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深耕炎帝神农文化 擦亮寻根旅游名片

深耕炎帝神农文化 擦亮寻根旅游名片

时间:2024-07-01 13:51:38

相关推荐

深耕炎帝神农文化 擦亮寻根旅游名片

自建县十年以来,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不断创新,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优化全县文化旅游环境,扎实推进“文化随县”“旅居随县”建设,为“品质随州”和“文旅名城”战略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一、全县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随县处于南北地理中间地带,南北气候交汇、文化交融,显示出众多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典型的文化大县、文物大县、生态大县,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小汉口”之称的安居“九街十八巷”,有大夏皇帝“明玉珍故里”,有村寨文化遗迹“田王寨遗址”,有华夏始祖诞生之地“炎帝神农故里”。

境内目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安居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0处,已登记在册县级文物保护点1022处。目前已有国家4A级景区4家(炎帝故里、西游记公园、西游记漂流、明玉珍故里),3A级景区5家(大洪山琵琶湖景区、大洪山林泉生态园、云峰山万亩茶园风景区、抱朴谷养生产业园、神农牡丹谷);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桐柏山太白顶、炎帝故里);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封江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1处(淮河源湿地公园),省级森林公园1处(七尖峰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1处(大洪山地质公园)。

二、建县来文化旅游工作回顾

建县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获评“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获评“湖北旅游强县”,获评“—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获评“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市、区)”,获评“湖北省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县(市、区)”,、分别成功入围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荣获—度、—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01

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建县以来,该局始终将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惠民等大文化资源整合使用,逐步建成了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积极建设县级“三馆”。强力推进新“三馆”建设,投资2000余万元用于随县文体传媒中心项目(含县图书馆、博物馆展厅、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了面积5300平方米的县图书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填补了我县无县级综合性文化设施的空白,成为随县百姓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的重要阵地。县博物馆综合展厅于8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基层文化活动阵地建设逐步推进。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项目资金近千万元,加大县级配套投入,完成18个乡镇文化站改造和设施设备配套建设,实现402个农家书屋全覆盖,并在偏远山区新建27个卫星电子农家书屋,直接受益群众达90多万人。目前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一级站2个(殷店镇、洪山镇),二级站3个,三级站4个,建成了108个达标的村级综合文体广场。

初步建立广电惠民服务体系。近几年来,我县积极推进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县有线电视光纤宽带入户12万户,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59500户。大力推进“村村响”工程建设,完成县、镇、村三级智能广播播控平台建设,大喇叭覆盖全县85%的农村人口,村村响工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厉山镇、唐县镇、万和镇等7个镇8个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发射站已建成,目前卫星接收和发射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待工程建成后,将为全县30多万人民群众免费提供收听收看中央、省、市广播电视高清节目。建成随县第一家数字化影院——洪山镇影剧院。

02

扎根人民,打造精品,群众文旅活动红红火火

按照“天天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掀高潮”的要求,组织全县群众开展了异彩纷呈的文化旅游活动,切实丰富了百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成功举办十届炎帝文化庙会、十三届桃花文化旅游节、三届牡丹文化旅游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随县香菇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炎帝文化庙会近三年组织演职人员6000余名,演出节目500余个,吸引60余万人次观看,成为了寻根节的一大亮点,在兴山、五峰、远安等兄弟县市产生良好反响,成为重要文化活动品牌。在桃花文化旅游节、牡丹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2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

着力推进“一镇一品”文化工程。借助炎帝文化庙会这一活动品牌的建立,全县掀起一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潮。各镇(场)除了积极参与炎帝文化庙会,也在不断借鉴吸收庙会的成功经验,结合各地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着力打造“一镇一品”文化品牌。例如殷店镇的“三月三”塔儿山庙会、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的群众自发组建的“义阳大鼓”演出队、尚市的桃花文化旅游节等等。

深入挖掘文化艺术创作潜力。紧紧围绕打造炎帝文化品牌,充分利用举办历届炎帝文化庙会的活动成果,精心创作包装了300余件反映随县精神、体现随县特色的文艺作品,先后登上湖北·随县桃花文化旅游节、“三八”妇女节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茂盛之夜”建县三周年文艺晚会等主题活动的舞台。其中《炎帝大歌》《涢水谣》等节目更多次代表我县参加省、市各类主题活动,豫剧《铡美案》在全省艺术比赛中获奖,我县4名学生表演的《梁祝》在全省校园戏曲展演中荣获三等奖,充分展示了我县文艺创作的巨大潜力。

全民健身活动推向高潮。以贯彻落实省、市《全民健身条例》为重点,通过举办各类运动会、健身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意识。连续举办八届“随县千人百盘中国象棋大赛”、五届“庆五一”职工运动会和四届广场舞大赛。组织开展随县“正大杯”男子篮球联赛”、-随州市重点乡镇男子篮球赛、随县徒步健身赛、建县六周年骑行等活动。配合国家体育总局、湖北省体育局,成功举办全国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现了随县丰厚的文化底蕴。高标准举办“美丽随县”乡村马拉松赛,来自省内外的4000余名选手参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03

合理布局,高位推进,全域旅游凸显发展活力

坚持“党政主导、景区先导、激活镇场、市场运作、产业融合、全民参与”的思路发展全域旅游,促使全域旅游发展呈现出三大态势。

旅游产业呈现高位推进态势。密集出台系列高含金量的配套激励政策措施,不断加大领导力度、投入力度和考核力度,实现了五大突破。一是旅游管理体制实现突破。成立随县旅游工作委员会,由县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县长任主任,十余名县级领导任副主任;印发《关于突破性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文件,每年对随县旅游重点工作责任目标进行分解,做到量体裁衣、精准施策。二是旅游专项资金实现突破。县财政每年按照全年财政收入1%的比例,连续三年安排超过800万元的预算内资金,用于旅游产业发展和市场宣传营销,并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扶贫等项目资金发展“全域旅游”,充分发挥出资金的规模效应和拉动作用。三是旅游考核指标实现突破。制定《随县旅游工作考核办法》,将旅游考核指标在全县综合考核的分值提高到5分,极大的调动了各地各部门发展全域旅游的积极性。四是旅游奖励政策实现突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奖励办法(试行)》、《对组织招徕游客的奖励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五是旅游规划编制实现突破。《随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30)》编制完成,确定“一核一廊一带一片区”的空间布局形态,完善了旅游规划体系,促进了全域融合发展。

旅游产业呈现倍增式发展态势。不断加大旅游发展和宣传促销力度,组织全县各景区和旅游企业参加华中旅游博览会、华人华侨归国创业洽谈会、国际旅游交易会和县域经济论坛等全国性节会活动。至,连续四年在武汉地铁投放“炎帝故里、美丽随县”15秒视频广告;配合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制作、播放宣传推介我县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专题节目;统筹协调随州电视台、随州日报、湖北画报等多样化媒体,开展旅游主题形象省内外推广宣传。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8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亿元,全县旅游接待人次870万人次,旅游收入53.7亿,建县以来实现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翻8倍的可喜成绩。

各项建设呈现融合发展态势。一是推动旅游与工业融合。裕国菇业建设香菇文化博览馆,正在积极创建四星级工业旅游景区。小林红酒庄园高效利用荒山荒坡,以酒堡集聚为特色,形成以接待、采摘、生产、品酒、储藏、休闲、度假等为主题的旅游发展方式,完成休闲产业升级。二是推动旅游与农业融合。神农牡丹园、芍药基地、桃花园、昱辰生态农业等木本油料、药材的基地在随县遍地开花,过去的荒山变成“绿色银行”。三是推动旅游与城乡建设融合。万福店农场凤凰山村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对民居改造、村庄绿化、传统文化保护等进行统一设计,如今的凤凰山,规划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统一、基础设施完备、人文环境优雅,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成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样板。

04

挖掘资源,合理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序开展

科学规划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随县有丰富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境内有各级文物保护点近200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个。为了将这些宝贵资源传承发扬,组织开展了《随县文化图典》的编纂工作,目前图书已经出版。邀请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自9月份起在随县各中心学校巡回演出,完成戏曲进校园任务60余场。将非遗保护与市场化相结合,全县现有10个生产性非遗保护项目,年产值超过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洪山二月风葛粉、均川李廷广麻酥饼、厉山腐乳等已成为年产值千万元的规模企业。

文物考古和遗址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几年来,共勘探发现古墓109座,抢救性清理4座明清古墓葬,清理汉代残墓2座,抢救性发掘1座春秋古墓,出土文物200余件。“安居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田王寨遗址、桐柏山太白顶塔林、云堂寺砖塔、江汉军区司令部旧址被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居镇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居遗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顺利完工,并通过验收。遵循“围绕保护搞建设,先保护后利用”的原则,结合随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成功申报“戴家仓屋”、“李家沟桐柏军区政治部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争取将省保单位田王寨遗址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注一下,精彩不停

在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