿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在宝宝睡觉后都可能刺激大脑的相应部位,通过神经引起咀嚼肌持续收缩。

(4)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运动性癫痫、癔病等。

(5)精神因素小儿白天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或情绪紧张等精神因素。

(6)缺乏维生素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夜间磨牙。

(7)牙齿排列不齐咀嚼肌用力过大或长期用一侧牙咀嚼,以及牙齿咬合关系不好,发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也会引起夜间磨牙。

(8)换牙期间的磨牙现象孩子8-11岁换牙期间,因为牙龈发痒,很容易产生轻微的磨牙现象,这期间轻度磨牙属正常现像,如果比较严重就需要治疗了,过了这个阶段,通常会自行消失。

(9)情绪和生活规律的影响学习比较紧张,压力大,在晚间看惊险的打斗电视、入睡前玩耍过度,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磨牙。另外,如果因某件事情长期受到爸爸妈妈的责骂,引起压抑、不安和焦虑,也会出现夜间磨牙的现象。

由此可见,磨牙并非是缺钙或蛲虫感染那么简单,可能还由其他原因造成的,也并非都是由疾病引起的,孩子白天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或情绪紧张等精神因素也可能会磨牙。

孩子夜间磨牙该如何处理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肚子里有虫,需要做相应的检查,确诊有虫,则需要驱虫,家长切不可仅凭自己的猜疑就给孩子吃打虫药。

由于疾病导致的孩子磨牙如果时间较长,虽经相应的治疗,但因大脑皮层已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因此夜间的磨牙动作不会立即消失,容易形成一种习惯性磨牙,特别是胃肠病虽有好转,但胃肠功能紊乱依然存在,所以磨牙动作不能在短时间内纠正过来,必须坚持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好转。

磨牙严重可引起儿童日间咀嚼肌紧张、颞下颌关节痛、紧张性头痛、面部的疼痛和颈部僵硬,以及牙损害。如果是疾病导致,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对物器质性病变者,则应仔细查明困扰情绪的原因,并及时给与解除,顽固者宜行为治疗或生物反馈治疗。

作者简介:刘长伟(微博),南京市儿童医院营养医师,儿童营养师,营养硕士,营养科普学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