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史书三国志 史书三国志郭嘉

史书三国志 史书三国志郭嘉

时间:2019-09-26 02:17:06

相关推荐

史书三国志 史书三国志郭嘉

《三国志》有宛、有南阳,如果南阳为县,那么二者必有一假。既然宛为今南阳城区,那么三国南阳县必不为今日南阳之城区。//@黄柏521666:你说的没用!《三国志》里有南阳县,诸葛亮才说躬耕于南阳![大笑][大笑][大笑]//@天下莫能与之争:直到498年北魏孝文帝亲征南齐的宛城之战,宛城在史书上还是叫宛城,不叫南阳[大笑]更别提三百年前诸葛亮躬耕时期。隋唐以后“南阳”和“宛城”的概念才逐渐混同。

邓城居士

研究历史不能没有空间尺度观念行政区划的基本作用是为了管理人,现代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南阳郡总人口2439618人,平均至各县差不多6-7万人,宛城作为郡衙,居住人口相对今日可谓“少之又少”。就像现在南阳市人口962.9万人(),南阳城区人口才160.47万,为南阳市总人口的16.7%,更别提宛城区人口了,所以南阳的城区不能代表南阳市。三国人物常以“郡名”+“姓名”表述,是因为秦汉时期不到四十郡,按汉桓帝二年(156年)登记在册人口5006万,平均每郡135万,还没有现在的南阳城区人口多。所以,在行政等级上,郡和地级市平级,但从人口数量上郡和现在的城镇差不多。至于郡(市)所管辖的空间,历代都有变更,但全国各郡(市)合并为一个“大蛋糕”,从古至今,基本格局几乎未变,就看各个时期如何切割了。人口少,无形中会把空间放大。例如《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都说明“一郡之豪杰”不能谓之多,只能言“一州”或“跨州”。州郡皆以城为领,而县域则可能为城、为邑、为聚。周振鹤先生统计西汉有1587个县,华林甫先生统计西汉存在114个同名县,所以不可能县县有城邑,也不方便只用县来描述籍贯。个别县的人口基数少、为官者也少,县民也不聚集,不似现在一个县的人数都抵得上过去一州一郡之总人数,这就是空间尺度的不同。古代记载某郡之户籍,是因为人少地多,所以划分颗粒度较大,现在人口增长相对于汉代约有260倍,以南阳郡为例,全郡243万人口分布在37县及乡野,现在有些人为了攀附古代名人,拿着现在的地名去生搬硬套古代的地名,把辖有37县的郡名等同于辖有两个主城区的城市名,就是忽视了空间尺度。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为什么要读史?哪些史书是最应该看的?】

看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毛佩琦老师的三期视频,我整理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与交流。

1、为什么要读史书?

答:简单来说,有三层意义:第一,读史可以知兴替,也就是知道国家如何才能兴亡;第二,读史有资于治道,也就是以前车之鉴来治国治世;第三,读史可以明志,也就是帮人树立志向,健全人格。

2、哪些史书是最应该看的?

答:史书大概分三类,分别为官史(又称官修史书)、野史、家史。三者最大的缺点是官史多讳(隐瞒)、野史多错(出错)、家史多谀(奉承)。

目前被学术界广为接受的史书是所谓的“正史”,也就是由官方组织编写,或者由私人独立完成但获得官方认可的史书。虽然这类史书中也会有一些错误,但它们都是了解中华历史的基本典籍,尤其是《#二十四史# 》,堪称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24部史书的总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这类史书才是最值得我们去看的。

3、《二十四史》的哪个版本最好?

答:《二十四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内容,共计3300卷,约4700万字。

目前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是学术界公认最佳的全本正史,其次有《清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今注本二十四史》等。

你写这么多史书的名字干嘛?要拿出史书中具体的记载来瞧一瞧。//@南阳城外诸葛亮:从茨河到东津仅50公里左右正史《汉书》,《后汉书》,《地记》,《读史方域纪要》,《资治通鉴》,《三国志》等史料记载的清清楚楚,没有犬牙交错,只有绝对准确。

浅见躬耕垄亩

明朝天顺年间襄阳县志记载其地方的历史沿革时记载如下:此汉江之北为南阳,治邓州。汉江以南为南郡,治荆州。襄阳地分隶二郡之鄙汉始置襄阳县隶(属于)南郡,治江北即樊城也。此记载说明,汉朝初年,襄阳县成立之初,县治在江北樊城。所谓秦兼天下,汉之北为南阳,汉之南为南郡,并不是绝对的。是犬牙交错的。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青龙偃月刀82斤,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禅杖62斤 ,这些古代兵器重量数据靠谱吗 ?

先来说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三国演义中关于青龙偃月刀的重量 ,虽然是罗贯中先生的脑补 ,但并非没有根据 。在史书三国志中 有一段关于名将典韦的描述 ,典韦是曹操帐下一员猛将 。

史书中关于他的兵器描述: “帐下壮士有典君 ,提一双戟八十斤” ,折合为现在的重量大约为18千克 ,相当于两根半径2 cm 、长度一米的铁棒 。普通人自然是舞不动的 ,但臂力过人的古代猛将还是有可能使用的。

就如世界举重冠军能举起的重量 ,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但举重冠军确实能举起。既然典韦的双戟可以有80斤 ,那么罗贯忠认为武圣关羽的长刀 ,也应该有这个重量 ,所以关羽的青龙偃月刀82斤是可能的 。

不过根据史料研究 ,关羽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 ,在当时并无此物 。真实的青龙偃月刀是在唐代才出现的兵器 ,而且更多用作礼仪用品 ,是在外交、礼葬、加官进爵等大型礼仪活动时使用的礼器 ,观赏性高但并不称手 。可以用作平时训练用 ,但不是战场厮杀的实用兵器。

再来说说鲁智深的禅杖 ,鲁智深这个人本来力气就比较大 ,喜欢使用重兵器 。所以他找到铁匠铺 ,希望定制一条一百斤重的水磨禅杖 。打造水磨禅杖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铁匠认为鲁智深要打一百多斤 有点不可思议。

因为大家都知道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不过只有八十二斤, 那要是打造出来一百斤的水磨禅杖 ,岂不是比青龙偃月刀还要重?! 所以担心鲁智深会使得不顺手。 鲁智深一听当即表示不服 ,凭啥就觉得他比不上关羽 ,他坚持就要打一百斤的。

后来经过铁匠的再三劝说 ,鲁智深也觉得铁匠是好心, 于是最终听从铁匠的,就打造一条62斤重的水磨禅杖。

不过鲁智深生活的年代是宋朝 ,按照那个年代的计量方式来看 ,62斤其实相当于现在的74斤 实际重量是关羽青龙偃月刀的两倍以上 ,这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但在水浒传中 ,鲁智深是一个能倒拔垂杨柳的大力士 。按照专家的测算 ,倒拔垂杨柳的力量 相当于一台小型挖掘机的力量 。真有这个力量的话 ,在战场上轻松挥舞62斤水磨禅杖 ,也就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了。

当然 ,如果按照水浒传中铁匠与鲁智深的对话来看 ,鲁智深禅杖62斤的重量 ,应该是对照关羽大刀的82斤折算下来的 。那实际重量 应该就是相当于现在的14千克 ,这就更有可能了。

对于鲁智深62斤的禅杖 ,关羽82斤的大刀 ,你认为演义中描述的 这些古代兵器的重量数据靠谱吗 ?#三国演义##水浒##关羽##鲁智深##历史##历史人物#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有哪些书是你读过好几次的#

读过好几编的书也就那几本。

史书一类的,就是《史记》和《三国志》读的比较多。

《史记》的故事叙述引人入胜,语言风格通俗易懂,生僻字较少,读起来不费事。

《三国志》主要是喜欢三国这段历史。

其他就是《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

现代人读的多,不过重读的少。

正史《三国志》是离三国时期最近、最可靠史书。南北朝的著名的《水经注》、司马光《资治通鉴》都只承认襄阳隆中。

看文章要理会作者用意。这叫"说话听音、锣鼓听声!“。我用《三国志》仅有的两处是关于诸葛亮在青少年生活原文,引号内原文不加添减,其中的连续句号为与躬耕无关的省略。以保证陈寿对诸葛亮年少年时期描述的连贯性。

陈寿《三国志》明确写:"“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衣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接后是隆中对策)。

以上明确诸葛亮是在投奔刘表的襄阳附近隐居,並无其它枝节。

在诸葛亮一生的总结时,陈寿又说一遍:亮“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资杰出,遂解带写诚,相厚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荊州,刘综举州委质,。。。。。。。"仍然是襄阳附近躬耕!也许陈寿到过两县交界处的小小山村,他不知这是那里。他用于躬耕于野。

陈寿写青少年的诸葛亮並不多,全书仅有我列出的二部分,但字里行间只围绕州府的襄阳附近,但具体地方不明。不是二百多里外非刘表控制区的宛城。对此裴松之注进行了说明是南阳邓县隆中。符合陈寿的大致范围。在当时诸葛亮过世不太久的年代,确定了隆中归南阳是可信的。因为诸葛亮的遗物、遗址尚存,大量记载可实地考察並对照。虽然破旧但它是真实的。这些不能成为历史吗?什么能成为历史?难道过了一干年出现的卧龙岗才是历史?

不要与我说诸葛亮从襄阳搬家到卧龙岗了。陈寿没有搬家这事!陈寿作为史学家。记录诸葛亮一生,其中到过地方均有记载。对史学家而言,不记就是他认为没有,这是史学家常识性的东西!如果这么重要搬家到家喻户晓的宛(卧龙岗)躬耕、还将诸葛亮写的“出师表"原文"躬耕于南阳”照搬进《三国志》中,陈寿不可能将宛的卧龙岗这十年不记录在《三国志》中。读书就是读懂作者写的意图,通篇不讲在宛县(或南阳)的躬耕,而只言在襄阳附近的野,其意图明显。这个躬耕是在汉朝是南阳郡,如果南阳郡宛城、那么陈寿必然会写得明白,这么大名气的"宛"何用襄阳之野?。正是这个小小山村隆中丶南阳郡的边界,陈寿用了襄阳附近的"躬耕于野"明确位置。总之:《三国志》中只存在诸葛亮在襄阳周边,而可惜陈寿就不承认搬家一说!沒有写到大名鼎鼎的宛城,卧龙岗假的!

中考高考语文参考——名著导读

20、《三国志》

南朝宋裴松之注。共 65卷,含魏书 30 卷,蜀书 15 卷,吴书 20卷。成书年代不能确定,记述魏蜀吴三国历史,基本属于纪传体的史书。当时魏

吴两国先已有史,是陈寿撰写的基本材料。但以三国并列,属创例。蜀国无史,由其自采资料。以曹魏为正统,魏志列在全书之首,称曹操、曹丕为帝。吴、蜀君主即位,都记明魏的年号;东吴只有孙权称主,孙亮等都称名。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须以魏为正统。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不同于孙吴,多少反映出陈寿对于蜀汉的故国之思。他不仅记录了三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情况,而且记录了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作出贡献的人;同时,还记录了当时国内少数民族

和邻国的历史,比如《魏志·倭人传》就是日本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史料证明,诸葛亮打司马懿不是所谓的1矿打10矿,是两矿打一矿

很多人一提前诸葛亮VS司马懿就是10矿打一矿,魏国全国打蜀国,结果还是司马懿不敢主动进攻,实际情况如何,三国志 m纯属故事书,没有史书中认真查数的地理志,而晋书的地理志统计时间是三国刚刚结束的283年,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而在地理志中,司马懿和诸葛亮控制的人口有多少。

史书,除了《史记》之外,你还能知道那几本呢?[思考]

史书,作为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其价值不言而喻。那么史书究竟有多少本呢?据有关资料统计共24史。[灵光一闪]

1.《史记》的作者相信大家都了解,那就是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一生成就显赫,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太公,历史之父。其《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为接下来的史书确立了一个正史的规范标准。[鼓掌]

2.《汉书》的作者是东汉扶风安陵人班固,与司马迁并称“班马”。《汉书》作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里面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强]

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与《史书》,《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4.《三国志》西晋史学家陈寿。其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段正史规范。[听歌]

5.《晋书》唐代房玄龄等二十一人所著,其有四个特点。①作者众多,是修史工作史上不可多见的。②体例的创新,记述了多个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即“十六国”史事的形式,是在纪传体史上体例上的一个创造。③补旧史之不足。④记载完备。全书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6.《北宋书》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三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历史#

对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毛泽东曾有一段评说:

“《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二者不可等同视之。若说生动形象,当然要推演义;

若论真实性,就是更接近历史真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不如陈寿的《三国志》罗!”

为了说明演义和真实历史的差别,毛泽东还特意举了一个例子,他说:

“比如,旧戏里诸葛亮是须生,而周瑜是小生,显然诸葛亮比周瑜年纪大。

这可能是来源于演义,而在《三国志》上记载周瑜死时37岁,那时诸葛亮才30岁,即比周瑜小7岁。”(参见陶鲁笳:《忆毛泽东同志教我们读书》,载《党史文汇》1993年第9期)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虽然是两部不同类别和不同文体的著作,但从内容上来说,这两部著作具有密切的联系。毛泽东爱读《三国演义》,也很爱读《三国志》。

在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中,这不同体裁、不同类别的两部书,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他实际上把它当作一部书来读了。从历史的角度来读“演义”,这是毛泽东晚年读古典小说的一大特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雅俗共赏-——《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作者罗贯中在史书《三国志》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写成的历史长篇小说。再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政治集团、势力内部的相互争斗,并通过艺术手法,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此书开篇就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交待了全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然后以黄巾军作乱为开端,引出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势力被局限在北方。孙权巩固了在江南的地位。刘备先踞有荆州大部分地方,后进入益州。229年孙权称帝后,魏、蜀、吴三分天下。再经刘备三顾茅庐,得智绝——诸葛亮,帮刘备争夺天下。刘备死后,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乐不思蜀,孔明再无回天之力。之后,魏先灭蜀,司马炎又灭魏,自立为帝,建西晋。后西晋灭吴。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史书体裁常识】

在全国各类考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文学常识题,涉及到对史学著作的考察。而考察著作时,除了考察作者、朝代以及评价之外,还经常考史书体裁,包括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典志体,以及通史和断代史的区别,而这些都属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接下来就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以及断代史和通史的区别进行阐述:

1.编年体: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能够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所著

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著作《左传》——左丘明所著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所著

2.纪传体:以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

本纪:帝王的传记,例如秦始皇本纪

世家:诸侯和贵族的人物历史事迹,例如越王勾践世家

列传:其他英雄人物代表的传记,例如屈原列传

书: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内容的体裁

表:用表格排列历史大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迁所著

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陈寿所著

二十四史(正史)均采用纪传体。

3.国别体:以国(诸侯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

春秋时期国别体史书《国语》——左丘明所著

战国时期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作者不明,刘向编订

4.典志体:又称典制体史书,以典制为中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典制体史书是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分离来的,发展为独立的体裁。

中国古代史学上第一部有影响的典制史书《通典》——杜佑所著

5.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史记》、《资治通鉴》都是通史代表作。

《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司马迁所生活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年历史,《史记》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

6.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始创于中国汉朝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均属此体。

总结:

编年体: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什么事

国别体:某个国家发生了什么事

纪传体:某个人物做了什么事

典志体:某个典章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通史:时间连续相通不间断

断代史:某一时期为断限,不连续

针对这部分知识点,一般以识记型考察为主。以单选题或者判断题考察著作的体裁,或者给出体裁的特点来选择相应体裁的著作。因此大家需要记住各个体裁的特点以及对应的典型著作,在考试中能够根据题意辨析清楚。

【例题】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一本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下列选项符合条件的是( )。

A.《国语》 B.《左传》 C.《资治通鉴》 D.《战国策》

【中公答案】AD。解析: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指的是国别体史书。A项正确,《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B项错误,《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C项错误,《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D项正确,《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故正确答案为AD。

【杂评三国】

{一篇老文,献友赏析}

陈寿的三国志,那才是真正的三国史,如果想知道真正的三国是什么样子,请喜欢读书的人去读陈寿的三国志。

……

老人们曾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因为三国里面太多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年龄大的人容易学会奸诈圆滑。其实你真读懂三国,对人生会大有好处,会让你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多彩。

……

三国故事里,太多的大智慧者,但也有许多人是聪明过了头,如诸葛亮、杨修等,他俩就是被聪明害惨的人。

……

诸葛亮的谨微慎行,注定是个谋士材料,他治国的策略是致命的失误。以攻带守,七出祁山,让蜀国民不潦生,国库空虚。他压制了许多人材,以致到后期蜀国无人可用,更固执的错失了许多战机。他主观的认为,他死后,没人能压制住魏延,而利用杨仪逼反魏延,而杀之。

……

后来史实证明,他用的人没有一个栋梁,因而使蜀国过早的灭亡,这是诸葛亮治国理念造成的。他是蜀国的罪人,是蜀国加速灭亡的推手,君搞不懂为何当今人那么崇拜这个被严重夸大神话的人物。

三国里,还有一个聪明人杨修,这个人才华横溢,却太过机灵,如按今天语言,就是太高调,不懂收敛锋芒,所以引来杀身之祸,杨修比司马懿聪明,但不懂低调,又视才傲物,喜欢卖弄。其实许多人都能看懂曹操,人家都懂低调不捅破那层纸,而杨修则上不然,喜欢在主人面前卖弄,结果是被曹操找个理由杀掉了。

谁都看透了曹操秘密,别人是含笑不语,而杨修是随意透露主人的心思,这种人曹操一定会杀之。易中天评论三国时说:在政治斗争中取胜的人,都是能看透别人的人。君补充一句,能在历史胜出的人,都是大智若愚,心术超越常人的人。

三国演义虽然写的不是历史事实,但却是与历史事实最相近的一部小说,人物刻化的淋漓尽致,这部小说告诉了人们太多哲学思想。聪明往往反被聪误,无论人多么聪明伟大,都会有他的致命缺点,在战争时这缺点就会被无限的放大。诸葛亮聪明,为何把蜀国治理越来越弱,没能统一三国,原因就是他的治国理念错误,与谨慎细微,他的北伐魏国,以战保国的策略,让蜀国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因而被魏国所灭,他的谨慎,错过了太多战争胜利机会,如当初听魏延兵出子午谷,出奇制胜,也许真的会改变蜀国命运,他的稳重,失去了太多机会,真正的蜀国就是亡于诸葛孔明的治国理念与许多次的战略失误。

看三国,一定要知道缺点是致命的刀,诸葛亮是不成功于自己的谨慎,张飞是死于自己的爆燥,不能记住忍字,关羽是死于自己的狂傲,诸葛亮派关羽守荆州时,告诫他,东联孙权,北据曹操。可当孙权要娶关羽女儿做儿媳时,关羽的一句话,“虎父之女,怎能嫁犬子”彻底激怒了孙权,以致招来杀身之祸。曹操是一代枭雄,可他的缺点是过于自信,虽然火烧赤壁,败走华容道是小说加工的,真的历史根本没有,但他没能一统天下,与他的性格有特大原因。

三国许多人都是因贪杯而误国误事的,酒是好东西,小饮则怡情,大饮则误事。今天君评论一下三国里的酒,张飞因酒多次误事,丢了徐州,最后丢了性命。曹操酒醉,差点死于张绣之手,害的大将典韦白白死于非命。三国里有太多的酒故事了,但还是曹操与刘备的那段竹酒论英雄尤为精彩。

刘备依附曹操时,防备曹操谋害,住在菜园,深居浅出,以韬光养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弟不留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曹操总怀疑刘备有异志,故请刘备饮酒以探虚实,酒至半酣,曹操恭维刘备曰:“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乎?”,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谦!”。刘备只得说:袁术,袁绍,然后又讲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一一道来。曹操一一否认,大笑:“此等小人,何足挂齿!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大惊,碗筷落地,曹从此不疑玄德。

这就是刘备机智小心谨慎,酒后也不吐真言,以韬光养晦之计饶幸过关。

可在刘备栖身刘表处时,却酒后屡屡失言,以至蔡瑁告之蔡夫人让刘表处处防着他。刘备是小心有心机之人,为何他在刘表处几度酒后失言甚至狂言,这不是酒精的做用,而是刘备心态起了变化,刘备与曹操一样,心里认为刘表只不过是一个废物,所以胆大妄为起来,其实曹操可以这样看刘表,刘备就不可以这样看,因为刘备此刻寄刘表篱下,以至招来许多祸事。这不是刘备酒后的乱智,而是刘备压抑的心,遇见弱者时释放了出来,许多人都是这样,在强者面前小心,在弱者面前就放肆,刘备一代枭雄尚且如此,我们平常人就更不用说了,大多时都忘乎所以!从曹操与刘备的竹酒论英雄,到刘备荆州栖身刘表处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三国里总结出许多人生经验,做人一定要低调保持清醒,不要无所谓的失言与狂言,而给自己带来祸事增添烦恼。

君读过陈寿的三国志,那是真正的史书记载。这部书的每个人物,都刻化的栩栩如生,读三国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后人一定要切记,缺点是致命的伤,三国那么多英雄人物,其实每个人也都是失败在自己的缺点与弱点上。

我最喜欢的两部史书就是《史记》和《资治通鉴》,目前我的书架上共有三个版本的《资治通鉴》和两个版本的《史记》。

众所周知,《史记》是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却少有人注意到《史记》的《本纪》相当于《资治通鉴》的《周纪》《汉纪》的一部分。

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这些史书的《帝纪》单独拿出来,编成一本书,就成了一本缩减版本的《资治通鉴》。

可以打一个比喻,《资治通鉴》是详细的历史大纲,就像一个人的骨架。以《史记》为首的纪传体史书则是着重了历史线上的某个点的描述,是一个人的血肉。

读《史记》需要读《纪》这个大纲,读《资治通鉴》也是读大纲。且在我看来,从大纲着手,了解大体历史,然后再从细处入手看《史记》,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史记》应该算是历史文学作品,司马迁的文学素,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在这本书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还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感兴趣,不妨认真研读这两部书,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