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安徽六安: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安徽六安: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时间:2024-06-07 03:58:18

相关推荐

安徽六安: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红色文化是文化资源中的一抹亮色,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六安市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方面优势突出。近年来,六安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决策精神,扎实做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传承,有序推进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开发、融合、利用。

同时,六安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做活做大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文章,制定总体规划,达到因地制宜、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相结合,延展红色旅游产业辐射宽度和资源聚集深度,放大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效益,激发红色文旅经济新活力,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六安市秀美景色,成为乡村游的“打卡”地

深入整合 高起点推出发展新思路

近年来,六安市深入挖掘整合,高起点编制发展总体规划。针对资源富集,坚持“立足六安、连通全省、面向全国”的思路,把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纳入全市旅游总体规划进行布局,强力推进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实施《六安市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经营方案(即“139”计划)》,出台《中共六安市委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工作的意见》。

同时,开展《六安市红色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完成《大别山主峰创建5A级旅游景区规划》《金寨两源两地5A级旅游景区创建规划》《江淮果岭慢进漫游乡村旅游线路策划》等30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以及《全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全市乡村旅游策划》《淮河旅游风情线》《六安市旅游集散中心》等规划的编制。着力打造南部大别山红色生态与地质遗产型、中部现代滨水城市休闲型、西北部特色农业观光与淮河风情体验型“三大旅游板块”。

重点培育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六安茶谷、山湖大道九十里山水画廊、六安城区历史文化长廊四条特色旅游线路,突出抓好以天堂寨、白马尖、万佛湖、霍邱两湖、六安中心城区及城郊为核心的五大旅游区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体验系列旅游产品,积极拓展红色会展节庆、红色修学研学等新业态旅游产品。统筹推进红色、绿色和古色等旅游产品联动发展。

目前,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9个、省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15个,建成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9个和一批3A、2A级旅游景区,建成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条、全市红色旅游精品线路3条,还建成了一批红色文化广场、纪念园以及红色文化小镇等。,全市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近1900余万人次,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10亿元。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带动老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引擎。

发挥资源优势 高标准推动产业体系建设

六安市以项目谋划建设为抓手,加大旅游投入,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品质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共谋划各类旅游项目900多个,总投资1500亿元,已建旅游项目520个,累计投资650 亿元,9个项目纳入省旅游“512”项目库。建成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山湖大道、万佛湖环湖旅游扶贫大道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白鹭园度假酒店、陡沙河温泉小镇、大别山虚谷温泉、聆心谷等一批接待设施;霍山大峡谷、大湾、悠然蓝溪、大别山风情谷、龙津溪地等一批旅游景区(点)。

强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新建、改建旅游厕所588座,数量位居全省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荣获“厕所革命优秀城市奖”,是全国十个受表彰城市之一。旅游交通集散体系不断完善,建设旅游驿站42个、标识标牌835个、停车位5.2万个、房车营地(露营地)7处。在全省率先启动智慧旅游建设,建成市旅游产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和监测中心。

创建了一批特色旅游乡镇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市已形成农林采摘、民宿、研学、户外等20多类1000多家乡村旅游单位实体,培育了茶谷小站、画廊人家以及大别山人家等知名品牌。探索出“景区+定向”“1+N结对帮扶”、“协会+农户”“资产+收益”等模式,累计带动我市约10万贫困人增收。

依托65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建成金寨县八湾八大碗、张店洪山村、堆谷山等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和大湾村、八湾堂和半亩田等民宿项目。累计投入约10亿元 ,完成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社会组织,支持成立5个乡村旅游扶贫社会组织型扶贫,增强产业扶贫力量,带动群众和村集体增收。

拓展红色文化资源 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近年来,六安市以创建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把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乡村旅游等同步规划、同步开发、同步推介,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开发红色旅游+生态观光、红色旅游+文化体验、红色旅游+户外运动、红色旅游+研学实践、红色旅游+康体养生等高品位项目,融入全国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带动全市红色旅游产业联动发展。

同时,积极开展革命文物资源专项统计工作,组织力量梳理资源摸清家底。目前,六安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440个(含493个点),其中,国保单位3个(含17个点),省保单位19个(含46个点)。类型包括革命旧址、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烈士墓)、战役遗址遗迹以及其他革命纪念设施。时间跨度涵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数据显示,六安市现有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1107件,其中,一级文物49件,二级文物60件,三级文物93件,一般文物640件,以及未定级文物265件。现有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9个,设有革命史基本陈列的博物馆1个,进行陈列布展的革命旧址(旧址群)16个。

同时,通过提档升级,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力度。以来,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先后开展了第三批市保、第八批省保、第八批国保单位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全市118处革命文物纳入《大别山区革命文物名录》。通过维护修缮,抢救性保护一批革命文物。修缮了国保单位金寨革命旧址群、裕安独山革命旧址群,省保单位霍山西镇暴动旧址等。

深入挖掘红色历史、革命故事、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等资源,开发红色文化作品,提升全市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力。(晨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