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服务关口前移 为肿瘤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服务关口前移 为肿瘤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时间:2020-03-02 01:31:08

相关推荐

服务关口前移 为肿瘤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束建(化名)年仅25岁,刚度过“人生最难的时刻”。

,公司裁员,自己失去了工作。还没等找来一份新工作,她在一次身体检查中确诊癌症,是淋巴瘤。那时,束建已经“疼得走不了路,连说话都困难”。

紧接着住院、吃药、化疗……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填满了不属于25岁的东西:有时,是肿瘤导致的身体疼痛感;有时,是化疗后的恶心和呕吐;更多时候,是一身债务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肿瘤治疗费动辄数十万元,这是束建身后一个普通家庭眼中的天文数字。为了治疗,家庭积蓄一下被抽光。母亲向周边亲戚借了十几万元,为照顾她辞去了工作。

如今,束建已经做了三次化疗疗程,病情相对稳定,但接下来的干细胞移植手术费成了下一个难题。和一些肿瘤患者家庭一样,消耗了所有的人脉关系后,治疗卡在“钱”的问题上。

日前,她所在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携手广州市慈善会和广州市海珠区派森社会工作资源中心,启动广州市慈善会希望之光救助基金,探索大病慈善医疗救助新模式。

“抗癌之路上,点亮希望之光很重要。”派森负责人陆美静告诉记者,希望这个基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肿瘤患者提供支持,束建也在其中。

“我年纪还轻,我不想因此失去青春”

癌症早已不是不治之症。但真正给束建带来挑战的,是数十万元的治疗费用。

“如果我没患病,我们一家的收入足够维持我们的生活了。”束建说,父亲是一名电焊工,月工资五六千元;弟弟做普工工作,妹妹是名文员,工资都是两三千元一个月,“怎么也算一个小康家庭了。”

一份确诊书,让这个家庭开始陷入与癌症斗争的漩涡中。束建的父母同学提供了一万元帮助,此后,母亲又从自己的亲戚朋友那借了许多钱。她说,现在,三次化疗疗程用了二十余万元,欠款十八万元。

虽然治疗进展不错,但医生说,束建还需要做干细胞移植手术。令她感到为难的是,“借来的资金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束建一直积极配合治疗,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她说:“我年纪还轻,我不想因此耽误了青春。”

与此同时,广州市海珠区派森社会工作资源中心借助广州市慈善会广益联募平台的“善助”模块为其发起个人求助,已筹得上万元善款并划入医院。尽管距离求助金额还要较大的距离,但束建对此很是感谢:“虽然现在被疾病约束到,但是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在这场抗癌之路上,因为社工和慈善资源的介入,她不再是一个人战斗。而协助束建及其家庭发起个人求助,也并非派森一个偶然的善举。

探索大病慈善医疗救助新模式

忍耐和希望,是抗癌路上束建等肿瘤患者最需要的品质,帮助他们关关难过关关过。

派森负责人陆美静告诉记者,今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携手广州市慈善会和派森,正式启动“广州市慈善会希望之光救助基金”,为患者提供“慈善资金资助+专业社工服务+慈善筹款服务”的综合型慈善救助服务。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癌症的新发例数大约是380.4万例,其中男性为211.4万例,女性为169万例,相当于每天有1万人被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七个人被确诊癌症。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最难迈过的坎,是治疗和药物的超高花费。这让众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陆美静说,借助广益联募的“善助”模块为患者发起个人求助,只是他们探索大病慈善医疗救助新模式的其中一个环节。

她解释道,“一方面,我们可以资助在广医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经社工评估后符合资助标准的患者,为患者链接医疗援助资源;另一方面,假如患者不符合条件却又面临实际困难,也可以通过平台发起求助。”

在陆美静看来,希望之光就是将大病慈善救助服务关口前移至医院,已向约140名患者作出合适的医疗救助指引,并成功为其中3名患者发起个人求助筹款,这还只是个开始。

和患者一同度过“艰难时光”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实际上,社会资源能做的不仅是资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派森也一直致力于提供患者心理支持、探访等服务。在此次的希望之光项目中,医院更是联合机构组建了“希望之光”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探访慰问活动,为患者送去暖暖的关怀。

不久前,医院便组织医护人员、患者、志愿者等,在院区内开展防疫香包手工制作活动。一位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香包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品玩用,也认为可以辟邪祈福用。

当天,参与者们一边做手工,一边交流,共同回忆自己的童年。其中,李阿姨(化名)拿起刚刚制作好的香包,愉悦地给志愿者们展示,“因为她制作的粽子状香囊非常精巧漂亮。”制作小小的香包,其实缓解了患者的精神压力,拉近了医患的距离。

此后,志愿者、社工更是当起了宣传大使,到达科室的每个病房,开展“希望之光救助基金”的宣传推广,耐心地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为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患者办理申请手续,协助和指导有需要发起大病救助网络筹款的患者及家属进行资料初审等。

陆美静透露,接下来项目还会开展系列慰问活动,为至少100名患者上线筹款,也希望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或捐款支持,或合作共建活动,或成为探访志愿者,“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她说,很多患者及其家庭仍然需要社会的大力帮扶才能走出困境,这需要更多人来支持。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苏赞 通讯员 派森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莫伟浓 通讯员 派森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凤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